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适合年龄:3岁以上的幼儿 功能简介: 1.学习10以内数的按数取物: 2,导入单双数的概念.学会区分10以内的单双数:  相似文献   

2.
11-20各数的认识是100以内数的认识的第二个关键阶段,是在学生认识了10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的知识。它是认数的继续和发展.对引导学生建立初步的数感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教活,是提高学生素质的前提。理解编者意图、抓住教材实质,是教活的基础。一、鳖体把握突出联系整体把握,就是通研教材的一至十册。做到从纵横的不同角度掌握各部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与实质,明确各部分内容在整个小学阶段的地位和作用,形成整体──部分──整体的认识。举例如下:1.对以内数的进位加和退位减。这部分内容是多位数加减法,更是多位数乘除法计算的基础。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的直接基础是10以内数的加减法,10以内数的加减法的基础是10以内数的组成与分解。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又是对以内数的退位减法的基础。这部分内容可…  相似文献   

4.
活动目的: 1.学习10以内数的手口一致正数、倒数。 2.复习认识上、下空间方位。  相似文献   

5.
一、教材分析《100以内数的认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内容。内容包括:数数、读数和写数,数的顺序和比较大小,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其中读数和写数是本单元的重点。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1.认识计数单位“-”和“ ”,能够熟练地一个一个和一十一十地数出数量在10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2.了解个位和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正确地比较熟练地读写100以内的数。3.熟练地口算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教材编排顺序是先数数,渗透10个一…  相似文献   

6.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68页例1。 教学目标: 1.联系生活实际学习千以内的数,体验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具体感受千以内数的实际意义,认识计数单位千,理解10个一百是一千,并了解计数单位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是学龄儿童入小学学习数学时首先接触到的内容。有不少数学教师认为10以内的数,学生在入学前大都说得起来,10以内的数的加减一般都能借助手指算得出来,因此,把这部分内容的教学,看得很简单,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我就这部分内容的教学谈几点粗浅的认识。一.充分认识这一部分内容的地位和作用。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包括数10以内的数,认数字,写数字,了解10以内各数的组成及加、减计算。这是小学生学习数学  相似文献   

8.
一、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甲、教学重点:认识10以内的数,正确规范地书写10以内的数,并能熟练口算10以内数的加、减法。乙、教学难点:整齐匀称地写数字;连加、连减地计算。丙、基础知识教学要求 1.能结合图或实物数1到10的数,知道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 2.能说出1到10各个数字,并能整齐匀称地写出1到10各数。  相似文献   

9.
小鸟回窝     
学习目标:学习10以内数的加减计算。制作材料:瓦楞纸.广告宣传纸.软塑胶片。操作要求:幼儿计算小鸟身上的式题.并根据得数,把小鸟收到相应的鸟窝中。  相似文献   

10.
初小课本算术第一册的内容,包括准备课、10以内数的认识,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尺的认识,2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不超十的加法,20以内不超十的减法和总复习八部分。这册课本的教学目的主要是使学生学会:(1)10以内数的数法、读法、写法和20以内数的数法、读法、写法。(2)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20以内的不超十的加法和减法,并会用这种计算方法解答求和、求剩余的简单应用题。另外还应该在学生学习算术知识技能的同时,通过解答应用题,向他们进行共产主义思想品德教育。  相似文献   

11.
一、教材内容和教学要求本单元教材主要包括10以内各数的认和写,了解10以内各数的组成,1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以及连加、连减计算。教学任务;内容{教学要求备注逐  相似文献   

12.
5+5=10是“十以内的加法”吗? 这个问题并不难于回答。因为10不是“十以内的数”。如果用a表示“十以内的数”,那么a应满足不等式0≤a≤10,而不是满足不等式0≤a≤10,即a属半开区间(0,10)。由于10不属于“十以内的数”,5+5=10当然就不是“十以内的加法”把和为10的加法与纯“十以内的加法”放在一起,正确的说法应该叫“10或10以内  相似文献   

13.
小学低年级的基本口算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20以内一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及相应的退位减法(其中包括10以内数的加、减法);二是表内乘法和相应的除法。我在教学中采取以下办法来提高学生的基本口算能力。一、打好1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 10以内数的加法及相应的减法,是学习2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我教这部分内容时,在学生认识数和数序的基础上,抓住10以内数的组成这个重点,对学生进行口算训练。例如教数8时,抓住8的组成这个重点,启  相似文献   

14.
10以内的数     
构成小学算术教学法的基础的应当是算法的学习,而不是数字的学习。这一点要贯穿到算术的全部章节,当然也贯穿到10以内的数这一节内。然而顺利地学习10以内的算法只有在这种情形下才有可能,即儿童对每个数都有明确的观念,并能藉助数字来辨认每一个数。因此,10以内认数的学习要先于10以内算法的学习。在教学法的文献中存在着关于发展儿童数的观念问题的各种观点,这就决定了学习10以内的算法  相似文献   

15.
一、第一册包括那些内容,编排上有何特点? 这一册包括: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11—20各数的认识,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在编排上主要有以下特点: 1.认数和计算适当结合。教材把2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分为两段:10以内数的认  相似文献   

16.
帮豆豆搬家     
目的:1.学习10以内数的顺数、倒数,区别10以内数的单、双数,巩固对几何图形的认识。2.锻炼手指的灵活性。  相似文献   

17.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1年级上册64、65页。教学目标:1.能正确地数出数量是10的物体个数,知道1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掌握10的组  相似文献   

18.
科学家认为,数学是人类思维发展的体操,幼儿时期数概念和数学计算能力的发展,直接反映着幼儿思维发展的趋势。 3~ 6岁的幼儿要求掌握 10以内数的序数, 10以内数的大小和组成, 10以内数的加减、相邻数以及比较多少、一样多,图形的认识等,数、量、形、空间、时间方面的知识。根据幼儿认知特点和年龄特点,要掌握这些抽象的知识比较困难。因此我认为,将数学知识散点渗透在各类游戏活动中,是进行幼儿数学教育的最佳方法。   1.在角色游戏中的渗透   角色游戏,是让幼儿通过扮演各种角色,参与到活动中,通过模仿和想象,体验活动…  相似文献   

19.
数的"合与分"是学生在认识了10以内数的基础上学习的,主要内容包括合与分的初步认识和10以内数的组成."合与分"是重要的数学思想,教材(冀教版)在认识了10以内的数,没有学习加、减法之前安排这个单元内容,主要目的有两点:一是通过这个单元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10以内各数的意义;二是通过"几和几合起来是多少"的操作,为学习加法增加一些教学活动经验.  相似文献   

20.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64—65页及练习九第1~3题。[教材简析]10的认识的编排与前面8、9的认识基本相同,先显示一幅主题图供学生数数并抽象出数10,再认识10、10以内数的顺序。10的组成十分重要,它是今后学习20以内进位加法和进一步认识100以内、万以内以及多位数的基础。[教学目标]1郾引导学生经历认识10的过程,初步建立10的数感。2郾学会10的数数、认数、读数、写数、比较大小和组成,对10的数概念获得全面认识和掌握。3郾结合数概念的学习,感受热爱自然、保护环境和爱科学的教育。4郾引导学生感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