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观察探究让所有学生围成一个圆圈,告诉他们要做一个游戏。游戏的规则是:当两个人面朝同一方向站立时,不可以互相触碰,当两个人相向而立时,就必须手拉手。重复这一游戏三次,每次用不同的规则选择要面朝圈外的学生。  相似文献   

2.
抢四角     
划一个边长三米的正方形,在每个角上画一个直径二尺的圆圈。游戏有五个小朋友参加,四个人每人占一个角,圆圈中间留一人。游戏开始时,四个站在圆圈内的人要随老师口令交换位置,中间的那个人寻找机会,乘他们交换时去占领他们的圆圈。如果圆圈被人占了,就留在圈外,  相似文献   

3.
1.猫抓老鼠这是一个两个人玩的棋盘游戏,棋盘如下图所示.开始时,放一枚棋子(代表猫)在棋盘的左上角(图中画猫的那个圆圈上),再放一枚棋子(代表老鼠)在除猫所在圆圈外的任何一个圆圈上.接着,就可以一人拿一枚棋子开始游戏了。  相似文献   

4.
1.猫抓老鼠 这是一个两个人玩的棋盘游戏,棋盘如下图所示。 开始时,放一枚棋子(代表“猫”)在棋盘的左上角(图中画“猫”的那个圆圈上),再放一枚棋子(代表“老鼠”)在除“猫”所在圆圈外的任何一个圆圈上.接着,就可以一人拿一枚棋子开始游戏了.“老鼠”先走,然后“猫”走,就这样轮流移动,每次移动可以从一个圆圈沿直线移到相邻的圆圈.不允许移到棋盘以外,  相似文献   

5.
一、运用游戏学习音标爱玩是每个小学生的天性,玩中乐、乐中学、学中受益。因此教师可以经常开展一些竞赛性、趣味性、启发性较强的游戏,激励学生进入乐学状态。如在学完元音音标[]和辅音音标[p][b][t][d][k][g]后,学生便利用课外时间玩在课堂上做过的LondonBridgeisfallingdown音标游戏。全班同学围成大圆圈,两个同学用手搭成桥并唱LondonBridgeisfallingdown。让做游戏的学生戴上音标头饰,搭桥的学生一个戴上辅音头饰[p][b][][],另一个戴上[t][d][k][g],其余的戴元音头饰[]。当桥塌下来,一个学生被卡住,让围圆圈的同学来拼读这三个音标,…  相似文献   

6.
张峰 《甘肃教育》2014,(14):73-73
正一、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1.游戏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社会化发展。在一些集体游戏中,学生需要互相帮助、互相配合,共同完成一些规定性的动作。如"喊数抱团"、"传球触人"等游戏,对养成学生集体生活的习惯、培养优秀的团队精神都有显著的作用。而且游戏的规则把活动者组织起来,要求他们遵守纪律,并履行一定的职责,可以从小培养学生对自己行为的责任感。  相似文献   

7.
正游戏人数:8人以上。游戏方法:①每三个小朋友组成一个小组,每个小组中,由两个小朋友扮大树,另一个小朋友扮松鼠。剩(shènɡ)下的两个小朋友,一个担任主持,另一个扮猫头鹰。②"大树"面对面站立,并伸出双手搭成一个圆圈,"松鼠"站在圆圈中间。③游戏开始。如果主持人喊"松鼠","大树"不动,"松鼠"要马上离开原来的"大树",重新选择其他"大树"。"猫头鹰"要在此时趁机迅速钻到其中一棵"大树"中。  相似文献   

8.
不论城市还是乡村,孩子们大都喜欢在大街小巷里玩“逮人”的游戏。幼儿园里的“逮人”游戏,多数就是在这一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逮人”游戏有追逐逮人、圆圈逮人、踩影子、老鹰捉小鸡和抢阵地等。“逮人”游戏和过家家、开汽车、开火车等游戏不同,这种游戏有的追,有的跑,玩法多样,场面热烈,能锻炼幼儿多方面的能力。特别是追逐“逮人”、圆圈“逮人”和夺阵地等游戏,在今天竞争日趋激烈的年代,更具有锻炼和教育价值。   追逐“逮人”。   定出谁是追逐者,然后发出信号,逃跑者迅速跑散,追逐者开始追捉逃跑者。由于是一种简…  相似文献   

9.
席勒说:"只有当人充分是人的时候,他才游戏;只有当人游戏的时候,他才完全是人."[1]游戏与玩耍是儿童的天性,他们在游戏中玩耍,在玩耍中学习、求知,通过有趣的游戏,他们的身体、各种感官和心理因素都处在积极的活跃状态中,从而获得精神的愉悦与充实.道德教育,应通过开展具有游戏因素的教学活动,使品德教育与游戏有机融为一体,让儿童在游戏的自由王国中得到身体、精神的满足和快乐喜悦的享受.因此,道德教育如能在"玩"上下功夫,使学生了解"玩",学会"玩",能在"玩"中寻趣,"玩"中求知,"玩"中发展,则可以让儿童的身心得到彻底的解放.这样的道德教育对于儿童来说,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真正的幸福.  相似文献   

10.
游戏说明:起点线前8米处,画三个圆圈。第一、二个圆圈之间写上"+"号,第二、三个圆圈之间写上"="号。爸爸、妈妈各拿写有1~5数字的卡片。儿歌声中,爸爸任意拿一张数字卡片跑放至第一个圆圈;妈妈也任意拿一张数字卡片跑放至第二个圆圈;孩子跑至第三个圆圈处,从放在圆圈旁的数字卡片中(写有2~10数字),选出得数正确的放入第三个圆圈中。孩子选对了爸爸、妈妈要表扬,选错了要纠正。游戏说明:室内,爸爸、妈妈面对面,在间距3米左右处站好。爸爸手拿系有长绳的沙袋,沙袋代表蟑螂。儿歌声中,爸爸将"蟑螂"抛向妈妈身边的孩…  相似文献   

11.
缤纷地带     
抢据点游戏准备:10~15个队员为一组,站成一个较大的圆圈;每个队员用脚在站立处画个小圈;队员按1、2、3轮流报数,每人记好自己的号数;选出一人担任叫号员。游戏过程:游戏开始时,叫号员站在大圆圈中央,高声喊出1、2、3  相似文献   

12.
正我是一个特别喜欢体育运动的小男孩,对数学却感到特别的头疼。那天,老师教我们玩一个"报数字,抱成团"的体育小游戏。游戏的规则十分简单:大家围成一个圆圈,由一个人做"司令"指挥,接着大家按一个方向绕圈走动,"司令"报出任意一个数字,站在圆圈上的小伙伴马上要以这个数为一个小组抱在一  相似文献   

13.
张永飞 《教育》2011,(34):23
"开心农场"是一款风靡时下的网络游戏,游戏中,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一个农场主,在自己的"农场"里开垦土地、种植蔬菜和水果。这游戏里的生活在云南省沾益县菱角三中,被老师和学生们搬进了现实——他们有着属于自己的农场,辛勤劳作,开心收获。一个能让学生"吃得好"的地方菱角三中位于云南东部的大山深处,是一所典型的山村初级中学,有汉、回、彝、苗等族学生1000余人。随着国家"两免一补"政策的实施和推进,菱角三中的学生们逐渐解决了"吃得饱"问题,但怎样才能"吃得好"又成为一  相似文献   

14.
换物奔跑     
一、活动目的培养学生对工作认真负责的精神 ,培养集体荣誉感 ,发展奔跑能力。二、游戏准备1 小皮球 ,接力棒 ,文具盒。2 划起跑线和八个小圆圈。三、活动过程1 谈话激趣 :同学们 ,你们喜欢做游戏吗?做过什么游戏?老师今天跟大家介绍一种游戏———换物奔跑。2 游戏方法 :在场上划一条起跑线 ,前面10—15米处并排画四个圆圈 ,再在前面10米处画四个圆圈 ,间隔3米 ,圈内放一个文具盒和一个小皮球。将学生分成相等的四队 ,正对圆圈站在起跑线后 ,各队排头手持一根接力棒(见图)。教师发令 :“预备———开始” ,各队排头迅速跑向…  相似文献   

15.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1-2年级的音乐课堂教学要"充分注意这一学段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和好奇、好动、模仿力强的身心特点,善于利用儿童的自然嗓音和灵巧形体,采用歌、舞、图片、游戏等相结合的综合手段,进行直观教学"。根据这一教学理念,我们可以把游戏教学融人音乐课堂,通过唱唱、跳跳、动动、玩玩的游戏让学生去感受音乐、体验音乐。使自己成为游戏中的角色,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16.
一、两位刚走上工作岗位的体育教师的教学案例案例一:在进行"篮球—反弹球"教学时,教师让学生以4人为一小组,然后在宽松的环境下自由练习"双手胸前传球"。可是学生一、两分钟就完成了练习任务。(教师未作任何点评)接着,学生站成四排横队,每排的第一个学生拿一个篮球,要求学生把球反弹到正前方3、4米远的环形圆圈内。练习分两个层次:第一层次练习,把环形圆圈平放在地上,将球反弹至环形圆圈;第二层次练习与第一层次的反弹球练习不同的是,环形圆圈由学生拿着并  相似文献   

17.
正语文课程标准中的"实施建议"指出:"……汉语拼音教学尽可能有趣味性,宜以活动和游戏为主。"一年级学生是好动的,他们喜爱游戏,难以长时间地保持注意力。根据他们的年龄特点(学龄阶段),一二年级的学生一次性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在20分钟左右。而拼音字母是抽象的表音符号,缺乏具  相似文献   

18.
听声叫名     
参加游戏者围成圆圈,请一位幼儿蒙住眼睛站在圆圈中央。幼儿围成的圆圈一边转动,一边分别呼喊被蒙住眼睛的幼儿的姓名,让他猜是谁在喊他。猜对了与被猜着的人交  相似文献   

19.
<正>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已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他们学习数学可以从已有的生活体验出发,从生活中找"数学素材","想"数学问题,而低年级的学生经验和知识积累有限,适宜在游戏中学习数学。一、在游戏中数学能体现学生的"主动性"  相似文献   

20.
狼和羊在操场中央划两条相距50~70厘米的平行线作为陷阱。参加游戏的人,其中一人扮狼,在陷阱内。其余参加者扮羊,均在平行线的一侧。教师发信号,游戏开始,羊纷纷跳过陷阱(可来回跳数次),而狼则截获羊,用手触及即可。在陷阱内也可有2~3只狼。狼不得越出陷阱。乌鸦捉麻雀在地上画一个大圆圈,一人扮演乌鸦,在圆圈内,其余的参加者为麻雀,均在圆圈外。麻雀可沿圆圈线跳进跳出,乌鸦力争将跳进的麻雀捉住。被捉住者停止游戏一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