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针对诱发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因素和特征,根据大学生网络成瘾类型及程度,构建家庭体育、学校体育、社区体育三维一体的体育运动模式,开展以学校体育为主、家庭体育和社区体育为辅的体育活动干预大学生网络成瘾,旨在预防网瘾的形成和帮助网络成瘾大学生改善乃至戒除网瘾。  相似文献   

2.
张成胜 《体育科技》2013,34(4):127-128,133
采用Young的网络成瘾量表对昆明市5所高校的大学生进行调查,选取其中的60名网络成瘾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实施3个月的体育运动干预,对照组不参与体育干预。结果显示:体育运动干预对大学生网络成瘾具有显著的疗效。回测数据显示:体育运动干预对防治大学生网络成瘾的效果具有明显的有效性、持续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健身运动处方对大学生网瘾干预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网络成瘾诊断问卷对石家庄学院大学生进行调查,选取32名网络成瘾的女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其中喜欢羽毛球运动的16人为实验组,剩余16人为对照组.实验组实施为期8周的运动处方干预,在运动处方干预前后同时对研究对象运用心理症状诊断量表监测其心理状况.结果表明:实验组运动处方干预后网络成瘾测评数值和心理症状诊断各因子得分都大幅度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高度显著性(P<0.01).可见,体育运动对于促进大学生网络成瘾者戒除网瘾、获得健康心理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青少年网络成瘾已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网络成瘾不仅给社会、学校、家庭造成了危害,也成为青少年健康的新"杀手",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加强身心健康工作刻不容缓,它关系着教育的健康发展。采用问卷调查法、个案研究法、文献资料法、数据统计法、访谈法,试图找出网络成瘾、心理状态与体育活动之间的关联,并制定合理有效运动计划。结果表明,体育运动对可以对网瘾青少年学生自我控制进行有效干预;体育运动尤其是球类运动可以有效的改善青少年学生生理和心理状况,缓解青少年对网络的依赖程度,进而帮助青少年摆脱网络成瘾困扰。  相似文献   

5.
叶琳 《体育科技》2014,(5):81-82
分析网瘾对青少年的危害、导致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形成原因,尝试通过体育运动来预防和抑制青少年网瘾。  相似文献   

6.
网络成瘾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利用心理学与运动处方知识设计干预网络成瘾症的策略并通过实验法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认为通过篮球游戏、体育舞蹈、羽毛球运动等体育手段的干预,能使患者产生归属感,获得交往需要;产生运动快感,代替网瘾快感;转移兴趣,代替网络依赖。  相似文献   

7.
网络成瘾青少年体育干预之行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日非法网戒机构致使"网瘾"少年殒命,"网络成瘾"话题争议四起,造成众多家长心理恐慌和极大压力.而相关课题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滞后,有效干预途径尚在探索.面对实际问题,采用行动研究对网络成瘾青少年进行体育干预实验.结果:(1)体育干预对于青少年网络成瘾一般问题、尤其是由于亲子沟通障碍引起的网络成瘾问题的干预效果明显;(2)行动中,拓展训练、远途旅行、游泳、网球、篮球、轮滑等是最有效的干预项目;(3)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并不是"洪水猛兽",家长切勿病急乱投医.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网络成瘾大学生进行8周体育运动干预,探讨体育运动干预对网络成瘾进行矫正的效果。方法:通过对长春市5所高等学校的5 000名在校本科生进行Young的网络成瘾量表和临床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量,按照不同年级、性别、专业、网络成瘾程度、心理健康程度比例从被试者中筛选出69名网络成瘾者,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分别为实验组(35人)和对照组(34人),通过对实验组进行8周体育运动干预,对照组在同一时间内静坐,再通过Young的网络成瘾量表和临床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实验组、对照组进行体育运动干预前、后测量,对测量的得分进行横向与纵向对比。结果:大学生中网络成瘾的比例占到了36%,并且网络成瘾者在年级、性别、专业等比例上存在着显著的差异(P<0.05);体育锻炼对网络成瘾者的治疗具有积极的作用(P<0.01),对轻度、中度、重度网络成瘾者都具有较好的矫正效果;体育锻炼对网络成瘾者心理健康矫正具有较好的疗效(P<0.01),但是对于中度、重度患者治疗效果并不理想(P>0.05)。结论:通过8周的体育运动干预对网络成瘾者的治疗具有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网络成瘾的程度加深治疗效果随之下降,提示心理健康品质属于错综复杂的心理疾病,对其进行治疗应该辅以其他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9.
网络作为一种全新媒体和信息获得途径已经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但是,网络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是非常明显的,对大学生的危害也相当严重。这种现象给学校管理和学生带来了诸多问题,网络成瘾症已成为日益突出的社会难题。由于网络游戏成瘾造成的危害巨大,应引起广大教育者和社会各方面的关注。本文就在校生中存在网络游戏成瘾者进行了心理学分析,试图以体育显性与德育隐性整合教育建立对网瘾的缓解与遏制,最终实现戒除网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体育手段干预网络成瘾行为的可行性研究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成瘾是一种心理障碍和异常行为,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也给社会、学校和家庭造成了危害。“网络成瘾症”正成为青少年健康的新“杀手”。也日益引起了各学科研究者的关注,目前主要是采用心理治疗但心理治疗费用高,并且网络成瘾者一般不承认自己会对网络成瘾,他们有抵触而不愿接受治疗。预防和矫治网络成瘾的关键是找到诱因并阻止它。本项目从体育锻炼心理学的角度,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用学生感兴趣的体育活动对大学生网络成瘾者进行了干预研究,为防治网瘾提供了一种既经济又健康的方法,也为后继的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马加香 《体育科技》2013,(6):77-79,83
主要采用测量统计和实验法对宿迁学院甲、乙两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体育干预的心理疗法个案研究.实验前运用成熟稳定的全国通用的心理状况自评量表(SCL-90)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问题的问卷测试,身体条件能够支持完成体育干预-心理疗法的实验,并根据被试的身心状况、运动能力、兴趣爱好、生活习惯等个体特点合理选择各种运动项目和运动方式,灵活安排各个运动时间并结合适宜的日常心理疗法对其心理健康问题进行15周的试探性干预实验.实验证明,合理运动负荷体育干预和日常心理疗法的结合互动能够很好地改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进一步丰富有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治疗方法和干预措施,有效促进大学体育教学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姜淼淼 《冰雪运动》2015,(2):59-61,79
研究冬季体育教学干预对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对冬季体育健身功能进行深层次的挖掘,探讨冬季体育教学促进大学生体质健康的科学途径,具有重要意义.分析了体质与健康的含义和关系,阐述了冬季体育教学内容、方法及对大学生体质健康干预的实效性,指出冬季体育教学干预对大学生体质健康的积极影响和存在的问题,从建立科学化的冬季体育健身课程教学体系,加强促进大学生体质健康的科学指导,探索促进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冬季体育教学创新等方面,论述了充分发挥冬季体育教学干预对大学生体质健康促进的策略.  相似文献   

13.
借鉴美国健康管理的内涵及理念,结合我国大学生当前健康现状及运动疗法研究成果,指出:生活方式不良、运动不足、劳损性颈、腰椎发病率急增、心理健康问题凸显、亚健康比例居高不下是我国大学生实施健康管理的必要性因素;运动疗法干预大学生心理、肥胖、亚健康、颈椎病等的研究成果是支持我国大学生实施健康管理可行性因素;成立健康管理组织机构、收集健康信息、运动能力评价、健康干预措施拟定、干预效果评价及反馈、管理型医疗保险制度建立是实施健康管理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大学生抑郁状况及开式和闭式技能项目对抑郁症状的干预效果,为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供支持。方法:采用开式技能项目(乒乓球、羽毛球、排球)和闭式技能项目(健美操、太极、养生)对济宁学院轻中度抑郁倾向大学生进行12周的运动干预,于干预前后使用抑郁自评量表(SDS)测评。结果:各运动项目组抑郁水平实验前后均差异显著。结论体育锻炼对改善大学生抑郁水平具有积极作用,排球运动干预效果较为突出。开式技能项目较闭式技能项目改善效果更为理想。  相似文献   

15.
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实验法,研究体育课堂运动干预对女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为高校的体育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结果显示:体育课堂的运动干预对女大学生身体素质和身体机能的改善和提高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6.
本文理顺了体育与健康、健康与人格、大学生培养与人格、大学教育与体育、高校篮球运动与体育、高校篮球运动与体育人格、高校篮球运动与人格之间关系,大学生篮球运动能促进健康人格发展.  相似文献   

17.
针对高等学校学生体质健康的状况,建立科学的大学体育课程体系,实施学生体质健康干预机制,以遏制学生体质下滑。结果显示:"三自主、一干预"的"俱乐部"模式教学形式,"月月有大赛,周周有小赛,天天有安排"的课外体育活动,"课内外一体化"教学干预模式,针对性强,激发了"体弱"学生锻炼的兴趣和动机,保证了其体质健康水平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8.
潘丽萍 《浙江体育科学》2012,34(4):98-100,111
通过收集、整理和分析关于大学生自主体育锻炼意识和身心健康满意感的研究文献,总结归纳出大学生自主体育锻炼意识和身心健康满意感的概念。在提出今后研究方向的基础上,依据计划行为理论构建大学生自主体育锻炼意识与身心健康满意感关系的模型。大学生自主体育锻炼意识通过态度、价值观、认知作用于行为意向,最后提升身心健康满意感。  相似文献   

19.
论体育活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体育活动与心理健康之间关系的研究是当代国际运动与锻炼心理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通过对体育活动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的积极效应、目前较为有影响的体育活动有助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理论,以及与体育活动有关的一些心理问题进行论述,并对当前高校体育教学中,如何有效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