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根据能量守恒与转换定律,认为物质不能凭空创造,也不会随意消灭;但是可以转换,并且永恒地运动着。碳、氢、氧、氮等是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成分。生物必须不断地从环境中取得这些元素,同化为机体本身,才能生长、发育和繁殖。可是地球上这些元素的贮存毕竟是有限的,而生命的延续和发展却是无穷尽的,两者之间的矛盾只有在自然界的物质不断的循环转化的条件下才能解决。碳的循环在中学植物学课本中专列一章;氧的吸收及其在生命活动中的意义易被人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思想论坛1995年第2期鲍爱国《试论毛泽东社会主体动力观》推动人类进行物质生产活动的内在动力是社会主体人对自己生存和发展的物质价值和精神价值的追求,毛泽东的社会主体动力论注重的是后者。他认为必须营造一个激励的、公平的、纯洁的、不断革命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3.
任何生物都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生物和环境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生物只有不断地从环境中获得生存所必需的养料和氧气,才能正常生活。同时,生物的生命活动又能不断地改变环境。生物与环境是一个整体。如果生物所生存的环境遭到破坏,生物就不能从环境中获取养料和氧气,因而也就不能正常生活,所以,环境对于生物的生存至关重要。发生在校园里的一次偶然事件,使学生认识到生态环境对于生物生存  相似文献   

4.
我爱植物     
人们把水比喻成生命之源,我觉得植物也是生命之源。很久很久以前,植物是第一种在陆上繁衍生存的生物,它们世代生存在这个美丽的星球上,直到其它生物来到了这绿色的世界,一片宁静祥和的景象荡然无存。它们  相似文献   

5.
生命是蛋白体(包括蛋白质和核酸等生命物质)的存在方式,是物质运动的最高级形式,其本质是新陈代谢.生物是指自然界中有生命的物体,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三大类.“生物”是集合概念,“生物体”则是集合元素的概念.因此,生命是一种物质运动形式,生物体是能进行这种运动的生物中的个体. 应激性是在新陈代谢的基础上.生物体对外界的刺激(如光、温度、声  相似文献   

6.
人与自然通过人的劳动进行信息交换、能量交换和物质交换,即三大交换活动协同运动。生物个体即个人的“三大交换”是基础,社会“三大交换”是必不可少的中间环节。个人的“三大交换”与社会“三大交换”的活动就是“私”与“公”的矛盾。“私”与“公”矛盾的运动,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和人的发展。“私”、“公”矛盾的运动过程,也就是社会发展的过程,是实现人的自由发展的动力。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阶段正确处理“公”、“私”矛盾,主要是树立“公”、“私”分明的观念,实践劳动是人生存发展之本,正确把握个人角色的变换。  相似文献   

7.
物质世界是矛盾的世界。所谓矛盾,就是“既对立又统一”①。这种对立统一关系不仅反映了事物内部的本质联系,而且揭示了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亦即事物内部的矛盾性是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毛泽东曾经指出:“唯物辩证法认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②这里的内因正是事物内部的矛盾发生。毫无例外,“事实上,即使是外力推动的机械运动,也要通过事物内部的矛盾性”③。那么物体产生机械运动的内部矛盾是什么呢?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的对立面,双方既相互排斥、相互否定、…  相似文献   

8.
物质运动形式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也没有离开运动的物质.物质世界总是处在永恒不息的矛盾运动之中,运动是物质存在的根本形式.由于世界物质的多样性,因此,物质运动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恩格斯指出,运动包括“宇宙中所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从简单的位置变动起直至思维止”.世界物质运动形式是繁杂多样的,但基本上可以归结为五种:机械的、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和社会的运动形式.在每一种基本运动形式中,又包含着许多具体的形式.如物理运动形式中的电、磁、光等具体运动形式;社会运动形式中的阶级斗争、生产斗争、意识形态和思维的发展等具体运动形式.各种物质运动形式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如摩擦生热、电,是机械运动转化为物理运动.热引起燃烧,是物理运动转化为化学运动.生命这种运动形式则是经过长期机械的、物理的、化学的运动转化而  相似文献   

9.
<正> 1.生物与生命 生命是蛋白体(包括蛋白质和核酸等生命物质)的存在方式,是物质运动的最高级形式。生物是指自然界中有生命的物体,包括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三大类。即生命是一种物质运动形式,生物是能进行这种运动的物体。 2.蛋白质与多肽 就单纯蛋白质来说,蛋白质是由一条或多条肽链组成,如胰岛素含两条肽链,血红蛋白含四条肽链。蛋白质有四级结构,肽链无四级结构。一条刚从核糖体中  相似文献   

10.
一、解放前党在语言战线上的斗争“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人类要生存,就必须组织社会进行生产,创造物质财富,在进行生产、创造物质财富的过程中,必须进行交际,交流思想,才能协调其共同的活动,才能使物质生产不断进行,人类才能存在并向前不断发展。在阶级社会中,人们除了生产物质财富外,还必须进行阶级斗争;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动力。语言既是  相似文献   

11.
水对我们的生命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是生命的源泉,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不可缺少的最重要的物质资源之一。一切营养物质必须溶解在水中才能被生物吸收和利用。水对我们人类非常重要,没有水世间万物都不能存在。  相似文献   

12.
生物是环境的产物 ,生物要依赖环境才能生存和发展 ,环境又因生物的存在而受到影响和改变 .生物与环境只有达到高度的和谐统一 ,环境才有可能给生物带来取之不尽的财富 .否则 ,生物的生存将受到威胁 .所以保护环境 ,就是保护地球上的生命 ,保护人类自己  相似文献   

13.
《科学课》2004,(4)
在一个特定的区域中,所有相互作用的生物与非生物构成一个生态系统(ecosystem)。栖息地 草原犬鼠是一种生物。生物生活在一个生态系统中的某个特定的位置。一种生物为了生存、成长和繁殖,必须从其周围的环境中获取所需的食物、水、庇护场所和其他物质。生物生活于其中,并且能给生物提供生存所需物质的场所,称为栖息地(habitat)。  相似文献   

14.
“生命禁区”的颜色地球上的植物,作为生态系统中的第一级生产者,是生命存在的基础。而植物的生存,与所有的生命一样,都是离不开水的。那么,在罗布泊地区极端干旱和高度盐渍化的环境中,植物是怎样顽强地维持生命的呢?  相似文献   

15.
挑战“死亡之地”的生命现在的罗布泊地区是我国最干旱的一隅,年降水量不足10mm,这里不仅没有淡水,而且土壤含盐分很高,生物几乎无法存活,所以罗布泊被称为“死亡之海”、“生命禁区”。在这种极端干旱和高度盐渍化的环境中,动物和植物是怎样顽强地维持生命呢?在罗布泊盐土上生长的植物,都具有极强的耐盐能力,能从矿化度较高的水中汲取生命的动力,如盐穗木、罗布麻、盐地凤毛菊、叉枝鸦葱、沙拐枣、黑果枸等,构成了罗布泊地区种数不多、特色显著的植物世界。红柳是一种落枝叶灌木,它的叶子为了适应干旱环境,已变态缩小成鳞片…  相似文献   

16.
水质污染是当今世界令人瞩目的环境问题。随着工业的发展 ,水质污染日趋严重。许多厂家受经济利益的驱动 ,将大量的废水 (如印染水、生物制品废水等 )排入河道 ,污染了水资源 ,造成许多地方发生饮用水的困难。所以 ,有必要对水质进行监测和治理。1 藻类在水污染监测中的作用我们知道 ,水是生命之源 ,生物与它们生存的环境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统一体。水体受到污染后 ,必然对其中生存的生物在各个方面产生影响 ,生物也对此作出其不同的反应和变化。而浮游藻类是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植物 ,是一个初级生产者 ,在整个水生生态系统中有着独特…  相似文献   

17.
进行终身学习的人有什么特征呢?一、未完成的人人与一般生物在生命意义上的区别正是在于人的未完成性和未确定性。这种未完成性和未确定性为人的发展留下了广阔的空间 ,人的整个生活过程是不停地学习、不停地变成一个人的过程。进化是世界不断发展和进步的动力。人的进化主要是通过在环境中不断地学习那些自然和本能所没有赋予的生存技术而形成的 ,其生存立足于潜能。脑科学的研究表明 ,人的大脑还有很大一部分潜力未曾加以利用 ,甚至一些权威估计未曾利用的大脑潜力高达90 %。在人的不断进化和发展过程中 ,社会分工出现了。在极大提高生…  相似文献   

18.
细胞浅说     
生物与无生物的区别,就在于生物是有生命的。所谓有生命指的是它们具有新陈代谢的能力,它们有生长、繁殖、运动、应激性及遗传变异的特性。做为生命体,必须有三种要素:即生物大分子——构成生命的物质基础;信息——“指导着”生命有条不紊地进行;能量——为生命活动提供动力。这三种要素对生命是缺一不可的。生命是如何起源的问题,自古以来一直存在着不同的看法。我们说生命并非神创的。生命物质是从非生命物质演化而来的。它们是由无机物转化为有机小分子,再由它转化为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核酸、多糖、脂类等)。以后,生物大分子形成多分子体系,再演化为原始生命。原始生命经历了几十亿年的演化,由前细胞型生命体进化到细胞型生命体。我们今天在地球上所见的生物就是由这些远古时代的“祖先”演化而来的。  相似文献   

19.
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但具有遗传、复制等生命特征,个体极其微小的非细胞生物,是微生物中最小的生命实体。它们组成简单,绝大多数仅由一种核酸(DNA或RNA)及包在外面的蛋白质衣壳组成。病毒不能单独进行繁殖,必须在活细胞内才能增殖,具有高度的专一寄生性。根据宿主的不同,可分为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噬菌体)和拟病毒(寄生在病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全球所共同面临的最突出的问题之一,对学生进行生态教育愈来愈显得重要和紧迫.在生物课教学中,笔者着重从五个方面强化学生的生态意识.一、从实验观察入手,引导学生树立生物与环境相互依存的辩证观点生物的生存离不开环境,生物依靠环境供给的物质和能量而生活,受到光、大气、水、温度及其它生物等环境因子和人的限制;同时生物的生命活动又不断地影响、改变环境,也影响人类的生存.为使学生树立这一辩证观点,我引导学生分别做了蚯蚓与阳光、水分、温度关系和菜豆的向光性、向水性实验,再通过蚯蚓生活之地的环境、菜豆生长的条件的观察,使学生弄清蚯蚓、菜豆个体对环境的依赖关系,再组织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