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父亲的光头     
年轻的父亲和6岁的儿子正做着游戏,突然父亲问自己的儿子,爸爸帅吗? 儿子仰着脑袋,无限崇拜地看着自己的父亲。当然帅!他使劲点着头。 父亲接着问,如果爸爸剃成陈佩斯那样的光头,你还喜欢吗?  相似文献   

2.
父亲的光头     
周海亮 《小读者》2012,(11):15-15
年轻的父亲和6岁的儿子正做着游戏,突然,父亲问自己的儿子:"爸爸帅吗?"儿子仰着脑袋,无限崇拜地看着父亲:"当然帅!"他使劲儿点着头。父亲问:"比罗纳尔多怎么样?"儿子说:"他哪能跟您比?""比贝克汉姆怎么样?""比他更帅!"  相似文献   

3.
父亲的光头     
年轻的父亲和六岁的儿子正在做游戏,突然,父亲问自己的儿子,爸爸帅吗?  相似文献   

4.
唐西兰 《宁夏教育》2006,(11):69-69
“你听我说。”“你听我说。”从书房中传来爱人和儿子的争吵声。继而爱人火了,吼着;儿子委屈了,哭着。也不知这是第几次演这样的“镜头”。“你们怎么了?”我轻轻地问。于是,父子俩争着告对方的状。原来,儿子遇到了数学难题问父亲,父亲分析给儿子听,在父亲的提示下,儿子已经有了解题的眉目了,想把解题思路讲给父亲听;但父亲正在兴头上,半路容不得别人打岔,于是导致了“战争”。生活中,我也经常听到其他家长抱怨“:既然你自己知道,干吗还问我?”其实,孩子在问大人问题时,只是思维暂时“堵塞”了。有时,大人稍加点拨,孩子就能自己解决。在这…  相似文献   

5.
一凡 《学习之友》2006,(9):56-57
一位父亲带着儿子去参观荷兰画家凡高故居,在看过那张小木床及裂了口的皮鞋之后,儿子问父亲:“凡高不是位百万富翁吗?”父亲答:“凡高是位连妻子都没娶上的穷人。”第二年,这位父亲带儿子去丹麦,在安徒生的故居前,儿子又困惑地问:“爸爸,安徒生不是生活在皇宫里吗?”父亲答.“安徒生是位鞋匠的儿子,他就生活在这栋阁楼里。”  相似文献   

6.
谁知道得多     
《小读者》2011,(6):14-14
一个小孩儿问他父亲:“爸爸总是比儿子知道得多吗?” “是的。”父亲答道。 “谁发明了蒸汽机?”孩子接着问。  相似文献   

7.
张剑鑫 《初中生》2010,(6):28-28
一位父亲问他正读小学三年级的儿子:“阴天的夜晚,天空中看不到星星,是星星不存在吗?” 儿子很干脆地回答:“不是。” 父亲又问:“那为什么我们一颗星星也看不见呢?”  相似文献   

8.
一位父亲带儿子去参观梵高故居,在看过那张小木床及裂开了口的皮鞋之后,儿子问父亲:"爸爸,梵高不是百万富翁吗?"父亲回答道:"梵高是位连妻子都没能娶上的穷人。"第二年,这位父亲带儿子去丹麦,在安徒生的故居前,儿子又困惑地问:  相似文献   

9.
《家教世界》2014,(5):9-9
十几年前的一个午后,父亲饶有兴趣地问我:"儿子,你长大了想做什么?""当科学家、宇航员、律师、医生,还有……"我歪着脑袋想了很多。父亲笑着问:"是不是太多了?""怎么会多呢?我想干的事多,才能证明我是一个有理想的好孩子!"我骄傲地说。  相似文献   

10.
佚名 《班主任之友》2005,(12):59-59
一位父亲带着儿子去参观凡高的故居,在看过那张小木床及裂了口的皮鞋之后,儿子问父亲:“凡高不是位百万富翁吗?”父亲答:“凡高是位连妻子都没娶上的穷人。”第二天,这位父亲带儿子去了丹麦,在安徒生的故居前,儿子又困惑地问:“爸爸,安徒生不是生活在皇宫里吗?”父亲答:“安徒生是位鞋匠的儿子,他就生活在这栋阁楼里。”  相似文献   

11.
一位父亲带着儿子去参观凡高故居,在看过那张小木床及裂了口子的皮鞋之后,儿子问父亲:“梵高不是位百万富翁吗?”父亲答:“梵高是位连妻子都没娶上的穷人。”第二年,这位父亲带儿子去丹麦,在安徒生的故居前,儿子又困惑地问:“爸爸,安徒生不是生活在皇宫里吗?”父亲答:“安徒生是位鞋匠的儿子,他就生活在这栋阁楼里。”  相似文献   

12.
枫叶 《初中生》2007,(1):9-9
一位父亲带着儿子去参观凡·高故居。在看过那张小木床及裂了口的皮鞋之后,儿子问父亲:“凡·高不是一位百万富翁吗?”父亲答:“凡·高是一位连妻子都没娶上的穷人。”第二年,这位父亲带儿子去丹麦。在安徒生的故居前,儿子又困惑地问:“爸爸,安徒生不是生活在皇宫里吗?”父亲答:“安徒生是位鞋匠的儿子,他就生活在这栋阁楼里。”  相似文献   

13.
高明的父亲     
《红领巾》2012,(1)
一位父亲带着儿子去参观凡·高(荷兰著名画家)故居。在看过那张小木床及裂了口的皮鞋之后,儿子问父亲:“凡·高不是一位百万富翁吗?”  相似文献   

14.
我曾经听说过一个故事:一位学生考试考差了,回到家里,父亲问他:“成绩怎样?”儿子很难为情。父亲又问他到底怎样?儿子怯怯地说:“很糟糕”。父亲想了想:“不会是最后一名吧!”“确实是最后一名。”儿子说完,等待着“暴风雨”来临。没想到,父亲喜笑颜开地扶着他的肩膀说:“祝贺你,在以后的日子里,你肯定只有前进,不可能再有后退了。”儿子惊诧不已,转而泪光闪闪。后来,他的成绩一天天好起来,最后考上了重点大学。这位父亲虽然不是教育者,却算得上是“教育家”,因为他让儿子对感到前途一片光明。从这个故事不难看出,这位…  相似文献   

15.
矿泉水     
儿子年幼的时候,父亲常年在工地打工。父亲爱吹牛,总是把所见所闻添油加醋重复几遍,家人都知其性格,不与其争辩。春节父亲回家,带给儿子两瓶饮料,瓶子通体透明,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光亮无比。儿子欢天喜地拧开瓶盖,一下就是一大口,父亲忙问:好喝吗?儿子嘴里含着饮料,含含糊糊地点了点头,父亲满意地笑了笑。儿子猛地抬头问父亲:爸,你喝过吗?父亲的声音瞬间高了八度:那当然,现在最流行喝这个,我在工地上干活干累了,就买它当水喝。儿子沉默不语。数年后,儿子在城里成家立业,把父亲也接到城里。可惜父亲没有享福的命,没几天就查出癌症,晚期。儿子对父亲说:爸,想吃啥,我给你买去。父亲想了想说:我啥都吃过了,就想尝一尝当年我给你买的饮料。  相似文献   

16.
某日晨,餐桌边,父母、儿子一起吃早餐.桌上有油炸馒头片、包子、面包、鸡蛋,还有米粥、牛奶、果汁。儿子吃了个包子,举着馒头片,咬了一口的鸡蛋弃在一边。父亲指着残缺的鸡蛋问:“还吃不吃?”儿子的嘴塞得鼓鼓的,一边含糊不清地回答父亲.一边摇着头。父亲狠狠地将鸡蛋塞进嘴里,说:“以后别想让我见你吃鸡蛋!”  相似文献   

17.
陈伟新 《上海教育》2009,(19):12-12
有这么一个故事:一天,父子俩到河边钓鱼。他们撒下鱼饵,静静地等待鱼儿上钩。一会儿父亲钓到了几条鱼,但儿子一条鱼也没钓着。看到河面上突然冒起了泡,儿子迅速拉起钓竿,但却让鱼儿跑了。两个小时过去了,父亲钓了一篓鱼,其中还有几条大鱼,但儿子却一无所获。这时父亲拿了一条大鱼,递到儿子手里,让儿子呼喊:“哇,我钓到了一条大鱼!”父亲迅速按下快门,拍照留念。故事的结尾是,父亲问儿子:“你愿意做这样的孩子吗?”  相似文献   

18.
有人总结出这样三句话:一流的读者“读”生活,二流的读者“读”书本,三流的读者“读”别人的读后感。在美国,有一位当水手的父亲,每年往来于大西洋的各个港口之间。按说,他为儿子搜觅书本要比别人来得方便。然而,这位父亲没有抱回一摞一摞的书籍,让儿子在书的海洋里辗转畅游,而是利用自己独特的条件,引领着儿子去“阅读”生活。这位父亲先是带儿子去参观了梵高的故居。在看过了那张小木床及裂了口的皮靴之后,儿子问:“梵高不是位百万富翁吗?”父亲说:“梵高是一位连妻子都没娶上的穷人。”第二年,这位父亲又带儿子去了丹麦。…  相似文献   

19.
哭与笑小孩哭着来找妈妈。怎么了,孩子?爸爸不小心,砖头砸着他自己的手指头了。那你哭什么?因为我刚才笑了……回答问题父亲下班回家,拿起一张报纸看了起来,一旁的儿子接连问了父亲好几个问题,父亲心烦  相似文献   

20.
两枚硬币     
路上,一枚一毛的硬币静静地躺着。一对年轻父子走过,父亲让儿子把硬币捡起来。儿子很听话,但随即又将硬币扔掉了。父亲问:“怎么扔了?”儿子回答说:“一毛钱没用!在我们学校,两毛钱才能买到东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