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随着博客、社交网站、微博等社交平台的普及瞬间走红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但这些走红的人,大部分都只是昙花一现,随着人们兴趣的转移,他扪也很快就被人遗忘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怎么用英语谈论这种“昙花一现”式的走红。  相似文献   

2.
韩国舞曲《江南style》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走红全球,该曲高度迎合了现代社会的时代背景,是其走红的根本原因。《江南style》反映了现代社会崇尚经济、性开放、理想信仰缺失、竞争导致心理负荷过重和青年自由个性化的特点。正确认识和对待《江南style》的走红,以中国梦、共同富裕、高雅艺术、净化社会风气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青年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3.
刘飞 《华章》2012,(29)
近年来电视情感调解类节目走红,随着节目同质化竞争严重,创意缺乏,该类节目发展至今已经泛滥成灾,观众牧视疲劳.本文对情感调解类节目走红原因进行了剖析,并试图找出该类节目的发展出路.  相似文献   

4.
孟芳 《文教资料》2009,(33):84-85
一个题为“贾君鹏,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的空贴从网上迅速走红,引起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本文首先概述了该事件走红网络的背景和事实.分别从三个不同的角度分析了这个无厘头的贴子受大极大关注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乞丐萝莉走红了,神曲《忐忑》也走红了,动物们再也耐不住寂寞,纷纷走了出来,它们是谁呢?守望犬2010年11月15日,上海胶州路发生特大火灾,现场的一条金毛犬让网友印象深刻。《东方早报》报道称,这只小狗趴在公寓外不吃不喝地等待自己的主人,而且一直在流泪。  相似文献   

6.
《太原大学学报》2016,(1):89-92
《金星秀》是一档2015年开播走红的脱口秀栏目,开播以来已经超越了传统的明星访谈类节目和其他脱口秀节目。在我国电视综艺节目爆发性增长的表象下,《金星秀》等综艺节目的开播背后折射出消费社会以符号为消费对象、明星隐私作为摆设的后工业社会特点,处于经济转型期的个体缺乏"本体性安全"触发了社会焦虑,催生了这一档电视综艺节目的迅速走红。《金星秀》的快速走红和发展与其自身的主持人鲜明风格、栏目信息宽泛、受众的社会心理特点以及注重与新媒体的互动结合有关。  相似文献   

7.
IN词     
国民床单:这9月11日晚上,一位名叫"阿兹海默症的柚子"的上海网友发了条微博,配了张图,抱怨自己的耳机被猫咬断了,可没想到,这张图居然瞬间走红了,几天之内被转发超过3万次。走红原因不是耳机,而是耳机下面的床单,这条橘红色、印有牡丹花图案的老式床单引起了网友的疯狂转发吐槽,并将之取名为"国民  相似文献   

8.
综文 《广西教育》2016,(4):35-36
近日,一个只有9岁的小诗人走红了。他的诗作在网上广泛传播且引发较大争议,其中《如果妈妈是只小贱猫就好了》曾发表在国内权威诗歌刊物《诗歌月报》上,《爱情》则入选《2014中国诗歌排行榜》。这位走红的小诗人叫梁胜杰(笔名铁头),目前已经出版有个人诗集。  相似文献   

9.
<正>三个月前,也许你的微博、朋友圈曾被这样一条新闻刷屏:国家旅游局一声令下,要求所有出境旅游企业和旅游电商服务平台全面停止与日本APA酒店的合作。没想到,造成这一事件持续发酵的主人公居然是一位玩微博的美国妹子,她究竟做了什么,以至于国家旅游局出面发出如此强烈的声音?她是谁,为什么突然一下走红网络?走红后,她在想些什么?今天,让Kat告诉你,她是如何在中国网络走红的。  相似文献   

10.
陈汉典作为综艺节目《康熙来了》的助理主持,在近几年中从默默无闻到家喻户晓,这样的快速走红看似偶然,实则有其内在的规律可循。符号学原理、弗洛伊德人格理论和喜剧理论可以作为方法论,通过对节目表现形式、节目角色定位和节目类型三个部分使我们更深入、透彻地了解、分析陈汉典走红的内在本质。  相似文献   

11.
微博上有人发了一张“中国人亲戚关系图表”,没想到却意外走红。  相似文献   

12.
近段时间以来,化学版<青花瓷>在网络论坛及中学校园迅速走红,并在短时间内催生出了多个不同版本.只要你在百度中输入"化学"、"青花瓷"等关键词进行搜索,就会发现与此相关的论坛留言达20万条之多.化学版<青花瓷>是怎样产生、又是怎样走红的呢?我们又应该怎样看待这一现象呢?  相似文献   

13.
日前,恰逢广东各大高校"选课季"。中山大学一门名为《哈利·波特与遗传学》的选修课悄悄在微博走红,被誉为"神级选修课"。此类"潮课"深受大学生欢迎。笔者认为,如此"潮课"的走红提醒我们,当前灌输式教育模式亟待改革。  相似文献   

14.
李亮 《华章》2013,(19)
“红色经典”这个唯一承载着意识形态的文化象征符号,在新世纪再度走红,成为了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在20世纪末的历史怀旧语境中,众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使红色经典经过比较长时期的阅读寂默并再次登台。走红的原因主要为,处理新时期文学批评建构等问题是必需的,并且对文艺与市场的理解以及意识形态关系与文学批评也提供了一些启迪。  相似文献   

15.
“超级女声”的解构性主要体现在节目表现形式、传播理念及文化意义三方面。节目表现形式上,演播阵地深入赛区现场和选手、评委的另类是其走红的直接原因;传播理念上,打破“明星(偶像)中心”模式和重传轻受传统是其走红的较深层原因;文化上,契合由精英主导向大众主导的转型则构成其走红的更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16.
不久前.宝玉独自外出时被星探相中.请他出演了一部青春浪漫爱情喜剧.从而一炮走红。  相似文献   

17.
昨晚,无意中看了一个节目,讲明星走红地毯的时候该怎么打扮。这才突然意识到,不知不觉,便又是一年戛纳时了。 当时主持人戏谑地说了一句话:“唉,每到这个时候,女明星们就开始减肥。你知道为什么吗?我们拍杂志照可以修片,可是走红地毯就不行了.是什么样就什么样。”  相似文献   

18.
本文旨在通过歌曲《小苹果》的走红现象剖析流行音乐对中小学生的影响,由此引出中小学音乐教师应如何看待流行音乐这个议题。笔者希望以《小苹果》的走红现象作为始发点,由点及面诠释流行音乐对中小学生的影响,希望本文能引发中小学音乐教师们对流行音乐的反思,获得有益于音乐课堂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江南Style》的极速走红,离不开自媒体的巨大推力.对其进行深入解读又会发现,其背后隐藏着自媒体时代特有的网络文化生成机制.《江南Style》的走红,一方面加剧了网络文化娱乐至死的倾向,促使整个社会文化重心进一步偏移,造成了文化的日益浅薄和枯萎,另一方面在后现代主义社会和文化全球化的进程中,进一步强化了西方想象中的东方他者形象,推动全球霸权主义文化在网络世界新的蔓延,引发了全球文化新的迷思.  相似文献   

20.
如今,歌坛的发展可谓日新月异,一首歌曲日进斗金的时代已经来临。然而,无论是歌手还是歌曲,想走红却是越来越难了,尤其对某些半路出家的同志来说,想要摸出一条百发百中的路子来,其难度几乎比得上哥德巴赫猜想。既然如此,那让我们来一次总结,看看到底都有哪些方式可以让歌手或者歌曲走红,也算是为广大业余爱好者造点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