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侯晨辉  曹婧 《科教文汇》2012,(27):154-155
目的:观察心理干预对癌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72例癌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干预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干预后进行生活质量核心量表(EORTC QLQ-C30)测定。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QLQ-C30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干预对癌症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一项先后对5万余名不同类型癌症患者的跟踪调查发现,有56%的患者存在严重的心理焦虑和恐慌症状,致使治疗效果不尽如人意。癌症防治不能单纯依靠药物和治疗,掌握正确的抗癌知识,拥有积极乐观的心态,对帮助患者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和生活状态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基于《黄帝内经》"五脏相音"与"导引"理论,通过在晚期肺癌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引入五音疗法联合六字诀呼吸操并探索其疗效,为开展晚期肺癌患者心理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124例晚期肺癌住院病人随机分成治疗组63例,对照组61例,治疗组采用五音疗法联合六字诀呼吸操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肺癌国际生存质量量表(EORTC QLQ-LC43)、心理弹性量表(CD-RISC)及生命态度剖面图量表(LAP)的评分情况.结果:经治疗后,患者的生存质量各项目的评分、心理弹性总分及各维度评分均有所提高,生命意义感较对照组及治疗前均有所改善,与治疗前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五音疗法联合六字诀呼吸操能帮助患者成功走出心理困扰而变得更加自强、乐观与坚韧,改善晚期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是一种对晚期癌症患者心理治疗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腹腔镜围手术期患者的心理状态,从而采取针对性的心理干预,为进一步做好腹腔镜围手术期病人的心理护理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取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80例,在实心理干预前后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评定分析,并采取针对性的心理干预。结果心理干预前后SCL-90各症状因子有差异,尤其以躯体不适.抑郁、焦虑、恐怖因子在心理干预前明显高于心理干预后。结论对腹腔镜围手术期患者实施心理干预切实有效,有效地促进了患者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5.
秦茵 《学会》2011,(3):46-47
<正>目前全国已有80多个癌症康复组织,很多癌症患者已经把康复组织当成自己的家,在这里他们不但能够学到抗癌知识和经验,而且还能够寻求到心理安慰。面对广大癌症患者对康复组织的殷切希望,如何加强癌症康复组织的自身建设,正确引导  相似文献   

6.
<正>现代医学已经战胜了很多疾病,但多年来仍对癌症束手无策。一个人一旦被诊断为癌症,随之而来的不仅是患者本人心理和肉体上的极度痛苦(有时心理创痛大于肉体),其周围的亲朋好友也同样是在眼睁睁地看着患者一天天走向死亡而无可奈何。为什么在投入了无数资金、耗费了无数专家的心血后,现代医学对癌症的治疗水平仍然裹足不前?最新  相似文献   

7.
在文献资料研究的基础上,阐述了户外有氧运动、户外环境中的负氧离子、自然景观等多重因素能够对患者的生理和心理起到综合治疗的作用,并能帮助癌症患者减少癌症不适症状和并发症,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结果提示有氧运动可以成功地帮助众多不同性质种类的癌症患者进行安全有效的康复治疗。  相似文献   

8.
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发现患者在就诊中受心理因素影响很大,作为医生,如果只用药物治疗,而忽略了对患者心理因素的分析,也不能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为此,我们在合理用药的同时,针对患者心理状态对疾病的影响进行了探索与分析。1,患者心理状态对疾病的影响1.1,社会、家庭对患者心  相似文献   

9.
《科学生活》2011,(3):16-17
世界各国的乳腺癌发病率都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并且开始趋向年轻化,我国也不例外。随着诊断和治疗技术的发展,乳腺癌的死亡率有一定的下降趋势。乳腺癌成为癌症患者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由此术后患者的功能锻炼、心理康复和饮食调理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按CCMD-3-R诊断标准筛选神经症患者60例。随机平分为两组,分剐实施中医与催眠术心理疗法治疗,以SDS、SAS量表为疗效评定工具,将两种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发现:中医与催眠术心理疗法的疗效显著,但二者之间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62例高原冠心病患者临床表现,心理监测,护理等方面者总结分析,发现高原地区(海拔3500m)因受原缺氧影响,冠心病心绞发作持续时间较内地长,心电监护发现冠心病患者中隐匿性心肌缺血(SMI)发生率以及心梗患者中急性左心衰发生率均比平原地区高,提示高原冠心病具有发病更为隐匿,病情更重,极易发生肺水肿等特点,强调限制液速及液量,密切观察突发症状,监测生命征等基础护理的重要性和加强心理护理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肝硬化患者的心理状态,总结心理护理手段对病情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180例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在常规治疗和护理基础上,加强观察其心理状态,并对其不同的心理状态采取有效地心理护理,跟踪随访6~12个月,查看患者的病情变化。结果所有患者经过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消除了其心理障碍,能够积极地配合治疗,多数患者病情得到了有效的缓解和稳定。结论及时掌握或了解肝硬化者的心理情况,并制定和实施有针对性的切实的心理护理,可以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使病情显著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3.
随着癌症患者人数的不断增加,常规治疗手段不断发展。常规治疗手段治疗癌症的同时,也给患者带来严重的不良身体反应,使患者生活受到很大的影响,常规治疗后的康复就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运动(运动疗法)作为一种非药物康复手段,且在改善癌症患者的生存质量、癌症相关性疲劳、生理和心理等方面取得很好的效果,受到广泛的关注。  相似文献   

14.
首先从理论上解析了青少年违法犯罪心理形成的基础原因,以及其形成规律,多方面剖析了青少年犯罪心理的形成过程,然后,结合我国国情,提出对青少年不良心理的预防和矫治措施。  相似文献   

15.
马健 《百科知识》2007,(5X):31-32
心理应激这一概念,最早是在20世纪30年代由近代国际内分泌学先躯、美国科学家赛尔耶首先提出来的。我们知道,情感,是人对来自外界刺激所引起的一种心理反应。人们对于一些突发的事件,总不免会带来一些心理上的紧张和恐惧,造成一种心理压力。对于这种因情感引起的生理反应,在医学上被称为“心理应激”。心理应激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在心理机制上所做出的一种正常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16.
赖玉风 《学会》2001,(4):47-47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对脑梗死偏瘫肢体运动功能恢复 ,日常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 :对 2 0 0例首次住院的脑梗死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心理护理组 (10 0例 )和对照组 (10 0例 ) ,均接受脑血管病常规药物治疗 ,对心理护理组按患者的心理变化进行心理护理。结果 :心理护理组的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结论 :心理护理对减轻脑梗死偏瘫患者的功能缺陷、促进运动功能的恢复、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人是生物——心理——社会因素密切相关的整体 ,因此除了生物因素外 ,还要重视心理、社会因素对机体的影响 ,我们对 1 35例女性恶性肿瘤患者的焦虑和抑郁心理进行了问卷调查 ,对造成病人心理改变的因素及其影响程度进行了初步探讨 ,以期在临床工作中对病情的转归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8.
吴霞  曹莉华 《科教文汇》2007,(11Z):51-51
本文概述了建立中学生心理档案的意义,建档过程应遵循的原则。并且详细阐述了心理档案应包含的具体内容,建立档案可采用的方法。同时分析了对心理档案的利用和其具备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高校学报编辑心理潜能的自我挖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挖掘心理潜能可行性的分析,总结出影响高校学报编辑心理潜能发挥的三种因素,提出了六种高校学报编辑自我挖掘心理潜能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健康快递     
打电玩治癌症打电玩是目前全球最风行的娱乐之一,而加拿大最近一项研究指出,打电玩可以帮助治疗癌症。这种特殊设计的电玩可以促进病人采取正确行为和合适心理去面对癌症,以提高治疗效果。游戏中,病人可操控着纳米机器人穿越虚拟癌症患者的身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