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写字大课堂     
这一期我们来学习撇捺交叉的字头。“义”是这类字头最简单的字根。书写时注意撇捺呈双飞之势,撇画和捺画在中上部交叉,交叉点要在中轴线上.是全字的重心位置。  相似文献   

2.
写字大课堂     
学一学 这一期我们来学习撇捺两分的字头,“人”是这类字头最简单的字根。书写时注意撇高一点,捺在撇顶稍下一点起笔,撇脚和捺脚约在一条水平线上,撇捺的交叉点在中轴线上。  相似文献   

3.
二、人字头 图21-1、图21-2是《史晨碑》中的两个"命"字,写得非常舒展,确确实实起到了"上盖下"的作用,其人字头的撇画的收笔处都重按.图21-2的"命"字的撇画的收笔处,不但重按,而且还向上挑起,与捺画形成笔断意连的呼应关系.  相似文献   

4.
撇捺     
撇捺为“人”。“人”字在字典里可谓平凡,而我们从支撑的角度去看,这字便超凡脱俗意蕴深长。“人”字若没有撇捺支撑,那就没有了汉字的刚劲洒脱,也就不会有我们为人的一派率真坦然。没有“撇”的“捺”是孤独的,没有“捺”的“撇”是寂寞的,只有撇捺支撑才有“人”字的精彩,只  相似文献   

5.
写字大课堂     
这一期我们来学习长形左偏旁。“十”是这类偏旁最简单的字根。书写时注意,横画要短,竖画要长,有撇捺笔画时,撇要向左伸展,捺变为点紧靠在竖上。  相似文献   

6.
(二)捺画的变化 1.曲头捺.《礼器碑》中有的捺画带曲头.如:图9-2、9-3、9-4“之”、“柉”、“意”字的捺画,书写时也由上向下写一短竖或短撇,然后再起笔写捺画,捺画的顶端带一曲头. 2.圆笔捺.如:图9-5、9-6、9-7“以”、“蒙”、“大”字的捺画,捺脚下缘圆匀,这是顿笔之后用手指和手腕的力量,以顺时针方向转动笔管,且行且转(边行边绞)写出来的.  相似文献   

7.
4.撇 撇画,古称掠画。典型掠笔为左下行笔画,常与右下行的波磔(即捺画)构成左右分背之势,成为成熟隶书的主要特征。这种撇捺分张的体势,两画之间的谐调关系很重要。  相似文献   

8.
当当当!大猫写字学校上课啦!猫老师:小朋友们好!这一节课,我们继续来“读成语,学写字”。这节课我们来学这几个成语,先来读一读:釜底抽薪、磨杵成针、煮豆燃萁、班门弄斧。再来看加点的字和它们的部首,我们来“开火车”读一下。毛毛:“釜”的上面是“父字头”!苗苗:“成”的偏旁是“戈”!妙妙:“燃”的部首是“火字旁”!咪咪:“班”的部首是“王字旁”!猫老师:观察一下,“父字头”是什么样子的?咪咪:撇捺舒展!老师说过,撇捺在字的中部要像鸟的翅膀一样舒展!猫老师:妙!我还要补充一下,撇、点要靠近些,撇、点合起来看是个“斜八”,点要写得稍…  相似文献   

9.
第三章《曹全碑》的笔画写法及常见笔病《曹全碑》同其它汉代碑刻隶书一样,其字都由点画、平画、波画、捺画、竖画、钩画、撇画、折画、提画九种笔画组成。  相似文献   

10.
横、竖、撇、捺、点、钩、折、提八种形态是汉字最基本的构成笔画,其中"捺"是基本笔画中比较难掌握的笔画。在书法教学中,教师需要引领学生通过理性的归纳与对比分析了解"捺"的特征,把握不同"捺画"的角度、趋势和行笔方法;学习"三种不同的捺画"的写法与运用,尝试运用"集字创作法"完成作品。以此,提高学生读帖时归类思考、对比分析以及集字创作的书写能力。  相似文献   

11.
正有的字宜左高右低,如郭、衡、御。凡二竖重并者,宜一伸一缩,如仰、佛、降。凡横长直短者,撇捺宜合,因横画长处,开处也,故下必合,如乘、果、深。凡横短直长者,撇捺宜开,因横画短处,合处也,故下必开,如夫、采、余。  相似文献   

12.
正20.厂、广等部半包围结构的字,主笔多在外面部首。"厂、广"等偏旁的字,夸张撇画,向左下方向开张,以便为右下部首留出空间,有了充分余地,自然可以合理布白,调度有方。"广()"字出现两次,其一撇画作曲线,绵厚纡徐,其一撇画作直线,挺拔健峭;"废(废)"字撇画略直,左上紧收,右下捺画处疏朗;"康"字瘦长,疏密有致;"原"字略加变化,撇画自短横中间起笔,配合右下部首的欹侧,斜中取正,姿态横生。(图1)  相似文献   

13.
注意限速     
《课外生活》2009,(6):33-33
一个偶然的机会,撇遇见了捺,它俩走到一起,相互依靠,便成了“人”字。打那以后,不管男人、女人。白人、黑人,好人、坏人、中国人还是外国人,统统称为人,而且简单得只有一撇一捺。撇和捺形影不离,相依为命,与世无争。  相似文献   

14.
第四章《史晨碑》的笔画写法与常见笔病 字是由各种笔画组成的,每一种笔画写得如何直接关乎到字的质量高低。隶书的基本笔画,有点画、平画、波画、捺画、钩画、撇画、竖画、折画、提画九种。兹将《史晨碑》各种笔画的写法介绍如下,并配以图示,力求表述得更加清楚明白。  相似文献   

15.
正二十二、女字旁《乙瑛碑》中带女字旁的字极少。图42"如"字的女字旁写得收敛,笔笔结实,高矮宽窄与右边相匹配。二十三、木字旁图43-1"相"字中,木字旁的写法与通常写法不同。木字旁的竖画不是通到顶端,顶端变作短撇,作为木字旁的第一笔,然后再写第二笔横画,竖画作为木字旁的第三笔;图43-2"案"字的木字旁做字底,左出撇、右出捺,写得舒展,起到了很好的承托作用。  相似文献   

16.
横画是构成汉字最基本的笔画之一。但平时教学中.老师们常常更多地给学生强调竖画的挺直、撇捺的舒展、勾画的锋利、折画的劲力.而对于横,往往以一个“平”字一带而过。殊不知.水平的横画会使整个字的结构失调,失去汉字该有的精神气。  相似文献   

17.
正5.捺法:提按顿挫潇洒俊迈(1)捺画的基本写法《颜勤礼碑》中的"捺"特点鲜明,极具张力和气势。其中有两点需要注意:一是厚重感。多数捺画都需要充分铺开笔锋书写,一般都比撇画粗壮有力,在一个字中显得较为突出。二是节奏感。对于比较长的捺画,起笔稍快,笔画中段行笔舒缓,收笔敛锋慢慢送出,形成尖利的出锋效果。一般藏锋起笔(如起笔与其它笔画衔接,可不藏锋),形成"蚕头",再转笔向右下;中锋行笔,逐渐铺开笔锋,使笔画渐粗壮;铺锋达到充分时,短暂停笔,迅速收拢笔锋,并顺势回笔轻压;最后,笔锋慢慢提起,适  相似文献   

18.
正27.宝盖头中点居中,左点开张,横钩犀利有力,钩宽以覆盖下部主体宽度为宜。"宝盖头"的高度视下部高度酌取。28.草字头左、右两枚下尖竖左右略斜,左、右两枚尖横呈"一"字分段排开。"草字头"高度视下部高度酌取。29.大字头横画有力、略短,撇与捺分张。撇、捺下部留空视下方部首酌取。  相似文献   

19.
三十五、方字旁 图38-3、图38-4的两个"於"字,方字旁写得差不多.其不同,在于它们上点的写法:图38-3的"於"字的方字旁的上点落笔后向右下行笔,图38-4的"於"字的方字旁的上点落笔后向左下行笔. 三十六、火字旁 图39-1、图39-2的"耀"字和"焕"字,火字旁的撇画向左伸展,发展横势. 图39-3的"秋"字的火字旁,撇画不能向左伸展,而捺画则向右舒展过去.  相似文献   

20.
正在行楷中,木字旁做字底的时候,常把撇捺变化为左右点,这样显得活泼,同时也提高了书写速度。其他字中的撇捺,有的也做这样的变化。如:未、公。王羲之欧阳询行楷中的短横、短竖,常变化为点,便于连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