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唐科 《湖南教育》2010,(2):38-38
本以为当班主任,都是我给学生上课,可十几年班主任当下来才发现,最令我记忆深刻的,却是学生给我上的“三课”。  相似文献   

2.
美的瞬间     
我在这三尺“书舍”仰望外面的天空.蔚蓝色的天空中抹着游丝般的白云,间或有青鸟啁啾而过,平凡而容易让人忽视,而它却是凝结于我心智的至美画面。  相似文献   

3.
周礼 《家庭教育》2011,(12):42-42
人们常说,慈母严父。然而在我心目中,父亲却是一位难得的良师益友,是一位难得的同学。我曾与父亲三次做“同学”。  相似文献   

4.
我叫杨启楠。也许这个名字是我爸和我妈绞尽脑汁想出来的吧甲可是我非常不喜欢这个名字,因为我觉得这个名字不好听,我的同学还叫我“养鸡男”“男养鸡”。所以我就想起个新名字——李富文武康。  相似文献   

5.
真爱无悔     
有位当班主任的朋友给我发短信:“班主任三个字好辛苦!”似乎一语道破班主任的艰辛,我却是另有体会:“班主任工作辛苦在身,幸福在心啊!”  相似文献   

6.
儿歌一束     
我家小弟弟, 一岁看斗鸡, 三岁敢抱鸡, 五岁会捉鸡, 七岁吵着要养鸡, 人人说他入了迷。问他“为的啥”? 回答好神气: 咱是专业户, 养鸡一千只, 等我长大造鸡场, 养上十万八千只。  相似文献   

7.
备课历程 八月初,在贵阳赛前培训会上,我“幸运”地抽中了《少年闰土》。之所以说“幸运”,原因有三:第一,我特别擅长教情感性强的课文,而鲁迅作品历来被中小学语文老师视为“拦路虎”;第二,《少年闰土》篇幅太长,难处理;第三,新教材触碰的人少,容易创新。《少年闰土》却是传统课文,创新难!可大局已定,我只能面对现实,全身心地投入。整个备课过程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8.
朋友们,你们好!可别小瞧“我”,“我”可是一只曾经几度环游海洋世界的鱼。陆上的“五岳”“我”去不了,海里的“三海”却是“我”常游之地。你可能纳闷:“三海”是什么呢?这,“我”可是最有发言权的了。“三海”就是指红海、白海和黑海。它们都有独特的色彩魅力和景象奇观,是地球上海洋的“三色板”。  相似文献   

9.
在教学中,“言传”是手段,“意会”才是美术鉴赏的最高境界。能做到“尽在无言中”,我认为这时的“无言”却是“千言万语”,也就是达到了“悟”的境界了。  相似文献   

10.
袁宇玲  储呈芳 《辅导员》2011,(23):49-49
别人都说“七品芝麻官”小,我却是连“七品芝麻官’’都不是的“小小芝麻官”,说起我的“小小芝麻官”,我却总是兴奋不已。  相似文献   

11.
晨读下班辅导,一学生问我:“《勾践灭吴》‘当室者死,三年释其政;支子死,三月释其政’,课本上的注释是:‘政’通‘征’,征税。这句话该怎么翻译?”当时我颇觉此问太易,便不假思索地说:“嫡长子死了,减免三年的赋税;支子死了,减免三个月的赋税。”学生又问:“课文中这一段的末尾有‘十年不收于国’又是什么意思?”顿时,我感到十分尴尬,仿佛落入圈套。因为按译文应该是:“连续十年,国家不收赋税。”这样岂不前后自相矛盾:明明上文说只有死了“当室者”或“支子”的才可“释其政”,而此处却是普遍“十年不收于国”。不过我…  相似文献   

12.
有首歌就这样唱道:“心会跟爱一起走。”而我要说的却是“爱会跟心一起走”。所谓“心”即“心态”,“爱”即“教育方法”。作为教师,只有心态变了,教育方法才会改变。下面是我对于班中出现的三个层次学生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3.
金老爷买钟     
一天金老爷在他的阁楼里找到了一只钟,“怎么才能知道它准不准呢?”他盘算着。于是,他就出去买了另一只钟,并且把新买来的钟放在了卧室里。“三点整,”金老爷说,“我得去阁楼里看看那只钟准不准。”他赶紧跑上阁楼,可那只钟指向的时间却是三点零一分。“我怎么知道哪只钟才是准的呢?”他糊涂了。[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你真是名副其实的十万个为什么……”这是孩子小学老师在三年级时对我孩子的评价。现在回忆起这句话时,我还是感到十分的欣慰。其实这正是我们要的“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换一句俗话就是让孩子对一些事情要“打破沙锅问到底”。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却是很难。特别是一个只有八九  相似文献   

15.
在2001年的中考中,我取得了全县第一的好成绩。这也许没有“高考状元”那样令人羡慕,但毕竟为我的初中生涯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对于这次中考的成功,我认为是“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三分的运气我不敢心存觊觎,但七分的努力却是回味无穷。在努力中取得的一些经验,与大家共同分享。  相似文献   

16.
    
我是一个忌妒心很强的男孩,一旦别人的学习成绩超过我,我就开始大发脾气,因为这,同学们都在背地里说我是小心眼。尽管这样,我却总改不掉这个坏毛病。在一次考试中,我考了第三名,非常得意,到处炫耀。不过一想,我前面还有两个同学,这两个同学的成绩都排在我的前面,于是我的炫耀变成了愤怒,就开始大发雷霆,对着谁都一副怒气冲冲的样子。回到家里,妈妈看我愁眉苦脸的样子,问:“是不是这次考试成绩不太理想?”我说是。“考了第几名?”妈妈皱着眉头问。“第三名。”我答道。“第三名怎么能说没考好?噢,一定是又忌妒考试排在你…  相似文献   

17.
养鸡女明星     
冯立兰,山东省即墨市南泉镇奕埠后村人。读初中时,父母在家养蛋鸡2000余只,她目睹家人养鸡辛辛苦苦,到头来却是利不保本,作为一个女孩子又帮不上忙,心里十分着急。一个偶然的机会,冯立兰了解到,即墨市第一职业中专牧医专业毕业生韩乃峰,成了即墨市“养鸡状元”。他养鸡成功的秘诀是:“掌握科学养鸡技术”。于是冯立兰拖着学好养殖技术、扎根农村、改变家乡面貌的雄心壮志,跨入了即墨一职专的校门,来到94级收医辨,学习畜牧兽医技术。她在校学习期间,刻苦认真,学业成绩名列前茅,专业技能尤为突出。她边学习边实践,1994年在班…  相似文献   

18.
“不准超过这条线!”我的同桌赵晓凝大吼一声。原来是她烦我。做作业时我经常把手伸到她那去,打扰了她,所以,她宣布了这个决定。“从此以后,你和我都不能超过这条线,”她边说边画,“谁超过这条线,谁就受惩罚。”  相似文献   

19.
我不是一个善于学习的人.所以“论坛”对我而言,却是盛名之下,其实难副。我的风格,只作“漫谈”,但所谈都全部来源于自己的思考、体验和实践。  相似文献   

20.
<正>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这个仅有小学程度的青年,自费订阅了八种科技书报、杂志,并远行千里到陕西等地求师学艺。回家后,和爱人一同探索致富之路。八四年,仅养殖纯收入一万余元。乡亲们夸我是“养鸡专家”、“科学养殖能手”,爱人喜欢地说:“你成了咱家的财神爷啦!”我在实践中摸索出一条科学饲养,科学管理,低成本,高效益的养鸡途径。 1、提高雏鸡孵化率和成活率。如何提高孵化率?我采取了两个方面的技术错施:第一,增加孵化箱。开始学习煤油灯孵化小鸡技术,由于没有经验,用一个孵化箱,三层放蛋,二十一天一个操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