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本文从贺铸的生平际遇和性格特质入手,对贺铸抒怀词、怀古词、隐逸词的豪放风格进行了研究。贺铸以豪放词风的雄豪、悲壮、旷逸这三格为主体,融会丽的婉约词风和沉郁顿挫的诗风,使这三类饲分别呈现出以豪放为主调的异彩缤纷的风格特征。本文指出,这不仅使贺铸豪放词避免了粗疏、叫嚣、澜浪之病,还使其因风格的丰富多彩而获得更高的审美价值,这便是贺铸继苏轼开创豪放词风后为拓展这种风格所作出的新贡献。  相似文献   

2.
豪放爱国词,即以爱国为题材的豪放词作。宋朝积贫积弱,边患频发,但宋朝词人借词体来反映这种与战事有关的词作,其数量并不多。其中,贺铸《六州歌头》特立独秀,是罕见的一篇抨击朝廷妥协派的作品。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析贺铸的多篇词作,结合贺铸所处的时代背景和性情经历,分析论述贺铸词作多姿多彩的风格状貌,并分析了贺词风格多样化的成因。  相似文献   

4.
崔与之与范仲淹是宋代不同时期的政治家、词人,但二人留存词作甚少.文章从不同的历史背景、情感表现及词作风格等三方面,对二人的两首边塞词代表作进行了比较分析,以了解宋代较少的边塞词的风韵.  相似文献   

5.
北宋词人苏轼对词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但他并没有开创豪放词派。苏轼对词的贡献在于:集前人词作之大成,在继承“言情”词作的优秀传统基础上所进行的多方面的大胆革新。豪放词的创作只是其革新词坛的一个方面。苏轼对词的革新主要是:“以诗为词”,扩大题材,提高词品,拓展词境,使词摆脱了作为音乐附庸的地位,使词成了可以和诗歌比肩的一种重要的文学体裁。  相似文献   

6.
温婉背后的豪情——试论柳永的豪放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词以婉约为宗,柳永是继《花间集》后的又一位婉约词人,虽然其作品以婉约词著称,却有不少词带有豪放色彩。柳词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崭新的艺术形式和接近生活的内容在宋词的发展过程中发挥了继往开来的作用。他那婉约中的豪放之作有对社会历史和人生发出的感叹,也有对开阔壮观、兴象高远的景色的描写,更有对宦游生活的厌倦情绪,这些都是气象恢弘之作。这一批气势阔大、思想深沉、颇具阳刚之美的词作,可以说是开了豪放词的先河。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前人研究苏轼豪放词的基础上, 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提出了苏轼豪放词成熟于密州的新观点。其依据是: 一、苏轼自幼受其父文学要有为而作的影响, 在未踏入政坛文坛时就有革新北宋时期浮艳文风的思想; 二、苏轼在守密之前已对婉约派词风深为不满, 已尝试写作言情言志的非男女恋情的新词作; 三、守密时, 适逢朝廷对王安石变法有看法, 变法派有些失势, 故苏轼以为自己大展宏图的时候到了, 于是豪放词便应运而生;四、从文学创作思想来考察, 苏轼守密时只不过是把文学创作当作是抒怀言志的工具之一。  相似文献   

8.
在宋词发展史上,苏轼与辛弃疾同为豪放派的杰出代表,二人的豪放词存在着许多相似点。但是,他们的词风又有着明显的差异。从苏、辛豪放词中同题材词作的对比上,可见苏轼与辛弃疾豪放词各自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用词写悼亡是苏轼的首创,这开拓了词的创作内容,扩大了词的意境。苏轼之后,还有贺铸、纳兰性德、毛泽东等人的悼亡词作。贺铸的悼亡词哀婉柔丽、真挚感人;纳兰性德的悼亡词悲戚入骨,沉迷自伤境遇之苦,却缺少苏轼、贺铸词中那种对生活细节的追忆和相濡以沫的感觉;毛泽东的悼亡词境界超群,在表现手法上有明显突破,使哀悼的情感在崇高事业的大背景中升华,让人耳目一新。  相似文献   

10.
韩元吉的词风,豪放与柔婉兼而有之,清雅空灵,近于苏词,然又以其深沉凝重的特色有别于苏词的飘逸清旷。本文试从爱国主义词作、送别词以及表现兄弟离情的中秋词加以比较。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贺铸200余首词作调名的具体分析,并和张辑的改调名现象加以比较,说明贺铸喜改调名的原因在于想要恢复词牌名实统一传统,这一作法体现了贺铸的词学理想。  相似文献   

12.
韩彬 《考试周刊》2011,(24):30-31
苏轼的词向来以豪放著称,而其婉约词作也表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他"以诗为词",扩大了词的题材,开拓了词的意境,取得了极高的艺术成就。本文就苏轼婉约词作所表现的淡雅真挚的情感和所创造的"以雅为美"的意境来探讨苏轼婉约词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提起苏轼的词,人们自然就会想起“大江东去”、“西北望,射天狼”等黄钟大吕之声,似乎他所写的都是这类关西大汉所唱的词。一向以豪放杰出、清旷雄奇示人,其实这也是一种美丽的误会,作为一位产量甚丰的词人,他婉约妩媚的作品并不少,在现在的三百四十多首词中,豪放词的数量不足他全部词作的十分之一,较多的却是清丽、雅致的婉约词。只不过这类豪放之词,给人的印象实在太深刻了,一新天下耳目,所以让人们念念不忘。如果说东坡的豪放词如江河奔腾震撼人心,那么他的婉约词则如绵绵春雨润物无声,洗尽了人间纤尘。张炎称为“清丽舒徐,高出人表”为周(邦彦)、秦(观)诸人所不能到(《词源》)。  相似文献   

14.
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在诗词文赋、绘画、书法方面都具有着很高的造诣和成就,从苏轼所创作的豪放词来看,风格特征的多样化是十分明显的特点。在他的词作中,恢宏壮丽、超脱旷达以及对怨愤的表现都十分明显,本文则通过苏轼的词作对这些风格特征做出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5.
“夜作”词是指创作于夜晚时刻,或者以夜晚为创作情境的词作,辛弃疾的“夜作”词多达80余首,且不乏被广为传颂的名篇。辛弃疾的“夜作”词在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上均有很高的价值。从内容上看,这些“夜作”词展示了一个真实的、多面的辛弃疾形象:他会抒发豪情壮志、思考进退出处,表达思归怀人之念,还会用笔记录温馨画面、调侃世间万物。从风格上看,这些“夜作”词涵盖了豪放、怪奇、理趣、婉约、诙谐、精致等多种风格,是“词备众体”的完美印证。  相似文献   

16.
婉约也东坡     
苏轼是宋词豪放派的开创者,对词进行了多方面的革新,建立了“新天下耳目”的豪放派。虽然苏轼是豪放词的代表人物,而豪放却不是苏词的主流风格。苏轼词婉约风格也很突出,他的传统题材的词作,既吸收了婉约派词人抒情的真挚和细腻,又显示了深沉、淳厚的自家面目。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前人研究苏轼豪放词的基础上,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提出了苏轼豪放词成熟于密州的新观点。其依据是:一、苏轼自幼受其父文学要有为而作的影响,在未踏入政坛文坛时就有革新北宋时期浮艳文风的思想;二、苏轼在守密之前已对婉约派词风深为不满,已尝试写作言情言志的非男女恋情的新词作;三、守密时,适逢朝廷对王安石变法有看法,变法派有些失势,故苏轼以为自己大展宏图的时候到了,于是豪放词便应运而生;四、从文学创作思想未考察,苏轼守密时只不过是把文学创作当作是抒怀言民的工具之一。  相似文献   

18.
余怀是清初颇有特色颇具典型的一个文人。本文从他的词作入手,主要分析了他的寿词、感怀词和赠风尘女子词,揭示余怀词的成就与风格。并从词品入手,分析他人品中狂的特点,以及他作为一个清初遗民的矛盾与复杂的性情,以期对余怀有一个更全面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19.
词"婉约"与"豪放"说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词有“婉约”、“豪放”之分,始于明人张Yan,而以此划分词派则在清代。词或“婉约”或“豪放”相关词人作词的主观原理,相关词人自身的资质、气度,还与作品的题材及作品产生的化背景相关。对“婉约”、“豪放”。前人尚有正、变之议,今人则认为是一体分流,双峰并峙。我们要善于分别同一词派词作、同一词人词作的精粗高下。  相似文献   

20.
初级汉语水平韩国留学生的时间词使用偏误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教学实践出发,对初级汉语水平韩国留学生时间词的误用现象作了一些梳理,总结了一些偏误类型,包括时间词与其他词语顺序错误(时间词作状语位置不当,时间词作补语、定语位置不当,时间词排列顺序错误),时点词、时段词使用混淆,时间词与其他时态成分表时不一致.文章还分析了偏误的原因,给出了修改方法及教学上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