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黄建新电影一直在追求艺术创新。他新导演的《谁说我不在乎》是在后现代语境下的一次全新尝试,从游戏定位、命运思考、消费历史和商业运作四个方面进行了电影观念和语言上的革新。面对“入世”的挑战,黄建新的电影《谁说我不在乎》在发展民族电影工业之路上作了一次极有价值的探索。  相似文献   

2.
学生在乎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更在乎教师对他的轻轻一拍,在乎教师给他的一个眼神,在乎教师给他的一个微笑,在乎教师对他的一次鼓励……  相似文献   

3.
你在乎你的妻子吗?你一定会说:当然!不在乎她我在乎谁?可你如果真的在乎她,就要在乎她的感受。  相似文献   

4.
完美人生     
有人说:人生就像一趟旅程,不必在乎目的地,在乎的只是沿途的风景,以及看风景的心情。有人说:没有结果,过程就变得虚无缥缈,无所依靠,从而失去了存在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最近到几所小学走动,听到许多校长和教师都在频繁地使用一个词——“在乎”。校长们说:我在乎教师们的在乎;教师们说:我在乎学生们的在乎。心中颇有感触。“在乎”这个词,本没有深文大义。字典上说:“在乎——在意,介意,多用于否定,如满不在乎。”  相似文献   

6.
在乎生命     
史海燕 《吉林教育》2005,(11):34-34
新编的小语教材(苏教版)有这样一则故事:海潮将成千上万条小鱼冲上了沙滩,搁浅在一个个小水洼里……,有个小男孩在海滩上来回奔跑,他捧起一条又一条的小鱼,一次又一次地将它们放回大海a。大人看见了忍不住走过去,劝他:傻孩子,别忙了。这么多小鱼,你一个人救得完吗?再说,谁在乎呢?小男孩头也不回,说:小鱼在乎!“小鱼在乎”,这是我第一次从“在乎”这个简单的词汇里读到沉甸甸的分量,据说很多人听到这个故事都不禁潸然泪下,我想这就是“在乎生命”的感人力量吧!  相似文献   

7.
蝴蝶发夹     
一个微笑,一次回首,让我们在乎的是那一瞬间的心动。  相似文献   

8.
张莉 《辅导员》2015,(6):27-28
我曾听过一个浪漫有趣的故事:在广阔无垠的海边,一个小男孩儿看到很多无奈漂泊在岸边的小鱼,他拾起小鱼,并抛回大海,岸边的人迷惑不解:这么多小鱼,谁在乎它呢?这样做有必要吗?可是,男孩的解释像是他听见了每一条小鱼的心声,他说:“小鱼在乎,这一条小鱼在乎,这一条也在乎,还有这一条,这一条……”每当想起这个故事,我眼前都仿佛浮现出上述的情景,而同样的问题也反复出现:小鱼在乎什么呢?男孩儿又在乎什么呢?此时,我不禁想  相似文献   

9.
"这条鱼在乎"的故事已经有点"老"了。但栟茶中学姚止平校长提起这个故事,提起几年前第一次读到这个故事时激动不已的情景,依然难以抑止内心的激动。他说,学生就像是一条条"在乎"自身生存和生命的小鱼,而自己和全体教师就像海边的那个男孩儿,尽己所能地让"小鱼"们绽放出生命的风采。  相似文献   

10.
神行太保:听大家这么一说,大人们好像比我们更在乎钱,因为钱都是他们辛苦挣来的啊。太在乎钱,可能会忘记这世界上还有钱买不来的东西;可不在乎钱呢,也可能把劳动得来的果实白白浪费。你认为呢?  相似文献   

11.
我曾听过一个浪漫有趣的故事: 在广阔无垠的海边,一个小男孩儿看到很多无奈漂泊在岸边的小鱼,他拾起小鱼,并抛回大海,岸边的人迷惑不解:这么多小鱼,谁在乎它呢?这样做有必要吗?可是,男孩的解释像是他听见了每一条小鱼的心声,他说:“小鱼在乎,这一条小鱼在乎,这一条也在乎,还有这一条,这一条……”  相似文献   

12.
在乎,放在心上、介意的意思。这是词典上印着的,读上去没什么感觉。然而从无字词典上去感悟它时,不少人却会把自己的感情全部投入进去。不知你是否品味过在乎的滋味,我是在童年时便有意无意地品味过的。一次不被在乎,叫我心碎大约是我上小学二三年级的时候,有一天放学,我和几个  相似文献   

13.
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是说孩子在得到肯定后会越做越好。我早过了知天命的年龄,总不至于像孩子似的在乎别人的几句好话吧?然而事实却是:我依然在乎。  相似文献   

14.
一次,一位家长跟我谈起她儿子对老师的不满:别的孩子与老师打招呼时,老师总是点头微笑,可她儿子招呼老师时,老师好像总是听不见。所以她儿子得出结论:老师不喜欢他。我相信这位老师是无意的,也许是顾不过来,也许是身体不适,也许……可孩子很在乎,老师无意中打破了一颗纯真童心的平衡。一次,我碰巧在大班厕所听到两个孩子的“悄悄话”。一个男孩高兴地对一个女孩说:“今天老师摸我两回头。”女孩更自豪:“这有什么了不起,今天老师还亲了我呢!老师就是喜欢我。”教师可能没把这当回事,但孩子很在乎。一次,一位家长声泪俱下地要求园长给孩子调…  相似文献   

15.
正看客们没人在乎你的委屈和清白的时候,其实你不需要怪认,这是人之常情。很多人问我,如果像你一样,白天上班晚上写字,还想写出一本书,这条路难不难?其实拖着疲惫的身体点灯熬夜不算什么,如何面对周围人的猜测和诋毁才是这条路最大的痛。我第一次文章上新浪首页的时候,同事说我利用公司资源;第一次在台湾出书的时候,朋友说我一定有干爹投资;第一次签电影版权的时候,小伙伴说我一定被导演包养了……  相似文献   

16.
王路 《大学生》2014,(9):76-76
正之前写过一篇《断舍离之难》。后来,在朋友圈看到好多人也发照片说断舍离什么的,主要都是女性。但我觉得她们说的都不对。你已经吃了三对鸡翅了,再拍下第四对鸡翅说我要断舍离掉你,这不叫断。要断,第一对鸡翅就不该吃。要断舍离的人是不会发照片说断舍离的。不吃鸡翅,又发照片,说明还是很在乎鸡翅。只要心里还残存一丁点儿在乎,断舍离就不能从根本上成立。  相似文献   

17.
解读生命教育关注和促进中小学生的生存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退潮了,海滩上水洼里还留有那么多被潮水带上来的小鱼,水蒸发光了,小鱼会死的。一个小孩子一条条地把小鱼扔回海里。有人问:“谁在乎啊!你扔不过来的。”小孩子说:“小鱼在乎!这条在乎,那条也在乎……”可现实中,不少中小学生往往为几句口角、一点小事不惜伤害自己或他人的生命  相似文献   

18.
唐昊 《学习之友》2009,(12):37-39
今年诺贝尔奖颁发了。照例有一多半获奖者是美国人,除了文学奖之外,其他奖项都有美国人;也照例在中国掀起了新一轮的讨论。质疑为什么没有中国人获奖。说实在的,这样的情景每年都要重复一次,让人感觉是中国人对诺贝尔奖比美国人在乎多了。至少在美国的媒体上,这个消息是可以让人忽略不计的。  相似文献   

19.
多维解读     
<正>"我只害怕托尔斯泰"有一次为了拜访托尔斯泰,在出发前,对于该穿什么样的裤子,契诃夫考虑了整整一个小时都无法决定下来,他换了一条又一条,都不满意。穿上窄的,他在想托尔斯泰肯定要说:不像话,这个蹩脚作家;而换上宽的,他怀疑托尔斯泰又会说:快赶上黑海了,这个无赖……契诃夫为什么会对托尔斯泰的感受如此在乎呢?这或许可从他的谈话中找到答案。有一次契诃夫满含深情地对蒲宁说:"我只害怕托尔斯泰。您想想吧,是他  相似文献   

20.
人教版第三册《浅水洼里的小鱼》中最后四节的内容是这样的: 看了一会儿,我忍不住走过去对小男孩说:“水洼里有成百上千条小鱼,你是捡不完的。” “我知道。”小男孩头也不抬的回答。 “那你为什么还在捡?谁在乎呢?”“这条小鱼在乎!”男孩一边回答,一边捡起一条鱼扔进大海。他不停地捡鱼扔鱼,不停地叨念着:“这条在乎,这条也在乎!还有这一条、这一条、这一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