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莽以新代汉,长久以来被看成是一次典型的篡夺政权的事件。王莽本人也成了外戚权奸谋朝篡位的代表人物。文章力图不受《汉书》等史书中贬抑挞伐王莽及"新莽代汉"的内容的束缚,而着眼于西汉末年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状况和儒家思想的发展情况,以及西汉末年王莽的个人表现等因素,从客观和主观方面综合论述"新莽代汉"的客观必然性,从而使人们对"新莽代汉"有一个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王莽以新代汉,长久以来被看成是一次典型的篡夺政权的事件。王莽本人也成了外戚权奸谋朝篡位的代表人物。文章力图不受《汉书》等史书中贬抑挞伐王莽及“新莽代汉”的内容的束缚,而着眼于西汉末年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状况和儒家思想的发展情况,以及西汉末年王莽的个人表现等因素,从客观和主观方面综合论述“新莽代汉”的客观必然性,从而使人们对“新莽代汉”有一个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谶,包括谶言和谶兆.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它在汉民族的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在社会动荡时期,谶言与谶兆主要影响人们的政治生活;在社会安定时期,谶言与谶兆主要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  相似文献   

4.
于媛 《华章》2013,(32)
西汉末年王莽篡位,建立新朝,并从政治、经济、社会生活及外交等诸多方面进行了改革。王莽改制表面上看是一场复古运动,实际上是一种托古改制,他对西汉末年土地兼并和农民奴婢化这两大社会背景有清楚而深刻的认识,于是领导了这场自上而下的地主阶级自救运动。  相似文献   

5.
隋末天下大乱,道教在向各种势力兜售谶言,也对李唐势力夺取政权建立王朝出力甚多.李唐兴起利用李氏当王的谶言来应谶,建立政权后冒认老子为先祖,李唐王朝利用谶言本质为神道设教.李唐王朝与道教合谋制造谶言并利用道教谶言增强政权的合法性,同时也借助道教无为之教的思想资源来消除政权的合法性危机.道教在唐初的政治介入并不是屈服于国家的过程,而是上层贵族道教影响唐代国家治理之道的成功实践.  相似文献   

6.
西汉末年开始,社会上流行一种预卜吉凶的迷信预言和隐语,叫做“谶”。这种“谶”既有文字,又有图画,所以也叫做“图谶”。图谶本是当时的一些巫师和方士编造出来的,却托名孔子或其他“先圣”所创。王莽为了做皇帝,曾利用图谶。东汉光武帝刘秀也利用图谶作为自己继承西汉王朝的合法根据,以后的东汉历代皇帝也都是笃信图谶的,当时的知识分子除了要精通儒家经典以外,还需懂图谶之学,即“博贯五经,兼明图谶”。  相似文献   

7.
本文认为西汉后期王氏集团的形成及王莽的飞黄腾达与元后有着密切的联系。元后忠于刘氏皇朝,却不自觉地充当了汉王朝的掘墓人。她培植了王氏集团和王莽,但最后却无法控制他们,这是元后悲剧之所在。  相似文献   

8.
西汉三次外戚专权的程度及特征是不同的;但都有值得肯定的方面。吕氏专权有维持汉初政治、加强中央集权、防止分裂割据、维护社会稳定和发展的进步作用。霍光正确地执行了武帝停止战争、恢复发展生产的方针,使危机四伏的汉王朝重新走向稳定,为“昭宣中兴”作出了贡献,他是“照宣中兴”的奠基人;王莽在西汉社会后期,社会矛盾异常尖锐、人民起义不断、统治政权摇摇欲坠之机,凭借其姑妈及王氏势力取代了汉王朝,建立“新”朝。他所实行的改制,其用意是解决西汉后期存在的两个严重问题——土地高度集中、奴婢大量存在。但是他的改革失败了,因而也就使得他用非暴力手段夺取政权的尝试归于失败。尽管如此,王莽代汉及其改制并不能因此而否定。  相似文献   

9.
《红楼梦》和中国古代谶言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红楼梦》运用谶言把天命、神灵、先知的预言文学化,给作品涂上一层神秘色彩。《红楼梦》的故事情节是由两个谶言系统构建起来的,一是关于人物命运的谶言系统;二是关于宝、黛、钗三人的爱情婚姻关系的谶言系统。其制作方法与中国谶言文化中常见的图谶与诗谶是一致的。在中国古典小说中,《水浒传》和《三国演义》也用了谶言的方式来结构情节,《红楼梦》的谶言系统不同于《三国演义》的细节性,而类似于《水浒传》的结构性。在谶言制作上,《红楼梦》更重视艺术的加工与创造  相似文献   

10.
外戚势力影响着整个西汉历史,到了后期,随着社会矛盾的增加,外戚势力空前膨胀,威胁到汉室政权的存在。王莽势力在这种形势中逐渐发展壮大,最后取代汉室统治,本文拟从王莽如何发展实力,又采取了哪些手段,来探讨王莽最终代汉成功之路。  相似文献   

11.
谶言手段的运用是古代小说艺术形式上的一个闪光点,梦谶即是其中的一种。梦谶早见于《史记》中的先秦传述,对人物命运、事件结局进行巧妙地预示。此后历代史传、小说作品中,梦谶无论是在情节的渲染上,还是在布局的结构上都起到了重要作用,至《红楼梦》,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12.
①钻龟、祝著:古代的两种迷信活动,钻龟甲看其裂纹以卜凶吉,占著草以卜祸福。②“试玉”甸:《淮南子·傲真训》记载,钟山之玉,炊以炉炭,三日三夜而色泽不变。③周公:周武王弟姬旦。武王死,其子成王年幼,周公摄政。其弟管、蔡、霍等造谣说周公要篡位,周公避于鲁,不问政事。后成王悔悟,迎还周公..管、蔡惧而叛乱,成王命周公出征平定。④“王莽”句:西汉末年,王莽把持朝政,伪装谦恭,收买人心,后篡汉自立。  相似文献   

13.
尹连忠  赵军 《课外阅读》2011,(12):308-309
王莽改革失败的心理原因主要是崇儒,治国方针受到儒家理想的严重影响。西汉儒学的特别之处是儒学与阴阳五行说、天人感应说、谶纬说相结合,使西汉儒学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王莽是西汉儒学的实践者,他的成功在于他对儒学的身体力行,他的失败在于对儒学的笃信而失去了清醒的头脑。  相似文献   

14.
粉墨     
梁鸿是东汉时期的一位学者,经历了王莽篡位的动乱时期.他的家庭非常贫困,但在家乡,梁鸿很受人尊敬.  相似文献   

15.
宋玲  尹长舒 《池州师专学报》2007,21(1):55-57,64
西汉王莽当权之后,进行了一系列经济法制改革,其中尤以货币制度的立法改革为重心。由于不合时宜,加上王莽个人主观原因,改革最终失败。本文描述了币制立法改革的全过程,分析其失败之因,以期给当代经济法制改革以启示。  相似文献   

16.
最新的考古发现表明:王莽政权与泰山有着密切的关系。西汉末期流行的“五德终始”说,视泰山为“易姓受命”之地。王莽利用这一社会思潮,成功取代了汉室政权,创建新朝。而封禅之说亦因之成为新莽王朝的廷议热点。新室君臣刻制封禅告天玉牒,准备筑坛岱巅告祀天地,但封坛难筑,新室不昌,新末社会大动荡的暴发,使泰山成为赤眉军的根据地,王莽政权也随即覆亡,其所拟议的封禅之举最终胎死腹中。  相似文献   

17.
汉继秦兴,刘邦拉开文化自由的大幕,百家学术得以恢复和发展.武帝即位,执行文化开放政策,西汉文化趋于繁荣.西汉后期,儒学独尊的政治实践导致文化封闭,使西汉文化失去了进一步发展的活力与动力,百家学术迅速衰落.  相似文献   

18.
东方弧 《高中生》2010,(2):40-40
白居易有一首诗,其中有这么几句:“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其意在劝诫人们看人要看长远,看终生,不要被一时的表现所迷惑。诗中还把王莽作为一个例子,说王莽在篡位以前是非常谦虚谨慎的。  相似文献   

19.
西汉王朝第十五代刘婴5岁当皇帝,不久就被王莽赶下了台。王莽结束了西汉215年统治,建立“新朝”。王莽是位儒学大家,他想缔造一个体现儒家思想的政治体制,于是进行了一系列重大的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20.
对高中《中国古代史》选修教材的几点认识●邵明明一、汉武帝在位时期,西汉空前强大,至西汉后期趋于衰落,这其中的转换过程,教材叙述不足,难于理解两汉的衰落、王莽改制等历史问题。教材应对汉武帝时代潜伏的问题进行揭示。如外戚干政、国家财政不足等。二、对宦官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