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5 毫秒
1.
无论汉民族文化抑或少数民族文化,都有将花视作民间信仰的传统,这种多民族之间不谋而合的文化传统反映了多民族文化的共同性和共通性,即对生命的敬重及族群情感的维系。花神信仰既是勾连本族人民的共同情感和本土文化意识的纽带,又是多民族文化相交互融的枢纽,尤其是在当前多民族交融语境之下,花神信仰起着沟通交流的关键作用,同时其自身的意义也在不断丰富,书写着当代实践的多样篇章。该文探索了花神信仰在当下的实践模式,以舞剧《花界人间》为例分析了花神信仰的现代性叙事表达,进一步肯定当代艺术形式对传统民族文化表现形式的革新和新内涵的赋予,在延续民族精神和审美内涵的同时,有助于增强大众对花神信仰的文化认同感,继而从文化认同层面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相似文献   

2.
《职业圈》2014,(22):52-53
有人问我,为什么做企业文化?其实说到底就是为了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现代社会是工业社会,而工业社会的主要文化形态是企业文化。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建立全民族的精神核心,鼓舞干劲为国家发展提供内在动力,塑造一个既是民族的,又是企业的,还是个人的精神理念,为此需要建设企业文化。什么是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超越管理、运营、治理的、治心,它是道,而不是术。  相似文献   

3.
企业文化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精髓,更是一种科学的管理手段.尤其是市场经济体制更加规范,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更加需要企业来塑造一种精神,一种模式对于企业的经营与管理给予引导.文章针对大港油田天然气公司"以安全塑文化,以文化保安全"的经营理念,分析了大港油田天然气公司企业文化的特点与内涵,并提出了相关的思考.  相似文献   

4.
梁宗朝 《职业圈》2014,(8):109-110
企业文化是伴随着企业长期生产、经营、建设、发展过程而形成的管理理念、管理方法、管理模式、群体意识以及与之相应的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的综合体。企业文化基本内容包括:企业形象、企业精神、企业价值观、企业愿景等方面。企业文化是管理实践的产物,又反作用于管理;员工是企业管理的中心,也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点。良好的企业精神、企业宗旨等企业文化的建设,是企业良性发展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5.
企业文化、企业文化管理的内涵以及相关概述 企业文化是随着管理实践发展起来的.80年代初,随着日本企业的崛起,人们注意到了文化差异对企业管理的影响,进而发现了社会文化与组织管理的融合--企业文化.由此可见,企业文化是社会文化与组织管理实践相融合的产物,是西方管理理论在经历了"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人"与"复杂人"假设之后,对组织的文化价值、经营理念、管理过程与组织长期业绩之关系的一次重新审视.关于企业文化的内涵,学术界目前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经营管理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企业价值观、经营观、企业信誉及企业制度、传统和企业精神等的总和,是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企业文化问题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而且是一个实践问题.从理论上讲企业文化理论是西方企业管理理论发展的新阶段,从实践上讲它是企业文化管理实践发展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7.
有一种企业文化被称为"企业伪文化".是指企业在文化建设中的一种表里不一,双重或多重标准,由企业所有者或核心管理者个人建立的不为全体员工所认同并遵守的,与企业的实际经营管理行为不符或相背离的理念与行为方式的总和.这种文化在形式上包装的和真正的企业文化一样:有愿景、有宗旨、有价值观、有精神,一样生动华丽的文字,但在企业制度中却没有融入,管理与经营行为中更是毫无痕迹.没有载体的文化注定是一种"四脚朝天"的文化,双重标准或多重标准的文化必定会成为"皇帝的新衣".文化建设如何脚踏实地地发展,在企业管理实践和现代化进程发挥有效作用,是所有非公企业应该思考的问题.近日,本刊记者就有关话题赴河南林州重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采访了总经理田连成.  相似文献   

8.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冈石窟时强调,要深入挖掘云冈石窟蕴含的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内涵,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云冈石窟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符号标志,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见证和文化承载,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平台。该文通过挖掘、阐释云冈石窟这一历史文化遗产,探究文物背后的多民族融合因素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历史轨迹,体悟其蕴含的历史文化价值与中华民族精神。旨在从各民族创造的文明遗存中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编织一条促使各民族人心归聚、精神相依、团结奋进的强大精神纽带,推动中华民族成为认同度更高、凝聚力更强的命运共同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相似文献   

9.
所谓企业文化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大文化环境影响下,经过企业领导者的长期倡导和全体员工的积极认同、实践与创新所形成的整体价值观念、信仰追求、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经营特色、管理风格以及传统习惯的总和.  相似文献   

10.
右江流域瑶族民间信仰图景的形成是瑶族原始崇拜与儒释道文化交融的结果,道教、佛教的进入并与儒家文化以及瑶族自身的原始崇拜交融涵化,迭代生成了儒、释、道和原始崇拜四位一体的民间信仰格局。儒释道文化是右江流域瑶族与其他民族共同构建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纽带。在实践中既要突出中华民族的一体性营造,也要注意对各民族场域的关照,推动各民族自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共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相似文献   

11.
我觉得太极拳带给我最大的是哲学上的思考。什么时候该收,什么时候该放,什么时候该化,什么时候该聚,这些道理其实与企业管理有很多相通之处。你去看西方的管理哲学,西方这一块管理哲学,是从基督教的思想过来的。包括日本的精益管理,也都有自己的哲学思想在里面。中国公司的管理,要不就是从西方学一些管理思想过来,要不就是从日本学习一些流程管理的方法,没有一个文化根  相似文献   

12.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作为现代中国企业管理中两大不可或缺的"软件",为企业的高效运行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二者既相对独立于各自的领域和范畴,又有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相互交融关系.如何将它们有机融合,使之在企业发展中更好地发挥作用,确是当前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必须思考和明确的重要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13.
王泮钧 《职业圈》2014,(9):10-10
企业文化是企业长期生产、经营、建设、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管理思想、管理方式、管理理论、群体意识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的总和。是企业领导层提倡、上下共同遵守的文化传统和不断革新的一套行为方式,它体现为企业价值观、经营理念和行为规范,渗透于企业的各个领域,其核心内容是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企业经营理念的培育,是企业职工思想道德风貌的提升。  相似文献   

14.
《文化学刊》2010,(3):130-130
<正>涂刚鹏在《理论月刊》2009年第2期撰文指出:弘扬民族精神是高等教育题中应有之义。在21世纪,高校的一项神圣使命,就是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发扬中华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积极创新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  相似文献   

15.
以人为本的中国传统德育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河洛文化所走过的八千年漫长里程,确证了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核心地位;河洛文化所体现的民族文化精神,乃中华民族极其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深入研究河洛文化,探寻中华民族的根,这对于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凝聚全球华人的向心力,促进和完成祖国的统一大业,无不具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6.
黄桥是一座文化名镇,已形成了以抗倭殉国的王良负责为代表的"忠"文化、以宋孝子顾昕为代表的"孝"文化、以黄桥战役为代表的"红色文化"和以"心力管理"为代表的企业文化等文化名片,进一步增强了城市的厚重力和发展的凝聚力,实现在多年的企业管理中.江苏黑松林粘合剂有限公司董事长刘鹏凯探索实践的"心之所及,力之所达"的《心力管理》在全国企业文化领域广为推传,是中小企业创新管理和持久发展的代表之作,为全国中小企业健康发展注入强劲动力.近日,记者就非公企业的文化建设对刘鹏凯董事长进行了采访.  相似文献   

17.
文化与道德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文化是道德的精神寓所,有5 000多年历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积淀着中华传统美德的精神追求。在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基于农耕文明,在茶叶的种植、生产及饮茶活动过程中形成了包含茶礼、茶德、茶事、茶道等在内的中国茶文化,承载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维内涵和价值意蕴,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民族精神、民族气节、民族情感和民族习惯。该文旨以“中国茶文化”为载体,溯源中华传统文化,探究其中蕴涵的中华传统美德的基本精神,以及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相似文献   

18.
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发展经营实践中形成的内在精神动力.它在广义上,涵盖了企业管理思想、管理方式、管理手段以及企业价值实现行为的各个方面.可以说,企业所有实践行为都会上升为一种文化.因此,企业文化建设是促进企业发展的系统工程,在企业建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战胜困难、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力量源泉。“十六大”报告在论及“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时指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  相似文献   

20.
闫红 《现代企业文化》2014,(18):116-116
大庆精神是企业文化核心和灵魂。企业文化作为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基本要素就是企业精神、企业价值观等理念文化,其中企业精神发挥着统率作用。大庆精神是大庆油田开发建设实践最具特色的文化精髓,是我们企业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因此,我们坚持把继承和发扬大庆精神作为一条主线贯穿企业文化建设始终,牢固确立企业精神的地位。企业重组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把“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大庆精神确定为企业精神,我们认真贯彻集团公司的要求,继续坚持大庆精神的企业精神地位不动摇。面向市场定位企业的改革发展,重服务、求效益,在企业管理思想、经营理念、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等方面实现了创新,建设以人为本、以市场为导向的企业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