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秋季主题是幼儿园各个年龄班几乎每年都要进行的教育活动,然而秋季是一个很大的范围,如何从幼儿身边的事物入手开展活动,真正做到教育“生活化”,是我们一直在探索的问题。下面我结合前面的《丰收的苹果》和《秋天的爬山虎》这两个案例的特点,谈谈我的想法。主题的选择突出反映了教育生活化的特点。苹果,对  相似文献   

2.
高中语文第二册有篇契诃夫的《装在套子里的人》,老师为了拓宽思路,让我们思考一下生活中还有哪些“套子”。许多同学便大举特举一些有关于拜金主义、种族歧视、教育弊端的例子,却没意识到我们自己早已陷入了身边的“套子”——读物对写作的束缚。既然作文是语文的半壁江山,那么写作就是中学生的大事,而写好作文当然要多读,读物的作用便凸显出来。然而令人悲观的是:许多中学生对读物的选择实在是太不慎重了!普遍的现象是,不在少数的中学生手中捧读的不是《读者》、《青年文摘》就是《智慧背囊》、《时文选粹》、《哲思》、《格言》、《意林…  相似文献   

3.
读者来信     
《中国德育》2006,1(6):63-63
近日,从《中国教育报》上发现贵社创办了《中国德育》,感觉很好。因为当今学校、社会都太需要“德”了。现在学校对学生的德育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忽略了学生的品行主流和整体素质培养,只寻求把学生德  相似文献   

4.
我们知道 ,除开和现代汉语一致的“时间名词作状语”的情况以外 ,普通名词作状语在古代汉语中也是比较普遍的现象。这些名词状语可以用来表示比喻 ,如 :“豕人立而啼。”(人 :像人一样 /《左传·庄公八年》) ;可以表示行为的依据或工具 ,如 :“失期 ,法皆斩。”(法 :依照法律 /《史记·陈涉世家》)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箕畚 :用箕畚 /《列子·汤问》) ;可以表示动作进行的方式 ,如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受上赏。”(面 :当面 /《战国策·齐策》) ;可以用来表示方位 ,如 :“陈良……北学于中国。”(北 :向北 /《孟子·滕文公上…  相似文献   

5.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一门新开设的全国高校本科学生必修的马克思主义公共思想政治理论课。它是以中国近现代的历史为载体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育教学中必须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政治观、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历史观的“五观”教学。  相似文献   

6.
“今天,妈妈买了一个面包给我。”“今天,我在家做作业,做完作业,我看电视。”这是我班学生刚升上二年级时写的日记,不难看出,经过一年级的学习,孩子们已经基本掌握句子的概念,而且能写出完整的句子。但是从以上的句子你也不难发现有许多孩子害怕写话,无话可说,结果写出来的内容生硬无味。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语文课程标准》对低年段学生的写话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身边事物的认识和感想。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写作…  相似文献   

7.
去年十二月,《中国教育报》和《中学生》杂志联合举办“我的老师”、“我的学生”征文。我利用“中学生写作研究会”,和写作小组的同学们一起参加这次征文活动。结果,得到不少收获。我和一位同学的习作被采用了,分别发在七月二十日的《中国教育报》和六月号的《中学生》上,对大家是一次不小的鼓舞。  相似文献   

8.
明天又上“纳税”这个内容了,因为学生没有纳税这方面的生活知识,以往上课都是照本宣科,讲讲纳税的意义,让学生算算后面的练习,学生会算税额就可以了。学生学完以后也很快忘了,没有起到什么作用。《数学课程标准》上的“教师要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这句话启发了我,我决定用另一种上课方式来尝试一下。那天,我进入课室就问:“同学们,你们的偶像是谁?”学生马上眼睛一亮,七嘴八舌地说出自己偶像的名字。我接着问:“你们喜欢刘晓庆吗?”学生马上议论起来:“她演戏很好看”,“她偷税漏税”,“她被拘留了”。课堂气氛十分热烈…  相似文献   

9.
卡洛斯·卡斯蒂略·里奥斯博士是秘鲁教育家、律师和记者,文化大革命后期曾经访问过我国,参观了各级各类学校,并同部分干部、教师与学生进行了座谈。回国后于一九七二年写成《<中国教育>——一部革命的教育学》一书初稿,今年经修改后再版。今年五月三十一日,秘鲁《快报》为本书的出版发表了费尔南德斯·阿尔塞的题为《一本优秀的书——<中国教育>》的书评,赞扬中国当前的教育革命是“在全世界引起思潮起伏的真正的革命教育”,认为本书作者对“这种震惊世界的新教育”所作的研究和宣传,是对秘鲁人民“作出的一个卓越贡献”。这里摘译了该书一九七二年版的序言和“教育政策”,“主要特点”两章以及今年再版中的部分内容。  相似文献   

10.
《教育文汇》2012,(7):64-64
为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以《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内容的教师价值观教育,大力弘扬师德,广泛树立师表,充分展示人民教师的良好形象,迎接第二十八个教师节的到来和党的十八大的召开,省教育厅日前发出《关于举办“我身边的好老师”主题征文活动的通知》。“我身边的好老师”主题征文活动具体工作由省教育厅思政处、师资处和省教育宣传中心主办,《教育文汇》编辑部承办。  相似文献   

11.
《教育文汇》2012,(8):64-64
为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以《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内容的教师价值观教育,大力弘扬师德,广泛树立师表,充分展示人民教师的良好形象,迎接第二十八个教师节的到来和党的十八大的召开,省教育厅日前发出《关于举办“我身边的好老师”主题征文活动的通知》。“我身边的好老师”主题征文活动具体工作由省教育厅思政处、师资处和省教育宣传中心主办,《教育文汇》编辑部承办。  相似文献   

12.
解读《语文课程标准》的新理念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理念”原本是一个哲学术语 ,指的是具有指导意义的理性观点。它是介于理论与实践之间的一个概念 ,是对规律的一种诠释。《语文课程标准》使用“理念”一词 ,其目的是为语文教育提供一种理性规范 ,引发对语文教育的理性思考 ,以此更好地指导语文教育实践。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标准》首次从“素养”这一角度对语文课程目的进行新的规定。《语文课程标准》中有关素养的提法有“人文素养”、“科学素养”、“思想品德素养”、“科学文化素养”、“语文素养”等等 ,其中“语文素养”一词前后出现十多次。在中国语文教育发展史…  相似文献   

13.
《教育文汇》2012,(6):64-64
为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以《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内容的教师价值观教育,大力弘扬师德,广泛树立师表,充分展示人民教师的良好形象,迎接第二十八个教师节的到来和党的十八大的召开,省教育厅日前发出《关于举办“我身边的好老师”主题征文活动的通知》。“我身边的好老师”主题征文活动具体工作由省教育厅思政处、师资处和省教育宣传中心主办,《教育文汇》编辑部承办。  相似文献   

14.
在中学生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 ,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四十四条明确规定 :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保护学生的身心健康”《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更是把心理素质培养作为受教育者全面发展的标准之一 ,要求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 ,面向全体学生 ,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科技文化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 ,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可见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党和国家对学校教育的要求 ,是时代发展的要求 ,也是学校和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一、心理健…  相似文献   

15.
我校在多年的德育工作中,遵循增强德育实效性必须从学生实际出发这一准则,不断对学生进行教育。我校1990年庆祝“小红花”活动开展十周年,市委书记谭绍文同志给学校复信,肯定德育工作成绩。同年10月22日《天津日报》头版的重要位置上介绍我校的“小红花”活动。我校还被团中央少工委命名为“红旗大队”,被《中国教育大辞典》列为中国名校之一。德育实效性是显著的。要增强德育实效性,必须从学生实际出发。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才能有明确的教育目  相似文献   

16.
主持人: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课程改革必须关注每个学生的健康成长。在教学中,总存在一些“弱势”学生,如何对这个群体进行教育,促使他们健康地成长,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本期话题“让学生扬起自信的风帆”,为大家准备了《为“弱势”儿童撑起一把“保护伞”》、《她找到了自信》、《“多元智能”让他笑了》三篇文章,给了我们关注“弱势”学生以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原国家教委发布的《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中指出:“图书馆是学校书刊情报资料中心,是为学校教育、教学和教育研究服务的机构。图书室工作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利用书刊资料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品德、文化  相似文献   

18.
文霞 《湖南教育》2003,(4):32-33
主持人: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课程改革必须关注每个学生的健康成长。在教学中,总存在一些“弱势”学生,如何对这个群体进行教育,促使他们健康地成长,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本期话题“让学生扬起自信的风帆”,为大家准备了《为“弱势”儿童撑起一把“保护伞”》、《她找到了自信》、《“多元智能”让他笑了》三篇文章,给了我们关注“弱势”学生以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主持人: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课程改革必须关注每个学生的健康成长。在教学中,总存在一些“弱势”学生,如何对这个群体进行教育,促使他们健康地成长,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本期话题“让学生扬起自信的风帆”,为大家准备了《为“弱势”儿童撑起一把“保护伞”》、《她找到了自信》、《“多元智能”让他笑了》三篇文章,给了我们关注“弱势”学生以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一、活动背景《身边的植物》是三年级上册主题课程资源包中的一个活动主题。它将三年级科学中《我们周围的动植物》、环境教育中《小草的微笑》、《小树的哭声》的教学目标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有关目标进行整合,形成了整合后的目标,我们结合三年级学生的特点,从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角度出发,确立了《身边的植物》这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