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市声拾趣     
张恨水 《中文自修》2012,(Z1):15-16
北平小贩的吆唤声,复杂而谐和,无论其是昼是夜,是寒是署,都能给予听者一种深刻的印象。我也走过不少的南北码头,所听到的小贩吆唤声,没有任何一地能赛过北平的。北平小贩的吆唤声,复杂而谐和,无论其是昼是夜,是寒是暑,都能给予听者一种深刻的印象。虽然这里面有部分是极简单的,如"羊头肉""肥卤鸡"之类。可是他们能在声调上,助字句之不足。至于字  相似文献   

2.
林清玄 《同学少年》2009,(11):41-41
我也走过不少的南北码头,所听到的小贩吆唤声,没有任何一地能赛过北平的。北平小贩的吆唤声,复杂而谐和,无论其是昼是夜,是寒是暑,都能给予听者一种深刻的印象。虽然这里面有部分是极简单的,如"羊头肉","肥卤鸡"之类。可是他们能在声调上,助字句之不足。至于  相似文献   

3.
市声拾趣     
正我也走过不少的南北码头,所听到的小贩吆唤声,没有任何一地能赛过北平的。北平小贩的吆唤声,复杂而谐和,无论其是昼是夜、是寒是暑,都能给予听者一种深刻的印象。虽然这里面有部分是极简单的,如"羊头肉""肥卤鸡"之类。可是他们能在声调上,助字句之不足。至于字句多的,那一份优美,就举不胜举,有的简直是一首歌谣。  相似文献   

4.
市声拾趣     
正我也走过不少的南北码头,所听到的小贩吆唤声,没有任何一地能赛过北平的。北平小贩的吆唤声,复杂而谐和,无论其是昼是夜,是寒是暑,都能给予听者一种深刻的印象。虽然这里面有部分是极简单的,如"羊头肉","肥卤鸡"之类。可是他们能在声调上,助字句之不足。至于字句多的,那一份优美,就举不胜举,有的简直是一首歌谣,例如夏天卖冰酪的,他在胡同的绿槐荫下,歇着红木  相似文献   

5.
正打我记事起,父亲常说的"吆车防翻车"就萦绕在我的耳畔。懵懂的我问询其意,父亲说:"长大了,你会懂的。"于是,"吆车防翻车"这五个神秘的字,就像童谣一般扎根在我幼小的心田。时间过得真快,眨眼间,我从一个娃娃长成一名解放军战士。入伍之际,父亲将一册扉页写有"吆车防翻车,与我儿共勉"的笔记簿递给我,并告诉我,"吆车防翻车"是我目不识丁的爷爷教诲他的一句话。爷爷少年时就是十里八乡响当当的吆车把式,不仅车拉的货多,而且不管多么难行的道路,都能准时将货物安全运达目的地。这令同行十分羡慕,问其秘诀,他老半天吐出五个字——"吆车防翻车"。细问其详,爷爷从  相似文献   

6.
当炊烟追着晚霞、夕阳恋着青山、牧鞭甩出山歌的时候,打谷场上,大扫帚撵着灰尘,大水瓢驱散暑气.一番忙碌之后,一张张红润润的竹床,一领领金灿灿的草苫,横七竖八地摆上了打谷场.小饭桌端出来了,小板凳围起来了,随着一声声高亢的吆儿唤女声,满场上响起了锅碗瓢勺"交响乐",小小村落就此拉开了纳凉的序幕.  相似文献   

7.
四十岁以上的人都知道京剧样板戏,特别是《沙家浜》,但很少有人知道它的编剧汪曾祺,他被称为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其主要成就是小说和散文。《四方食事》收的就是汪曾祺谈吃的小品文。从古至今,文人中好美食者不少,汪曾祺就是一个。好美食的文人不是饕餮之徒,他们"吃的不仅是牛排,还有煎牛排时的嗞嗞声";不仅有舌尖上的感觉,还有目之所及、心之所想;享受的不仅是食物,还有上下几千年、纵横几万里、一些与吃沾点儿边的小资情调。随便选一句汪曾祺的句子:"苗族女孩子吆唤:‘玉麦粑粑……’声音娇娇的,很好听。如果下点小雨,尤有韵致。"这样的"吃",也只能在文人雅士中才找得到。  相似文献   

8.
欢迎投稿     
"驾——"阿笨跨着一把扫帚,挥舞着抹布当马鞭,吆喝道,"我也要去看大雪!"可他话音刚落,就一连打起了十几个喷嚏:"阿嚏,阿嚏,阿嚏……"紧接着,各个编辑部里,喷嚏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好似交响乐!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吹总若有所思,在桌上翻了翻,然后用两只手指  相似文献   

9.
农村实行联产承包生产责任制以后,粮食都是分户收割、脱粒、暴晒。一部分靠近学校周围的承包户,不经学校同意,到学校操场上脱粒打场,拖拉机声、吆牛声、吵嚷声,响成一片,老师提高嗓门讲课,学生还是常常听不清。扬场时,泥、灰纷纷扬扬飘落到教室里、  相似文献   

10.
生命的故乡     
不管是谁,都有妈妈。在我的老家,管母亲的乳房也叫"妈妈",孩子吃奶不说吃奶,说"吃妈妈"。当一个孩子哇的一声哭出声儿来,接着就是"妈,妈"地唤。对"妈妈"这个词,世上不同人种、不同民族、不同国度的人,读法几乎一样,总是用m音做声母,如英文里的  相似文献   

11.
岁:年。《捕蛇者说》:"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 期年:满一年。《邹忌讽齐王纳谏》:"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积年:好几年。《张衡传》:"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曩:从前。《捕蛇者说》:"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 向:先前。《石钟山记》:"与向之噌吆声  相似文献   

12.
从西柏坡到北平,只有370公里,但"陕北新华广播电台"变成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要完成的是从偏居一隅的山野到城市中心成为国家之声的巨大跨越。  相似文献   

13.
在《是与时》中关于良知,海德格尔逐一分析了什么是"良知的声音"、"良知的呼唤",是谁在呼唤,又是在呼唤着什么、唤向何处等问题。并最终阐明良知是理解"此是"的核心概念,即良知作为一种无声的呼唤,它将"此是"唤向自己最本己的"能是"和"在-世界-中-是",继而达致对"此是"的真正理解。  相似文献   

14.
"拔萝卜,拔萝卜,嘿吆嘿吆拔萝卜……"小兔提着满满一篮红彤彤的新鲜萝卜回家,正巧被屋外松树上玩耍的小猴看见了,馋得直流口水。中午,小兔把萝卜洗干净饱饱地吃了一顿,剩下的几只放在厨房里,便去睡午觉了。"哈哈!这下好了,我可以美餐  相似文献   

15.
谢啸实 《陕西教育》2014,(11):63-64
2014年10月6日电视剧《北平无战事》在北京卫视、天津卫视和河南卫视上星首播,成为2014年电视剧市场的一声平地惊雷。各种赞誉滚滚而来,虽然间或也有反对贬抑之声,零差评也未免是不负责任的吹捧,但终归瑕不掩瑜,《北平无战事》已经毫无疑问地坐上了2014年国产电视剧叫好叫座的头几把交椅。  相似文献   

16.
奕熙 《老年教育》2014,(10):8-10
<正>65年前,中共中央机关从西柏坡迁驻北平。在中国共产党从农村走向城市的那个历史性时刻,毛泽东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同志们,我们就要进北平了。我们进北平,可不是李自成进北平,他们进了北平就变了。我们共产党人进北平,是要继续革命,是要进京‘赶考’!"这是一场漫长的"历史考试"。从那时到如今,65年过去了,但也只是一场大考的开端。  相似文献   

17.
《木兰诗》(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一文中第三段描写木兰奔赴战场的情景是这样的:"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配套教参对这一句的解读是:"八句以重复的句式,写木兰踏上征途,马不停蹄,日行夜宿,离家越远思亲越切."对于一路疾行奔赴战场的描写,学生很好理解;但如何引导学生读出木兰的思亲情怀也就成了一个教学难点.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读透"不闻爷娘唤女声"一句,即要弄懂:到底是"爷娘唤女"还是"女唤爷娘"?  相似文献   

18.
心灵对话     
一匹烈马对众人会不屑一顾,但会臣服于真正的骑手;一头凶狠的狼狗会对行人狂吠不已,但训练员一声轻唤就能让它服服贴贴。为何会这样?这其实就是一种人与其他生命的对话,骑手、训练员都掌握了与它们沟通的语言。由此我们  相似文献   

19.
爱,很简单     
小时候,去唤二伯家的融融一块儿上学,不巧,她不在。我正下台阶,听见二伯说:"妮儿,先别忙了,我兜里装着刚摘的甜枣儿,你吃。"我以为对我说呢,正要搭话,就听到融融娘的答应声:"哦,成啊,等我放着给孩子吃。"我好生惊奇,回家一五一十地给娘学舌:"娘,二伯唤俺大娘妮儿呢,还给俺大娘摘甜枣子吃。"娘说:"那是好,一个人对一个人的好。"那时年幼,知道"好"就是"好"。多少年以后才明白,那"好"就是爱,是真爱。很长时间,我都为我娘唏嘘不已。我娘和我  相似文献   

20.
让心静下来     
常啸 《教师》2013,(13):1-1
世间最难静下来的是什么?不是狂风,不是骤雨,也不是尘世的喧嚣之声,而是一颗颗驿动的心。也许你能呼朋引伴,抑或能呼风唤雨,但是,在纷扰的白昼,在静谧的夜间,你能唤住自己驿动的心吗?你能静静地与自己的一颗心轻声细语地对话吗?让心静下来,在香茗散发的淡淡清香中,诵读风雅颂,研读文史哲,与经典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