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巡阅使署是民国北京政府时期一种特殊的地方军政机关。两湖巡阅使历经吴佩孚、萧耀南两任,见证了直系军阀的兴衰变化,明显反映出巡阅使设置上诸如因人设事等特点。学术界目前对于两湖巡阅使署尚少研究。  相似文献   

2.
[重点难点解析]六、国民革命运动3.发展:①北伐胜利进军。北伐背景:革命统一战线建立,国民革命运动兴起,国民政府和国民革命军建立,广东革命根据地巩固,使北伐有了政治保障、群众基础、军事条件和后方基地。北洋军阀发生分化,冯玉祥的国民军倾向革命。在帝国主义支持下,直系吴佩孚和奉系张作霖达成“谅解”,结成反革命联合战线,准备南下进攻广州国民政府。直奉军阀联合反对革命说明帝国主义及其支持下的反  相似文献   

3.
吴佩孚作为一个军阀派系领袖,在1920年代前期,他的政治表现呈现出鲜明的两面性和时段性。在直系和吴佩孚崛起阶段,展示出了派系政治领袖的良好素养:高度的政治敏感性、鲜明的政治主张、良好的政治品格以及较强的领导才能,使他一度成为历史的聚焦。及至直系执政后,他逐渐暴露出缺乏坚定明确的政治主张和立场,不擅长政治策略等缺陷。这种前后差异,究其因,是由于其核心政治理念落后于时代要求,在直系由在野到执政地位确立后,对内部缺乏统一有效的政治主张和措施以凝聚共识,以及他自身的军人定位与时代所赋予的派系领袖地位不相称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民国时期,东北海军是以江防舰队的建立为其开端,以海防舰防为其主体的一支近代化新式海军。这支海防舰队的建立和发展在民国时期的中国海军史上占有相当重要地位,并在当时历史条件下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本文试就此作一探讨。1922年第一次直奉战争后,张作霖在宣布东北三省实行“联省自治”,自任东三省保安总司令,大肆整军经武,充实陆军,筹建空军的同时,开始练编东北海军海防舰队。第一次直奉战争中,直系军阀控制着北洋政府的海军。海军总司令部及其舰队完全听命于吴佩孚的调遣,战争刚一揭幕,海筹、海容两舰即驶赴秦皇岛海域,江利、江元、楚同、楚谦四舰亦驶赴大沽口一带海域游弋。奉军处于直系海军大炮射程之内,时有被  相似文献   

5.
问题解答     
问:1926年的河南战争是怎么回事?其经过情况是怎样的? 答:1926年河南战争是直系军阀吴佩孚向冯玉祥所领导的国民军的一次进攻。这次战争是帝国主义促使国内反动势力向革命势力的一次反扑与镇压。 1924年革命统一战线形成后,中国共产党进一步加强了对工农运动的领导。革命运动的发展,影响到统治阶级内部的分化,吴佩孚部下冯玉祥所部开始倾向革命,并于1924年10月举行“北京政变”,从直系军阀中分裂出来组成三个军,约四十万兵力,占有直隶、热河、察哈尔、绥远、甘陕及河  相似文献   

6.
冯玉祥是国民军的统帅。国民军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起过积极的作用,北方的国民军和南方从广州誓师出发的国民革命军,互相策应,南北夹攻,给北洋军阀以摧毁性的打击。本文想就中国共产党与冯玉祥的国民军问题作些探讨。一、中国共产党帮助了国民军的兴起。1924年9月,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10月19日,身为直系第三路军总司令的冯玉祥,根据事前同胡景翼、孙岳密议推倒曹(錕)吴(佩孚)的计划,得悉直系总司令吴佩孚在山海关前线损失惨重,预料前线战争已进入  相似文献   

7.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发生于北方的南口大战,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次较为重要的战役。了解此次战役,有助于研究国民军的历史和探索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整个中国社会政治形势变化的原因。南口战役,实际上是自一九二六年一月开始的被旧史书称之为“国奉战争”的后一部分战事。所谓“国奉战争”,指的是国民军与奉军、直军、晋军之间所进行的战争。众所周知,在第二次直奉战争中,冯玉祥率部倒戈,发动北京政变,推翻曹、吴直系中央政权,创立了国民军。曾经烜赫一时的吴佩孚狼狈南下,“养晦”岳州。彼时,北方势力最  相似文献   

8.
1924年9月,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后,冯玉祥被任命为“讨逆军”第三总司令,出古北口迎战奉军。12月20日夜,冯军鹿钟麟部返回北京,包围了总统府,迫使直系控制的北京政府下令停战并解除吴佩孚的职务,监禁总统曹锟。这就是当时震惊全国的带有进步意义的北京政变。对于这场政变的进步意义,学生难以从宏观上把握,为此本文试作一简要分析。首先,北京政变变成了辛亥革命“赶走皇帝”未  相似文献   

9.
1922年五六月间,李大钊通过白坚武、孙丹林向直系军阀吴佩孚游说,使其通过“保护劳工”等四大政策,并应交通总长高恩洪之请,为其精选六名铁路密查员,分派到陇海、京奉、京绥、正太、京汉、津浦等六条铁路,帮助其检举交通系的营私舞弊,以铲除交通系在铁路上的影响,帮助吴佩孚控制铁路经济脉搏。这六名铁路密查员实际是我党的铁路特派员,为开展工人运动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直系军阀政权与英美关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22年5月,在第一次直奉战争中,直系军阀集团战胜奉系军阀集团,北京政权开始由直系独自把持,形成“直系即中央”的局面,一直到1924年10月直系在第二次直奉战争中失败而结束。这一时期,直系军阀政权与英美之间关系究竟如何是本文所要探讨  相似文献   

11.
具有爱国思想的冯玉祥,由于仰慕孙中山.特别是在革命统一战线建立后,在革命形势和南方革命政府的影响下,逐渐倾向革命,加上和吴佩孚矛盾的加深,遂于1924年乘第二次直奉战争之机.发动了北京政变,监禁贿选总统曹锟,推翻了直系控制的北京政权。对于这场政变的进步意义,江苏盐城第一中学的吴金余老师已撰文加以分析(见《中学历史教学》2003年第7期),吴老师的分析便于学生从宏观上正确  相似文献   

12.
唐生智将军(1889——1970),在北伐战争时期,曾任国民革命军第八军军长、“前敌总指挥、第四集团军总司令、湖南省政府主席等职。他在广东国民政府北伐的影响下,经过中共湖南区委的争取,毅然摆脱直系军阀吴佩孚及其在湖南的爪牙赵恒惕的控制,举兵反吴驱赵,加入国民革命。本文试就北伐进军湖南和湖南国民革命的兴起,唐生智所起的积极作用,谈点个人的粗浅认识。 一、举兵反吴驱赵 为北伐进  相似文献   

13.
直皖战争后,吴佩孚为实现其“武力统一”中国和抵御外侮、收回国土的梦想,在洛阳进行了长达四年的扩军练兵活动。洛阳练兵集中体现了吴佩孚的军事思想,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其练兵的目的却并未实现。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20年代,民国政府先后在蒙古地区设置蒙疆经略使、热察绥巡阅使两个地区性的临时军政职位。学术界虽然对此已有一些研究,但只有将蒙疆经略使、热察绥巡阅使的先后置废联系起来进行分析,才能更清楚地认识北京政府地方军政制度的运作。两军政职位使蒙古地区与全国军政联系更趋紧密,但实质上是北京政府对实权军系既有及潜在地盘的认可。其先后置废,自然成为奉直两大军阀在蒙古地区实力消长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5.
有人称吴佩孚的直鲁豫三省廵阅使署为北洋的太上政府,白坚武曾任吴的政务处长,也就是太上政府的国务总理。吴佩孚被北伐军打败之后,白武坚不服输,认为是南蛮子征服了北方人。以日本军国主义者为同志,要报仇雪恨,终于沦为汉奸,被冯玉祥枪决,落得个可耻下场。  相似文献   

16.
第一次直皖战争后,吴佩孚虽远避豫西,但却又让北京政府不得不仰其鼻息,大到国策小至人事安排,无不频繁请教于他。这当然就引起了处心积虑操纵中国的苏联人的注意,中国共产党人曾奉“远方”(中共对苏联政府和共产国际的隐秘代称)之命与吴佩孚联络——李大钊就曾充任过使。  相似文献   

17.
有人称吴佩孚的直鲁豫三省廵阅使署为北洋的太上政府,白坚武曾任吴的政务处长,也就是太上政府的国务总理。吴佩孚被北伐军打败之后,白武坚不服输,认为是南蛮子征服了北方人。以日本军国主义者为同志,要报仇雪恨,终于沦为汉奸,被冯玉祥枪决,落得个可耻下场。  相似文献   

18.
“好人政府”本系第一次直奉战争之后,在吴佩孚支持下,由鼓吹“好人政府主义”的王宠惠等人组织的一届民国内阁。由于直系军阀内部的斗争,这届内阁仅“浮起”72天即告“沉没”,“好人”们成为了封建军阀的牺牲品。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英、美等列强势力重返中国,英日、美日在中国的争夺趋于尖锐。为了打破日本独占中国市场的格局,1921年11月至次年2月,美国操纵召开了华盛顿会议,签订了《九国公约》。在所谓“尊重中国之主权与独立及领土与行政完整”的名义下,规定了各国在华“机会均等”和“门户开放”的原则,实际上造…  相似文献   

19.
孙中山与反直三角同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中山晚年曾与段祺瑞、张作霖结成所谓“三角同盟”,共同进行过反对直系军阀曹锟、吴佩孚的斗争.这种曲折的斗争形式是当时中国社会错综复杂的矛盾的产物,也反映了孙中山娴熟的斗争策略.重视这方面的研究,对于全面地、准确地分析孙中山和他所处的时代,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孙、段、张反直三角同盟萌发于一九一九年,一九二二年初正式形成,第一次直率战争后得到发展.它是当时中国社会矛盾发展的产物. 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为皖系、奉系和直系等三大主要派系.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美、日争夺对中国的控制权,加剧了各自支持的直系军阀和皖系军阀的矛盾.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以段棋瑞为首的皖系军阀开始寻求新的政治力量作为同直系对抗的同盟者.于是,将注意力首先投向孙中山.  相似文献   

20.
看一看民国军阀的谱系,虽可大致区分为北洋系和非北洋系,但它们各自可再分类如下:(1)北洋系 不言而喻,袁世凯作为这派的总帅是大军阀,他死后,他在清末组织训练的七个师的师长及其以下的将校上升并且军阀化了.另外,根据它们的籍贯可分为皖系和直系,皖系以段祺瑞为中心,直系以冯国璋为中心,冯死后以曹锟和吴佩孚为中心.皖系都是安徽省人,直系则不全是直隶省人.如吴佩孚是山东人,冯玉祥虽是安徽人却属于直系.(2)非北洋系这里面的人总括来说,就谱系而言情形如下:甲、清末巡防队的统率者或者他的部下将校出身者 奉天军阀张作霖、广西军阀陆荣廷及其部将陈炳焜、谭浩明、莫荣新,广东军阀龙济光就是这一类;而一般以兵卒上升的人、马贼、土匪的首领受招安者们也是此类.乙、清末各省新军统帅出身者,山西的阎锡山、云南的唐继尧等就是这一类,这些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