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曹乃谦小说在中国当代文学界遭受非议与其主题的复杂性有关。"原欲"是曹乃谦着力思考的普适性话题,但这一话题被置放于雁北农村的特定时空语境中,因而被误读为试图迎合西方对中国人的文化想象所制造的噱头;"寻根"是曹乃谦创作的重要精神指向,作品对乡土之美的盛赞在一定程度上遮蔽了对乡土文化"前现代性"的关注和批判;"启蒙"是曹乃谦创作意图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因与原欲和寻根的冲突而退却,并最终隐没于作者无声的哀叹中。"原欲""寻根"和"启蒙"在矛盾中相互遮蔽却共生的焦虑状态,使曹乃谦的小说具有更大的阐释空间,这也是其作品的魅力所在。  相似文献   

2.
由香港《亚洲周刊》举办的“2007中文十大小说排行榜”日前揭晓,荣获第四届“《当代》长篇小说年度最佳读者奖”的热门小说《山楂树之恋》再获殊荣,以绝对优势压倒贾平凹、刘震云、曹乃谦等名家的作品,赢得榜首。其他小说依排名分别是:  相似文献   

3.
曹乃谦的散文,感情充沛而不流荡,自然赤诚而不伪饰,清新质朴而又优雅,在通俗易懂之中抵达灵魂之最深处。曹乃谦以他的温润细笔,给当代文坛带来一丝温情,复苏了那些久违了的拳拳深情与不可辜负。  相似文献   

4.
清人章学诚语:“《诗品》之于论诗,视《文心雕龙》之于论文,皆专门名家勒为成书之初祖也。”①既然,《诗品》为论诗之“初祖”,那么它用什么标准来衡量诗之工拙与优劣呢?有的学者认为“钟嵘以‘滋味’为诗歌批评的最高标尺”,②“显然,这‘味之无极’的滋味,就是钟嵘衡量诗歌作品艺术水平高低的最高标尺。事实上,钟嵘在诗歌批评实践  相似文献   

5.
“见异”,即显示作家或作品的特别之处,刘勰以此为批评方法来实施其批评标准,之所以如此,一来刘勰认为作家之“异”在于其“偏美”、“各其善”,二来刘勰认为作品之“异”在于“变之数无方”。  相似文献   

6.
“个人官方网站”这一类现象,有些学者认为是外语翻译的错误,有些学者认为是语言表达的矛盾。从语义特征的角度进行了新的阐释,认为这类组合在深层语义上发生了义征脱落现象。  相似文献   

7.
曹乃谦承继了乡土文学的传统,笃守着雁北这方土地,书写着这方人本真的生命状态,形成了曹乃谦古朴、原始、自然、本真的叙事风格。本文拟从叙述内容、叙述视角和叙述话语三个方面来考察曹乃谦的乡村叙述。  相似文献   

8.
20世纪90年代中期,辗转读到南怀瑾的《论语别裁》,真是难以忘怀。当然,这部《论语别裁》是一部争议之作,比如著名学者张中行就曾认为该书对《论语》原文的有些解释不顾语文规律,自己高兴怎么讲就怎么讲。不过在我读来,此书确实有乐趣。治学态度固然是一方面,逻辑性却是另一方面。在此之前,我所读过的类似作品不乏微言大义,气度恢弘,然而常常带着  相似文献   

9.
伦理道德批评在《文心雕龙》中有丰富的表现:"文之枢纽"里,其基本观点是"为文"应表现儒家伦理道德体系所包含的"仁孝"等诸多美德;"论文叙笔"中,刘勰从思想内容、文章体式、主体态度等方面提出了伦理道德的要求;"剖情析采"中,刘勰对具体的作家作品进行了伦理道德的点评、评判,其中有些批评稍显拘泥牵强。  相似文献   

10.
《太原大学学报》2016,(3):55-60
在当代文坛上,曹乃谦可以称得上是自成一家。曹乃谦小说给人印象最深的感觉就是"真实":语言真、细节真、感情真、人物真、事件真、气息真。  相似文献   

11.
针对学术界普遍认为《老人与海》中女性"缺席"的问题,笔者认为,从女性视角重新解读该作品,不仅会发现其中的大量女性"在场",而且还可以解释圣地亚哥这一"硬汉兼胜者"无所获的真正缘由。  相似文献   

12.
《芜城赋》是鲍照传世作品中受人称颂的赋作名篇。然自唐以来,其制作年问始终是个悬而未决的问题,学者大多认为是赋为鲍照晚年之作。实则通过对鲍照存世作品的比较分析及对相关史料的深入研究,应该认为《芜城赋》是鲍照出仕前的作品,是其早期杰作。  相似文献   

13.
上篇:中国新诗的现状与走向刘波:罗老师,您好!很高兴能跟您交流关于诗歌创作与诗歌研究的话题。现在,有些人持有一种观点:现当代文学史上,诗歌的成就要比小说大。您对这一观点怎么看?而相对于小说家来说,诗人没有那么多世俗功利之心,他们更纯粹一些。您认为是这样吗?  相似文献   

14.
司马相如作为汉代辞赋大家,是刘勰《文心雕龙》讨论较多的作家之一。刘勰《文心雕龙》对于司马相如的批评与前人对司马相如的批评截然不同,前人以"依经立论"为原则,而刘勰《文心雕龙》却是以"衔华佩实"为准则,对司马相如的作品从"有韵之文"和"无韵之笔"两个方面进行批评。其一,对"有韵之文"辞赋作品因其过于华丽,而提出批评和指责;其二,对"无韵之笔"诏策文、檄移文和封禅文等作品给予了肯定。刘勰《文心雕龙》对司马相如的批评,显示了刘勰对汉魏以来文学过于追求形式华丽的一种批评。  相似文献   

15.
辨体批评是中国古代一种重要的批评方法。王夫之对“诗史”的批驳,对不同类型诗歌文体特点的精审辨析,对诗歌文体在语言表达方式上的特征,都结合具体作品进行了细致分析,他的辨体批评体现了学者的严谨,形成了从体裁规范的角度分析评价作家作品的批评个性。  相似文献   

16.
在对作品的评价中,批评话语具有何种特性,本文针对这个问题从批评话语的自足性界定出发,分析了批评话语的自足性本质。认为批评话语的自足性本质是它走近作品而又不进入作品内容,以一个作品为前提并视其又是被抛弃的东西,不以作品为依据和指归,只顾阐述自己的见解,是一种结构主义的话语,它以作品为自己表达的契机,进而更自满自足地阐释和确证自己,揭示了这种自足性本质的二律背反底蕴。  相似文献   

17.
荣格和弗莱的神话原型批评理论的中心观点认为,现代文学作品的创作是对远古神话故事的模仿、再现和重新组合,现代文学艺术深受特定民族血脉相承的神话传说的影响,并对其进行新的解读与表述,以达到借古喻今、使神话呈现出新的具有时代风貌的特色。以该理论为依托探析《人鼠之间》,不难发现约翰·斯坦贝克在创作小说时借用了亚瑟王传奇中的人物、情节与主题,将之改名换姓放在了20世纪20年代大萧条时期的美国农场中,从而加深了作品的思想深度,使作品更加耐人寻味。  相似文献   

18.
刘芷廷 《教育艺术》2011,(2):38-39,43
刘德海是我国著名的琵琶演奏家、教育家和作曲家,他在琵琶演奏技艺的发展和创新上成为划时代的人物。在他的作品中,创作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由《老童》、《天鹅》、《春蚕》、《秦俑》、《童年》五首独立的作品组成的《人生篇》是他的顶峰之作。其作品集中体现了他独特的创作理念和高超的创作技法以及他勇于创新、开拓进取的精神,对琵琶艺术在当代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笔者认为刘德海先生的作品中运用了一些中国古代心理批评理论,下面就此来对其展开简要的分析。一、《老童》与《童年》几年前就开始学习并演奏刘德海先生创作的《老童》这首作品,它一直是我最喜欢的作品之一。看似复杂多样、令人眼  相似文献   

19.
一编选“学者散文”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学者散文”怎么界定?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在学界却众说纷纭,并未取得共识。我从作者及作品形态的结合上,将入选学者的标准定为:学有专攻,在相应的学术专业中占有一定的位置,而在散文写作中又有一定的成就。以人文科学为主,也包括自然科学学者。至于“散文”的内涵,我也取较为宽泛意义上的理解,即包括通常的记叙散文、抒情散文及随笔、杂文、书评书话等散文体式。学者散文家梁锡华在《学者的散文》一文中说:“散文作品即使不出自学者之手,但造诣相当而且特色大致相同的,也包括在内。另一方面,有些人虽…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国内外学者研究基础上,对吐蕃顿渐之诤的缘起、细节等试作补充论述,对有些论著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异议.认为禅宗无法调化、抵制苯教,无法促进吐蕃封建社会意识形态形成是顿门派失败的根本原因,而藏文史籍中记载的禅宗与印度佛教的观点不同或汉族学者认为摩诃衍是受政治牵连而失败当是表象原因,即是赞普让摩诃衍离开拉萨的藉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