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眼下,关注民生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媒体要做到"三贴近",即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就必须关注民生.党报的新闻标题,要想吸引人,就必须让民生唱主角.  相似文献   

2.
"三贴近"在媒体中并不新鲜,是个老话题。"三贴近"即"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这是对新闻工作者提出的一个重要的要求,也是新闻工作者必须要做到的。然而,记者在采访中是否真的做到了"三贴近",最近,全国的新闻工作者都在参与"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是一次活动,也  相似文献   

3.
郑时雨 《青年记者》2009,(14):77-78
眼下,关注民生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媒体要做到“三贴近”,即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就必须关注民生。党报的新闻标题,要想吸引人,就必须让民生唱主角。  相似文献   

4.
生活类副刊,一直是体现党报"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重要载体。在新兴媒体多元化的竞争中,省级党报的生活类副刊正呈现出不同的表现形态。  相似文献   

5.
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不仅是党对新闻工作的要求,也是受众对新闻工作的要求。媒体只有在新闻实践中坚持不懈地、认认真真地做到“三贴近”,才能赢得爱众,为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服务好。思想感情要贴近要坚持不懈地做到“三贴近”,新闻工作者首先要解决思想感情问题。大  相似文献   

6.
社会新闻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见长的特点,在新闻媒体中有着极为广泛的读者群,已成为众多媒体特别是党报等主流媒体与都市类报争夺读者、扩大影响力的重要领域。在新闻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党报等主流媒体的社会  相似文献   

7.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宣传思想工作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的根本途径。多年来,笔者一直在省级党报的理论评论宣传部门工作。这里,想就理论评论宣传如何做到“三贴近”问题,谈一些粗浅看法和体会。“三贴近”是理论评论宣传的必然要求理论评论宣传,是舆论导向中的旗帜和灵魂。它承载着评是非、亮观点、论道理,引导、教育、提升人的素质和指导社会实践的重要功能。因而它的地位和作用历来受到高度重视,始终是主流媒体新闻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主流媒体彰显品位的一个重要标志。但是,理论评论宣传如果把握不好,就容易谬…  相似文献   

8.
深刻领会、认真贯彻中央关于新闻报道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的精神,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闻工作,是新闻界当前面临的一个重大任务一、坚持"三贴近"对提升媒体影响力,打造核心竞争力具有深远的意义1、打造核心竞争力的根本要求观念形态的正确与否以及影响大小,只能放到社会实践这个公正的"裁判员"面前检验。作为意识形态范畴的新闻报道如能贴近实际,真实反映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能贴近生活,把握社会生活的主流,使报道入情入理,充满生活色彩,富有生  相似文献   

9.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新闻规律对媒体的客观要求,也是党报改革的突破点之一。作为记者,如果不能做到“三贴近”,写出的文章就不会有亲和力,不会有说服力,不会有吸引力,就很难发挥党报的喉舌和耳目作用。  相似文献   

10.
我国新闻事业的性质决定了主流媒体要"姓党"、要为民。这就要求我们在新闻宣传中,要强化两头,弱化中间。"强化两头"就要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强化两头"就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强化两头"就要增强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  相似文献   

11.
中央提出,新闻报道要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这是办好党报的根本出路。如何做到"三贴近"呢?笔者以为必须抓住四点,即找准读者的视点,关注社会的热点,发现会议的亮点,  相似文献   

12.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新闻规律对媒体的客观要求,也是党报改革的突破点之一。作为记者,如果不能做到“三贴近”,写出的文章就不会有亲和力,不会有说服力,不会有吸引力,就很难发挥党报的喉舌和耳目作用。因此,党中央提出的“三贴近”原则,不仅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相似文献   

13.
施中梁 《今传媒》2005,(6):32-33
党中央一再强调新闻宣传工作要“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可见“三贴近”是新世纪新阶段加强和改进新闻宣传工作的着力点和突破口,也是媒体不断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化能力的必由之路。“三贴近”中,贴近群众是核心。贴近了群众,也就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这与新闻媒体更多地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坚持把群众的意愿与利益作为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宋环宇 《新闻传播》2009,(7):112-112
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党的新闻工作要求,新闻报道能否做到“三贴近”,不仅关系到新闻媒体能否落实好党的新闻宣传方针,能否完成好光荣使命,而且也事关媒体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林城晚报》在新闻报道实践中立足于人文关怀,以人性化报道实践“三贴近”原则,寓“三贴近”原则于人性化报道之中,推动新闻事业的改革与创新。  相似文献   

15.
<正>从"走转改"活动开展以来,让党报实现了最佳宣传效果,新闻报道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近两年来,笔者感受到全国各主流媒体积极参与"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同时,各媒体根据各自特点,策划出各具特色"走转改"栏目,使百姓更加关注媒体。鸡西日报随着"走转改"活动的展开,也开设了《走基层看变化》、《记者走基层》、  相似文献   

16.
正"三贴近"就是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实质是贴近生活中的群众。贴近实际,就是立足实际,使新闻报道更好地体现社会的时代特征,反映时代精神;贴近生活,就是深入到火热的现实生活中去,使新闻报道充满生活色彩,富于生活气息,反映生活本质;贴近群众,就是要深入群众,了解群众,了解群众关注的焦点和热点,反映群众呼声,使新闻报道可亲可信,深入人心。  相似文献   

17.
广播是党和人民的耳目和喉舌,既要忠实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也要及时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呼声和意愿。广播要在党和人民群众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就要切实做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要实现新闻工作的"三贴近",关键在编辑、记者思想观念上的"三贴近"。新闻报道什么?怎样报道?首先决定于编辑、记者的选择。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广播电视台领导班子经常组织编采人员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刻领会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作为主流媒体的各级党报,注重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将视角更多地投向普通群众的民生报道。众多的民生报道多侧面、多角度地反映群众的生活和工作,为党报增色不少。襄樊日报也作出了大胆尝试,并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红河日报社"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全面展开,全体采编人员以作风转变带动文风转变,使党报新闻宣传的聚焦点更加关注民生,新闻宣传工作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作为红河州的主流媒体,《红河日报》党组、编委会高度重视"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工作,早动员、早部署,提出了"走  相似文献   

20.
"三贴近"原则就是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党中央在新时期对宣传工作的新要求,也是"三个代表"思想的具体实践.如今,新闻出版单位都在努力从"三贴近"入手,加强和改进宣传思想工作.新闻宣传开始更多地把镜头对准基层,把版面留给群众,多用群众的语言,多联系群众身边的事例,多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多报道实在的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