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乡土景观元素是取自特定地域生产、生活过程中用于景观表现的素材,是地域特色和本土文化的综合体现。通过深入调研广西第二届园博园景观作品,并经过文献研究和归纳提炼,总结出凝练概括、陈列展示、象征联想、模拟展现、文化隐喻、衍生重组、还原再现、引入自然、拟人表达、融合创新等10种乡土景观表达手法。结合乡土景观营建实例,对这10种景观表达手法进行论述,为乡土景观的设计与营造提供有益的思路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植物是园林景观中最重要的生命元素,植物造景是城市园博园绿地建设的灵魂。通过对第二届广西园博园植物应用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对其植物造景特色进行分析和挖掘,并就将来植物造景趋势提出合理化建议,以期对现代城市园博园植物景观营造提供借鉴和启迪。  相似文献   

3.
谭杉 《华章》2013,(28)
乡土景观是对本土文化和地域特色的追求。本文以广州古村落中的黄埔古村为例,通过实例和理论分析,对本土景观元素中,乡土景观的运用进行了分析,以体现乡土景观元素对历史文化场景的复原、追寻和演绎。通过运用和表达乡土人物、风情和风水、风貌,对原滋原味的古村落景观进行营造。  相似文献   

4.
在物质生活水平早已今非昔比的现代社会,农家乐作为一种大众休闲方式逐渐走入了人们的生活."乡土元素"更是作为农家乐文化的核心元素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通过对乡土元素的概括分析,结合实际从景观主题、景观布局和景观营造三个方面,分别针对"城市近郊农家乐景观设计中乡土元素的具体应用"展开探讨,供设计者参考.  相似文献   

5.
《邢台学院学报》2017,(4):93-94
随着人们的物质生活以及精神生活水平的提高,乡村旅游作为一种休闲方式逐渐走进大众的视野,乡土元素作为村庄景观营造的一种文化展现出来。结合乡土元素的特点以及研究概况,从"古"、"俗"、"秀"三个方面来挖掘寿东村的乡土元素特征,从而体现出乡土元素在景观营造中至关重要的作用,为前来的游客提供了身体和心理双重的良好体验。  相似文献   

6.
以扬州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符号资源为基础,提取和分析了园博会景观设计视角下的扬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符号,提出匠心独运地设计园博会路牌与标识、巧用植被展示地方展园主题文化、重视声音景观塑造与运用、精心构筑景观小品、利用绿雕表达文化主题内涵和故事情节、重视园路铺装构形的内涵和意境表达等建议,以期为将在扬州举办的2021年世界园艺博览会献言献策。  相似文献   

7.
"乡土"作为地域特色和文化传承具有其深厚的生活积淀和鲜明的地域特征。在界定妈祖文化景观和乡土元素概念和内涵的基础上,选取妈祖宫庙建筑、妈祖祭典、妈祖服饰和饮食文化景观作为研究范点,对其所包含的乡土元素加以解读,并从文字、图像、音乐戏曲、民俗活动和现代信息媒体等五维形式探讨妈祖文化景观的表达,指出现代保护妈祖文化景观的乡土性是维护妈祖文化景观持续禀存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以“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为例,借助浙江省浦江县万年上山文化、“江南第一家”等乡土资源,探究借助乡土资源将思政元素融入高中地理教学设计的路径,以期为高中地理教师在大思政背景下进行教学设计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旅游业的发展也蓬勃兴起,人们对乡土景观的保护也越来越重视。乡土景观的特色性和完整性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挖掘其价值对于弘扬民族文化、保护传统景观以及发展创新现代景观有相当重要意义。本篇文章主要论述了乡土景观的概念和对乡土景观的认识,着重叙述乡土景观对城市现代景观设计的影响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短视频的兴起,为自媒体的乡土实践提供了全新的发展契机。乡土短视频从符号、想象、角色和叙事等多重结构层面,建构了乡土社会的独特媒介景观,并掀起了媒介化乡村下的乡土文化传播热潮。视觉文本符号建构的乡土景观,呈现出内生性、媒介化、狂欢式的景观表征。乡土文化是乡村振兴的原动力,从文化的视角剖析乡土短视频中的景观建构与文化传播,反思实践主体和乡土文化传播乱象,对传承与发展乡土文化、实现文化繁荣、推动乡村经济发展、实现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文章根据香港乡村景观环境的基本状况,研究香港乡村景观公园设计的成功经验,从政府作为、整体规划思路、设计痕迹与自然的融合、园区景观视觉效果、可持续开发、文化印记的再设计以及公众活动等七个方面分析香港乡村景观公园的设计特点。  相似文献   

12.
在目前的校园景观设计中,如何在满足景观功能的情况下,创造出具有地方文化气息同时能蕴涵学院文化精神的景观效果,文章围绕个案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新乡市人民公园园林植物的多样性,通过实地调查的方法,对其植物的种类、数量等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新乡市人民公园植物资源较为丰富,共有植物156种,隶属于59个科114个属。其中柏科、豆科、木犀科、蔷薇科、杨柳科和忍冬科物种较多,多年生木本植物应用频率较高。应加强对新乡人民公园园林植被生境系统的保护、改造与利用,营造多样性的植物景观,从而更好地为新乡市环境的改善提供生态支撑。  相似文献   

14.
主题公园是人工创设的消遗娱玩空间,文化性是其价值和灵魂所在。文化性主要通过景观体现出来。在主题公园的设计中,必须深入挖掘主题文化内涵,再通过各种设计手段予以充分表现。  相似文献   

15.
《商洛学院学报》2016,(6):87-91
以商洛金丝峡国家森林公园为研究对象,选择6类景观分类代表作为景观偏好客体,研究景观偏好主体的景观偏好。运用方差分析法对金丝峡国家森林公园旅游客流样本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地域、不同性别与不同受教育程度游客的景观偏好差异较小,对景观偏好判断影响较小;不同职业、不同年龄游客的景观偏好差异显著。综合所有景观主体景观偏好,不同游客对峡谷类景观和瀑布类景观有较高的偏好,但细分不同年龄段对瀑布类景观偏好程度却不同;不同游客对历史文化类景观偏好度较低。  相似文献   

16.
以合肥市环城公园为切入点,在当前国内对于它的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相关文献和理论知识的查阅,以及对公园内的景观实况进行实际考察的基础上,从公园的概况、公园内的植物资源现状、园区内的景观特点等方面,逐个分析了合肥环城公园的包河景区、银河景区、西山景区、黑池坝景区、琥珀潭景区,对不同景区的特点和景观特色加以分析,并从植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的角度提出一些改进措施,以期能够在改善公园问题、创造更加优美的城市园林景观上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题景诗文常常以诗词题景和对联题景的形式出现,它不仅成为园林造景中的一种常用手段,同时也是游人游园观赏审美的重要指导。出于丰富南宁市人民公园景观欣赏审美的目的,对该公园的景观进行了分析研究,在此基础上撰写题景诗文,并以之为视角开展景观审美。  相似文献   

18.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和城市化发展,市民对城市绿地的需求日益增加,城市滨水公园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采用使用后评价法(Post Occupancy Evaluation,POE)研究分析柳州市江滨公园景观的调查结果,结果表明:不合理规划导致绿地人为破坏时有发生;活动娱乐设施少且形式单一;空间特色不突出,游人参与性、互动性不高;公园地域文化挖掘深度不够,民族文化融入景观建设有待加强。基于使用状况的研究,提出江滨公园景观优化策略,为城市绿地景观建设与管理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9.
以上海后滩公园为例,分析其景观设计中的各维度构成要素,提出了五维景观设计理念,并强调生态文明要素是现代城市景观设计的核心。  相似文献   

20.
文章结合铜绿山地质勘探资料、文献史料和考古资料等,对铜绿山矿产成因时代、古代矿区原始地貌和生态环境进行了复原探讨,并通过分析古代和现代采冶活动对铜绿山矿区原生地貌、自然环境产生的严重影响,提出了当前在铜绿山古铜矿遗址区开展考古遗址公园的景观建设与环境修复相协调的建设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