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电视新闻的标题,与导语、解说词及画面一道。是电视新闻的有机体之一。标题的好坏,影响着电视新闻的质量。在当今中国新闻媒介中,与报纸相比,电视新闻的标题制作显得较粗糙,没有创意,对同一事件的报道.电视新闻的标题往往不及报纸标题有冲击力和震撼力.结果是削弱了电视新闻的传播功效,这应该引起电视新闻工作的重视。本尝试从传播学的角度.来阐述电视新闻标题也应该有创意,讲求冲击力.以提高电视新闻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2.
韦良成 《新闻窗》2010,(5):96-96
电视新闻讲究画而语言,可以说画面就是电视新闻的生命,它可以生动形象地展示电视新闻事实.再现真实的场景,表达人们真实的所见所闻,因此.电视新闻十分强调画面语言,但是电视新闻同时也注重画面的艺术性和新闻性.笔者结合多年从事电视新闻采访的一些粗浅经验,总结归纳电视新闻画面的拍摄技巧和手法如下;  相似文献   

3.
周源 《新闻传播》2010,(5):136-137
深度报道是当今各种新闻媒介激烈竞争的产物,是电视新闻面临的新的挑战.它标志着电视新闻由起步走向成熟.由浅层次报道走向深层报道的深刻变化。本文就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概念分析.以及如何搞好电视新闻深度报道进行探讨,以求对电视新闻的深化改革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4.
在电视新闻的报道中.采访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记者在采访上下的功夫越深.就越可能创造出好的电视新闻作品来。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电视新闻采访工作经验,就“电视新闻采访技巧”这个老生常谈的话题.谈点粗浅的见解。  相似文献   

5.
与其他叙事相比.电视新闻叙事有以下特点: 一.电视新闻叙事是一种真实叙事 电视新闻中所涉及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环境等.都是生活中确确实实存在的。这是电视新闻叙事与当代叙事学主要讨论的小说、电影、戏剧等艺术虚构叙事的最主要的区别。电视新闻的无假定性的真实叙事(以下简称真实叙事)与小说等的艺术虚构叙事(以下简称虚构叙事).无论在叙事目的,叙事手段.还是在叙事功能等方面均有诸多区别。这是显而易见的。  相似文献   

6.
现代信息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在收看电视新闻的过程中.人们的随意性也越来越大.往往是边干活边聊天边看新闻。增强电视新闻的可听性,也就等于加强了电视新闻的宣传效果。 如何增强电视新闻的“可听性”?  相似文献   

7.
电视新闻评论的创新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晓东 《新闻窗》2010,(1):67-68
评论是电视新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充分体现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电视新闻评论创新,指的是电视新闻人员针对某一新闻热点或事件.熟练利用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资源.采用特定的符号或者象征。对该新闻热点或事件进行论述、评说。在目前的形势下。电视新闻评论的创新策略主要有这样几个方面:视角贴近热点,  相似文献   

8.
在三网融合的背景下,作为传统的电视新闻节目,在迎来许多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将面临很多挑战.借助于电信网、互联网的平台优势,根据市场需求对电视新闻节目的内容和形式进行创新.提供高质量的新闻节目满足受众需求.将是未来电视新闻节目的改革方向。  相似文献   

9.
电视新闻同期声是电视特点最突出的体现.是发挥电视新闻优势的最重要手段之一.也是电视新闻最常用的表现手法。本文结合自身的新闻实践,谈谈采访、应用电视同期声容易出现和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0.
陈刚 《新闻前哨》2010,(12):80-81
近年来.电视新闻策划在电视新闻报道实践中卓有成效。成功的新闻策划,会使人们对某一新闻事件或新闻现象有一个全方位的了解,让观众看到的是一个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方面的五彩缤纷的社会生活。然而.时下对什么是电视新闻策划,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多个侧面对隐性采访进行了全面的剖析,对电视新闻隐性采访的是与非进行了辩证的论述,并进一步以电视新闻隐性采访的真实性问题为切入点.研究和揭示隐性采访在我国电视新闻报道中的使用误区.拟对电视新闻隐性采访的实践活动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2.
林仲 《视听纵横》2005,(6):111-113
电视新闻解说词的主要使命是解释、说明、补充图像。通常情况下,电视新闻涉及的时间、地点、人物姓名、人物思想等等内容都需要解说词来传达。解说词在电视新闻中与图像处于同样重要的位置。如果听众听不懂或不能完全听懂电视新闻解说,传播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因此电视解说词用语的正确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3.
自1936年电视新闻产生以来.人们一直津津乐道于电视新闻的信息传播功能及其喉舌作用。尤其是1968年电视新闻深度报道产生以后,人们更是注重从社会学、政治学的方面去研究和认识电视新闻。对于电视新闻深度报道,尽管有时候也谈一点其较强的思辨性给人们带来的启示.但除了传播信息.主要还是当作社会教育的手段来看待的,而忽视了新闻形象的审美作用中本身就包含着思想教育的熏陶感染这一点。  相似文献   

14.
文章对当前电视新闻故事化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担忧.阐述电视新闻故事化中存在的普遍性弊端问题,并对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做出了科学性的探索.以期对电视新闻故事类节目提出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5.
网络时代的到来为电视新闻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途径。在网络时代的背景下.电视新闻的新闻资料获得的途径更加广泛.所选取的报道内容更贴近人们的日常生活,人们通过网络电视台也可以收看电视新闻。  相似文献   

16.
郝新宇 《新闻传播》2009,(10):50-50
电视编辑是一项具有高度创造性的创作活动,它要求电视新闻编辑整合新闻资源,取舍、整合、制作各种资源,完成新闻制作的过程。因此.培养电视新闻编辑的二度创作能力就显得更加重要。本文从几个方面探讨了电视新闻编辑的二度创作.  相似文献   

17.
电视新闻的竞争.特别是同城地方电视台之间在这方面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应该说,这种竞争是电视新闻改革带来的效应.也是进一步促进电视新闻改革所必需的,更是电视新闻从业人员认清形势,认真面对,积极行动,推进改革所必需的。  相似文献   

18.
电视新闻摄像是电视新闻节目制作的基础,从事电视新闻摄像的人员需要许多的基本素质.其中编辑意识是其所拍到的素材能被有效利用并制作出良好节目的基础.本文结合笔者在实际工作中的实践,和大家交流如何利用编辑意识更好地进行电视新闻节目的拍摄。  相似文献   

19.
殷伟琪 《视听纵横》2004,(6):116-116
电视新闻中的同期声运用是发挥电视新闻优势的最重要的手段之一.电视新闻同期声对于增强电视新闻的真实性和感染力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在电视新闻中,同期声的功用是多方面的。  相似文献   

20.
李文清 《新闻传播》2010,(8):34-34,36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极有必要从满足观众的需要的角度对电视新闻节目编辑进行重新审视.研究新闻节目编辑创新的方式方法。本文首先阐述了电视新闻编辑存在的问题。其次.从丰富新闻节目形态.以专业手段突出编排思想.创新电视新闻编排模式.合理把握新闻“硬”与“软”的度等方面对如何让电视新闻编辑满足观众的需要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