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光的本性的认识在科学史上是最激动人心的事件之一。 1818年,法国物理学家菲涅耳提出光具有波动性的学说,这一学说推翻了100多年以来占统治地位的光的微粒学说,为光学的理论和实验研究,以及实际应用都开辟了新的前景。  相似文献   

2.
<正>众所周知,牛顿第二定律只适用于宏观、低速物体的运动,那么为何牛顿第二定律只适用于宏观低速运动?关于这一点还得从近代力学的发展谈起,事实上,物质的波动性首先是从光的干涉、衍射以及偏振等现象中发现的,光具有的这些性质都是波动性,而在此之前人们认为光是由粒子组成的。后来爱因斯坦继承了普朗克提出的能量子观点,并建立了光子理论,但这种光子区别于牛顿的微粒学说,光子理论成功的解释了光电效应现象,爱因斯坦也  相似文献   

3.
国家创新体系学术思想形成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国家创新体系学术思想有Schumpeter的创新学说和List的国家学说两大理论基石,通过对两种学说各自研究线路和主要内容的剖析和比较,探索各自在国家创新体系学术思想形成过程中所作的贡献,从而论证了国家创新体系是这两种学说交汇的产物;并指出正是由于这两种学说的交汇才产生了目前不同的学术认识和未来国家创新体系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4.
祖国医学认为:小儿脏腑娇嫩,藩篱薄疏,哮喘频发,对其研究亦较深入和广泛,一直是百家争鸣,莫衰一是,祖国医学在小儿哮喘临床的成功运用并非鲜见。古往今来,有关论述屡见案端,经参阅古今文献,对其证治渊源进行系统阐述和辨析,阐述体质学说、夙根学说到五脏相关学说的发展进程。本篇主要论述哮证的体质学说和五脏相关学说。  相似文献   

5.
对阴阳五行学说的再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阴阳五行学说曾对中国古代科学的发展。特别是中医基础理论的形成产生过积极的影响。它对近、现代科学也颇有借鉴意义。美国研究中国科技史的学者(R·A·尤里塔)说:“现代的科学思想体系并非西方的私有产物或财富,亦非仅属于亚里士多德、欧几里德、哥白尼或牛顿,同时也记载着属于中国的老子、邹衍、沈括、朱熹的功绩。当今科学发展的方向,出现将世  相似文献   

6.
很久以来,人们关于光的本性的认识就有微粒说和波动说之争。在17世纪惠更斯就曾提出过光是一种波动,并用光的波动说成功地说明油膜的干涉现象。但是光的波动说不能完美地解释人们司空见惯的光的直线传播,再加上牛顿的权威性,光的波动说未能得到科学界的承认,牛顿的微粒说仍占统治地位,一直延续了很多年。其间虽有人提出对光的波动说的各种佐证,都未能从根本上被确立,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光的波动说不能定量地说明光通过障碍物所产生的衍射现象。  相似文献   

7.
这位便是艾萨克·牛顿。传说他通过观察思考苹果落地现象,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此外他还有很多其他发现和发明。发现光的性质微积分创造出“微积分”这一高级的数学方法。通过实验发现白光实际上是由很多颜色的光混合而成的。世上万物都会互相吸引——通过这一定律,发现了天体运动的秘密。发现万有引力定律艾萨克·牛顿(1642 ̄1727,英国)用玻璃制作的望远镜看物体,颜色容易发散。使用凹面镜收集光线,颜色则不会发散。利用这点,制作新的望远镜。制作反射望远镜我是代替牛顿的……精灵那顿!今天我来到南极大陆。在这里我将和我的助手企鹅先生一…  相似文献   

8.
论述了元极学的自然科学属性、人体科学特色及人文科学智慧。其自然科学属性体现在它研究天地万物的本原物质及其运动规律,即为三元学说、三极学说和无有学说。其人体科学特色体现在,把人作为性与命相合的有机整体,揭示了人的生命起源,疾病产生及其防治的规律,即为性命学说。其人文科学智慧体现在,认为人,自然界和社会是相互关联的整体,彼此要和谐运化才能共存,即为和论,量论,天为论,道德论等。  相似文献   

9.
《发明与创新》2004,(1):23-23
为了解释雄性孔雀的尾部羽毛呈现出绚丽多彩的色彩,复旦大学资剑教授和刘晓晗博士的研究组,利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光学测量以及理论模拟,研究了孔雀羽毛颜色的来源。据了解,自然界产生颜色主要途径是色素,但有些动物经过进化却选择了结构颜色,即依靠自然光与波长尺度相似的微结构的相互作用而产生颜色。牛顿第一个提出包括孔雀等鸟类的羽毛、昆虫等的颜色来源于薄膜干涉。人们也了解到许多鸟类包括孔雀的羽毛中存在有规律的周期结构,但对孔雀羽毛等颜色来源的物理机制还没有清晰的了解。与薄膜干涉不同,资剑教授和刘晓晗博士的研究发现,孔雀…  相似文献   

10.
张园 《百科知识》2011,(3):26-27
60年代,台湾一位学者在研究中医五行学说理论时,突发奇想,把五行中的五色和地球上的人种联系起来。他认为,如果五行学说是一种科学,那么,世界上就应该有蓝种(色)人。  相似文献   

11.
300年来人们—直在微粒子碰撞产生引力的道路上探索引力的来源。陈绍光创先将这一学说,引入到量子场论进而联系到广义相对论,得出了静态和动态的新的引力公式。本文介绍陈绍光先生创建的新引力公式产生的背景和过程,并对该公式的内涵及其特点进行简要评述。  相似文献   

12.
新书推荐     
正《从哥白尼到牛顿:日心学说的确立》吴以义◎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年12月定价:55元本书论述了从哥白尼到牛顿近两百年的日心学说发展史,详细还原了这一人类认识史上重要事件的来龙去脉,并深入讨论此学说在认识论、历史观和世界观等领域提供的教益。吴以义教授博采众论,对哥白尼、第谷、开普勒、伽利略、牛顿等一流科学家及其论著和观点进行了生动的描述和系统的研究,并在书中广泛使用了大量原始资料,其中绝大部分尚未为中国学术界所知晓,是科学思想史的一部力作。  相似文献   

13.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是中学生物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介绍了如何使用角色扮演法教授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使抽象难懂的自然选择学说概念具体化.  相似文献   

14.
经过将近半个世纪的反复争论,牛顿学说因为得到实测结果的证验而逐步在欧洲大陆被接受。在很大程度上,牛顿学说成为启蒙运动的触发点和意识形态根据,具有将欧洲甚至世界带入现代的巨大意义。  相似文献   

15.
《独共南山守中国》一书提出的平面文化比较架构 ,实现了文化研究方法上的突破 ,作者据此提出的“大孔子学说”,虽然在理论尺度上存在着不一致 ,但仍有其重大的理论价值。文章针对国内学者对“大孔子学说”的批评 ,指出“大孔子学说”的实质是第三种道路。  相似文献   

16.
研究旨在以洛克的<政府论>为基础探寻版权制度的理论基础.通过理论假设、类比、分析和总结,本文认为,洛克的劳动财产权学说确立了劳动是获得财产权的必要条件,为版权的原始取得和正当性提供了理论基础.该学说中关于财产权范围、财产权行使务件等理论,较好地证明了版权的权利范围和版权行使范围的有限性,也为版权不得滥用原则提供了合理性基础.  相似文献   

17.
关于地球海陆的变迁,德国气象学家魏格纳在1910年左右提出了大陆漂移学说;到了20世纪中叶,人们发现了越来越多支持大陆漂移的证据,并在魏格纳理论的基础上进行完善,提出了板块运动学说(或称板块构造学说):地球表面是由一些巨大的板块所组成,而这些板块则是由地壳和最上部的地幔所构成的,厚约70~125千米,称为岩石圈。在坚实的岩石圈之下,是一层具有塑性、厚约250千米的地幔——软流圈,这些板块可以在软流圈上缓慢移动,并且各自消长,使得地球表面变成一幅板块大拼图。板块运动学说被科学界所接受,一种重要的证据,就是科学家在海底发现了地磁…  相似文献   

18.
李云 《今日科苑》2009,(12):174-174
"实体学说"是亚里士多德哲学的基本内容,"实体"是他的哲学的核心范畴。亚里士多德对于"实体范畴"的论述包含有唯物主义的因素,同时也包含有极大的混乱,也存在着错误的观点。"实体"这个的内容和对它的理解,一直是唯物主义路线和唯心主义路线剧烈斗争的场所。为了科学地了解哲学史上两条路线的斗争,站在辩证唯物主义立场,理解亚里士多德的"实体学说"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9.
牛顿环一直是困扰触摸屏质量提高的问题之一。本文分析了牛顿环现象产生的光学条件雇触摸屏上形成的机理,运用反向思维提出了解决此问题的一系列对策,并用具体实例验证了此类对策在电阻屏上的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20.
本论文对非线性光学中光限幅的机理进行了研究,介绍了非线性吸收、非线性散射、非线性折射、非线性反射等光限幅机理,利用这些效用可以用来制作光限幅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