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责任是由许多小事构成的。无论多么小的事,都能够比任何人做得好。有一天一个替人割草的男孩打电话给布朗太太:"您需不需要割草?"布朗太太:"不需要,我有割草工了。"男孩又问:"我会帮你拔掉草丛中的杂草。"布朗太太:"我的割草工已做了。"男孩再问:"我会帮您把草与走道的四周割齐。"  相似文献   

2.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规定: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识字、看书、作文的能力.我对<大纲>的认识归纳起来是三句话:"培养能力是重点;搞好自学是关键;紧抓作文破难关."  相似文献   

3.
<孙子兵法>中说:"声不过五,五声之变,不可胜听也;色不过五,五色之变,不可胜观也;味不过五,五味之变,不可胜尝也;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翻译成现代汉语是说,声音不过只有五种:宫、商、角、徵、羽,人们却可以运用这五种音阶,通过不同组合,谱写出不绝于耳的人间仙曲;颜色不过五种:青、红、黄、白、黑,人们却可以运用这五种颜色,通过不同组合,描绘出观不胜观的传世名画;味道不过五种:酸、甜、苦、辣、咸,人们却可以运用这五种味道,通过不同组合,调制出数不胜数的美味佳肴;战术不过只有奇正两种,人们却可以运用这两种战术,通过不同组合,演变出无数惊天动地的战役.  相似文献   

4.
善败者胜     
马文 《大众科技》2004,(6):48-49
所谓"善败"者,并非尽量多败屡败,而是正确对待失败之意也.古代兵书<百战奇略>之"败战"篇云:"凡与敌战,若彼胜我负,未可畏怯,须思害中之利,当整励器械,激扬士卒,候彼懈怠而击之,则胜.  相似文献   

5.
一样的巫术     
小时候,上语文课,听老师讲<木兰辞>:"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书十二转,赏赐百千强."问老师:"什么是明堂?"老师说:"就是堂屋啦."恍然大悟,原来明堂就是堂屋,两面坡,四堵墙,门朝南,前开窗,又明;争,又亮堂,所以叫明堂.这么一来,<木兰辞>就可以改写:"归来见天子,天子坐堂屋.策书十二转,赏赐百千夫."可是我不明白,为什么书上非让天子坐明堂,不让天子坐堂屋.  相似文献   

6.
蔡恩泽 《知识窗》2006,(3):40-41
1924年,沃尔特·迪斯尼与哥哥创立"迪斯尼兄弟制片厂",他们制作的第一个系列片<爱丽丝喜剧>上映后一炮打响,深受好评.1926年制片厂改名为"沃尔特·迪斯尼公司",随后诞生的<米老鼠>、<三只小猪>、<白雪公主>、<木偶奇遇记>等一批影片先后获得成功.随着米老鼠、唐老鸭等经典形象的深入人心,"迪斯尼"也从一个姓氏摇身变为家喻户晓的品牌.  相似文献   

7.
"无规矩不成方圆",出自战国时期<孟子·离娄上>:"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成方圆."这里的"规"指木工用的圆规."矩"说的是木工用的曲尺,其大意为:哪怕是鲁班们,也只有用上圆规和曲尺,才能做成方桌和圆台.  相似文献   

8.
王梵志<观影元非有>以通俗的语言、浅显的形式,阐发了佛教中"缘起性空",影空、身空、一切皆空的深刻涵义,希冀众生莫要执着"我法"、"执幻为真",否则只是竹篮打水,一场枉然.  相似文献   

9.
说到语文课的"本色",我不禁想起返朴归真、铅华洗尽、清水芙蓉这些美好的词语.王国维<人间词话>中说:"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在我看来,语文课的最高境界无乃两个字--本色.  相似文献   

10.
我的奥运梦     
夜静悄悄的,一轮明月升上天空.此时我的脑海里不由得浮现出北京申奥成功时,举国上下一片欢庆的场面.是啊,我们国家能举办一次奥运会是多么不容易,正如作家肖复兴在<向往奥运>中写道:"一个国家,一座城市,能够举办一次奥运会,该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情."  相似文献   

11.
感谢新年     
单位给各科室发新台历了,不断有新年贺卡和手机短信从四面八方纷至沓来.这一切都在告诉我,新年来了! 以前有些抵触新年,毕竟无论这是多么成功、快乐的一年,但总有些许感伤和惆怅!为了"我要",更为了"我还要",我们行色匆匆,可是欲望越多,得到的就越多吗?我们总是感觉距离自己的目标总是差那么一点;我们居住的房子总是小那么一点,就连媳妇也总就恰恰不漂亮那么一点点.  相似文献   

12.
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救国难.<战国策>的"文辞之胜",在语言艺术上的空前成功,春秋时期从容不迫的行人辞令,到此时已演化为议论纵横的游说之辞.本文主要总结其语言艺术之美.  相似文献   

13.
贫贱夫妻     
<正>一2015年1月5日,阴沉的天,似乎还有冷风裹挟着绵绵细雨,我与儿子、女儿还有十多位亲朋好友,在殡仪馆向妻子杜丽琴的遗体告别。在低婉的哀乐声中,儿子海俊流泪致悼词:"妈,我知道,尽管生活多么艰辛,尽管病魔怎么纠缠您的一生,但您都对我们充满了一片慈爱,您用无力的生活拼搏,呵护着我们的成长,我们永远怀念您,我们将永远记住,您是一位虽然普通,却又充满母爱的,亲爱的母亲……"此时此刻女  相似文献   

14.
所谓"音乐",可以理解为内容和形式的关系。即"音"是内容,而以"乐"的形式表现出来。无论经典的古典音乐,还是现代的电子音乐,无论它们的形态、风格和音响特点有多么大的差异,当我们探索它们的理论根基时,最终都将归结到对"音"的理解和认识上。  相似文献   

15.
虽然不断遭到质疑,但中小学"三好生"制度仍然保留至今,这也是有点奇怪的事。比如"身体好",很难有客观的检测标准,但学校里一些体育教师就靠这个来掌控学生,他一票反对,学生就白忙了;而有些体育课上"表现好"的学生,年年"三好",却经常弱不禁风。最没意思的是"品德好",要求很高却形同虚设。我在学校多年,常劝学生不要争这些,没意思;但是当评上"三好生"的次数和"推荐与保送"挂钩之后,这股风越来越盛,弄虚作假的也就更多了。  相似文献   

16.
宁静     
<正>张爱玲曾经说:"在不与人交往的场合,我的生命充满了欢悦。"有时候,在欢闹之余想想,她的话也不无道理。古人云,心灵淡泊,志向才会高远;崇尚简单质朴的生活,心灵便会安宁;内心宁静,智慧便会由心而生。老子在《道德经》中就曾说过"恬淡为上,胜而不美"。在当今社会下,利固然是社会发展有效的润滑剂,但不可过分看重名利、在意得失,不应为名利和得失过于奔波不休。  相似文献   

17.
<诗经>经过儒家学者的经化,从一部主要是民间歌谣的作品,变成了一部具有政治,伦理道德教化意义的经典.这种教化意义,从儒家学者对<诗经>的阐释中表现出来,主要有三个方面:陶冶情操;克制情欲;规范行为.其目的主要是强化所谓先王之"礼",进而维护当时的统治秩序.  相似文献   

18.
<礼记·中庸>记载:"子曰:‘……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后来,人们用"执两用中"概括这一思想."执两"就是执持两端.<论语·子罕>:"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执两用中"可谓儒家"中庸"思想的"换言之",所针对的主要是社会问题.实际上,"执两"在科学等领域中也有表现.  相似文献   

19.
编辑人语     
争"食"这一期内容围绕"食"字展开,因为是"天大的事",所以开题的时候大家很兴奋,很憧憬,很有干劲。但是做着做着,我们内部开战了。编辑与作者之前,我与编辑之间,相互混战……说到底,争论的根由在于入口的东西,在今天,碰得还是碰不得。  相似文献   

20.
"安好"是一个多么温暖的词,"家"中有个"美女"就是"安"了. 那么"晴天"呢?晴=日+青,日日有人青睐;天=二+人,二人相濡以沫地生活在一起. 这简直是神仙眷侣一般的生活.当然了,我只限于爱情层面的解读,或许太过偏执了.实际上,不管是"安好",还是"晴天",说的都是一种旖旎的心境,一种温婉的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