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4年11月1日,报社安排我参加省委宣传部组织的“齐长城徒步考察采访活动”,当时心里有点“悬”:一是对这种考察报道没有搞过,心里没谱儿;二是此次参加的媒体有21家,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工人日报》、《中国青年报》等派的都是“高手”,担心自己写不过人家;三是怕身体受不了,掉队。经过16天采访,自己觉得还可以,至少没丢份儿。现在回想起自己参加这次活动的过程,有很多事情确实难以忘怀。  相似文献   

2.
笔者曾作为实习记者跟随一记者团参加一个全国性锰业论坛,与会的有许多锰业方面的专家学者。可笔者发现,众多媒体竟没有一家对他们进行采访,也没有去当地的锰矿和冶炼  相似文献   

3.
李艳华 《新闻前哨》2004,(12):39-40
采访名人往往有一定的难度。因为名人有着自身的特点:大多没有充裕的时间接受采访;接触记多,对采访的要求相对较高。所有这些,都要求在采访他们的时候必须掌握技巧,才能从他们身上挖出有价值的新闻。  相似文献   

4.
在多年的记者生活中,我渐渐地体会到,做记者也是做人。不会做人,他很难做好一个记者。很多采访对象非常淳朴,只要我们对他们好一点点,他们就会感激涕零。我曾经接待过一对遭受医托诈骗的母子。到了中午吃饭的时候,我发现他们还没有离去,就顺口问了几句,发现他们连吃饭的钱都没有了。  相似文献   

5.
廖平 《新闻导刊》2004,(4):53-53
对于参与奥运会采访的记来说,既是一种幸运,也是一次心理上的艰难跋涉。20天的奥运采访,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参加奥运会的运动员人数大概有10000人左右,采访奥运会的记超过10000人,可以想见,这其中是怎样一种新闻竞争。正因为竞争激烈,所以什么事都可能出现。  相似文献   

6.
财经新闻正在成为主流媒体的主要报道内容之一,但与此同时,人们对财经报道的议论也日渐增多:记者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报道有违事实;专家长期占据版面,挤占公众话语权;媒体丧失公众立场、成了某些利益集团的代言人……这些问题,究其原因是采访不到位。从论坛和材料堆中爬出来每天,财经记者的邮箱里会被各种信息填满。他们被邀请参加的活动和论坛也很多。有时,记者赶场一样奔波在几个论坛之间,紧张记录与会专家的观点。但他们有时会惊讶地发现:某些专家和记者一样也在忙着转场,而且论调一样。这种没有效率的采访,实在让人懊  相似文献   

7.
写老百姓,与做名人专访不同。在很多记者和编辑的眼中,新闻报道尤其是特别报道中,只有那些大人物、明星或是有特殊背景的人才可以写出精彩,写出深度,写出读者爱看也好看的故事来。因此,很多记者在选择采访对象时,总是去找名人明星或是奇人,哪怕他们已经被媒体报了无数遍,哪怕他们身上并没有什么新闻点。于是,很多有关  相似文献   

8.
李可 《新闻爱好者》2006,(3S):31-33
新闻采访中,常会碰到难以“对付”的受访,他们牙关紧闭,讳焚如深,尤其是面对一些问题性采访,由于涉及某些利益关系,使得受访不愿说出真相。受访不接受采访,记当然就写不出稿件来,如何才能“撬开”受访的嘴巴呢?这让很多记暂感到十分棘手。  相似文献   

9.
陈薄宇  陶淘 《大观周刊》2006,(32):55-55
自“向老师致敬”的系列活动细则见刊后,活动的热线电话就一直没停过。消息发布后,不少教师打电话来询问有多少车型参加本次活动,优惠幅度的大小是多少。同时,还有很多我们尚未联系到的经销商也主动打电话给我们,要求报名参与此次活动。本期,我们特意采访了雷佛兰、大众公司等几名经销商代表和打算购车的教师,请他们谈谈对于此次活动的一些想法以及推出的相应优惠措施。[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新世纪第一个春节,《解放军报》记者部派出 7名记者分赴我军“特殊的岗位”采访。他们在万家团圆、普天同庆的时刻,辞家离亲,踏上远方的采访路,几经辗转,悉心采写,最终推出一组广受称道的报道。本期“记者沙龙”首次推出主持人,由记者部主任王文杰担当,特邀参加此组稿件采写的 7名记者原汁原味地聊聊他们的采写体会,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1.
往事(五)     
到群众中去,到生活中去,到实际中去发现新闻、采访、写稿、调查研究这个不断运行的过程,我以为是做一名新闻工作者最起码的日常实践,也是做一名合格刘习工作者具备的最基本的素质。我一参加新闻工作,便在老一代新闻工作者的教诲和影响下,逐渐养成“总是在办公室坐不下来,总是想往下跑”的这么一种作风,而且一直延续到至今老态之时,还是喜欢往基层走走、看看。有些事情,今天谈起来,可能很多年轻的“同行”不相信或不理解。五十年代。记者下基层采访并没有汽车坐,甚至连自行车也没有骑的,全靠两条腿步行。五十年代初,我在西南人…  相似文献   

12.
当前,在有些报纸上存在着一种互送“名誉”的不正之风。有的记者把没有参加新闻采访和写作的人的名字,添署在自己的文章上,以此送人情。一篇几百字的新闻,署名往往一大串。文章署名人多,不见得是坏事,只要署名之人都真正参加了稿件的采访和写作。问题是有些署名人并没有参加该项报道的采写,只  相似文献   

13.
我的记者梦     
记得很小的时候,我便对那些肩上挎个大挎包,胸前吊上个照像机的记者很感兴趣,看到他们在人群中穿梭,在重要新闻地点拍照、笔录、采访,总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也许那时我便对他们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崇敬。 以前,父亲说做记者可以到很多地方,见很多世面。我明白他的话中话:做记者可以游山玩水。记得还有一位长辈说记者是很少在家吃饭的。我也明白他的意思:做记者甚至可以享用免费的午餐。然而我并没有抱着任何占便宜的态度和世俗的功利去向往这样的职业。在我看来,它是神圣的,是严肃的。 读过唐师曾的《我钻进了金字塔》和《我从战场…  相似文献   

14.
侯蕾 《军事记者》2006,(11):17-17
对于一名新人行的新闻工作者来说,最大的难题不是写稿件,而是如何得到采访对象的理解支持。由于采访对象对新闻事件的看法和感受不同,所以,面对采访的心理和态度自然就不一样。如果采访前没有这方面的思想准备,采访时就会碰钉子、吃“闭门羹”。因此,要针对不同采访对象的不同心理进行采访。一、尊重型。绝大部分采访对象是这种心理。他们相信媒体宣传的功能,愿意配合采访,并尽可能地把新闻事件的来龙去脉介绍清楚。这类采访对象,礼节周到,态度端正,思路清楚,表述准确。面对这类人,要十分珍惜,应该礼尚往来,热情回报,千万不可出现漠然或者随便的行为。否则,就会让他们失望,降低他们的热情,从而影响后面的采访质量。二、敬畏型。产生这种心理的原因很多,或者是自以为地位低下,有人微言轻之虑;或者担心新闻事件给自己带来负面影响;或者曾经与新闻媒体发生过误解,担心媒体报道后会给自己带来麻烦。采访中,他们常常表现出若即若离、躲躲闪闪、欲言又止等行为。面对这  相似文献   

15.
怎么让自己没有名气,这是略萨的理想。 略萨,秘鲁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略萨现在真的很痛苦,他说,自己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为现在很多人来采访他,特别是新闻界,采访是无休止的,不让我好好地安静地生活,不让我好好地工作,总是有记者来问那些我不想回答的问题。有时候我想逃到岛上去生活,在没有记者的地方生活。略萨说,他也当过记者,所以理解他们。但诺贝尔文学奖使得一个作者成了一个受难者。  相似文献   

16.
流沙 《出版参考》2011,(12):42-42
怎么让自己没有名气,这是略萨的理想。 略萨,秘鲁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略萨现在真的很痛苦,他说,自己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为现在很多人来采访他,特别是新闻界,采访是无休止的,不让我好好地安静地生活,不让我好好地工作,总是有记者来问那些我不想回答的问题。有时候我想逃到岛上去生活,在没有记者的地方生活。略萨说,他也当过记者,所以理解他们。但诺贝尔文学奖使得一个作者成了一个受难者。  相似文献   

17.
通讯《“田三万”分家记》,虽说主题比较新鲜,还被评为我省1984年好通讯,可是回忆起来,我犹如在生活的海洋中拣到了一颗色彩斑烂的贝壳,但因没有功力加以琢磨,终没有成为一件悦目的艺术品。一九八四年一月,我们县有名的种植专业户、又被全国妇联命名为“五好家庭”的田金汉一家要分家了。我对他家曾作过多次采访,非常熟悉。当他们要分家的消息一传来,我就想:这个有名的“五好家庭”为什么要分家呢;这里边定有蹊跷。恰巧这时河南日报记者要到田家采访,我就陪同前往。这时候,田家的亲朋邻友已经来了很多,院子里熙熙攘攘,一派热闹气氛。我们应邀参加了分家仪式。在分配财产时兄弟四人你推我让,争论不休,谁也不愿多要,有时让得脸红  相似文献   

18.
我们放弃了近在咫尺的采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灿  李燕 《新闻记者》2005,(2):59-59
在浦东机场采访时,一对只在游泳衣外裹了条毯子的老外夫妇格外引人注目。经历了记者的第一轮“围攻”后,他们推着手推车上的两个年幼的孩子,孤零零地站到了机场商场边。他们几乎所有的行李都被冲走了,身上一分钱也没有。  相似文献   

19.
本刊讯熊新文、李建强报道:近年来,新疆塔城军分区十分重视对新闻骨干的培养,今年,他们又为30多名干部、战士报名参加了解放军报的第八届新闻函授。为了组织一批热爱新闻事业、敬业意识强的人参加函授,他们利用下基层检查工作和蹲点的机会,对各单位上报的名单进行测试摸底,并对其思想品质进行了考查。为加强函授管理,分区还以团为单位成立了函授点,由各团新闻干事负责,搞好传帮带,并定期检查函授学员的学习情况,为他们批改作业,并组织集体采访煤体写稿、集体讲评。塔城军分区组织官兵集体参加军报新闻函授@熊新文@李建强  相似文献   

20.
印象中,上个世纪80年代,“明星”不比现在少。那时他们都叫“文艺工作者”,还没有自称是甚么“家”的。采访他们的记者不多,他们也不跟记者吵架、耍大牌,更没有动不动就跟记者打官司的。采访他们,跟采访别的人物,感觉上没啥区别。那时我在记者站,整天往县里跑。就在县里,我还“碰”上并采访过几个影视“大明星”。我采访方舒,是在一个县剧院经理的单身宿舍里。那时方舒正跟一个歌舞团在这家剧院演出,我想采访她,就跟剧院经理说了,经理去问方舒,方舒一口就答应了。在那间简陋的单身宿舍里,我们一共谈了两个多小时。那时方舒已经很红了,刚拍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