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一、注意审读材料的顺序话题作文的命题,主要由背景材料、引导语、话题和写作要求组成。考生在审题时,往往是按“材料———引导语———话题———要求”的顺序。这种“先看材料、后看话题”的顺序,实际上是“材料作文”的审题顺序的惯性使然,审题立意的中心是“材料”。而话题作文的审读顺序最好是:话题———材料———引导语———要求。“先看话题、后看材料”,这是因为“话题作文”审题立意的中心是“话题”,不是材料,也不是提示语。许多考生审题出现偏差,就是这个原因。二、注意理解话题的意义话题作文,总要提供给考生一个话题,我们…  相似文献   

2.
正2013年江苏高考作文出现了一个变化:新材料作文。新材料作文是在总结了以前的材料作文和后来的话题作文的优劣的基础上,新近产生的一种作文命题形式。新材料作文的出现,意味着作文写作从立意到构思再到行文之间又多了一步,那就是新材料的审题。其材料范围更为广阔,内容更加丰富,不仅便于考生多角度立意,也留给他们更大的写作空间。由于多了这一步审题,作文的立意变得更加灵活,能更好地考察考生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3.
全国卷作文题摆脱关系型话题作文命题形式,将材料作文与话题作文“嫁接”,推出了话题式材料作文这一新命题形式。这种作文具有明确的规定性,同时又能从多个角度灵活地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兼具了材料作文与话题作文两者的优点。因此,这一命题形式颇受命题者青睐,但同时也大大地提高了审题的难度。从写作实际来看,不少考生倍感头疼,偏题、跑题的现象增多。要写好这类作文,审题立意是第一道“门槛”,它直接决定着作文的成败。本文就新材料作文谈一下审题立意的“三字诀”,以期对高考作文的备考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4.
材料作文是高考作文命题的重要形式,与此相关的审题立意更是不容小觑,棋失一着,全盘皆输。因此,考生务必要加强审题立意训练,对所给材料认真分析,准确抓住主旨,紧扣材料主旨和规定话题立意,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方法:  相似文献   

5.
关系型话题作文重在考查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和说理能力,这两种能力正是现代中学生面对大千世界所应具备但却缺乏的能力,命题体现了新课标的写作目标和要求。针对部分学生在关系型话题作文写作过程中存在的犯难情绪和主要问题,笔者试着从关系型话题写作的审题立意入手谈谈自己的看法,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写作思路和培养全面的说理能力。一、立意误区——顾此失彼、偏离话题2003年高考,不少考生第一次面对这种思辨性较强的关系型话题作文时傻了眼,由于审题思维紊乱和立意肤浅片面,以致作文偏离话题,打擦边球,甚至跑题,直接影响了作文档次和分…  相似文献   

6.
所谓高考新材料作文,就是提供一则材料或图画并略作提示,但不提供话题,要求考生阅读材料或图画,根据自己对材料或图画的感悟、理解,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进行作文。就其本质来说,这种作文介于材料作文与话题作文之间,其命题特点、写作要求与话题作文有相同之处,可以看作是话题作文的另一种类型。比较而言,这种作文比话题作文更具开放性,更有利于考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展示自己的才华。但有时隐性材料也曾加了学生的审题难度。如何进行高考新材料作文的立意写作?我以下面的三个例子予以  相似文献   

7.
陈兴禄 《语文知识》2001,(12):30-31
话题作文是一种开放性的命题,它的题意往往比较明确,审题的障碍比较小。但是写作上同样需要有一个审题过程。话题的题意和要求理解错误,就会导致作文的失误。话题作文由于有其明显的命题特点,考生明确这些特点,认真摸清话题题意,把握写作要求,这对  相似文献   

8.
话题作文,是指考试命题只为考生提供一个“谈话的中心”,这是作文写作的基点,考生作文内容只要与题目阐发的思想感受有关即可。通常,命题人用一段揭示语引出一个话题,启发思考,考生可以在限制的范围内选用一定文体形式进行写作。“话题作文”具有鲜明的特点———“自由”,表现为:从内容上看,审题难度降低,写作内容宽泛,只要围绕话题立意构思,阐发个人的见解即可,为考生写作提供了极其广阔的天地;二是从体裁角度讲,淡化了文体观念。考生可以根据写作内容选定适当的表达方式,不必拘泥于某种或某几种较常规的固定的文体。阅卷…  相似文献   

9.
2005年高考(湖北卷)写作题由供料、提示和要求三部分组成。这种形式的作文,一改前几年的话题作文的命题形式,实际上属供料作文。从某种程度上讲,话题作文,审题难度较小,写作范围较广,有诸如“所写内容在话题之内即符合要求”、“材料可用可不用”之类的要求;而根据供料作文,审题的难度加大了,考生对供料的立意把握怎样,直接影响到作文的立意如何,从而关系到作文成败。那么如何提炼好所供材料的主题呢?笔者认为,必须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一、弄清供料的限制作用供料就像一堆矿石,在冶炼中提出我们要写文章的“主脑”,供料是提炼主题的惟一依…  相似文献   

10.
审题就是仔细地审查研究题目,揣摩命题者意图,从而确定写作要求、主题立意、选材范围、表现手法等。众所周知,近几年高考出现的话题作文有一重要的特点,就是大大降低了审题的难度,目的是给考生搭建一个施展写作才华的舞台。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话题作文成为高考作文的一种最基本的形式。话题虽不是题目,但它是文章内容、主题的载体,考生作文时审题立意、选择内容不免要受它的影响。话题作文在命题时必须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相似文献   

12.
曹保顺 《高中生》2010,(6):10-11
新材料作文是近几年高考出现的一种新的命题形式。它提供一则或多则材料,略作提示,但不提供话题。要求考生阅读材料,根据自己对材料的感悟、理解.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进行写作。这种命题形式一出现,便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那么.在写作新材料作文时,考生应如何构思成文呢?  相似文献   

13.
唐宗洋 《文教资料》2005,(16):67-68
自1998年起,话题作文取代了命题作文和材料作文,成了高考、中考作文的主流。这种作文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的“三自原则”降低了审题难度,为考生充分展示写作才能提供了较大的自由发挥的空间。尽管不少人已经开始对这种命题形式进行反思,但从目前形势来看,话题作文仍是学生所喜爱的也是暂时还没有迹象表明会被取代的考试形式。  相似文献   

14.
袁东升 《现代语文》2007,(1):116-117
话题作文从1999年闪亮登场之后,便一发而不可收。全国高考作文连续七年都采用话题作文的考查形式,高考单独命题的省市也绝大部分要求考生写话题作文。话题作文“三自”(自由命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学生的手脚,较之传统材料作文和命题作文,更有利于发挥考生的写作特长。这是话题作文的长处。但是,话题作文的易宿构、不利于客观公正地评分等弊端也在几年后暴露无遗。于是,人们便寻找一种新的作文考查形式,力求使考生作文既能放得开,又能收得拢。  相似文献   

15.
谢敏 《新高考》2011,(3):10-12
新材料作文又称题意作文,它是近年高考作文命题的热点题型。2010年全国18套高考作文题中,有11套是新材料作文,其他的也多是提供了材料的命题或话题作文。新材料作文的题目由两部分组成,即"材料+要求",要求考生阅读材料,根据自己对材料的理解、感悟,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进行作文。审题是否准确、立意是否深刻,是评判材料作文高下的标准。本文以实例的形式分五点对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方法加以说明。一、抓关键词句关键词句往往是"文眼",它蕴含着材料的主旨,因此可以把它作为把握材料审题立意的突破口,抓  相似文献   

16.
任务驱动型作文试题和漫画作文试题是高考语文作文历经的两种不同命题形式。本文以2015全国Ⅱ卷、2016年全国Ⅰ卷为例,从设题要求、审题立意、写作原则等方面进行不同命题形式的比较研读。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语文新课标精神的落实,材料作文在中考中悄然升温,成为一道引人注目的靓丽风景。所谓材料作文,就是根据所给材料和要求来完成写作的一种作文形式。从审题立意上看,材料作文要求考生根据材料去确定文章的主旨,材料对考生的审题  相似文献   

18.
“话题作文”也提供写作材料,与以往的材料作文相比,是限制、要求的宽严程度不同,而不是命题形式不同。因此,指导学生进行话题作文训练,千万不能过分强调话题作文不是材料作文,而应当把话题作文看成材料作文的一种形式,并在2001年高考作文备考中强化以下意识。一、强化审题意识。我们认为,话题作文是审题的任务少,而不是审题的难度小。因为话题作文只规定题材范围,没有根据材料写成某种文体的要求,因此不必过细地去阅读、探明材料的中心,让立意扣住材料的主旨;也没有必要像以往那样要求学生要充分地引用材料;更不必要求学生写…  相似文献   

19.
很多学生面对材料作文题,依然采用话题作文的审题和立意方法,从材料中抠出一个关键词作为话题,或者给材料强行扣上一个话题进行立意,正确的方法应该是从整体上理解材料,强化读材料的整体意识。高考材料作文的命题给考生的写作任务只有两类,一类为"是非取舍型",一类为"对症下药型"。  相似文献   

20.
一近年来,话题作文以其独特的魅力,一直备受中、高考命题者的青睐。毋庸置疑,话题作文只提供了写作的范围,作文的内容指向,较以往审题严格的命题作文、材料作文有很大的开放性;不限立意、不限取材、不限文体、不限表达方式,给考生以较大的写作自由,突出了写作中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了写作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一)话题宽泛,拓展了写作空间。话题,顾名思义,即谈话的中心、范围。以此确定写作的内容指向,启发学生思考和想象力的命题形式便可谓之“话题作文”。话题作文具有“开放性”特征,这是与以往的命题作文、材料作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