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史记》被誉为著名的“二十四史”中的“群史之领袖”,和“打开中国上古史的第一把钥匙。”鲁迅先生亦极力推崇《史记》,并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然而,两千余年来,社会及人们普遍看到了《史记》的史学、文学诸成就和价值,而忽略或割裂了这些成就取得的重要来由,即“本”、“源”问题。这里,我们用唯物史观探究《史记》问世的由来,将会唤醒社会各阶层的人们,提高和增强对档案及档案事业的真正认识和重视。  相似文献   

2.
正《中日史记学50年》是日本老一代学者池田英雄的著作,池田英雄一生中以《史记》为自己的研究领域,特别是在《史记》资料收集、整理方面极有成就。池田英雄的父亲池田四郎次郎是日本明治到昭和年间著名的《史记》研究学者,一生致力于《史记》的研究,其以自己毕生的精力,编纂了《史记补注》。在父亲的影响下,池田英雄很早对汉学和《史记》就有浓厚的  相似文献   

3.
司马迁是我国历史上名的学家、史学家和编辑家,他《史记》而开创的纪传体成为我国历史的规范写法。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古今学都对《史记》有着极大的兴趣。“历代以来有众多的学研究和注解《史记》,积聚了丰硕的成果。粗略统计,迄今累计有论4000余篇,论300余部,字数12000万字”。《史记》不仅在学与史学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更首创了纪传体的编辑学体裁。司马迁编辑《史记》,投入了自己一生的心血。  相似文献   

4.
在《史记》研究领域,对于《史记》版本的研究是基础且极具挑战性的研究内容。可以说,《史记》研究的进步是伴随着《史记》版本研究的进步而前进的。在整个二十世纪,学术界对于这一基础性课题,不断有深入的探讨,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果。这些成果正是今日《史记》版本研究的新起点,因而对先前学者《史记》版本研究中的成就与不足,做一较全面的回顾,将有利于我们进一步深入在该领域的研究,从而也为新的一个世纪中,进一步开拓《史记》研究的新局面创造条件。基于此目的,本文力图对上个  相似文献   

5.
刘军 《大观周刊》2012,(21):173-174
《史记》开创了纪传体通史的先河,这一体例遂成为中国古代史书的正统.沿用两下多年.同时“纪传体”也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此后,“史传”传统与“诗文”传统并举,成为贯穿中国文学史的一条红线。所以,“纪传体”兼具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它独特的形式是理解史记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6.
《史记》自问世以后,历代均有抄写翻刻,但因时代久远,在抄写翻刻过程中,多有衍误脱讹,以至使人产生了“今传《史记》是司马迁原书吗”的疑问。明、清及近代学者对《史记》诸本多有研究,但对西汉末至六朝时期的写本状况甚少涉及,而这一时期对《史记》版本形成至为重要,它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史记》的原貌。本文以抄于六朝时期的两卷残本为根据,以相关典籍为佐证,揭示了六朝古本的特点,论证了其与今传本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订正了今本《史记》的讹误。  相似文献   

7.
1司马迁档案事业的成功之路及对档案文献编纂的贡献 1.1史官世家为司马迁成就《史记》奠定了坚实基础。诞生在史官世家的司马迁天资聪颖.学习刻苦.“年十岁则诵古文”。在父亲的指导下.司马迁又拜古、今文经学大师孔安国和董仲舒为老师.接受大一统理念。司马迁继承了家学,又通晓古、今文经学,是西汉一代少有的大博学家。深厚的根底.为司马迁成就《史记》打下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8.
编读往来     
百花文艺出版社编审徐柏容来信:读7期,愿献疑一、二。第13页“香港《史记》出版”条说香港出版了一本写香港历史的书,书名就叫《史记》,我觉得这事未必妥当,《史记》是中国史籍名著,不应再出一本内容迥异的《史记》,不容《史记》出现双包案。否则应属于取书名不当。因此,颇疑“香港《史记》”是否为“《香港史记》”之误,另外,写香港历史的《史记》,似不能如该文所称之为“香港版《史记》”,“香港版《史记》”只能以之称由香港出版之司马迁《史记》。 第11页言书中之序应排于目录之前,甚是。不仅“现代书籍”如是,据我印象,中国古籍似亦大多如是。这种排列次序是合乎逻辑的。但如目录排在序言之前  相似文献   

9.
在传统文化领域里,目录学素有“显学”之称。由于种种原因,史学家司马迁在目录学领域至今尚无一席之地。本文以事实表明,《史记》是一部空前规模的隐性书目文献。《史记》中隐含着目录学的理论和款目组织:辨析先秦诸子学术分野,揭示代表人物的生平事迹,考镜诸子学术源流,历数著述及学术成就,并以“互见法”揭示文献内容。《史记》对《汉书·艺文志》产生了重要影响,两书都以国史平台展示图书文献,重视学术流派的辨析,重视图书层面的内在联系。司马迁为目录学的确立和发展做出了奠基性贡献。参考文献8。  相似文献   

10.
新华社资深高级编辑缪雨,以“十年磨一剑”的精神,从新闻学的角度研究《史记》,写成《史记与新闻学》一书,最近由新华出版社出版,中国新闻书店有售。 全书共分九章四十三节。这里略举一些章节名称,便可知其内容大概:如“《史记》里藏有新闻学”、“司马迁——伟大的‘记者’”、“《史记》的实录精神”、“历史家和新闻记者的  相似文献   

11.
《史记》是我国史学史和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虽被当时执政者谓为“谤书”,但它的传播对后世造成巨大影响,从而作为正史的开端和古文的楷模为史学家和文学家所称颂。就文学而言,唐宋散文,宋元戏剧,明清小说的丰硕成果中无不折射出《史记》艺术的光辉;就史学而言,宋代郑樵在《通志》中赞之:“百代以下,史官不能易其法,学者不能舍其书。”《史记》的成功来自于自身内容和艺术的完美,但同时也是成功传播的结果。《史记·自序》中司马迁称世代为史官。尽管如此,司马家族尚无一人成就一家之言。因此,其父司马谈临终遗训道:“(迁)…  相似文献   

12.
作为纪传体通史的鼻祖,《史记》在中国古代史学史和文学史上产生了很大影响。汉代以来,历代都有不少学者对《史记》进行研究,可以说我们今天的《史记》研究就是在前代研究成果基础上的进一步拓展和深入。但长期以来,学者们大多关注于对《史记》本身的研究,而对《史记》研究的历史发展过程及不同时期的特点却缺乏足够的重视。本论文试图对《史记》研究的历史作一勾勒,对每一时期的重要成果进行介绍,在比较各阶段《史记》研究不同特点的基础上,把握《史记》学史发展的脉络。由于时间有限,所以本论文只论及自汉至唐的《史记》研究状况,宋至清的《史记》研究史留待日后完成。  相似文献   

13.
《触龙说赵太后》是《战国策》的名篇。今本《战国策》却误把“龙”“言”两字并为一字,于是有了个“触詟”。《史记·赵世家》记为“触龙言愿见太后”。在长沙马王堆汉墓中出土的帛书《战国纵横家书》所说与《史记》完全相同。马王堆汉墓出土帛书面世  相似文献   

14.
我国图书目录起源之说尽管有四,然其中“篇目说” (即:“单书目录”),是很值得研究的。我国图书目录起源,可追溯到公元前91年,司马迁的《史记》编写工作基本完成,其目录体系在当时实力新创。它是单书目录,集目录三要素(序、篇名、篇次)之大成,有目录的內容和目录的型式,是为图书目录之始。刘向、刘歆的“七略”,则是“群书目录”之始,使《史记》单书目录开创的目录体系更趋完善。无论是《史记》目录还是“七略”,都是“条其篇目,撮其旨意”的分类目录体系。直到李贽的《藏书》编纂完成的1597年,“分  相似文献   

15.
司马迁(约前145-前90年),字子长,汉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人。他是中国历史上一位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和编辑家。“他所编纂的《史记》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汉文学史缉要》),在中国史学史、文学史及编辑学史上树起了一窿丰碑。《史记》在中国古代编辑史上取得的成就是划时代的,它使史书的编辑体裁、编辑体例、编辑内容都焕然一新,为后世历史著作的编纂树立了光辉的典范。  相似文献   

16.
钱大昕是清代著名学者,在历史文献学方面有突出成就,他在吸收和借鉴前人考证的治学成果和严谨考订的实学精神的基础上,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治史理论和方法。本文通过对钱氏《廿二史考异》中对《史记》的考订实例,来具体分析钱大昕在考据学特别是在校勘方法和理论方面的卓著贡献,并且指出作为方法论对于史学研究和学术批评所具有的普遍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王瑜 《中国图书评论》2010,(12):113-115
该书正是以文化为大背景,以"长安文化"为依托,从文学的纵深探讨研究《史记》的文学价值,开拓出《史记》研究更深的层面,从而使人们由《史记》反观中国文学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8.
南朝宋裴骃的《史记集解》、唐代司马贞的《史记索隐》以及张守节的《史记正义》,世称《史记》三家注。由于早期的《史记》注相继亡佚,《史记》三家注成了唐及唐代以前仅存的三部《史记》注作。《史记》三家注在集结前人《史记》注释成果的基础上,考释辨正,阐幽发微,从而将古代《史记》注释推向顶峰。在版本形式上,宋时出现了将《史记集解》、《史记索隐》及《史记正义》三家的注解一并散入《史记》正文下的刻本,这种以合注形态刊行于世的《史记》版本,即《史记集解索隐正义》,俗称《史记》三家注本。《史记》三家注本也是后世流传最广的《史记》本子。可以说,《史记》三家注在《史记》版本学和注释学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价值是多方面的,其影响是非常深刻的。  相似文献   

19.
论文说明了三家注对《古史考》的引用在甄别、补充《史记》的某些史实,理解《史记》的历史观以及对地望、典制的考证等方面均有益处,籍以窥见《史记》三家注在历史文献学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20.
“史记”版本考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太史公自序》云:“凡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为《太史公书》。”今本《史记》却有五十五万五千六百六十字。这多出的二万九千余字从何而来?且其余的五十二万余字,是否皆史迁原著?这是研究《史记》版本所不能不考索的问题。古本为了叙述的方便,我们把目前通行的、中华书局于1959年出版的《史记》标点本,称为今本,而反把清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