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刊讯2011年6月10日,浙江省丽水市召开了市直属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 会议提出了“市直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五年行动计划”。根据计划。今后五年,丽水市将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加快实现教育现代化为导向,以满足师生发展需要、推动教育教学管理和服务为目标,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学校教育教学中的普及与提高,加大教育信息化建设、应用和管理力度,推进市直属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又好又快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2001年,教育部召开全国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提出把教育信息化作为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制高点,明确了在中小学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思路和目标。八年来,宣武区现代教育技术信息中心在宣武区区委、区政府、宣武区政府信息办、宣武区区教工委、教委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指导下,以“建设数字化教育环境,推进教育信息化进程,  相似文献   

3.
上海市教育行业信息化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在教育城域网建设、校园信息化,以及信息化应用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其中,教育城域网从高校向中小学等其它教育单位推进,已建设成覆盖全市的服务应用网络,形成一网五环的格局。“十一五”期间,上海市将遵循“以人为本、数据为先、标准统一、应用至上、安全可用、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进一步加快教育信息化发展步伐。“十一五”期间,上海市教育系统信息化规划如下:总体发展目标以上海教育城域网为基础,建立本市教育信息化标准体系和数据体系,完善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信息化环境建设,加快资源、协作…  相似文献   

4.
面对世界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挑战,结合我国基础教育的实际,教育部决定:从2001年起,用5至10年左右的时间,在全国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全面实施“校校通”工程,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努力实现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为了确保教育部的要求顺利实施,我省把教育信息化工程建设,列为今后五年山西教育五项创新工程之一,省教育厅下发的《山西省教育信息化工程实施意见》和《山西基础教育信息化工程实施方案》,明确提出了我省基础教育信息化工程建设的具体目标和任务。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实施“校校通”工程和农村中小学实施现代远程教育,…  相似文献   

5.
在2000年10月召开的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上,教育部部长陈至立指出:要在2001年起5至10年时间在全国中小学基本普及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全面实施“校校通”工程。2001年5月,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十五”计划中提出:要在全省各级各类学校普及计算机及网络教育,把信息技术教育列为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到2005年,力争  相似文献   

6.
为了准确的评价赣州市教育信息化的发展需要,促进赣州市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对赣州市安远县中小学校园网运行现状进行调查和访谈的基础上,根据调查结果分析出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7.
回眸上海教育科研网上海教育科研网主干带宽已经由建设初期的64K提升到1.25G.各教育单位互联光缆达到近200公里,实现了与上海宽带信息交互中心高速互联,全市教育宽带网逐步成形。中小幼信息化●上海基础教育网和上海学前教育网开通●中小学基本实现通过电话拨号上网  相似文献   

8.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2000年10月25日,教育部召开了"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并决定从2001年起用5到10年左右的时间在全国中小学基本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全面实施"校校通"工程,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努力实现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9.
在世界信息化浪潮的今天,中国的教育在信息化发展的道路上也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教育信息化是中国教育的必由之路。在此,结合我们在农村中小学工作的实际,就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现状及建没作一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0.
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是国家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一项系统工程。文章首先介绍了深圳市南山区教育信息化取得的基本情况,然后结合实际情况对中小学教育信息化效益进行分析,探索中小学教育信息化效益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1.
中小学阶段的教育信息化发展始终是中日两国在教育技术领域的关注热点.文章探究了日本中小学教育信息化装备环境建设与教育信息化发展之间的关系,首先分析了日本教育信息化环境建设背景,把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分为萌芽期、定型期、发展期和变革期.在此基础上,重点介绍了2020年开始的变革期中教育信息化环境建设的目标和现状,探究了信息化装备环境建设和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关系,并提出对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环境建设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环境建设是农村教育信息化建设重中之重。根据当前教育信息化建设最新成果,本文阐述了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环境建设的内容,提出了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环境建设的建议及需要完善的机制。  相似文献   

13.
据悉,北京市继1400所中小学建成校园网,100%开设信息技术课之后,”数字教育”又迈出了一大步——2004年北京市10万余中小学专任教师每人将配备一台电脑,这意味着北京市中小学教育信息化提速一年,教师将要告别粉笔与教鞭。专任教师人手一机,标志着北京市将提前实现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十五”计划的主要建设目标。  相似文献   

14.
芒果 《现代教学》2002,(12):24-25
K12中国中小学教育教学网作为全国知名的教育信息化网站,在教师中影响甚广。1999年,该网站由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和全国中小学计算机研究中心联合创办,成为全国最大的教育技术网站,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教育资源。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网络经济的变化,网站开始走向企业化运作,成立了北京育英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15.
齐齐哈尔市为教育发展全力构建现代化技术支撑平台。2005年底,全市包括县(市)镇中小学将全部开设信息技术教育必修课。2007年底,齐齐哈尔市教育行政部门和城镇中小学管理全部推行育必修课。村级独立建制的小学50%左右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50%的教师可借助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到2010年,齐齐哈尔市中小学基本普及信息技术教育。齐齐哈尔为教育发展搭台 确定教育信息化目标$搜狐网  相似文献   

16.
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环境建设是农村教育信息化建设重中之重。根据当前教育信息化建设最新成果,本文阐述了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环境建设的内容,提出了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环境建设的建议及需要完善的机制。  相似文献   

17.
基础教育信息化研究主要是在基础教育信息化环境、基础教育信息化资源、中小学教师教育信息化和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四方面展开。为了研究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状况,笔者于2004年10月至2005年2月对五省二市(以下分别简称为A、B、C,D、E省和F、G市)的基础教育信息化环境、基础教育信息化资源、中小学教师教育信息化和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发展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采用质的研究方法 ,对我国东部一个中等发达城市的多所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现状进行调查。调查的目的是为下一步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并为教师培训提供背景资料 ,调查的时间是 2 0 0 3年 12月份 ,主要通过访谈、现场观察、资料收集的方式收集调查材料。本研究中重点研究了已经实现“校校通”条件的中小学教育现状 ,分析了教师日常教学中遇到的种种具有普遍性的问题。本研究认为 ,在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工作中 ,课堂是教育实施的主要场所 ,提高教育的质量是主要目标 ,而影响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相似文献   

19.
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各发达国家就十分关注并积极推进本国的中小学的信息化教育,并把学生掌握和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作为与读、写、算同样重要的新的终生有用的基础能力。针对这样的国际形势,我国政府也制定了适应本国国情的战略目标。”要在各级各类学校积极推广计算机网络教育,在全社会普及信息化知识和技能。“教育部据此进一步制定了“从2001年起用五至十年左右时间在全国中小学基本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全面实施‘校校通’工程,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努力实现基础教育跨越式的发展“的具体实施目标。实行教育信息化已成为今后我国现代化教育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  相似文献   

20.
《中小学电教》2005,(1):6-7
本刊记者从2005年1月9日至10日在北京召开的全国电化教育馆馆长会上了解到,2004年,中央电教馆和地方电教馆在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的重视和支持下,主动适应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需要,紧密结合各地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实际,团结协作,密切配合,发挥系统整体优势及各自的优势,重点围绕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