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青少年挫折心理的表现及调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挫折是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青少年的挫折主要表现在:青春发育期中的挫折,学习上的挫折,来自成人过高期望的挫折,以及人际交往的挫折等几方面。青少年挫折心理的调适可以通过锻炼挫折容忍力,实施赏识教育,加强青春期性心理教育等途径实施。  相似文献   

2.
青少年挫折教育与心理承受机制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挫折的普遍性及青少年心理的脆弱性决定了培养青少年耐挫折能力的重要性。面临的各种压力是青少年产生挫折心理的社会根源;成长的特殊阶段是青少年产生挫折心理的自身根源;传统教育观念和方法的缺陷是青少年产生挫折心理的教育根源。有效建构挫折教育体系需多方努力:国家和政府重视挫折教育、注重因材施教、提高承受挫折能力、引导正确归因、健全心理咨询、建构网络平台等,以有效预防和减少挫折,促进青少年人格的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挫折是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青少年的挫折主要表现在 :青春发育期中的挫折 ,学习上的挫折 ,来自成人过高期望的挫折 ,以及人际交往的挫折等几方面。青少年挫折心理的调适可以通过锻炼挫折容忍力 ,实施赏识教育 ,加强青春期性心理教育等途径实施。  相似文献   

4.
户东启  杨帆 《教育探索》2008,(12):128-129
挫折教育作为以提高青少年挫折承受力为根本目的的教育,一直以来深受重视,但由于其实施的过程中出现了众多误区,如认为挫折教育就是“吃苦教育”、“失败教育”、“痛苦教育”和“速成教育”等,致使挫折教育的实施效果受到了很大影响。为使青少年健康成长,提高青少年的挫折承受力,走出挫折教育的误区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张志鹏 《亚太教育》2019,(12):187-188
近年来,频发的青少年轻生事件使挫折教育进入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视野。正确地进行挫折教育是必要而迫切的。挫折教育需要重视青少年自身的能动性,发挥主体作用;关注社会性,开展青少年和谐人际关系教育;理解自然性,把握青少年青春期心理成长规律。本文即基于此观点探究青少年生活化德育视域下挫折教育的模式路径。  相似文献   

6.
青少年面临很多社会压力,他们在各个方面遇到越来越多的困难和挫折,引发了种种心理适应不良和心理障碍,挫折教育已成为一种迫切的社会需求。本文在积极心理学的视角下分析挫折教育的内容,并对学校的挫折教育提出了具体实施路径,从而达到使青少年发挥自身的积极力量抵抗挫折的目的,为学校开展青少年挫折教育提供一个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挫折教育的心理解读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杨帆  彭彦琴 《教育科学》2004,20(4):62-64
挫折教育因为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缺少必要的心理理论作指导,出现了很多的教育误区,使得青少年对现行的挫折教育多有抵触,挫折教育要走出当前的困境.就必须从心理学微观层次去探讨挫折教育的教学目的,使挫折教育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以知、情、意三方面的心理学特点为依据,最终使其成为以提高青少年挫折承受力为终极目标的教育。  相似文献   

8.
挫折教育是我国青少年教育中的一个热点,其目的是培养青少年的抗挫折能力,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因此,在核心素养的教育背景下向高中学生渗透挫折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可通过课堂教学、生物科学史、榜样力量等方式,向学生渗透挫折教育。  相似文献   

9.
挫折教育是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和发展必不可少的教育.目前我国青少年由于挫折教育的严重缺失,导致其承受挫折能力差.针时这一现状,本文通过分析挫折形成的主要原因,并由此提出一些可行措施,从而培养青少年的挫折承受力.  相似文献   

10.
挫折教育就是有意识地利用和设置比较艰苦困难的条件,让青少年在与困难和挫折作斗争中经受磨炼,受到教育,以提高他们战胜困难、对付挫折能力的一种教育活动,即磨难教育。在挫折中得到磨炼,是挫折教育的核心。  相似文献   

11.
青少年挫折教育的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加强对青少年进行挫折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充分发挥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教育功能是进行挫折教育的关键。应培养青少年参与竞争的意识,增强其承受挫折的能力,加强社会责任感教育,采取疏导为主的诊治方法。  相似文献   

12.
开展挫折教育、增强受挫能力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迫切要求,也是推进青少年素质教育的必经之路。青少年只有具备良好的受挫能力和受挫后的恢复能力,才能百折不挠、有所担当。本文从家庭教育视角出发,揭示当前青少年挫折教育存在的误区,探讨提高青少年受挫能力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以期引导家庭教育者走出挫折教育的误区,进而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加强学校挫折教育 健全学生心理素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加强挫折教育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 (一)培养学生健全的心理素质必须加强挫折教育青少年具有良好的抗挫折能力不仅是现代健康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我国当前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我国已将挫折教育的内容纳入心理素质教育的课程设置当中,学生健全心理素质的培养离不开对青少年的挫折教育。目前,我国青少年的受挫能力不容乐观,很多学生在遇到挫折不能独立解决时,不会沉着冷静下来思考问题和克服困难,而是采取一种消极回避的对策,这样往往会使他们产生悲观、失望、埋怨和畏难等负性情绪,对挫折进行不恰当的归因方式所造成的后果进一步恶化了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因此,要全面提高青少年的心理素质就必须重视学生受挫能力的培养,而挫折教育是培养学生健全的心理素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我国青少年的抗挫素质问题日益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对青少年进行抗挫教育已迫在眉睫。在抗挫折教育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活青少年使用自我防御机制和自我调节机制,将教育转化为自我教育,逐渐形成青少年的自我教育力量,实现抗挫折教育的内化过程。教师应积极发挥主导作用,学校宜开展针对青少年的“生命教育活动”,提高抗挫折教育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挫折教育是我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良好的受挫能力是学校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文章分析了当代青少年挫折教育的缺失和存存的理论问题,探讨了如何以科学有效的教育对策培养青少年承受挫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挫折教育是我国当前素质教育实施中的热点问题,也是培养学生良好受挫能力的有效途径。文章强调了青少年挫折教育的重要性,分析了开展挫折教育亟待解决的若干问题及其影响因素,探讨了科学、有效开展挫折教育的教育对策和途径。  相似文献   

17.
王利 《教师》2008,(16):55-55
本文从青少年的一系列恶性自杀事件出发,反思了挫折教育的必要性,提出了科学的挫折教育的两方面要求,从自我认知、情绪健康、意志品质、社会适应能力和健全人格五个方面分析了科学的挫折教育对青少年健康心理养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青少年挫折教育及其对策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挫折教育是目前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其目的是要培养青少年的受挫能力。文章分析了我国青少年挫折教育现存的主要问题,探讨了科学有效的教育对策对青少年受挫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9.
挫折教育对广大青少年身心的发展、健全人格的培养具有特殊的意义,学校、家庭、社会要共同创造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共同培养青少年的抗挫折能力。  相似文献   

20.
挫折教育这一名词在我国提出近20年了,但目前我国对挫折教育内涵的认识还存在误解,本文对此作出批判和反思:挫折教育不单是一种教育活动;挫折教育不等同于磨难教育;挫折教育应关注的是青少年真实的挫折情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