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本文在语料调查的基础之上,从句法、语义和使用语境三个方面辨析"虽然""尽管""即使"的差别以及组合规律。明确"虽然""尽管""即使"的词汇意义,说明三者所要求的语义环境,在句法层面的组合方式以及语义搭配的选择限制。在句法方面,这三个词常常作为关联词组成转折复句,表现为两个分句预设的对立。在语义方面,这三个词都有连词词性,表示让步。在语用方面,这三个词通常带有转折语气。在词典的编纂和课堂教学讲解中,应细化对这三个词语的说明。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不同历史时期的14本文献中的"窥""望"进行调查,大致梳理了这两个词在两千年的历时演变中的语义和构词能力的变化情况。希望通过它们的变化管窥整个"观看"语义场词汇的变化。"窥""望"两个词的语义在历时演变过程中游走于上位义场和下位义场之间,语义的衍生呈现出了由具体到抽象的趋势,两个词独立成词的能力逐渐减弱。  相似文献   

3.
基于大规模的语料库,本文从语义和句法功能两个方面对"楼梯""梯子""阶梯"这三个词进行了辨析,并尽可能地分析出它们之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普通话中有两个相似句型:"V+着+N+呢"和"V+N+着呢",两者之间在语法结构、语义特征和语用功能上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本文对这两类句型的结构层次进行了划分,并在此基础上对这两类句型在"着""呢"作用下的语义、语用功能及其与述宾结构的关系的异同等问题进行了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字形的角度对周遍义的"扁""徧""遍"三个字进行了考察,揭示了"扁""徧""遍"三字字形演变的过程及原因。  相似文献   

6.
《湘南学院学报》2017,(4):76-80
分析了"憾""恨""怨""悔"在不同时期词义的历时演变,对其出现的语言环境进行具体考察和分析,发现这四个词在不同时期都有"怨恨"义,并且不同的词在同一义项中其情感色彩强弱、语义指向、语法搭配等都有一定的差异。从先秦到元明清直至现代汉语时期,"憾""恨""怨""悔"的基本义在历时演变的过程中相互影响,相互转换,各个词的基本义逐渐单一化和明确化。  相似文献   

7.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不要对没做过的事情说没意义。""好好活就是有意义。""在‘想到’与‘得到’之间,还有一个‘做到’。""人不是靠做出来的,是靠活出来的。"随着观众对电视剧《士兵突击》的热度上升,这些经典台词一遍遍被重复着。成才和许三多,"做人派"和"做事派"的两个典型代表,再一次把"先  相似文献   

8.
在现代汉语中,副词"很""真""非常"使用频率很高。因此,对于留学生来说,理解和掌握这三个词的用法也非常重要。目前,已经有很多学者将这三个词进行了深入而细致的研究。本人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HSK动态语料库,分析了留学生对这三个词的掌握情况,归纳出偏误类型、分析偏误原因、探讨解决方案。本文从本体研究入手,以三个平面理论为基础,通过分析HSK动态语料库,对程度副词"很""真""非常"分别从语义层面、句法层面和语用层面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对留学生在使用程度副词"很""真""非常"时产生的偏误进行归纳分析,并结合有关资料归纳出偏误类型,找出偏误原因,探讨出偏误形成的规律。最后,通过以上分析归纳,找出避免偏误的方法和教学策略,使留学生能对程度副词"很""真""非常"形成正确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冷""热"是现代汉语中经常使用的一对反义形容词,目前尚未发现关于这对"温度类"反义词的专门研究。本文通过对比前人"大小类"反义词的研究成果,以共时和历时相结合的角度对"冷""热"这对反义词从词汇、语义演变和句法三个层面的不对称进行具体描写和分析。  相似文献   

10.
传统教学的主要局限在于,忽视了"以学定教"。师生课堂互动模型和"学习金字塔"模型这两个教学理论可以很好指导课堂教学,实现"以学定教"。对于"函数单调性"的教学,融入这两个教学理论,设计了"创设情境,激活旧知""提出问题,小组讨论""对话追问,‘做中学’""呈现例题,马上应用""呈现例题,‘教别人’""课堂小结"六个环节。由此,阐述了高中数学教学中实施"以学定教"的一种有效模式。  相似文献   

11.
论文试从"意义载体"、语义关系、预设和否定词"没""不"分别与"语义否定"和"语用否定"的关系这四个方面来界定"语义否定"和"语用否定",其目的是:一方面使我们对"语义否定"和"语用否定"的概念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另一方面使我们能够准确地区分"语义否定"和"语用否定"。  相似文献   

12.
"主导因素""限制性因素"是高中地理教学中经常涉及的概念,也是高考题中经常出现的内容。但对于"主导因素""限制性因素"这两个概念的理解却存在分歧,这给地理教学带来了不少的麻烦与困惑,学生在对相关问题进行分析或判断时往往感到无所适从。本文试图从地理教学的实际出发,通过问题的提问形式,结合具体实例对这两个概念进行探究,以期能够解开这些困惑。一、主导因素只有一个还是有多个主导因素是指对事物的形成或发展起关键作用的因素。对这一概念的理解存在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  相似文献   

13.
"部"和"台"是现代汉语中两个常用的量词,这两个词在用法上有重合之处,但又有所不同。本文主要从认知的角度来分析"部"和"台"的语义特征,让我们对这两个量词的使用更加准确,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为对外汉语教学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4.
现代汉语中存在表示禁止义副词"别"与动词"看"组合的两种形式——偏正短语"别看"和连词"别看"。连词"别看"固定出现在"别看S1,S2"的句式中,具有反预期的篇章功能。从"别""看""别看"三个词的语义演变历程发现,由单一的禁止义祈使句到连词"别看"这一词汇化现象是高频使用、语义调整和重新分析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坑爹"的流行实在有点势不可挡,近来频频现身各类新闻媒体,"十大坑爹××"的盘点更是层出不穷,如"十大坑爹公司""十大坑爹坏习惯"。不难发现,这两例"坑爹"的语义内涵不尽相同,前者存在有意进行欺骗的行为主体"公司",后者不然。时下,"坑爹"一词广受大众喜爱,在高频使用中语义得到迅速发展,让我们来梳理一下"坑爹"的多个语义。1.指"被连累""坑爹"表示"被连累"时,"爹"实指"亲  相似文献   

16.
"急忙""赶忙"不是短语或跨层结构词汇化而来,而是具有相同义素的两个语素并列连用成词,但与大多数并列式时间副词不同,"急忙"是两个形容性语素整合连用为形容词然后虚化为副词的,"赶忙"则是动词性语素与形容性语素并列连用为副词,是间接虚化的结果。此外,"急忙""赶忙""赶紧"在语义、语体、适用对象等方面均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7.
副词问题一直是汉语研究中的热点。本文有选择地对常用的两个副词"都""就"进行语义指向的分析,或可对副词研究有所贡献。  相似文献   

18.
关于量词"段"的语义,学者们大多认为它表示事物的一部分,但本文通过对语料的分析发现,"段"并不表示部分,而是表示事物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跨度。在此基础上,我们具体分析了它与"节""条""件"在意义和用法上的区别,以期对对外汉语教学能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9.
在《论语·颜渊》中,有"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一句话。对于其中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等结构的句法语义分析也是意见不一。本文将从两个角度对君君等结构进行句法与语义解释:1)VP+DP结构。该结构下认为君君等结构为动宾结构,或者说是使动式,其语义为"使君主(现实状态)成为君主(理想状态)"。并从v P壳结构和移位合并原理来分析"君君"等结构以及其中的隐形主语。"君1君2"结构之所以能够理解为"(我们)使君1成为君2",是因为动词先与"完成"义轻动词合并。但除此之外,轻动词还有"致使"义,所以第一次合并之后,又与"致使"义轻动词合并,从而形成了一个双v PShell的结构。2)DP+VP结构。该结构下认为君君等结构为主谓结构,其语义为"君主(现实状态)要成为君主(理想状态)"。但不同于刚才讲的双v PShell结构,DP+VP结构下只存在一个v P壳结构。并讨论第二个"君""臣""父""子"何以作谓语。  相似文献   

20.
本文尝试从内部时间结构、动词词义的模块属性表征理论与构式语法三种认知视角,辨析汉语视觉感知构式"看""看见""看到"与"看完"的语义差异。研究发现,内部时间结构与动词词义的模块属性表征理论的分析存在很多漏洞,本文结合语法化观点的构式语法理论,更能区别及解释"看""看见""看到"与"看完"的语义差异。这表明认知语言学内部各种理论之间的解释力有强弱之分。本文除了发现构式的象征性、图式性与组成成分的语法化程度是造成"看""看见""看到"与"看完"语义差异的关键因素外,还发现相对于"看见""看到"与"看完"的语义只局限于视觉感知域,"看"的语义却可借由范畴化及概念转喻还同时涵盖视觉感知域与认知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