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工智能的智能化及其广泛应用对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手段等产生深刻而长远的影响。人工智能时代研究生能力培养呈现出新的特征,以人工智能的智能路径为映照反思研究生能力培养的结构调整,应从单一智能、特定技能、技术技能拓展到多元智能、通用技能、社会技能;以人工智能的抢位嵌入反思研究生能力培养的目标转换,应回归研究生能力培养的社会属性,培养研究生人机协同工作的能力、驾驭技能技术的能力;以人工智能的赋能应用为媒介反思研究生能力培养的过程优化,应从外在、被动、逻辑转向具身、主动、意义,借用人工智能之技能的同时真正实质提升研究生自身能力。  相似文献   

2.
爱丁堡大学早在1983年就开展了人工智能理学硕士培养,是英国最早开展人工智能研究生教育的大学.爱丁堡大学人工智能理学硕士的主要特征为:强大的科研实力,较长的培养历史,强调跨学科培养,强调产学研一体化发展人工智能学科.对我国人工智能领域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启示为:加大跨学科、跨学院培养人工智能领域研究生的力度,大学与政府、企业等机构一起联合培养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生,不断加强人工智能领域师资队伍建设,持续增强质量保障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3.
人工智能的浪潮已在全球范围内席卷各行各业。各大企业纷纷释放人工智能相关功能的岗位需求,倒逼遥感研究方向的研究生教育改革。因此,在大数据与人工智能背景下,需要培养体系从深层次推动研究生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创新发展。思考如何完善融合人工智能知识的遥感类研究生课程教学各重要环节的建设。  相似文献   

4.
“新工科”建设是深化我国工程教育改革的新机遇,为我国人工智能领域研究生培养提供了新思路。从对35所高校人才培养的现状分析入手,揭示了我国人工智能领域研究生培养存在的人才培养思路目标、学科建设交叉融合、课程教学方式方法等现实困境。从转变人工智能人才培养理念、加强人工智能学科建设、深化人工智能教学改革、优化人工智能教育生态等方面提出了系统提升人工智能领域研究生培养质量的路径。  相似文献   

5.
胡晓林 《教育评论》2023,(2):131-134
人工智能已被列入我国的科技发展战略,而高校承担了为国家培养下一代人工智能高端人才的职责。鉴于当前我国人工智能的研究大而不强、缺乏引领性工作等现状,文章从人工智能的发展历史和学科特点出发,论述了在高校人工智能类课程中开展思政教育的重要性。在知识传授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能力、塑造学生价值观,能为我国引领下一代人工智能的研究打下坚实的人才基础。  相似文献   

6.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生教育已成为当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点之一。在当前研究生教育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形势下,加快研究生教育的质量监控体系和学科建设,用国际比较的视野审视我国研究生教育,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加快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化步伐,培养专业化、知识化、高素质的研究生,是我国研究生教育健康发展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7.
为更好地理解与执行《加快人工智能领域研究生培养》政策,基于多源流理论,可对《加快人工智能领域研究生培养》纳入政府议程的过程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加快人工智能领域研究生培养》问题源流由科技推动人工智能的发展、人工智能高层次人才需求量大、人工智能人才培养存在问题、国内外高校人工智能人才培养存在差异汇聚而成;政策源流由政府及官员的高度重视、专家学者的积极献策、高校的积极参与、行业的大力推动构成;政治源流由公众对人工智能发展的迫切需求、美国对人工智能技术的出口管制与制裁、党和国家战略部署构成.因新冠肺炎引起的公众对人工智能问题的高度关注以及相关政策的"溢出效应"开启"政策之窗",教育部高层领导抓住时机,促进了三源流汇合,推动了《加快人工智能领域研究生培养》政策的形成和实施.  相似文献   

8.
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至今,经历了学徒式培养模式、专业式培养模式和多样化的培养模式三个阶段。当前,由于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变革、研究生教育自身的发展以及国外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影响等三个方面的因素,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多样化已成为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9.
人工智能时代研究生的知识观需遵循人工智能的技术逻辑与研究生教育的精英逻辑,这客观上要求研究生具备以高深与广博为内核的知识内容观、以系统化与贯通化为要旨的知识结构观、以稳定性与精英性为着力点的知识价值观。当前,人工智能引发的知识变革诱发研究生知识观发生某种程度异化,主要表征为显性知识遮蔽缄默知识、同质性知识阻隔异质性知识、海量碎片化知识消解系统知识、泛滥的“软知识”侵蚀“硬知识”。为此,优化研究生知识教育、实现知识学习方式转向、构建新知识素养当是人工智能时代重塑研究生知识观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当前,研究生教育已成为我国创新人才培养的主要方法之一,但是,与我国研究生教育改革进程推进相伴相生,诸多问题浮现在研究生教育与培养面前,因此,加强研究生创新体系改革对于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尤为重要。文章在充分调研国内部分高校研究生培养现状、充分分析影响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因素基础上,借鉴国内外的经验和做法,在研究生创新能力方面提出构建培养体系的设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