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雯跟我说她要离开的时候,我正在吃方便面。虽然面条的香味已快要漫溢出来,但听到雯吐出“离开”两个字时,我已经没心思再吃下去了。  相似文献   

2.
罗华明 《父母必读》2012,(2):112-112
奶奶发现丹丹是个“斗鸡眼儿”。看东西的时候.丹丹的两个黑眼珠特别靠近。  相似文献   

3.
那个坐在靠窗第三排不怎么俊俏的男孩子就是小田了。他戴了副金边夹鼻眼镜儿,把头贴在桌上做数学练习。他的头发一根根“指向苍天”,像只被惹急的小剌猬。“哟,很有点仙道味嘛!”同桌指着他的头发打趣。“不是仙道,”小田用手压压,可那头发还是不听话地站起来。“是拜伦·亨利!”拜伦·亨利是赫尔曼笔下的潜艇军官。去年,小田花了一个月看《战争风云》和《战争与回忆》。吃饭的时候看,走路的时候看,车上看,床上看,就是做作业的时候也偷着翻两页。他最喜欢的人物是华伦·亨利,拜伦的大哥,一个航空母舰上的飞行中尉。每当读到华伦的雪白的军装,读到他肩  相似文献   

4.
新教材高中语文第四册第十八课《长亭送别》[收尾]中,有这样一句话:“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课后注明“这些大小车儿”读时应在“大”字下作顿,也就是读作“这些大/小车儿”,意思是这样大的小车子。笔者最初对此解释感到疑惑不解:把“这些大小车儿”读作“这些/大小车儿”,理解为“这些大大小小的车子”,不是也讲得通吗?后经多方求证,终于解决了这个问题,发现关键在对“这些”一词的理解上。  相似文献   

5.
集体作文就是教师和全班学生共同作文,这是一种重要的训练方式。这是手把手的教。教学实践证明,这种方法是非常有效的。当我们教学生写一个场面的时候,可组织学生搞一次活动,活动搞完以后,老师和学生都以这次活动为题材共同写一篇文章,以具体的题材为例,告诉学生文章到底应该怎么写。有位老师有一次组织学生搞了一次“画人物头像比赛”的活动,事后他组织学生写了一篇文章,他是这样指导的: 老师问:“这次活动是什么时候搞的?”学生答:“第四周星期二,我们班搞了一次有意义的活动。”问:“活动是怎样开始的?”学生纷纷发言,综合为:“比赛开始的时候,×老师在黑板上画了六个椭圆形的圈。同学们正感到奇怪:‘这是什么呀?’这时,老师微笑着对大家说: ‘黑板上有六个圆圈,你们六个组的同学分别要把这六个圈画成六个正面人物头像。第一个画眼睛,第二个画鼻子,第三个画嘴巴,第四个画耳朵,第五个画头发,看哪个组画得最好。’”老师接着问:“同学们是怎样画的?”大家纷纷回答:“老师的话音刚落,各组的第一个同学便走到讲台边,拿起粉笔争先恐后地画起来。”  相似文献   

6.
一个大热天,七个小男孩由符兰齐克领头,来到河边。他们在沙滩上修地道、筑碉堡。玩厌了,就扑通扑通往河里一跳。他们在洞里游呀,叫呀,白花花的水沫溅成一片。符兰齐克看了看伙伴,一个个点起数来: “一、二、三……”他点了几遍,都只数出六个来。他着慌地叫开了:“喂!有谁淹进水里了?我们来的时候有七个,可现在只有六个了!”孩子们慌起来,也都点开了数儿。“六个!只有六个!”他们一个跟着一个叫起来。他们有的用树枝在河里捞;有的扎猛子到河里去摸,大叫大  相似文献   

7.
“小字眼儿”就是儿化的字词。儿化的字词就是在一个字或一个词的最后一个音节带上卷舌的动作,用汉字来表示,就是在一个字或一个词的最后加上个“儿”。这个“儿”不是自成音节的“儿”,它只是前一音节的韵尾,发音时必须跟前一个音节溶合在一起。如“花儿”不是先念“花”后念“儿”,而是在念“花”的同时舌尖  相似文献   

8.
儿化音     
甲听说你对语言很有研究。乙我从小就对文字学颇感兴趣,不断探索。甲最近你在研究什么呢?乙我正在研究“儿”字。甲咱俩差不多,我在研究孙子。乙什么研究孙子呀,我研究的是“儿”字,不是儿子。甲误会了。小小的“儿”字有什么可研究的?乙你可别小看这“儿”字,它在语言中有重要的作用。甲还很重要?乙无论是写、念、说、唱,都离不开它。甲你能举例说明吗?乙在报纸上我看到这样一句话:她真是一把好手儿,无论干什么活儿,都出主意,想窍门儿。甲一句话就带三个“儿”字。乙这句话中,“儿”字发挥了重要作用。甲如果去掉“儿”字呢?乙那就是轻音变…  相似文献   

9.
讲台上,语言的风云翻卷聚合,面对几十双铜铃大眼,我正起劲地谈讲《三味书屋》: “小朋友们!鲁迅先生在书桌上刻下的那个‘早’字,形状像什么?”“像火把!”“像花骨朵!”“对!大家看,”我边讲边在黑板上勾画,‘早’字上宽下窄,那刚刚打苞儿的花骨朵也一样,上边的花苞儿宽,下边的花梗儿窄;那火把上半截燃烧的火焰显得宽,下半截细长的柄显得窄。课文依据这些特点。把鲁迅先生刻下的‘早’字,比作‘含苞未放的花骨  相似文献   

10.
“小字眼儿”就是儿化的字词,儿化的字词就是在一个字或一个词的最后一个音节带上卷舌动作,用汉字来表示,就是在一个字或一个词的最后加上个“儿”。这个“儿”不是自成音节的“儿”,它只是前一音节的韵尾,发音时必须跟前一个音节融合在一起。如“花儿”不是先念“花”后念“儿”,而是在念“花”的同时舌尖上卷。用汉语拼音字母来表示就是huar。  相似文献   

11.
教完《两小儿辩日》 ,我对“学生”与“教师”又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两小儿辩日》讲的是古代教育家孔子与两小儿之间的故事 ,故事虽只有百来字 ,但我却以为它言短而意长。窃以为故事中的“两小儿”具有如下特点 :一、对知识的求知欲强烈 ,对知识的追求执著。他们对日与地球上的人什么时候距离远、什么时候距离近的问题 ,展开思考 ,进行探索 ,且发展到“辩斗” ,其执著与强烈之情 ,历历可见矣。二、对事物的观察与体验仔细而真切 ,且能运用感性认识说理。从观察的时间来看 ,有“日始出时”和“日中时” ;从观察的真切程度看 ,能发现日 ,“如…  相似文献   

12.
认真     
2003年2月15日星期六雨今天,我看《儿童文学》杂(za)志的时候,发现了一个小错误。一篇文章中把公共汽车的“共”字写成了“洪”字。这虽(sui)然是个小小的错误,但它会  相似文献   

13.
一个大热天,七个小男孩由符兰齐克领头,来到河边。他们在沙滩上修道路、筑碉堡。玩厌了,就扑通扑通往河里跳。他们在河里游呀,叫呀,白花花的水沫溅成一片。符兰齐克看了看伙伴,一个个数起来:“一、二、三……”他点了几遍,都只数出六个来。他惊慌地叫开了:“喂,有谁淹进水里了?我们来的时候是有七个的,可现在只有六个了!”孩子们心慌起来,也都点开了数儿。“六个!只有六个!”他们一个跟着一个叫起来。他们有的用树枝在河里捞,有的扎猛子钻到河里去摸,大叫大嚷,乱作一团。符兰齐克在水里摸到个东西,就哇哇叫:“在这儿!我抓住他了!”“抓牢他,…  相似文献   

14.
鲁丽香 《师道》2014,(4):6-7
我愿做一个有情味的女教师。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悲哀地发现,我们的教育似乎走味了。放眼看看身边,在学校里成绩好的老师几乎六成是女教师.而在这六成女教师中,几乎又有六成女教师俨然就是当今流行语“女汉子”的最佳诠释——她们随时随地都可能对学生进行着见效较快的“军事化”教育:  相似文献   

15.
太虚幻境薄命司的册子上给王熙凤的判词有“一从二令三人木”之句,脂本此处还有“拆字法”三字批语.怎样破译?说者各异,真是五花八门,异彩纷呈.笔者不想旁征博引,太掉书袋,因为那不一定是实事求是作学问的方法.最好还是从雪芹那里找一些方法吧.先看一下,判词第一句“凡鸟偏从末世来”,不用引经据典,稍有文字知识者一看就能知道,“凡鸟”两字就是王熙凤的那个“凤”字(繁体)拆开而成的.这已是大家公认的.那么,我们对第三句判词“一从二令三人木”也用同样简明的方法来解一下.“从”字的繁体写法是光写二个双立人(彳),不管是立房卧,反正双就是两个;这就先有两个人了.再在右边的上半边,横着并排字上两个“人”字,这又是两个人了.然后在这两个“人”字的下  相似文献   

16.
猫妈妈有六个可爱的猫女儿。“喵!”的一声,就是叫老大;“喵喵”两声,就是叫老二;依此类推,叫六声时,就是叫老六。猫妈妈在山的那一边买了一处新居,她捉来老鼠让六个女儿都吃饱了,然后就准备上路、搬家。他们走啊,走啊,快到中午的时候,就在一眼泉边停下歇脚。这时,有一位猴先生领着他的儿子从山那边走过来。他们是来这边喝水的。猫妈妈赶紧上前,向猴先生打听到山那边的路程。她问什么时候能够赶到她新居的所在地。猴先生喝了一口清凉的泉水,看了看一旁累得直喘气的六只小猫,一本正经地反问猫女士“:你们打算怎么走法?”猫妈妈只知道朝前走,…  相似文献   

17.
四年级下册第六课是新凤霞写的《万年牢》。学习这一课时,有个细心的学生问我:“老师,在第四自然段‘父亲甩的可漂亮了,好像聚宝盆上的光圈’一句中,‘甩的’的‘的’字应该是双人旁的‘得’字,我认为是书上出错了。”我认真地看了此段,当时发现学生的质疑不无道理,可是教科书会轻易出错吗?我及时表扬了他敢于挑战“权威”的精神,并请他给老师留一天的思考时间。  相似文献   

18.
至今思项羽     
编者推荐:此文第二自然段和第六至七自然段有四个“转折”,前三个语境义相同,但第四个语境义不同。前三个为第四个过渡,第四个为全文立骨。第四个“转折”后的话,为第五自然中的“欣慰”明示隐含信息。为看凸显最后自然段中的“仁”字,倒数第三自然段中的“遗憾哪”宜删除,倒数第四自然段中的“民当生矣”宜展开写。  相似文献   

19.
窗上的字要出门了,哈妹无意中发现房间里的窗子上有两个字,你能看出来吗?今天是“六一”国际儿童节,哈妹特别高兴,因为,她要去游乐园玩儿。你看,她一大早就起床了。哈妹,时间还早,你也太心急了吧!大招牌哈妹蹦蹦跳跳地来到游乐园,从很远就看见游乐园门口挂起了一块大招牌,可上面写的什么哈妹就不认识了,你能告诉她吗?请仔细看每个方框中的白色部分。哈妹填成语游乐园里真热闹,到处都摆着庆祝“六一”的标语。咦,那边围了好多人!哈妹忙挤过去看,原来,大家正在一块大牌子上填四字成语。哈妹说:“这个我拿手儿!”哈妹的“六一”过得可真高兴,你…  相似文献   

20.
鲁迅在《阿Q正传》中,传神地运用了“飞”、“”、“踱”三个动词,揭示了阿Q的悲剧心态三部曲,即神往革命——乞求革命——革命幻想破灭。这三个动词就是对三部曲的高度概括和“浓缩”。先看“飞”字的运用。“阿Q飘飘然的飞了一通,回到土谷祠……”这个“飞”字紧紧扣住了文章语境上的要求,因为阿Q这个行动发生在“革命党”进城的消息刚传来的时候。一个“飞”字,准确生动地刻画出阿Q此时自发要求革命,而又不理解革命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得意忘形、满怀喜悦的神态。再看“(?)”字的运用。“钱府的大门正开着,阿Q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