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1872年《申报》创刊首月刊载的《地球说》,被称为是中国近代第一次"见诸报端的天文地理知识"的大众科学启蒙。但是,关于其作者究竟是谁,却是一个百年未解之谜。根据同治年间刊本《诂经精舍三集》等资料,我们可以肯定《地球说》的实际作者并非是《申报》主笔蒋其章,而是浙江杭州诂经精舍的青年学子高云麟。  相似文献   

2.
《膏兰室札记》是章太炎先生早年在杭州诂经精舍求学时所作的读书札记。该书对传统古籍中的部分字词文义进行考释,见解独到。从校勘、注释两方面列举数例,阐述《膏兰室札记》在古籍整理上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夫《大戴》,儒经也。其最佳之注本则为王聘珍之《大戴礼记解诂》,故中华书局刊而布之。余今所校《主言》、《哀公问五义》两篇二十则,即以中华书局印本为底本,于正文之误及《解诂》与各注之非,皆作校正,以求其是也。《主言篇》十四则 (1)孔子曰:“参!今之君子惟士与大夫之言之间也。其至于君子之言甚希矣。 (第一页第四行) 王聘珍《大戴礼记解诂》(以下简称《解诂》)曰:君子,在位者之通称。《白虎  相似文献   

4.
章炳麟(1869-1936),初名学乘,字枚叔,后改名绛(jiang),号太炎,浙江余杭人。近代民主革命家、思想家。曾主编同盟会机关报《民报》,在文学、历史学、语言学等方面都有建树。结集有《章氏丛书》。章氏23岁那年,离开故乡到杭州求学,进入俞樾(yue)主持的“诂经精舍”。章氏早年读书有贪多求快和急  相似文献   

5.
本期发表三篇论文。第一篇是邓洪波撰《清代省会书院:遍布全国的教育学术中心》。其主要内容为:(一)省会书院的建立;(二)省会书院的特点(经费充足,频频受到皇帝的关顾,师资水平高,肄业诸生须在全省范围之内通过严格筛选方可入院,规模大、招生多,课程设置由朝廷议准通行);(三)省会书院的新生代。清朝中、后期新兴的省级书院,呈现出一种多样化、专门化的趋势,如两湖书院试图以中西结合之方,为传统的书院注入新的活力,求是书院以讲求新学、西学为主,尝试将中国书院制度和西方近代教育制度沟通,皆是书院改革的产物。又如诂经精舍、学海堂在嘉、…  相似文献   

6.
《尔雅》前三篇《释诂》、《释言》、《释训》,收录名词、动词、形容词及副词等一般词语,相当于义类汇编或语词性类书,犤1犦也有人将其理解为古汉语同义词词典。前三篇中,《释训》着重描写事物的情貌,词目多为叠字。“《释训》云者,多形容写貌之词,故重文叠字累载于篇。”犤2犦那么,前二篇《释诂》与《释言》,存在怎样的异同关系呢?历来有三种观点:一、《释诂》解释古语,《释言》解释方言邢《尔雅注疏》论《释诂》:“诂,古也。古今异言,解之使人知也。”论《释言》:“古今方国殊别,学者莫能通,……故为之作释也。”但事…  相似文献   

7.
正朱祖谋,原名孝臧,字藿生,号沤尹,又号彊村。浙江湖州人。咸丰七年(1857)生,为四兄弟中最年长者。光绪初年,朱祖谋随父居住于河南开封,"出交中州贤士,诗歌唱酬,才誉大起"(夏孙桐《清故光禄大夫前礼部右侍郎朱公行状》,以下简称《朱公行状》)。光绪八年(1882)中乡试、九年(1883)中进士,殿试后选授庶吉士。  相似文献   

8.
《近代书院研究》专栏,已发表了两辑,在学术界产生了积极影响,表现在专家学者为本专栏踊跃撰稿。今将第三辑奉献给读者。第三辑发表王华宝先生《中国的书院志及其学术价值》、卢康华先生《俞樾与诂经精舍》两篇论文,简要介绍如下:(一)江苏教育出版社1993年出版,赵所生、薛正兴主编的《中国历代书院志》影印本,16大册,共收书院志、课艺等115种。王华宝曾参与这部大型丛书的汇编工作,深有体会。他的论文,首先对书院志下一定义:它是以记载书院发展的历史、讲学情况及其办法等为主的历史典籍,是一种专志,具有贴近时代、内容丰富、最能真实反映书…  相似文献   

9.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戊戌变法》第一册,载有《戊戌日记》一书(以下简称《日记》),附《自书戊戌纪略后》(《日记》钞本名《戊戌纪略》)一篇,署名袁世凯。袁世凯是戊戌政变的关键人物。《日记》是唯一以当事人身份详细记述谭嗣同夜访法华寺,与之密谋的材料,因此特别引人注目,近人论著,时有征引。但是,袁世凯为什么在戊戌政变后的第八天写下这篇《日记》?其主要内容是否可信?这些是值得研究的。  相似文献   

10.
窈窕一词主要义项有三:(1)幽闲;(2)深曲;(3)美好。自《诗经》间世以来,注者蜂起,为“窈窕淑女”这句诗作解者,对窈窕的上述三条义项皆有所取用。释窈窕为幽闲者,始于《毛诗诂训传》(以下简称《毛传》)。《毛传》云:“窈窕、幽闲也。言后妃有关唯之德,是幽闹贞专之善女。”毛氏秉承儒家诗教观、视诗为软化之工具,故解诗多臆断之说。《关睢》篇本是民间青年男女之恋歌,而毛氏却曲解为咏叹“后妃之德”的颂歌。对诗歌主题的歪曲,必然导致对诗中关键性词语的谬解。  相似文献   

11.
孙诒让《墨子间诂》有三大特色和功绩。一是对墨学价值的重新评估和认识。二是校诂有间,集众家之大成。三是对墨学的源流、传授及其弟子事迹的考述,并对有关《墨经》六篇是否墨子自著提供了有力的论证。  相似文献   

12.
三百五十余首。 1985年李梦生点校之上海古籍本 (简称上古本 ) ,即以豫章本为底本 ,取四部本及海山仙馆本为校本 ,又辑遗诗十五首 ,其中重见于集本者五首 ,实为十首 ,文八篇 ,予亦从元明人选本辑得诗八首 ,又癸未本中有人从罗念庵《秀川文献》补录诗二首 ,此外尚有汲古阁刻《元四家诗》本 ,仅三卷 ,缺太甚 ,选本选录最多者为清顾嗣立《元诗选》收一百五十三首 ,予编选《元四大家诗选》收录六十三首。今以四库本为主校本 ,参以四部本 ,此二本所无者 ,则以癸未本为主校本 ,参以己丑本 ,其为元明诸选本所有者 ,亦用以对勘 ,也择用上古本校记…  相似文献   

13.
集句诗,旧时作诗方法之一,即选取前人一家或数家的诗句拼集而重新成诗。据《左传·哀公十六年》载,孔丘卒,鲁哀公集《诗经》句为诔以悼之,此被后人谓为集句诗之始。晋人傅咸曾集七经成句为《七经诗》,此可算是中国现存最早的集句诗。以后,为集句诗者渐多,到了宋代,为之者更盛,而成就最大且倍引后人瞩目者当数文天祥。  相似文献   

14.
<正>老子曾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万物将自化。"万物自化就是达到了无为境界。人生需要追求这种无为境界,课堂教学也应该追求这种无为境界。笔者有幸观摩泰山学院附属中学李欣老师"家的意味"一课(统编《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七课第一框,以下简称"本课"),试分析其无为之妙。  相似文献   

15.
现行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语文课本中,鲁迅的作品被选编九篇,分别是:七年级上册的第21课《风筝》(第五单元),七年级下册的第1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一单元)与第16课《社戏》(第四单元),八年级上册的第6课《阿长与〈山海经〉》(第二单元),八年级下册的第1课《藤野先生》(第一单元)和第6课《雪》(第二单元),  相似文献   

16.
崔敏 《现代教育科学》2007,(3):75-75,68
一、什么是资源策略《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标》)明确地告诉我们:资源策略是指学生合理并有效地利用多种媒体进行学习和运用英语的策略。《课标》还为我们提供了七级和八级资源策略的目标描述。如下表:  相似文献   

17.
本期发表三篇论文。第一篇是邓洪波撰《清代省会书院:遍布全国的教育学术中心》。其主要内容为:(一)省会书院的建立;(二)省会书院的特点(经费充足,频频受到皇帝的关顾,师资水平高,肄业诸生须在全省范围之内通过严格筛选方可入院,规模大、招生多,课程设置由朝廷议准通行);(三)省会书院的新生代。清朝中、后期新兴的省级书院,呈现出一种多样化、专门化的趋势,如两湖书院试图以中西结合之方,为传统的书院注入新的活力,求是书院以讲求新学、西学为主,尝试将中国书院制度和西方近代教育制度沟通,皆是书院改革的产物。又如诂经精舍、学海堂在嘉、道年间兴起朴学之风,校经书院、时务学堂在光绪年间掀起三湘新政之潮。再如崇实书院讲求“格致”,设置制造课程,开中国近代机械工业教育之先河等。作者认为,总结清代省会书院的经验教训,对于今天建设重点高校及学术研究基地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先看几个例子:(1)“这是我惟一敢保证不是废话的一句话。”(江南空气《废言——关于是否取消降级制的思考》)(2)“然寻检雅诂,废语多有可用为新语者。”(章炳麟《文学说例》)(3)“诗的语言绝不能容许废言废语。”([台湾]简政珍《诗的生命感》)  相似文献   

19.
宋红玉 《历史教学问题》2023,(6):196-200+208
<正>20册本《章太炎全集》为学界全面系统地研究“章学”奠定了重要的文献基础,然其仍有相当数量的失收之作。《章太炎全集》出版后,陆德富、1刘明、2张昭军、3田丰、4斯彦莉、5刘怡6等学者续有增补。笔者于查阅文献的过程中发现了章太炎集外文六篇,分别是序孙静庵《明遗民录》、序熊谦吉《中西文化哲学》、序魏石生辑《魏氏诗集》、序徐鋆辑藏《澹庐藏镜》、题邓实辑藏《簠斋吉金录》、跋清人吴之章《泛梗集》。现予以点校整理,按时间顺序,略作考释。  相似文献   

20.
清代诗人袁枚向以撰作繁多而著称,因此虽有《袁枚全集》之整理出版,其集外诗文亦时或有之。笔者在上海图书馆所藏家谱文献中,发现署名袁枚之文三篇,经考证均系佚作,因予誊录,并撰此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