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天网络媒体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分流着传统媒体的受众群。而本土的热线新闻一直是纸媒拉近读者情感和心理距离的最前沿阵地。网络媒体对纸媒体热线的影响具体表现在对纸媒的线索分流、受众的分流和新闻文风改变等三个方面。如何应对网络对本土热线新闻的冲击和影响,将成为热线新闻乃至纸媒今后应该长期关注的重点。  相似文献   

2.
张勇 《传媒》2010,(4):54-55
正网络媒体的迅猛发展,分流着传统媒体的受众,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上网浏览即时新闻。翻开各类新闻期刊,关于网络对纸媒时代冲击的议论随处可见,不少媒体开办了各自的网  相似文献   

3.
融媒时代,传统纸媒摄影记者有了更多的用武之地,迅捷的数码处理技术和网络空间的巨大容量,为新闻组照提供了广阔的传播平台.当前,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网络媒体中的论坛、微博、微信和客户端,都十分需要优秀的图片,而新闻组照则能满足受众对新闻信息的全方位需求.本文就新闻组照如何通过增强叙事功能、注重排列逻辑,以取得蒙太奇效果的问题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4.
刘文浩 《青年记者》2016,(26):107-108
版权对于纸媒生存发展的意义 版权之于纸媒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纸媒的采编成果是一种具有专属性的新闻产品,纸媒享有其新闻产品的版权.多数网络媒体、新媒体平台不具备新闻采编的资格,只能通过网络编辑收集纸媒的新闻,最终呈现给用户.  相似文献   

5.
在受众分流的时代,不同的媒体有不同的受众群。即使同质媒体,其受众群也不尽相同。报纸的读者,一般带地域或行业的特点。媒体在对重大事件报道时,既要有人人关心的普遍性的新闻,又要有本报主要读者群特别关注的相关新闻。所以,地方纸媒完全有空间好好经营本地化  相似文献   

6.
目前,各大报刊电视网络媒体均已开通新闻热线,以此争夺新闻资源,以引起观众和读者的关注,有的承诺提供重要线索必有重奖。热线为媒体和广大受众搭起了交流的平台,使媒体可以及时有效获得读者和观众反馈意见,获取第一手的新闻素材,发挥新闻快捷迅速、跨地区报道的特性。热线给新闻报道注入了强大动力,可以说是媒体的生命线。  相似文献   

7.
随着网络技术的日益成熟,以及网络新闻传播的独特性,网络媒体在人们日常生活当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网络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信息源。网络新闻时效性非常强,稿件更新快,但是其新闻整体性差,新闻很零散。为了使一些热点、重要新闻更全面的展示给受众,新闻专题便应运而生。新闻专题有效地整合多而杂的新闻,新闻专题同时还增加了一项纸媒所不具备的功能:互动。新闻专题可以通过互动得到受众的反馈,拉近新闻与受众之间的距离,让新闻更加贴近于民。  相似文献   

8.
随着体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国内各地纸媒也对体育新闻报道加大了力度.自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网络媒体的崛起成为各地报纸严重同质化的助推器.如何满足广大受众对体育新闻的需求?如何提高纸媒在同城媒体中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9.
刘霁  张塞 《新闻世界》2014,(2):187-189
大数据的理念已经渗透到了新闻领域,媒体逐渐意识到数据新闻的魅力。作为呈现数据新闻的主要方式,可视化成为媒体的新宠,尤其是网络媒体。纸媒平台的可视化信息主要以看图说话为主,数据新闻来袭,这样的可视化已经满足不了受众对新闻深度的要求。本文探讨将网络或数字平台上的数据新闻搬移到纸质平台上实现数据可视化的可行方案。  相似文献   

10.
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在新闻传播中的合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获取新闻的途径增加,越来越多的受众开始通过互联网获取新闻信息。传统媒体将新闻信息传达给受众,却不能及时收到受众的意见反馈。网络媒体互动性强,开放性大,受众参与性强;但网络媒体缺乏权威性,把关不严格,不能保证为受众提供真实信息。针对这一局面,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只有取长补短,互相合作,才能共生共赢。传统媒体在新闻传播中的优势1.新闻报道的权威性高。传统媒体  相似文献   

11.
这是个信息爆炸的网络时代,受众获取新闻的渠道大开,传统报纸被逼到墙角。因为媒体属性,报纸的新闻板块最先受到冲击。但网络对副刊的冲击要一分为二看。负面作用是网络媒体分流读者,影响阅读习惯,一些受众慢慢习惯在移动终端上碎片化阅读;但其正面作用是,在新闻时效滞后的情况下,专副刊却赢得了时效上的"豁免权",有机会凭借实力和特色维系读者忠诚度。一个能跟得上时代转变的优秀的报纸专副刊,是能够稳定一部分读者群的。一份报纸优秀的专副刊内容,很可能是打赢与网络媒体攻坚战的法宝。  相似文献   

12.
互联网使阅读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受众随时随地快速点击的阅读方式让网络媒体成为时代宠儿。传统纸媒的地位受到猛烈冲击。但是,压力的背面就是动力,机会往往寓于困难,网络媒体的挑战必然带来传统纸媒的突围。“百业竞争,智勇者胜。”报业市场亦然。如何应对网络媒体咄咄逼人的势头,破解纸媒下行压力日益加重的困境?实施“沉下去、走出去”工程。  相似文献   

13.
王凡 《新闻世界》2011,(2):66-67
在许多新闻理论界和业界人士眼中,报业面对网络通信飞速发展带来的挑战,走"报网融合"的道路是其必然的选择。本文通过比较网络媒体与报纸信息传播方式、新闻内容生产的不同,说明仍处发展阶段的我国纸媒,虽然为了发展要迎合媒介融合大趋势,但报纸的本来任务或者说信念不曾改变,即以严肃的硬新闻、深度的分析报道占领观点市场,生产对受众来...  相似文献   

14.
佘文斌 《今传媒》2007,(8):8-20
在当前的新闻报道中,网络媒体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网络媒体走向深入发展,尚需进一步提高新闻传播的质量,改变当前热衷于追求技术优势而忽视内容的深度开发的状态,重视受众对新闻信息的深层次需求.深度报道已成为新闻媒体增强竞争力、提升传媒品牌、扩大社会影响、吸引受众注意力的有力手段.在下一轮的发展中,网络深度报道作为网络新闻内容的深度加工方式,必将成为网络媒体取胜的关键砝码.  相似文献   

15.
新媒体的加入让报纸在报道的时效性上处于劣势,特别是对于突发的灾难报道,报纸要经过采访、写稿、编排、印刷、发行等多个环节,因此对于纸媒来说,灾难性事件发生初期很难做出独家新闻。多数受众的阅读时间和兴趣持久度有限,由于海量的新闻以及虚假新闻的存在,受众更倾向于获取非同质的过滤后的新闻。因此,对信息的整合是报纸化短为长争取受众的关键。本文就党报如何做好灾难报道的措施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16.
谁都没有想到围观时代是这样不可阻挡的到来。它的到来,向传统媒体,特别是地方党报提出了最为严峻的挑战。这一挑战就是在某个新闻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不管新闻主管主办者是否愿意和进行新闻的发布和意见表达,网络都会通过微博平台迅速对新闻事件形成合围之势,将受众眼球吸引到它那里,从而分流本来就在持续减少的纸媒读者群。  相似文献   

17.
文秀维 《青年记者》2010,(12):55-56
读题时代,受众的注意力成为媒体抢夺的对象,同城新闻和同题新闻的竞争更是显而易见。3月28日,吉利集团成功收购沃尔沃轿车公司,被誉为“一宗里程碑式的交易”,国内外媒体纷纷对其进行报道。网络媒体发挥其多媒体优势,运用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及时进行报道。而纸媒在头版导读、新闻标题、版面编排和报道类型方面积极创新、集思广益,给同题新闻的竞争注入了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网络媒体迅猛发展,各种虚假新闻被网络媒体大量传播,误导了受众,损害了网络媒体的公信力。因此,规范网络新闻市场、维护网络新闻真实性成为网络媒体发展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从虚假新闻的表现着手,分析虚假新闻产生的原因和影响,并结合实际提出治理网络虚假新闻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刘子骞 《青年记者》2009,(20):74-75
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发展壮大,传统媒体原有受众不断分流,往Ft风光无限的纸媒开始走下坡路,初显颓势。一些报人开始思变,围绕着赢利这个中心环节,对传统业务进行重组和改良,打造新的赢利模式。体坛周报和潇湘晨报便是其中的佼佼者,同为湖南本土报纸,两者所处的经济、政策、人文环境较为相似,具有较强的可比性,  相似文献   

20.
纸媒赢利,赢在"二次售卖",即以新闻信息卖受众眼球,以受众眼球卖广告信息.如火如荼的报网融合给纸媒带来了什么?其信息产品被廉价或无价地融合进了网媒;其原有受众不断向网络迁移;其"新闻+广告"的二次售卖模式也被网媒牢牢套用……报网融合,初衷是为纸媒赢取平台、赢在长远、赢得永续,可眼下,纸媒渐成网媒的"打工仔",网络蛋糕(基于纸媒信息而生的77.2%网络新闻阅读份额)的分割与讨要正在无序的融合中变得日益艰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