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4 毫秒
1.
我国社区体育发展趋势的社会学思考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从社会学的视角对群众体育、社区体育的起因,两者的关系及社区体育未来的发展趋势作了阐述。文章认为:传统的群众体育是中国单位现象的产物。随着单位现象的弱化,群众体育将回归社会,使社区体育得到发展。社区体育将按着这样的脉络发展,个人自发的体育锻炼→家庭体育→体育社会团体的兴起→社区体育  相似文献   

2.
20世纪90年代中国体育社会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冯晓丽 《体育学刊》2004,11(1):41-44
20世纪90年代是中国体育社会学一个非同寻常的快速发展时期,其学科进入独立发展阶段,学术研究更加关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体育改革与发展的实际,体育社会学开始走向成熟。通过回顾体育社会学在20世纪90年代体育改革与发展的大背景之下,各领域的主要学术进展,总结其发展历程、特点。  相似文献   

3.
在西方国家工业化进程中,现代体育的迅速发展与扩张是体育社会学诞生的前提;社会学的发展及其向体育领域的渗透;是建立体育社会学的必要条件;体育界与社会学界学者携手合作,以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体育社会现象,构成了体育社会学的理论框架;而大学学科地位的确立和学术机构的建立,为体育社会学发展提供制度保障。通过对体育社会学学科发展过程的回顾,分析其学科特点和社会价值,为新世纪中国体育社会学学科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采取对策,做好工作 促进体育社会学的学科建设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促进了体育事业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体育科学发展的不平衡状态,时代的社会背景对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和制约作用,根据社会的发展形势和体育社会学的学科特点,要做好体育社会学学科建设和发展工作,现在应该采取积极的对策,同步做好下述各项工作:一、认清形势,明辨方向,把握学会宗旨。二、健全组织,壮大力量,提高科研能力。三、适应形势,采取对策,以改革促发展。  相似文献   

5.
社会体育的社会学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社会体育是指职工、农民和街道居民自愿参加的、以增进身心健康为主要目的,内容丰富、形式灵活的群众体育活动。其特点是:占有较大的社会空间;较多的社会时间;有多种形式的活动分类;有灵活的活动;有悠久的历史和广阔发展前景。在我国社会体育是建设两个文明不可少的社会活动,但开展的经济和社会条件都相当薄弱。全民健身计划的推行,将使我国社会体育向普及化、社会化、科学化、多样化的趋势发展。文章还对与大众体育有关的社会学因素和国外社会体育进行了社会学分析。  相似文献   

6.
斯迪虎  王胜利 《体育学刊》2002,9(4):127-129
体育社会学的方法论原则是与其主干学科社会学相一致的,目前在体育社会研究中广泛运用社会调查的实证研究方法。体育社会学因果关系的本质存在于决定论与人的自由意志之中。数理统计是关于体育社会现象之间量的相关分析。而逻辑实证则是根据一定的程序和策略来分析变量关系的逻辑方法,它更能考察到体育社会现象中人的社会属性,帮助我们探索到因果关系的本质。这两种方法在体育社会研究的资料分析中各有其特点,在作用上两是相互补充的。因此,探究体育社会现象产生、发展、变化中变量之间因果关系时,数理统计与逻辑实证的结合是必需的。  相似文献   

7.
体育社会学是体育运动伴随着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育社会学的性质应该介于社会学与体育科学之间,既作为社会学的一个分支,又作为体育科学的一门基础学科。其研究对象是:第一,研究体育与社会的关系;第二,研究作为社会存在形态的体育的结构与功能;第三,研究体育中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8.
我国竞技体育社会评价内容探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体育社会学为基础,借鉴已有的社会评价理论,确定竞技体育的资源配置、发展指标、管理体制、社会功能等为评价内容,试图构建竞技体育社会评价内容的框架,目的在于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在竞技体育运行中的合理运用和宏观调控。  相似文献   

9.
中国体育社会学发展问题引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仇军  徐茜 《体育科学》2006,26(7):67-70
在回顾中国体育社会学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指出了中国体育社会学研究中应当关注的问题。认为必须提高体育社会学研究的学术品位,提高体育社会学对现实体育运动中社会问题的反应能力,加强西方体育社会学研究成果介绍和加强体育社会学理论体系建设等方面做出努力,中国体育社会学才能获得更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论竞技体育社会评价的内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研究以体育社会学为基础,借鉴已有的社会评价理论,并确定了竞技体育的资源配置、发展指标、管理体制、社会功能等为评价内容,试图初步构建竞技体育社会评价内容的理论框架,将有助于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在竞技体育运行中的合理运用和宏观调控。对研究我国竞技体育社会评价的内容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从竞技体育异化的社会结构性根源、社会心理机制、哲学性根源3个角度分析竞技体育异化的原因.指出,竞技体育异化的实质是体育人争夺奖牌所对应的社会价值排序,其目的是,使其自身在社会价值排序中处于高位,并且在具有歧视性对比特征的社会结构中具有心理优势,从而证明自身的存在价值;其心理机制是,利用社会价值排序背景下,体育人之间的心理竞争,把体育人谋求心理优势的需要,转换成为对奖牌占有的需要;其哲学性根源在于,以人的自我意识与对象意识分裂为特征的体育人的存在困境.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3+1"教育模式和高校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研究,表明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实施"3+1"教育模式,在学校社会体育专业的建设和发展,企事业单位群众体育开展和体育人才引进,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等方面具有不可比拟的作用。因此认为,"3+1"教育模式是高校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新选择。  相似文献   

13.
2010年中国社会体育的战略构想   总被引:64,自引:1,他引:64  
研究旨在为中国社会体育的发展提供咨询。主要结论为:中国经济发展和受教育人口增加等为社会体育提供了重要的发展条件;社会体育发展格局将发生显著变化,体育人口、体育消费等显著增加;社会体育类型中的公益型持续发展,准经营型大幅增长等。建议社会体育发展要有适度的规模、逐步优化的结构、多样化的形式。  相似文献   

14.
借介绍和评论一本西方体育学著作,继续去年提出的"时代呼唤人文体育价值观和工具理性体育价值观批判"课题的讨论。联系中、西体育历史和现实进行概略、有限地比较和反思:认为人类体育要走向未来,各国、各民族都面临着文化自觉问题;认为,今日中国的社会转型已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体育赖以存在的条件,中国体育必须摆脱路径依赖,进行新的价值目标、方向和路径的选择,这是中国社会文化和社会文化中的体育实现文化自觉,走向未来,所面对的一个深刻影响人们生活和生命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5.
以现代社会发展为背景,分析了社会结构的演进过程与休闲体育发展的阶层差异.研究认为,由于社会结构的变迁和社会分层客观存在,各阶层因职业特点和对社会资源占有情况的不同,使他们在休闲体育社会方式和休闲体育技术方式上有明显差异,并各自形成多元化的价值观体系.进而指出应努力发展休闲体育产业迎合各阶层的消费需求,缩小各阶层在参与休闲体育活动方式的差距,从而保证社会各阶层共享社会发展成果以及促进休闲体育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徐杏玲  季敦山 《体育科技》2011,32(2):106-107,121
通过对“3+l”教育模式和高校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研究,表明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实施“3+1”教育模式,在学校社会体育专业的建设和发展,企事业单位群众体育开展和体育人才引进,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等方面具有不可比拟的作用。因此认为,“3+1”教育模式是高校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新选择。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不断提高,及《全民健身计划》卓有成效的实施与开展,使体育人口迅速增加,社会体育资源的匮乏也明显的显现出来。人民群众日益增加的体育健身活动的需求与社会体育资源的匮乏已成了社会的一个矛盾。如何缓解这一矛盾,在"发展节约型社会",减少社会的重复投入,开发新的体育资源为社会利用,为社会大众服务,成了比较热门的课题。  相似文献   

18.
从政策变化看改革开放30年我国社会体育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30年,我国社会体育政策变化表现出社会化、法制化、科学化、生活化等阶段性特征,推动社区体育、民间体育、多元化体育发展,使国民体育权益有了基本保障,社会体育发展有了明确方向,体育管理有法可依;使健身有了科学参考,体育决策有了依据,体育科研水平有了提高。促进体育服务的发展,使体育活动日常化,为提高生活质量创造条件。应加强体育公共政策、体育社团"实体化"、基层体育服务保障指标体系、多元化体育服务与其他社会活动协调发展等政策研究。  相似文献   

19.
体育社会分层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体育社会分层研究文献的回顾,介绍了体育社会分层的社会性、历史性、普遍性、多样性和有效性。同时从体育中的社会分层以及社会分层中的体育两个视角讨论运动员的社会流动,以及不同社会阶层的体育运动参与模式。提出了中国体育社会分层理论与实践研究需要探讨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