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职务犯罪量刑问题是近年来立法、司法实践与法学研究领域备受关注的问题。本文针对当前职务犯罪量刑如何做到宽严相济、科学量刑这一问题进行研究。重视证据规则在职务犯罪量刑中的作用,实现在司法过程中真正贯彻刑法"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  相似文献   

2.
代义 《华章》2011,(34)
《证据法学》是每一个学习法律专业、将来从事法律工作的同学所必不可少的学习课程内容之一.《证据法学》是研究司法、执法等活动中运用证据证明案件事实或者其他相关事实的规律、方法以及证据法律规范的学科.证据法学的教学应该遵循该课程的特点与实际运用而进行教学模式改革并不断完善.本文针对该课程的教学模式提出一些自己的思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3.
任何国家甚至任何时代的司法裁判都是以事实为根据,只不过人们对裁判事实的理解有差异。客观事实说、主观事实说、证据(事实)说、程序事实说等均具有一定合理性,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具有某些片面性或缺陷。法律事实说是基于法律事实多元属性的统一体,它融合了其它学说的优点,弥补了它们的缺陷,是对已有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坚持法律事实说对司法实践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黑白合同"现象在建设工程领域普遍存在,其产生根源既有市场原因,亦有体制因素。目前,我国的法律法规并未明确指出"黑白合同"的效力应如何取舍,司法实践亦未有明确的标准,造成建设工程领域法律适用的不确定性"。黑白合同"往往规避相关法律法规,应针对"黑白合同"规避的规范性质,区分效力性规定与取缔性规定,具体分析"黑合同"与"白合同"的效力。应结合合同无效相关理论与《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第21条的规定来具体认定。针对"黑白合同"的效力问题,不能采取"一刀切"的方式,建议最高人民法院以案例指导的方式,针对实践中各种形式的"黑白合同"纠纷,具体认定合同效力,形成统一的法律适用标准。  相似文献   

5.
虽然我国新刑诉法已经明确确立了录音录像制度,但是依然存在选择性录音录像、录音录像证据移送不明确、控辨双方缺乏有效质证,以及不录音录像后果不明确等问题。基于对这些问题成因的分析,建议有关部门应当在借鉴域外有关立法和司法经验的基础之上,对录音录像证据的诉讼地位,录音录像的案件范围,质证问题以及违反录音录像规定的后果等问题予以进一步明确、完善,以确保该项法律制度能够得到良性运行。  相似文献   

6.
司法实践中涉及电子证据的案件层出不穷,法学理论与司法实践中均认为电子证据可以作为证据使用。但电子证据在民法中的地位如何,是属于视听资料还是书证,或者是具有独立的法律定位,这在立法上以及审判实践中均有矛盾。为此,笔者就此问题谈一点肤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由于司法认知规则之于刑事诉讼的效益 (效率 )、公正价值具有重要意义。因此 ,我国刑事诉讼法应确立司法认知规则。具体说来 ,司法认知对象应包括 :众所周知的事实、自然规律及定理 ;已为法院确定的裁决所确认的事实 ;已为有效公证书所证实的事实。司法认知的证明效力方面 ,应采取开放态度 ,当有证据足以推翻时 ,应否定其效力。在程序设计方面 ,包括启动、辨明和复核三程序  相似文献   

8.
在民事诉讼领域,网络聊天证据的应用越来越成为困扰司法实践的一个问题。在借鉴国外先进立法、司法经验的基础上,从比较研究的角度对网络聊天证据的法律地位、收集保全、审查判断及其他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试图得出较为合理的结论,为网络聊天证据在民事司法实践中的运用,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9.
法律适用的对象是案件事实,而案件事实与通常理解的事实概念存在本质区别,案件事实即是已被诉讼程序证成为案件事实的生活事件,案件事实不是既定的、不是被发现的客观事实,而是由诉讼主体运用证据、证据规则和事理逻辑形成的;很多情况下,事实问题即是法律问题,法规范对案件事实起着型构的作用;审判过程中规范与事实相互作用且自我显形;事理逻辑最具研究价值,因为这一研究能揭示出形成案件事实的过程中最能体现法官个人判断的意识因素。笔者采用思辩哲学与司法实践紧密联系,从抽象到具体,从具体上升为抽象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已有的诉讼证据定义的评析,对诉讼证据本质属性的揭示,以及对诉讼证据分类的探讨,为诉讼证据下了一个简短明确的定义:诉讼证据,是指含有证明案件事实或证明与处理案件有关的事实的重要的客观事实,可供法学工作者,司法工作者和法律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