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校德育教师专业化关系着高校德育教师的发展状态和生存质量,关系着高等教育的办学方向和人才规格。长期以来,高校德育教师的职业特性不明显、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相对较低、资格认定和评价制度不够完善、课程管理体制对德育教师专业自主权的限定、高校德育教师学术视野狭窄形成科研水平较低等问题,制约着高校德育的质量提高和德育教师队伍专业化建设。针对这些问题,笔者从完善高校德育教师队伍专业化有效约束机制、建立健全高校德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外部保障机制、激活高校德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建立完善的培训体系四个方面,提出了相关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2.
在经济全球化、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多元化的背景下,高校德育问题呈现多样化和复杂化趋势,高校德育教师扮演着更为重要的角色。高校德育教师专业化是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和高等教育大众化与多元化发展的需要,是稳定高校德育教师队伍的前提,是提高德育教师的专业地位的重要保障,也是促进高校德育发展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3.
为顺应教师专业化的发展趋势,推动高校德育教师队伍专业化,文章针对当前高校德育中一些重要概念内涵和外延模糊、内容交叉等现象,从教师专业化视角,对高校德育、高校德育教师、德育教师队伍构成等一些基本概念和问题进行厘清,指出德育课教师和辅导员是高校德育教师专业化的主要对象,并以此为基础,制定高校德育教师队伍专业化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4.
试论制约德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因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德育教师是担任思想政治课等德育理论课教学的专业教师和指导、规范学生的道德实践及日常生活行为的专职班主任或辅导员等人的统称.制约德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因素一是部分德育教师的专业信念不坚定,缺乏专业发展的原动力;二是德育教师队伍不稳定,使德育教师专业化缺乏稳定的主体;三是德育教师的从业门槛相对较低,部分德育教师知识结构不合理;四是部分德育教师的专业自主性和专业意识不强.  相似文献   

5.
在变革型社会,基础教育目标、环境、关系、文化等场域迎来变革,社会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多元化,社会主义主流文化和意识形态有被弱化的趋势,这深刻影响着基础教育目标的实现,必须加以专业化的干预,这就要求中小学德育必然从经验型走向专业化。在现实境遇中,中小学教师德育素养和德育能力尚不能适应德育专业化要求,其中德育能力专业化的缺失直接影响着有效德育的开展和德育目标的实现。在变革型社会背景下,中小学教师专业德育能力生成陷入了德育内涵困惑、德育主体困顿、德育能力专业化困局的三重困境之中。走出困境场域,需要变革传统经验型德育思维,从能力专业化视角审视教师专业德育能力的科学内涵、构成要素和合理域限,重点厘清教师专业德育能力的层次和结构,促进中小学教师专业德育能力生成。  相似文献   

6.
德育工作者专业化是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必然要求。促进德育工作者专业化,要健全包括专业化资格制度、专业化教育培训制度、专业水平等级评估制度和德育工作者协同工作制度等方面的制度建设。实现德育工作者专业化的5个操作要领:提高认识,形成德育工作者专业化的环境氛围;坚定信念,促进德育工作者的自我成长;互动学习,加强德育工作者专业培训方式、方法的创新;行动研究,提高德育工作者的科研质量和水平;专业引领,培养德育工作者开发共享德育资源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冯文全  杨濡菡 《文教资料》2013,(28):113-115
2006年10月,中国教育学会德育专业委员会会议再次提出了德育专业化的命题,该命题的关键内涵之一就是德育教师专业化的问题。学校德育教学的现状来看,中小学德育课教师并不是专职德育教师,而是兼职教师,师资队伍的专业化水平亟待提高。为此,本文旨在通过对德育教师专业化的现状进行分析,找出其背后的原因。为促进德育教师专业化的发展提供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目前教师教育政策及教师教育课程设计上对教师的德育专业化维度关注严重缺失,极大制约了德育实效及整体教育品质的提高。立足校本研究,建立有效的教师德育工作培训、监督、评价机制,加强教师德育常规管理,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积极探索教师德育专业化发展途径,是增强教师的德育责任意识,提高教师的德育专业素养,提高德育实效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9.
论高校管理行政化与教师专业化的冲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管理中的行政化倾向束缚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中的一个问题.高校管理行政化倾向与教师专业化相冲突表现为:高校行政管理中的急功近利的思想导致教师在专业化发展上的目标短视;只重引进教师而忽视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高校中的行政主导导致部分教师放弃专业化而追求行政职权.笔者通过分析认为解决的思路有:在宏观上,我们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和教育法律制度要改革;在微观上,高校的管理需要在制度、文化上的继承、发展和创新.  相似文献   

10.
教师专业化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必由之路,高校教师专业化包涵着内在相关的四层涵义:教育专业化、态度专业、学科专业化、专业化的阶段性。理工科为主高校中的人文社科专业教师的专业化进程面临着独特困境:他们承担课程的种类太杂,影响了学术水平的提高;学校的激励机制、评价体系对他们相对不公;校级人文社科学术氛围淡薄。为此,这类学校应该大力发展外聘教师制度,完善教师收入分配制度,并且在制订涉及教师切身利益的制度时要充分考虑人文社科专业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11.
德育课教师专业化是教师专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德育课因其不同于其他课程的特点,也要求德育教师必须是专业的教师。目前,小学德育课教师多为兼职教师,在教育理念和实践层面存在一些问题,专业性亟待提高。我们认为,德育课教师应具备与德育教学相对应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专业情感。为此,我们需要从教师职前培养、职后培训和进修、教师自修等多种途径促进小学德育课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12.
德育资源是指构成德育活动和满足这一活动所需要的各种因素.教师是德育资源开发与利用的主体.德育资源的井发与利用是德育教师专业化成长的理想路径,因为德育资源开发与利用,可以促进教师教育理念的更新、教师知识结构的优化,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因此,提高教师对德育资源开发与利用价值的认识,对促进德育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教师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新阶段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教师职业发展经历未分化、分化和专业化三个阶段。教师专业化是我国教师队伍建设进入新阶段的目标和标志。教师专业化的标准和目标首先是专业自身的成熟程度,包括专业知识、技能、专业制度成熟程度和专业精神的水平;其次是专业的经济待遇、社会地位和声望以及由此形成的职业吸引力。为了提高我国教师专业化水平,一方面要不断提高教师专业自身的成熟度;另一方面,要加强教师专业制度建设,制定有利于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措施,提高教师职业的社会吸引力。  相似文献   

14.
教师专业化是提高高校体育教师专业素质的战略措施,是新世纪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需求,也是适应高校体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的现实需求,为适应专业化发展的需要,高校体育教师不仅要具备教学意义上的素质要求.而且要具备职业发展的专业素质素质需求、  相似文献   

15.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教师的专业发展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课题。在信息化环境下,要从专业理念、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专业精神四个维度来理解高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内涵。促进高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现已成为高校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要从高校内部对高校教师专业发展进行宏观调控与微观激励,并充分利用信息化环境构建有效的教学、学术交流与专业发展平台,从而促进高校教师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16.
速览     
《教育》2013,(1):8
推进"教师德育专业化"《人民教育》2012年第18期刊登檀传宝有关推进"教师德育专业化"的文章指出,由于缺乏起码的德育专业化教师培育,教育工作者有关德育的教育观念、专业能力实在太过有限,所以即使注意到了某个现象并努力防止"出事",可是按下葫芦起来了瓢,有一天还会在另外的地方以另外的形式出问题。教师专业品质的建构必须有德育维度,也就  相似文献   

17.
天下速览     
《教育》2013,(1):8-8
推进“教师德育专业化” 《人民教育》2012年第18期刊登檀传宝有关推进“教师德育专业化”的文章指出,由于缺乏起码的德育专业化教师培育,教育工作者有关德育的教育观念、专业能力实在太过有限,所以即使注意到了某个现象并努力防止“出事”,  相似文献   

18.
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时代发展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迫切需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内容包括树立专业信念、积累专业知识、提高专业能力和培养职业道德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策略有坚持自主学习、重视培训、科学的自我反思、自觉的教学科研和承担课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等.  相似文献   

19.
教师专业化发展是当前教师教育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教师在职培训可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是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有效途径。本研究从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现状入手,分析了高校体育教师在职培训的内容以及过程中的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河南省16所样本高校的问卷调查分析,发现我国普通高校德育教师队伍专业化程度很低。表现为在岗德育教师受过本专业训练的人数少,队伍不稳定,社会声誉不高,准入制度不健全,研究能力不强。因此普通高校德育教师的专用性差,德育效果不理想。原因是高校重视德育工作,但不够重视德育教师队伍建设;教师过于偏重课堂教学而不重视与学生的沟通交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