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7 毫秒
1.
张成 《学子》2013,(4):16-17
一、引言教科书作为学科知识、课程文化的重要承载者,在教学过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近年来,随着"读图时代"的再次到来,教科书插图的数量显著增加,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教科书插图的应用效果,各类研究成果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本文即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厘清发展方向。二、教科书插图研究现状教科书插图是教科书中具有直观和形象特点的图片、图表、流程图等描述知识和结构的视觉化形式的内容,是与教  相似文献   

2.
历史教科书插图包括文物图、遗迹图、历史地图、历史照片等,是历史教学的重要资源,是历史教科书中架设感知与思维的桥梁。历史教学中恰当运用插图,不仪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提升其审美意识和美学涵养,而且还能为运用者提供“腾挪辗转的空间”,丰富课堂教学。因此,我们应充分挖掘教科书插图及其文字说明,引导学生最大限度地提取有效信息,促使其养成分析、论证历史问题的能力。由于教科书插图在教学中有特殊意义,所以相关插图的选取就特别重要,应该慎之又慎。  相似文献   

3.
蒋宁 《课外阅读》2011,(12):261-261
历史教科书有许多精美的插图,不仅丰富活跃了教材内容、而且真实形象地展示了历史发展的某个时期及人物的原貌。历史插图是历史教科书的有机组成部分,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搞好历史插图教学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提高历史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4.
<正>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顺利开展,素质教育的大力推行,中学语文教学活动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方法都有了较大改进,但作为语文课本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资源——教科书中的插图,其利用情况却不尽如人意。一、教科书插图未引起高度重视的原因分析首先,信息化社会丰富的网络资源对课本插图的单一形象的冲击。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及互联网技术的推进,学校普遍增加了多媒体教室,各种各样的网络资源唾手可得。相对于目前苏教版语文课本单调的插图,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人教版语文教科书插图存在不少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本文拟从教科书编者和教师使用者两个层面指出笔者发现的若干问题,并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和理论积累给予相应的应对策略,既指导教师同仁人教版教科书插图的使用,也方便教科书编者改进插图的选配。  相似文献   

6.
魏玉玺  陈浩 《山东教育》2021,(10):49-50
小学数学教科书中插图的数量众多、生动有趣,不仅丰富了教材的内容,而且使高度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更具体、更形象。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发挥教科书插图的独特作用,优化教学过程,帮助学生获得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数学思维。现以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数学教材为例,探讨教师如何在教材中使用插图来更好地实现学生的学习目标和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7.
初中英语教科书插图是教科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教学中若能科学有效地运用教科书插图,可有效降低学生学习知识的难度,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本研究以人教版初中英语教科书为例,分析教科书插图的内涵及其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功能,提出教师在教学中应如何有效地利用这些插图进行听说读写教学,并分析教师在使用教科书插图教学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国外关于教科书插图研究的述评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教科书插图是帮助学习者理解教科书内容的一种工具。随着科技的发展, 教科书的插图也花样翻新。近年来, 世界各国对插图的形式、内容以及在教学中的作用进行了大量研究和实践。结果证明, 教科书插图在丰富教科书的内涵、提高教科书的质量、增强教育效果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教科书插图具有丰富的教育功能,从不同角度对教科书插图进行分析,有助于合理地运用教科书中的教学资源。运用双重编码法对新、旧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教科书中的插图进行编码分析,比较新、旧教科书插图的构成,分析教科书插图构成的编码组合丰富度、文字系统及图像系统的特点,并基于插图分析结果提出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10.
生物学核心素养包括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插图是教科书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丰富知识的生物学插图是最生动和最能深入浅出的语言。生物学科教学要重视教科书插图资源,通过挖掘插图丰富内涵、探讨阐释插图内容、探寻插图特定问题和拓展插图育人价值等途径,逐步做到树立生命观念、发展科学思维、引导科学探究和升华社会责任,最终实现对生物学核心素养的凝练。  相似文献   

11.
城市形象宣传语传达着这个城市的文化风俗、思维模式、审美观念等文化内涵。得体的城市形象主题宣传语的翻译既能给人以美的享受、也展示着一个城市的文化品位,从而达到很强的感染力和良好的对外宣传功能。从文学翻译的美学原则出发,提出符合翻译美学原则、更富于中国和地方文化内涵的泸州市城市形象主题宣传语的翻译。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观察法和访谈法,对中部地区农村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状况进行调查,发现中部地区农村学前教育事业在发展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民办园和学校办园占较大比例;标准化的农村幼儿园数量不能满足幼儿就近入园需求,农村幼儿入园率低;农村幼儿园选址布局不合理,办园条件差;教育管理体制不完善,教育投入不足;幼儿教师素质不高,工资待遇差,缺乏在职培训机会;农村幼儿园教学内容和方法"小学化",不利于儿童身心和谐发展.为促进农村学前教育事业健康发展,政府应将学前教育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统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探索建立"县乡结合,以县为主"的农村学前教育管理体制,明确各级政府发展和管理学前教育的责任;改善农村幼儿教师编制和待遇,提高农村幼儿教师素质;更新农村幼儿教师与家长的教育观念,提高农村学前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13.
WTO下农村应用型人才的定位与绿色证书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色证书制度在我国农村作为一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制度已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我国进入W TO后,对应用型人才的标准又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我们应重新认识农村应用型人才的标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绿色证书制度,为农村培养真正的、符合时代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14.
自2001年中央发出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政策指示十余年以来,我国农村义务教育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通过对S省两地的实证调查发现,中央有关布局调整政策到地方层面执行时,由于行政官员自身的理解使政策带有地方性色彩,在政策执行中将政策目标简单化理解并量化操作,出现政策执行与政策指向相背离的情况。大量撤并村小和教学点、农村小学布局过于集中及隐性强行撤并的思路和做法,造成教育资源浪费,使农村小学生就近入学的教育机会受到损伤,也改变了一部分农村家庭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应建立一整套民主的教育政策决策和纠错机制,强化国家行为,保护处境不利群体的教育机会,最大程度地增强政策的理性。  相似文献   

15.
秦巴山区中小学校本培训相对滞后,发展不平衡,农村中小学是薄弱环节;教师对校本培训的认知态度比较理性,培训内容、方式与教师的认同倾向还有较大差距。因此,校本培训应从提高思想认识入手,以农村学校为重点,以制度建设为基础,以学校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为价值取向,充分发挥教育行政部门的主导作用和校长第一责任人作用,完善运行管理机制和相关配套政策,改革培训内容和方式,切实加强中小学校本培训。  相似文献   

16.
在加快河南省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农村音乐文化的积极作用。针对当前河南农村音乐文化建设面临的管理机制混乱、发展模式落后、音乐人才匮乏与音乐创作贫瘠等问题,应通过建立起科学有效管理机制、形成产业化发展模式、丰富音乐创作方式、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等措施,破解当下的困境,促进河南省农村音乐文化更好更快发展。  相似文献   

17.
越地祈雨中的"龙圣"崇信析论--兼论中国龙的原型及源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越地农村遗存有以"龙圣"祈龙求雨的崇信,其中的"龙圣"与学人一般的想像大为不同,往往只是一些普通的水生物,甚至还可以是昆虫.由这一事实而参之以上古文献,可知,在中国先民的心中,有统一的龙的理念,却并没有统一的龙的图像.这种无一定之形、无一定之性的龙,其实正是中国龙的原型所在.龙难以在我国古代找出一个相应的具体物种,但却又是我们先民早就感知,久久无法抹去的一种信仰对象.那么,它最初究竟是什么?应该是一个与风雨有关而又足以使蒙昧先人心灵震摄的力量,那便是交加着暴雨与闪电的"longlong"雷声.今天我们所见的龙形,其实不过是后人依意托物而附会出的一种动物形象.  相似文献   

18.
Textbook analysis is seen as a major element for studying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addressing pupils, image analysis being rather relevant when studying textbooks written in 11 languages. We analysed 25 textbooks from 14 countries addressed to 14–16-year-old pupils, focusing on: (1) local and foreign/global images; (2) urban/rural and nature images; (3) negative impact, human management, and the beauty of nature; and (4) men and women in images with negative and positive impact. We distinguished some trends between Western (WEc) and Eastern (EEc) European countries and non-European countries (NEc). In contrast to textbooks from EEc and NEc, which tend to show the beauty of nature with little human influence, WEc textbooks tend to exhibit more images of urban/rural landscape, of human negative impact and of human management, expressing an anthropocentric view of the environment. Men are usually more present in textbook images than women. However, some images exhibiting more women than men could be found in textbooks from WEc and EEc, but never in NEc. In negative impact pictures, men are more often present than women but NEc women are never present in such images. Women are more frequent than men in positive impact images. Results suggest that textbooks from EEc and NEc should give more emphasis to human management and urban/rural images, whereas those from WEc should give more attention to the beauty of nature. A balance in the presence of men and women in images should be a matter of greater concern by all textbooks’ authors and publishers.  相似文献   

19.
明清小说中的乡村并没有如同城市一样成为一种文学生态,而多以一种孤立、自足的姿态出现在小说文本中,正是这种孤立的自足使得乡村得以保持其意蕴的纯洁性,这种意蕴的纯洁性也使其成为内涵相对集中的乡村意象,从而对小说的意义生发、审美表达、叙事建构等方面产生积极作用。乡村在明清小说叙事之维可归结为四个方面的价值.即在叙事节奏上起到张弛相间.是缺场的叙事动力,给小说带来客观真实感的陌生化叙事以及所具的“奇”“险”“趣”“味”叙事张力。明清小说的乡村描写之价值应予以重估,以纠长期明清小说研究中对其的偏见。  相似文献   

20.
新时期以来,底层文学创作蔚然成风,底层文学中的女性形象鲜活生动。以文本细读的方式,逐一解析了新时期以来底层文学中的三类女性形象,展示了坚守在恬淡静谧的乡土世界中女性的淳朴善良,探究了进城女工在城市中的辛酸遭遇和精神困惑,揭示了昔日辉煌的纺织女工沦为"霓虹灯下的哨兵"所承受的社会阵痛,意在引起社会对于广大底层女性的更多关注和帮助,思索底层女性走出困境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