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关于黑洞事件视界和它的Rindler视界相接触时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从零超曲面方程出发得出: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动态黑洞时空存在两个视界──黑洞的事件视界和它的Rindler视界.并着重对二视界相接触时的行为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儿童的阅读总是带着自己已有的视界去解读作品,并与作品所固有的视界实现融合,这样作品中的形象才会真正走入儿童的心灵世界,才能真正满足儿童精神成长的内在需要。“视界融合”是接受美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指读者带着自己固有的审美经验和能力进入新文本,在阅读过程中,逐渐理解、顺应、接受、创生,实现新旧视界共同交融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论教育学的三重视界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教育学的根本任务是什么 ?是揭示生活的智慧 !教育学只有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后才能真正地展开自己的逻辑。为此 ,教育学必须首先对知识的内在意义进行辨析 ,告诉人们什么是最有价值的知识 ,这是教育学的最基础的工作 ,也是教育学要进入的第一重视界 ;第二重视界是探索知识内化或主体化的最有效途径 ;第三重视界是知识进入实践领域的命运 ,在这里 ,主体性转变成交互主体性。生活的真正智慧就在这个视界里得以实现 ,这也是教育学的归宿。  相似文献   

4.
动态Dilaton-Maxwell黑洞的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动态Dilaton-Maxwell黑洞的时空线元和零曲面方程出发,得到了该黑洞的视界;利用Klein-Gordon方程求得波数.进而采用Wenzel-Kmmers-Brillouin近似方法和薄膜Brick-Wall模型,求出了动态Dilaton-Maxwell黑洞的熵,所得的熵正好与该黑洞的视界面积成正比。  相似文献   

5.
“视界融合”是伽达默尔的解释学理论概念,伽达默尔将当前视界同过去视界相结合的状态称为视界融合。坚持理论流派在对话中走向“视界融合”的方向,目的是让人们明白每一种学习理论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要轻易地坚信一种理论而排斥另一种理论,在不同理论流派的撞击、解构、重建、创新过程中,走向“视界融合”的新境界,是语文课程理论发展的未来方向。  相似文献   

6.
该文讨论了变加速直线运动带电黑洞的霍金效应 ,给出了事件视界和相应的温度分析了一些特别有趣的情况 .发现带电黑洞的霍金温度不仅依赖于时间 ,而且依赖于极角 .当黑洞内外视界接触时 ,霍金温度为零 .在某种条件下 ,黑洞视界与 Rindler视界温度相等 .零温黑洞与 Rindler视界接触时 ,霍金温度为零  相似文献   

7.
本文给出了一般动态轴对称黑洞热辐射温度和视界面方程的普遍关系,对于具体的动态轴对称黑洞,只须把已知度规代入普遍关系式,即可确定出黑洞的辐射温度和视为视界面方程,所得结论能回到已知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该文讨论了变加速直线运动带电黑洞的霍金效应.给出了事件视界和相应的温度分析了一些特别有趣地情况.发现带电黑洞的霍金温度不仅依赖于时间,而且依赖于极角.当黑洞内外视界接触时,霍金温度为零.在某种条件下,黑洞视界与Rindler视界温度相等.零温黑洞与Rindler视界接触时.霍金温度为零.  相似文献   

9.
从求解Vaidya时空中Dirac粒子所遵从的动力学方程出发,计算出该时空中Dirac场的熵,得到了熵与视界的面积成正比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在一定意义上看,国内学者对杜威的认识是较为刻板和静态的。从根本上看,这是由研究者从事探究时的视界所造成的。在这种平常视界下,杜威教育思想的生成之旅被遮蔽了,引起杜威教育著述的问题被删改,实际上发生的论战背景被遗忘,而杜威的对手,及对手的话语、行动和参加论战的观众被剪切掉。所谓"行动着的"视界意图重建一个具有陌生感和距离感的杜威教育思想印象。  相似文献   

11.
詹益凤 《天津教育》2021,(5):114-115
“文化传承与理解”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四个构建之一,语文教材中很多文化内容常在教学中被忽视而错失“文化传承与理解”以及“拓展文化视野”的机会。本文以《阿房宫赋》的“绿云扰扰”为例,从艺术解析和知识归纳两个角度来谈拓宽语文课堂的文化视野:艺术上主要抓住“绿云扰扰”所体现的互训、比喻、讽刺的手法,知识上主要抓住“绿”“绿云”的内涵进行拓展归纳。  相似文献   

12.
对什么样的课程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当前存在分歧.课程理想与改革行动中默认了视野与发展的关系,但对于课程、视野、发展三者的内在联系,在理论上尚未自觉、系统的揭示出来.从课程与文化的关系看,课程与视野具有内在一致性.从对杰出人才成长过程的分析看,杰出人才都具有大视野,大视野促进大发展.拓展视野是内在于人性超越性的基本需求与表现.关于课程价值的争论可以统一于“视野”概念,课程价值的大小体现在其给学生提供的时空体验中,致力于开阔学生的物理视野和心理视野并使两者相互作用的课程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文章运用读者批评理论中的读者"期待视野"观点,通过实例阐述了广告翻译不应是译者的独奏,而是读者与译文的共鸣,使读者与译者之间的视野得以融合,以体现读者"期待视野"在广告翻译中的重要作用。"期待视野"观点体现在广告翻译上就是译者通过站在读者的立场进行换位思考,从而使译文在完整表现原广告内容的基础上,更加符合译文读者的期待。  相似文献   

14.
论解释学视域中的课程实施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课程实施是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是实现育人目标的基本途径.传统解释学认为,课程实施是试图恢复和符合课程设计者的思想和意图的过程;而哲学解释学则认为,课程实施是师生和课程设计者的视界融合过程,是师生与文本的对话和课程意义的创造与生成过程,是师生精神相遇、经验共享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教师是新课程改革的具体实施、研究及影响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必须澄清认识,并对自身教育理念进行反思从而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念,本中的新视野分别指向学生、师生关系、课程、教育同行和评价标准这五项内容。  相似文献   

16.
In this article, we introduce a model of a pedagogical working life horizon. It encompasses questions posed by individual students concerning their future and incorporates the idea of a working life orientation to the pedagogical possibilities within education. Working life orientation consists of three elements: individual relationship, knowledge and skills and employability. In the model, we aim to outline how an orientation to working life might be included in higher education, providing a broad perspective on the various pedagogical possibilities. There are two key pedagogical elements support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pedagogical working life horizons model: reflection and an inquiring attitude. Our inquiry is a synthesis of socio-constructionist theories of career guidance, a review of international writing on career guidance and working life skills in higher education, adult learning theories and of our practical experiences as educators and scholars in the fields of guidance and adult education.  相似文献   

17.
现代西方理性危机的文化批判,是整个20世纪以来西方社会全面危机的思想文化呈现。其批判的视界是:悲剧意识体验、文化形态史论、"新马克思主义"路径和后现代主义思潮;而其批判的视点却是:意识形态批判、技术理性批判、大众文化批判、性格结构与心理机制批判、社会功能批判、政治权力批判等。面对"现代化"和传统文化"整体性转型"双重境遇,中国"文化现代化"在超越现代西方理性危机的智识性努力中,自当具有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冯友兰先生学贯中西,道通古今,立足于整个人类化,放眼全世界人类精神的发展,具有宽广的眼界。他的治学方法主要是:一、从事实出发,独立思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二、逻辑分析的方法;三、唯物史观的辩证方法。冯先生在长期艰苦的哲学探索中,攀上了中国哲学发展的时代高峰,也达到了他所追求的为学与为人的最高境界——天地境界。  相似文献   

19.
陆游是宋代著名文学家,更是为国伤断肠的爱国志士。然而在历代对其生平事迹的研究过程中,就其"晚节"问题引发颇多异议。这些异议产生于具有不同视域研究者的交流与对话中,不同视域相互间的碰撞与融合,可以为我们进一步理解陆游"晚节"问题提供更高更丰富的新视域,也为陆游整体研究开拓一片新天地。  相似文献   

20.
高擎 《海外英语》2012,(9):169-170
期待视野这一重要概念来源于阐释学和现象学,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接受者的接受程度和接受能力。外来词的翻译,不论采用直译还是意译,都是在期待视野不同的两种文化、两个民族间进行的跨文化交际。随着期待视野的扩展,外来词翻译中也会出现一词多译、音译词向意译词转化、外来词汉化等现象。外来词翻译一旦被接受,就在两种文化、两个民族之间实现了视野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