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湘博 《中国博物馆》2011,(1):121-123
8月9日至11日,由中国博物馆协会和美国博物馆协会联合主办,中国博协区域博物馆专委会和湖南省博物馆承办的"中美博物馆国家标准及最佳做法"研讨会在北京召开,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司长段勇和来自全国40余家博物馆及相关单位的50余位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  相似文献   

2.
博物馆质量评估是近年国际博物馆学界讨论的热点之一,1999年以来,国际博协地区博物馆委员会的每届年会都以"提高博物馆品质"为重点议题。许多学者推崇美国  相似文献   

3.
文章通过引述国际博协2015年博物馆日主题“博物馆(记忆+创造)=社会变革”,分析了国际博协关于博物馆变革社会表述的局限之处,在此基础之上,试图勾勒出博物馆变革中国近代社会的四种模式,以补充国际博协概念之不足。综理归纳之后,文章强调之所以博物馆在中西方社会变革过程中会有不同作用,当源于不同的历史社会情境,作为他山之石的博物馆,实质上仍是近代中国对西方文化整体性吸纳当中的一个环节。  相似文献   

4.
走向2010:国际博协与中国的战略合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继2004年国际博协在韩国首尔成功举办第20届大会之后不久,这一具有“世界博物馆奥林匹克”之称的专业盛事将于2010年再次回到亚洲,在中国上海举行。本文作者从《2005—2007国际博协战略规划》的优先发展领域和(2007—2010国际博协规划》的起草与制定出发,就今后三年国际博协与中国博物馆界富有成效的合作,发挥中国博物馆在世界博物馆事业中独特作用提出了见解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文是中国博物馆学会理事长、国际博协中国委员会主席沈庆林出席国际博协亚太地区加尔各答会议期间应邀在该组织举办的中等博物馆人员研讨班上的发言稿。从中可以看出新科技手段已经悄悄地进入中国博物馆,反映了中国博物馆在前进中的一个侧面。此文经作者同意发表,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6.
博物馆拒绝停止不前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在过去50年里,国际博协(ICOM)尽量用一种从加拿大到刚果都可能满意的方法,给博物馆下定义。这并不是件轻松的事,因为国际博协总有相当数量的挑剔者,而且公认的定义也不可避兔地经常遭修改,在这儿加上一句外交措辞,在那里删掉一个可能引起国际争议的字眼。但是,试图分析1946年国际博协成立以来博物馆所发生的变化时,人们必须拥有由国际博协拟订的某种参考条款和章程,象其他任何法规一样,很可能是通行的协定。根据其最新版本的成文法,即1989年国际博协第16届全体大会通过的、1995年第18届全体大会修正的章程,博物馆的定义为“…  相似文献   

7.
本人有幸参加了中国博协与英国文化教育协会共同携手举办的英国国家博物馆学院"博物馆观众参与"培训课程的学习。学习中对利物浦博物馆群在世界博物馆中的成功案例进行剖析总结,并结合文化遗产理论的相关研究,揭示"博物馆"正在走上一条通过"观众参与"从圣殿般的遗产保护机构转变为"以人为本"的亲民文化服务机构的道路。  相似文献   

8.
国际博物馆协会第四届、太平洋地区于1989年3月1日至7日在北京举行。国际博协亚太地区三届二次理事会也同时召开。除新西兰、印度尼西亚和新加坡以外,国际博协亚洲、太平洋地区的其它十一个成员国均派代表出席了会议。它们是:澳大利亚、孟加拉国、中国、印度、日本、朝鲜、南朝鲜、马来西亚、斯里兰卡、泰国和苏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博协总部、国际博物馆学委员会也派代表出席了会议。大会正式代表23名,观察员38名。北京部分博物馆的代表和中国博物馆学会在京理事列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9.
《国际博物馆协会博物馆职业道德准则》(简称《道德准则》)是国际博协的基石性文件,指明了博物馆及其工作人员的专业工作方式。2019年国际博协京都大会上作出了修订《道德准则》(2004年版)的决议,并于2020年1月起调整了国际博协道德常务委员会(ETHCOM)组成,开始了修订过程。笔者从参与2020-2022年间修订《道德准则》的亲身经历出发,回顾了主要过程和成果,包括制定修订步骤、在亚太地区征集博物馆和文物保护专家的修订建议、分析国际博协成员的咨询过程与结果,以及在布拉格大会上发言等。本文阐释了修订的思考与打算。  相似文献   

10.
为总结中国钱币与银行博物馆委员会2011年的工作,推动下一步工作的深入开展,由中国钱币与银行博物馆委员会主办、人民银行深圳中心支行承办的中国钱币与银行博物馆委员会2012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5月17日至19日在深圳市隆重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和有关领导近80人出席了会议。会议围绕“钱币(银行)博物馆与文化传承”的主题,进行了经验交流,并举办了专题研讨会和成果展示。会议增补王纪洁和杨君为副秘书长。  相似文献   

11.
自国际博物馆协会1946年成立并首次对博物馆进行定义以来的70年间,国际博协对博物馆的定义进行过7次修改,体现了博物馆视域的逐步拓展,在新中国成立以来官方有关博物馆定义的表述中,体现了对国际博协博物馆定义的参考借鉴。博物馆定义内涵中的一些关键要素,如博物馆的定位、功能、非营利性等.虽然在各国有关博物馆定义中普遍提及,但具体表述因国家和地区经济文化等差异而体现出各自侧重和特色。在中国博物馆的未来发展中,应侧重以健全博物馆体制机制为主导、以拓展博物馆的公共性和服务性为抓手,并以新技术为支撑。  相似文献   

12.
2007年8月19—24日,国际博协第21次大会将在奥地利的维也纳召开。本次大会的主题是"Museums aIld Universal Heritage"(博物馆与世界遗产),并将"Universal Her- itage/Individual Responsibility—Individual  相似文献   

13.
感谢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为本届大会在古都北京召开和为与会代表参观著名博物馆及古建筑遗址提供便利。此次由国际博协中国国家委员会和中国博物馆学会共同承担的本届大会组织工作取得了圆满成功。另外,还应感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博协亚太地区委员会执委会,尤其是国际  相似文献   

14.
值此“5·18国际博物馆日”来临之际 ,我谨代表国际博协 (ICOM )中国委员会和中国博物馆学会理事会 ,向全国博物馆所有专家、技术人员和工作人员致以崇高的敬意和亲切的慰问 ,并向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博物馆同行朋友们致以诚挚的问候 !今年“5·18国际博物馆日”活动的主题是“博物馆与朋友 (MUSEUMSANDFRIENDS)”。这是继 2 0 0 1年开展的“博物馆与社区”和 2 0 0 2年开展的“博物馆与全球化”活动之后 ,又一个国际性的重要宣传活动。这三个主题活动都是在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 ,政治、经济、文化相互交融日…  相似文献   

15.
张桂元 《博物馆研究》2006,(1):85-86,65
与过去相比,国际博协对博物馆的定义有了新的内容,最主要的变化有二,一是"非营利"的概念更科学的表述为"不以营利为目的";二是强调了"为社会服务"这一概念。  相似文献   

16.
国际博物馆协会于1984年在咨询委员会下,设立了博物馆职业道德规范委员会,负责博物馆职业道德准则的起草工作。该委员会在研究现有国家性、专门性的博物馆法及其它博物馆职业道德准则的基础上,于1985年7月完成了准则的起草工作,提交国际博协42次咨询委员会讨论、修改。12月,国际博协执行委员会、咨询委员会再次对准则进行了讨论并签署。1986年11月4日在国际博协十四次大会上,经全体代表表决通过。大会的《确认国际博物馆协会职业道德准则》的决议中,要求在所有成员中进行最广泛的宣传。现将准则的全文译载,供我国博物馆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17.
<正>2016年4月7日,"中国博物馆协会出版专业委员会201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在湖北宜昌举行。会议由中国博物馆协会出版专业委员会、湖北省博物馆、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主办,宜昌博物馆协办,与会的60余名代表来自全国近40家博物馆、考古所、出版社等文博单位。中国博物馆协会出版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国家博物馆副馆长陈履生,湖北省博物馆馆长、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方勤,宜昌市文广新局局长李进新等领导和专家出席会议并发表讲话。中国博协出版专业委员会201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与会代表合影  相似文献   

18.
博物馆的性质、特征与体制问题,仍为博物馆界反复探索的问题:它与博物馆取得怎样的社会效益有很大关系。笔者以为,现代化的博物馆,可以说有如下五项基本特征: 1.物质性。美国学者A·威特林(A·S·Wittlin)博士认为:“一个机构不论它的性质如何,凡不以物为基础,作为信息主要传递者的机构就不是博物馆”。这个观点与国际博协是相一致的。博物馆不论收  相似文献   

19.
<正>近三四十年来联合国等极力倡导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和战略,可以说已逐渐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发展过程中一致的共识,可持续发展观正从对自然环境生态的焦点关注逐渐扩展到对社会文化生态系统的思考和探索。作为公共文化机构的博物馆与可持续发展观如何关联?或曰博物馆如何致力于可持续发展?这既是国际博协在今年5.18国际博物馆日提示给博物馆人思考和探讨的命题,更是  相似文献   

20.
当前学界对流动博物馆的运营模式还没有一个规范的定义,但实际上,国内许多博物馆已先后开始这方面的实践。2016年9月,中国博物馆协会流动博物馆专业委员会在四川正式设立,首届专委会近三十家成员单位中,内设机构正式名称有"流动博物馆"的有广东省博物馆的"广东省流动博物馆"和四川博物院的"四川流动博物馆"。以广东省流动博物馆为例,探析流动博物馆这一国内博物馆新组织形式的运行机理,对该文化惠民模式的普及和应用能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