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修辞学史上,明清作为从中国古代修辞学向中国现代修辞学的过渡时期,是对古代修辞学的总结,也是向现代修辞学转折的准备,具有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其修辞学的理论意识也逐渐增强。当然,这并非指明清时具有了同今人一样的“修辞”观念,但所论述的问题显然是独立的修辞理论问题,于是出现了最初的学科意识的萌芽。人们开始有意探索修辞学的理论系统性,也出现了一些修辞学的理论术语。修辞学开始抛开其他学科的束缚,产生了修辞学从自发向自觉的飞跃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
高万云的《钱钟书修辞学思想演绎》是一部系统研究钱钟书修辞学思想的学术著作,该著把散见在钱氏十年几百万字著述中的修辞学思想整理出来,演绎成一个科学的修辞学体系,成了中国修辞学史上一项重大的抢修工程,并在此基础上,也生出高万云自己对修辞学的精辟见解。  相似文献   

3.
<容斋随笔>是中国修辞学发展史上的一部主要著作,在中国修辞学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文章主要从陈言务去,推陈出新;文以载道,以道为主;文道并重,文质相胜;文贵干达,繁简有当等四个方面探讨<容斋随笔>中关于语言风格的修辞研究.  相似文献   

4.
王易是中国20世纪早期做出了突出贡献的修辞学家。《修辞学通诠》代表了他的最高学术成就,体现了修辞学在当时的发展水平。王易建立了中国现代修辞学史上第一个完整的具有现代科学品位的修辞学体系。其修辞观的核心不是美辞而是动情。其方法论原则不是绝对化而是辩证法。  相似文献   

5.
王易是我国现代著名的修辞学家,他对中国现代修辞学的贡献主要表现在:构建了中国现代修辞学史上第一个完整而独立的修辞学系统;最早明确了修辞学的研究对象;对语体、风格的研究较具特色;对汉语辞格进行了较深入地研究;运用辩证法研究修辞。正确认识和评价王易的修辞观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中国修辞学史稿》(下简称《史稿》)是一部不朽的中国修辞学史上的奠基工作。它的问世,不仅为中国修辞学史描绘出了基本框架、科学体系、承递脉络,为研究中国修辞学史开了门,引了路,令人耳目一新,具有极为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学术地位,而且对继承和发展中国修辞学的优秀成果,推进现代修辞学的研究,建立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修辞学新体系,具有不可低估的现实意义。先秦是中国修辞思想的萌芽期,而儒家修辞观又是萌芽期的主调。子瑜先生学海采珠,勾弦挈领,对儒家修辞思想作了比较深刻的独到的述释,揭示了儒家修辞思想在中国修辞史上的重要地位及其深远影响,这无论是对我们进一步深入研究儒家修辞思想本身,或者是全面系统地研究中国修辞史和中国修辞实践都是极为重要、非常有益的。本文在《史稿》问世十周年之际,就儒家修辞思想谈一些看法,分条陈述,不揣浅漏,意在纪念,祈望切磋。  相似文献   

7.
1998年9月吉林教育出版社出版了《中国修辞学通史》(以下简称“通史”)5卷本,这部规模宏大,材料丰富,脉络清晰,史论结合,具有极高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的巨著,是中国修辞学史上的精品、珍品,走向世界的拳头产品。如果说1984年出版的郑子瑜先生的《中国修辞学史稿》是研究中国修辞学史的奠基石,那么,由郑子瑜、宗廷虎主编的《通史》,就是研究中国修辞学史的气势恢宏、巍峨壮观的大厦,它在研究中国修辞学史方面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标志着中国修辞学史的研究已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宗廷虎、李金苓比翼双飞,早在1989年两人就合著出版过《汉语…  相似文献   

8.
<容斋随笔>是中国修辞学发展史上的一部重要著作,在中国修辞学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容斋随笔>论及的修辞理论涉及面相当宽,而且每一种修辞理论的提出,无一例外的结合具体的实例来进行分析,继承并总结了前人以及时人的成就而有所发挥.文章主要从三个方面探讨<容斋随笔>中关于炼字的修辞手法.  相似文献   

9.
<容斋随笔>是中国修辞学发展史上的一部主要著作,在中国修辞学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容斋随笔>论及的修辞理论涉及面相当宽,而且每一种修辞理论的提出,无一例外地结合具体的实例来进行分析,继承并总结了前人以及时人的成就而有所发挥.文章主要从四个方面探讨<容斋随笔>中关于篇章风格的修辞研究.  相似文献   

10.
修辞学和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修辞学在科学体系中的地位、修辞学对科学的贡献,这是科学的修辞学必须回答的一个问题。但是,在中国修辞学发展史上,人们却有意无意地回避了、忽视了这一根本问题的研讨。在当前的中国,修辞学在语言学中不受重视,受到冷落,在整个科学体系中没有地位,在社会上没有良好的社会形象,不为一般人所知晓,所理解,所接受,所喜爱。在此情景下,中国从事修辞学研究的诸君,如果能够认真地思索一下这两个基本问题,那么对于中国修辞学的现代化和科学化一定是有好处的。不过,这两个问题又太大了。不是一个人一篇文章所能够说得清楚的呢!于是我们从简取易,先来讨论修辞学和哲学的关系问题。记得10年前,在陈望道《修辞学发凡》出版50周年讨论会上,我的报告题目是《修辞学与辩证法》。现在的探讨也可以看作是那时开始的一项研究的扩大继续吧。  相似文献   

11.
修辞学的对象问题是修辞学科中的重要话题之一,曾在中国现代修辞学史上引起过几次大的讨论,看似早已解决问题的话题今天却遇到了现实社会生活的挑战与经验。究竟是坚持扩大研究对象和范围,还是收缩阵地,清理一些不合格的研究对象。在21世纪初,我们重提“对象”这一古老话题,相信是有其意义和价值的。  相似文献   

12.
从现代汉语修辞学史看,我国研究汉语同义手段也经历了萌芽、发展、繁荣几个阶段。 1.二、三十年代——萌芽时期 20年代中期到30年代中期,是我国现代修辞学迎来的第一个繁荣时期。其主要的标志是1932年陈望道先生的《修辞学发凡》的问世。它是我国现代修辞学史上的一部划时代的著作,开辟了现代修辞学走向科学发展道路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3.
黎锦熙先生的汉语修辞学研究卓然有成,也颇富特色,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善于将语法与修辞紧密结合起来,有效地阐释了汉语中种种不易解释的语言现象;二是对修辞学的研究具有全局观,较早地建构起一个较为完整的汉语修辞学学科理论体系,在中国现代修辞学史上具有开创性意义;三是善于概括归纳相关修辞原则,重视修辞理论对语言实践的指导作用;四是重视在继承与借鉴中融古今中外于一炉,从而建立起自己独到的修辞理论体系;五是以发展的观点看待修辞现象,为后人开展汉语修辞史研究提供了正确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对21世纪中国修辞学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回顾了中国现代修辞学的情况,对21世纪的中国修辞学作了思考,并提出几点看法:一是要继承中国古代修辞学的优良传统;二是提倡建立中国文化修辞学;三是加大修辞学理论研究的力度;四是提倡不同流派、不同观点的学术争论。  相似文献   

15.
中国文化修辞学产生的原因是基于对中国现代修辞学的反思和20世纪80年代的文化热、文化语言学热潮.自20世纪90年代起,中国修辞学会、江苏修辞学会、<修辞学习>等重视文化与修辞关系的研究.对中国文化修辞学研究之展望是:进一步探索中国文化修辞学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从更深更广的文化层面观察汉语修辞现象,进一步继承古代修辞学的优良传统,探讨文化修辞学的方法和方法论.  相似文献   

16.
本回顾了中国现代修辞学的情况,对21世纪的中国修辞学作了思考,并提出几点看法:一是要继承中国古代修辞学的优良传统;二是提倡建立中国化修辞学;三是加大修辞学理论研究的力度;四是提倡不同流派、不同观点的学术争论。  相似文献   

17.
杜晓萍 《文教资料》2009,(24):33-34
<文则>是中国修辞学史上第一部研究汉语修辞规律的系统性专著,此书首次对汉语的辞格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尤其是对比喻格的研究更是为后人所称道.本文主要对<文则>的比喻格作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18.
0 引言 一百年来的中国修辞学所走过的道路,是一条马鞍形的道路。三十年代,以陈望道的《修辞学发凡》为代表,形成了中国现代修辞学的第一次繁荣。八十年代以来,是中国现代修辞学的第二次高潮,是中国现代修辞学的成熟时期,是中国修辞学走向世界的开始。 现在,二十一世纪就要来到了,对于汉语修辞学的跨世纪的发展问题已经提到我们的议事日程上来了。历史地宏观地思考一些问题是越来越迫切了。发展的需要对我们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就是:本着对学术负责的精  相似文献   

19.
中国文化修辞学研究之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化修辞学产生的原因是基于对中国现代修辞学的反思和20世纪80 年代的化热、化语言学热潮。自20世纪90年代起,中国修辞学会、江苏修辞学会、《修辞学习》等重视化与修辞关系的研究。对中国化修辞学研究之展望是:进一步探索中国化修辞学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从更深更广的化层面观察汉语修辞现象,进一步继承古代修辞学的优良传统,探讨化修辞学的方法和方法论。  相似文献   

20.
宗廷虎与李金苓夫妇同为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都是师从中国现代修辞学之父、复旦大学老校长陈望道先生学习修辞学的。他们从学生时代开始学习研究修辞学,直到耄耋之年,仍然心系修辞学,魂牵修辞学,穷其一生,矢志不渝地在修辞学园地辛勤地耕耘、拓荒。他们在修辞学研究上所取得的成就,为中国修辞学界同仁所一致公认。他们成功的秘诀有两点:一是对修辞学这门学问的坚持,二是有自己研究应有的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