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新疆哈萨克族迁徙史》评介刘广琴,万雪玉一部专门研究近现代新疆哈萨克族迁徙史的学术专著——《新疆哈萨克族迁徙史》,由该书编写组编写、新疆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了。这部书是“献给新疆哈萨克自治州、哈萨克自治县成立40周年”的礼物。它的...  相似文献   

2.
文学思潮史隶属文学史之范畴。自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学术界倡导“重写文学史”以来,对“思潮史”以及与之相关的“文艺理论史”或“文学批评史”的重写已然成为其中的热点。2002年,张俊才、李扬两先生合作推出了一部新专著——《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主潮》(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8月出版,以下简称《主潮》。与同类研究成果相比。该著以其  相似文献   

3.
一部中国小说史,上下几千年,源远流长而博大精深,吸引着热爱中华文化的中外学者。他们穷精殚力,寻幽发胜,真知杰构,令人叹赏。湖南教育学院中文系刘上生教授以自己多年的教学和研究成果,凝聚成国内第一部古代小说艺术史专著——《中国古代小说艺术史》(以下简称《艺术史》)。该书以新颖的体例,丰富的史料,谨严的论述和鲜明清晰的思辨特色,成为一部“堪称新见迭出的别开生面的著作”(马积高《艺术史序》)。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史学的灿烂星河中,《史通》和《文史通义》是仅有的两部史学理论专著。这两部专著因其稀少而弥足珍贵,更因为专著本身思想体系的博大精深而发出耀眼夺目的光辉:这两部史著被誉为史学批评发展史上的“双璧”。  相似文献   

5.
由吴孝成、赵嘉麒主编的《20世纪哈萨克文学概观》一书,已于2006年7月由新疆人民出版社出版。全书包括“源远流长的哈萨克文学传统”、“哈萨克文学的先驱”、“20世纪哈萨克诗歌”、“20世纪哈萨克小说”、“20世纪哈萨克散文’’和“20世纪哈萨克戏剧”等六章,约28万字。  相似文献   

6.
哈萨克族的文学史没有比较系统的汉语研究或介绍,原因有两个:一是缺乏专门人才——精通哈萨克语的汉族学者和精通汉语的哈萨克族学者少之又少,更不要说精通语言之外还要谙熟哈萨克文学;二是缺少有力的单位或组织。因此,伊犁师范学院编写的汉文版《哈萨克文学简史》丰富了我国文学宝库,让更多读者在更大范围内了解和借鉴哈萨克文学遗产,有助于促进真正展示中华民族文学全貌的中国文学史的诞生,这是一项填补空白的工作。  相似文献   

7.
铃木虎雄在现代日本汉学研究方面有开创性贡献,被称为中国文学研究第一人。其研究范围,从《诗经》、《楚辞》、《文选》、《文心雕龙》、杜诗、白居易诗,一直到词曲。骄文、八股文和戏剧小说,几乎对中国文学史的各个阶段和各种形式都有专著或论文论及。他的《中国诗史论》出版于1925年,比我国的第一部文学批评史专著——陈中凡的《中国文学批评史》还要早两年,并对后者产生直接影响。《赋史大要》开启赋史研究。在中国古典文论方面,《文心雕龙》、《文境秘府论》校勘卓有建树。铃木虎雄的多方面学术成果,对于我们研究中国文学及其在日本的影响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唐诗纪事》作为我国第一部“诗文纪事”体的唐诗研究专著,对后世的“纪事”体之作产生了深刻地影响。本文通过对是书文本的解读,探析《唐诗纪事》的编辑体例。  相似文献   

9.
《通雅》是方以智的一部训诂专著,丰富的编纂内容和完备的编纂体例,以及突出的声训方式和全面的考证材料,都显示出了《通雅》在训诂方面的独特价值。  相似文献   

10.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完整的历史著作,也是一部具有文学价值的散文名著,形成我国古代历史著作同时具有很好的文学价值的重要传统,对后世影响很大。文章从思想内容、编纂体例和文学成就三方面,对《左传》作了深入剖析,高度肯定了《左传》在我国史学史和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1.
地方志浅淡     
我国史志的发展,自古讫今,史不绝书.根据《周礼》记载,周代已有掌管“邦国之志”的小史和“四方之志”的外史,“四方之志”即当时诸侯各国的历史:《郑志》即郑国的历史,《晋乘》即晋国的历史.春秋战国时期编写的《禹贡》简要记述了全国的疆域、土壤、物产、赋税、风俗等方面.汉时司马迁编写的《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部通史.内容丰富,体例周详.以后编写的史书,特别是官方主编的断代史,率皆以《史记》为蓝本.班固写的《汉书》更开创了地理志的完善体例.从《史》、《书》开始蝉联了后代的国史,开辟了省县的史乘,成为地方志的嚆矢.  相似文献   

12.
《太平天国史》是罗尔纲太平天国研究的集大成之作,该书以其丰富的内容和独特的编撰体例,赢得了海内外学术界的广泛好评,罗尔纲的《太平天国史》所创立的“新综合体”,是对中国传统历史编撰体例自觉 继承和发展,这种体例不仅了新时期中国史学发展的新要求,而且为进一步探讨中国历史编撰的新体例提供了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高等教育史是高等教育学科领域的组成部分,是高等教育学的分支学科,更准确地说,是高等教育学与历史学的交叉学科。2003年底出版的两部《外国高等教育史》,是近年来我国外国高等教育研究领域的重要突破。两本外国高等教育史专业著作的体例有各自不同的风格和特点,这为读者提供了更加广域的视角。随着高等教育史研究的逐步深入,该学科对丰富和完善高等教育学科具有积极意义,同时将对进一步推进高等教育理论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以前曾出过两部修辞学史专著,即郑子瑜《中国修辞学史稿》(1984)和易蒲·李金苓《汉语修辞学史纲》(1989)。虽各具特色和价值,但名为通史,而实则详古略今,现代修辞学史稍有涉及而已。真正以现代(当代)修辞学为研究对象,写成断代学术史专著的,宗廷虎先生的《中国现代修辞学史》(浙江教育出版社,1990)应是第一部。其特色如下: (一)取材全面、新颖、真实。所谓“全面”,指基本上占有了本世纪内与修辞学有关的资料。正宗修辞学论著自不待说,其他语言学专著中的有关章节或与修辞相关的其他论著  相似文献   

15.
20 0 0年新版《中国古代文学史 (一 )》自修教材在第二编《秦汉文学》和第三编《魏晋南北朝文学》中各增加了一章内容 ,即“汉代辞赋”和“南北朝辞赋”。[1]与以往的文学史教材相比 ,这两章不论是在内容上还是编写体例上 ,都有了不少变化 ,而且大纲提出的要求也有所提高 ,学习中我们应当注意分析 ,才能更好地把握新教材。一、新教材的具体变化1 .注意总结辞赋体文学自身的发展规律、线索 ,内容更丰富 ,评价具体作家作品和文学现象时更公允持平。随着学术界对辞赋的研究不断深入 ,辞赋作为文学史上独立的一种文体 ,越来受到人们的重视。历史…  相似文献   

16.
周红阳,1956年12月出生,本科学历。1979年步入教坛,1985年开始执教高中语文,1994年8月调入教研室,现为浙江诸暨市教育局教研室高中语文教研员,系浙江省中学语文特级教师。多年来致力于中学语文的教学和研究,自1986年迄今,已在省级及以上报刊发表各种教育教学论文一百五十多篇,并在各级论文评比中多次获一等奖。已出版两部个人研究专著:《感悟文学之美》(黄山书社)和《让生命更灿烂》(浙江文艺出版社)。《感悟文学之美》一书曾获2002年第二届“全国语文教研成果大赛”专著类一等奖。主要研究方向是阅读和高考写作。  相似文献   

17.
《助字辨略》、《经传释词》比较略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助字辨略》和《经传释词》都是古代研究汉语虚词的专著,它们在学术上各有所长。本文从两书的体例、撰著的出发点和目的、语法思想、虚词研究的方法、引据以及不足等五个方面对二者做了一个粗略的比较, 以便于大家能够更好地认识和了解这两部专著。  相似文献   

18.
论《吴越春秋》的史学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越春秋》是一部有价值的野史,其史学价值主要休现在史料价值和写史体例有所创新两个方面。其丰富的史料具有很大的真实性补充了正史中吴越史料之不足被许多注家所用,为古地方民族史学做出重要贡献。其体例熔国别体、编年体、纪传体为一炉,在此基础上创造出了以纪传体为主、以编年为头绪来铺叙两国史实的国别史,记言与记事相结合,开创了我国古代以小说手法写史的先例。  相似文献   

19.
《伊犁师范学院学报》自2003年实施改版之后,部分特色栏目日渐成熟,开始引起读者的关注,它们是——“哈萨克文化研究”:哈萨克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我国的哈萨克族现有120多万人,其中最集中的聚居区就在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哈萨克族具有悠久的历史与丰富灿烂的文化。哈萨克族从古至今曾经涌现出许许多多杰出学者和诗人,阿拜、艾赛提、阿合提、唐加勒克、库尔班阿里等人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哈萨克民间文学是一座丰富的宝库,目前已搜集到长诗250多部。哈萨克语属于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是我国9种现代突厥语言中的第二大语言,是哈萨克文化的载体,处处都打上了草原文化的烙印。对于这样一种特色鲜明的文学和语言的研究,是伊犁师范学院这所唯一以培养哈萨克族师资和各种人才为主的高校的责无旁贷的任务。在新疆唐加勒克研究会和学院哈萨克文化研究所的带动下,正在努力把哈萨克语言文学建成自治区级重点学科。“哈萨克文化研究”这一版块,就是集中展示哈萨克文学研究、语言研究、历史研究、艺术研究、教育研究、民俗研究等的平台,其中也包括对哈萨克现代杰出诗人唐加勒克的专题研究。  相似文献   

20.
“文革”是中国历史上很多人不愿正视的一页。对于“文革文学”,特别是最具代表性的“样板戏”,长期以来,尽管有人强烈地呼吁要进行抢救研究,但研究的选题还是极少涉及这一领域,而且真正响应又做出实绩来的则更为缺乏,更毋论从语言学角度切人的研究了。祝克懿博士的《语言学视野中的“样板戏”》(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12月,以下简称《视野》)则弥补了这方面的不足,正如复旦大学博士生导师李熙宗教授为该书所作的序中所言:“我虽不敢断言这是我国‘文革文学’语言研究的第一部专著,但至少是这类研究中最早的专著之一;而在‘文革文学’语言和文学的交叉结合研究上则是一部开先河之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