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一时期,教育"质量观"问题再次引发社会的关注。例如:高中课程改革推行至今已有5年,当初广大师生面对新课程的到来,无不欢欣鼓舞,但不知从何时起,教师积极参与的热情似乎被越来越多的"标准化评价"浇熄——被学业水平考试压得抬不起头来,为了应考,不少学校不得不调整授课计划,为应考学科让路,甚至连校长都不得不承认学生考的是"分",家长看的是"分",社会评的更是"分"……为此,"理智"的教育工作者不得不慨叹:新课改的热情已去,路在何方?如何看待课程改革中暂时出现的所谓"高原区"?  相似文献   

2.
记者:路教授,您好!感谢您在百忙中接受本次专访。您是国内外义和团运动史研究的权威专家之一,出版过《义和拳运动起源探索》、《义和团运动史研究》、《山东民间秘密教门》、《山东大学义和团调查资料汇编》等在学术界有影响的书。您是何时投入到这一领域的研究的?为什么会选择从事这方面研究?  相似文献   

3.
吴洪娣 《考试周刊》2011,(33):121-122
邓小平告诉我们:"改革开放才能搞活经济!"同样,我们的英语课堂教学也需要开放,"开放"才能"搞活"我们的课堂,那么开放的着眼点在哪里呢?怎样的开放才是有效的?何时开放才能预约精彩呢?我们是需要局部的开放,还是整体的开放?是需要有限的开放,还是无限的开放呢?  相似文献   

4.
"教育生活应该是幸福的。"阅读朱永新教授的《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教育讲演录一书,感慨颇多。 "教师工作的幸福在哪里?""学生学习的幸福又在哪里?"不知从何时起,这两个问题就盘旋在我的心底。多年的教育工作中,我也一直在为解决这两个问题而努力。  相似文献   

5.
释“异”     
对于汉字这样一种表意性很强的书写符号来说,由于其超时空性,其形体变化较音义来说是比较滞后的,这已成共识。因此,这更有利于根据文字的滞后性这一特点来探查字的音形义的发展源流和变化。"异"的文献常用义为"不同",但"异"的词源义是什么,其命名的理据是什么,意义发生了哪些变化,"异"与"異"之间的意义何时转化、怎样转化,与"巳"、"已"、"異"有着什么样的联系?这些问题都没有得到说明和解决。通过对"异"在字典辞书中解释的考查以及对"异"古文献用例的梳理,试图解决以上问题。  相似文献   

6.
在探讨班级管理的文章中,经常提到一句话"管是为了不管",但是人们对"管"与"不管"之间的关系较少论述在我的工作经验教训中,对班级管理过程中何时要加强管理、何事要重点管理、何时何事可以放手不管等问题进行简单的总结。  相似文献   

7.
2013年新一轮的"国培"又要开始了,老师们、校长们,准备好了吗?"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这段我们早已记忆深刻的话语,对于其真正含义又践行了多少?"国培计划"自2010年7月启动以来,每年国家都要调拨大量的财力物力,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精选资深专家、筹划培训方案、组建高水平的培训专家团队,而作为培训对象的一线教师,我们又准备了什么?这个难得的"外因",在我们身上能起多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夏海云 《班主任》2012,(7):70-70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每每拿起粉笔在黑板上板书时,我都不免想起当年数学老师对我的谆谆教诲。不知从何时起,班里流行起了打粉笔仗。起先大家是拣老师用剩下的粉笔头,时间长了,  相似文献   

9.
记得在北大读书第二年,搬进燕园。很多朋友见面第一句话就问:你现在住哪儿?我说:31楼。于是,大半的人都会低呼一声,又浅浅地笑:哈,那可是“公主楼”啊。不知道从何时起,31楼系上了这么一个头衔,似乎有了与众不同的光彩。  相似文献   

10.
不知从何时起思想品德课教学在"马列主义的灌输中"走过了一段路程,思想品德课在许多人的心目中地位不高——小副科,形象不佳——枯燥无味,流于说教。为什么会有如此的情况呢?或许是因为过去的教材内容脱离了学生的实际,学生关心的问题不能通过政治课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11.
"这是怎么回事怎么回事呢?"闹闹不停地挠着头,百思不得其解。原来今天的语文课,小静老师又和大家讲了一些有趣的会意字,光凭字形就能猜出字义,闹闹的学习兴趣大增,回家做完作业也不歇着,继续找了一些会意字来研究。闹闹一鼓作气攻克完颇有难度的"武""灶""国"之后,却在"哭"与"笑"面前犯起了愁。  相似文献   

12.
何谓“莘莘学子”?不知从何时起,报刊、广播、电视流行“莘莘学子”一语,但是,误读误用的现象时有发生。据《现代汉语词典》往释,[莘莘]读作shenshen,是书面文言词语,形容众多,莘莘学子意即很多学生.[莘]又读作xin,用于地名。下面摘录两类报刊误...  相似文献   

13.
让学生会问     
不知从何时起,设问成了课堂教学的必有内容。我们并不否认教学设问的必要性,问题在于:设问是怎样发生的?  相似文献   

14.
历岗 《小学语文》2009,(5):52-52
问:趵突泉何时开始享有"天下第一泉"的美誉? 答:全国有据可考的"天下第一泉"有七处之多,分别是:济南的趵突泉、镇江的中冷泉、北京的玉泉、庐山的谷帘泉、蛾眉山的玉液泉、安宁的碧玉泉、衡山水帘洞泉。据说,在这几处天下第一的名泉中,以趵突泉、中冷泉、玉泉和谷帘泉最为著名。  相似文献   

15.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数学课堂结尾不知从何时开始变得模式化,千篇一律的"谈收获"让学生对此索然无味,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课堂导入的独具匠心、精彩纷呈。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教师对课堂结尾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其实,一节好课好比一场精彩的交响乐.不仅要有引人入胜的“序曲”、扣人心弦的“主旋律”,还要有一个回味无穷的“尾...  相似文献   

16.
王玮 《考试周刊》2011,(84):210-211
"问题学生"的教育及转化一直是一个令老师头疼的问题。那么,什么是"问题学生"?"问题学生"产生的根源是什么?"问题学生"背后的"问题家庭"有哪些类型?如何教育"问题家庭"中的"问题学生"?本文对以上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星期四下午,我们班在教室里举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扳手腕对抗赛。老师还分别给我们两队起了"猛虎队"和"雄狮队"这样响亮的名字。呵呵,光听这名字你就能猜测到这场对抗赛到底有多激烈了吧?  相似文献   

18.
人文学术话语选择是时代意识形态的风向标。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当学者们意识到"中国性"终于逐渐成为了一个问题,并进一步发出:"中国"到底在何处?"中国性"是否还存在?等等,诸如此类的重大提问,说明了学者们对于真正的"中国问题"的敏锐性和对于时代文化建构的创新冲动,这无疑是真  相似文献   

19.
贺鹏亮 《新读写》2014,(11):1-1
“草字”几时无? 把笔问青天。 不知人间“草字”, 何时可规范? 坐在书桌边,拿起手中笔,我不由得想起了“草字”盛行这个问题,顺手写下这首小诗。  相似文献   

20.
王恩惠 《河北教育》2013,(11):34-35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对教师专业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何推进县域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担当起现代教育赋予县级教师进修学校的使命?作为省级示范性教师培训机梅的临西县教师进修学校,以面向基层学校、服务一线教师发展为宗旨,牢牢把握推动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这一主线,以课题研究、教育讲堂、远程教育三大支柱为抓手,在探寻问题趋"真"、解决问题抓"实"、专业发展求"远"上进行了有效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