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文以唐诗在英语世界的传播为背景,通过对李商隐《夜雨寄北》英译的分析,阐述了许渊冲翻译理论中意美、音美、形美的内涵,彰显了“三美论”对唐诗英译实践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英语课外教学中将中国古代诗歌与英语教学相结合,既能丰富了课外教学的内容又能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本文从形式美、语言美、诗歌意蕴、诗歌翻译对照几个方面对唐诗与英语翻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宋丹红 《科教文汇》2009,(35):257-258
本文是对唐诗语篇衔接与连贯特征的分析。本文从衔接手段、主位推进模式和语类结构三个方面探讨唐诗语篇的特征,认为唐诗在这几方面的特征是为了诗歌的美学功能服务的。  相似文献   

4.
本文试图从系统功能语言学角度对唐诗英译文进行对比分析,主要从韩礼德三大元功能中的语篇功能进行分析。分别评述了许渊冲、孙大雨及Herbert A.Giles三人英译文中的主位结构、信息结构和衔接手段,因此从语篇功能鉴赏唐诗及英译文也是一种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5.
公示语翻译中的美学含蕴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功的公示语翻译不仅要体现其民族特色和个性内涵,尤其要突出语言艺术的美度。本文从美学角度出发结合公示语翻译实例,分析了公示语翻译中存在的美学艺术缺陷,介绍了公示语翻译的艺术特点,并探讨其优化翻译方案,以期促进人文素质的健康发展,提升文明形象。  相似文献   

6.
正最近,一组美到让人窒息的古建筑照片在网络上非常火爆,网友们在赞叹中国古建筑文化博大精深的同时,更感叹摄影师的镜头艺术。我国建筑摄影界权威林铭述对这组照片给予了高度评价:"最不专业"的摄影师却拍出了"最专业"的古建筑作品。这位有着"小城巨匠"之称的拍摄者名叫苏唐诗,是河南省虞城县公安局的一名基层民警。  相似文献   

7.
卢弘杰 《中国科技信息》2009,(24):269-269,279
虽然中国有着浓厚的英语学习气氛,但学生的学习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大多数学生仍然不能得体地使用,翻译英语.本文以"礼貌原则"为理论依据,从语用角度分析英语副词"so"与其汉语对等副词的异同,从而对二语学习,特别是翻译提出一些新的见解.  相似文献   

8.
张欣然 《百科知识》2021,(21):62-63
诗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承载着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具有特殊的格律和句法韵律的特点,更决定了诗词翻译的难度.我国诗词翻译以许渊冲先生的成就为最大.许教授以其杰出的诗词译文作品和深厚的理论研究,被称为"诗译英法唯一人".他倡导的"三美"初见于鲁迅的《自文字至文章》.在鲁迅的"诵习一字,故其所函"的三美释义中,意美感心,音美感耳,形美感目.许渊冲的"三美理论"原则得益于其在中国古诗词翻译实践中的感悟和体验.因而,"三美理论"对文学翻译,特别是"唐诗中意象、韵律以及情感的传递有重要指导意义".在"以诗译诗,以韵译韵"的美学主张下,诗词翻译应突出诗意的"意境美"、神韵的"情感美"以及音韵的"节奏美".而"形象美"将汉语的平仄、韵脚孕育于英文的扬抑、音韵之间,体现了"诗词句式的长短和对仗工整方面,尽可能的形似".  相似文献   

9.
《红楼梦》被公认为中华文学著作中的瑰宝。其诗词揭示了人物的精神面貌和性格特征,隐寓了人物的生活遭遇和结局,丰富和渲染了作品的主题。"红诗"的翻译是中国古典诗歌翻译的有机组成部分。本文拟从翻译美学、微观语言学角度,对戴维·霍克斯和杨宪益与戴乃迭夫妇翻译的《咏月诗》其一的两种译文进行比较赏析,探讨《红楼梦》诗歌英译的美学价值,阐明在诗歌英译时要做到"音美"、"意美"和"形美"。  相似文献   

10.
罗屹  王乐 《科教文汇》2014,(1):169-172
从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对唐诗及其英译文进行分析是研究诗歌鉴赏问题的新方法。《泊秦淮》是唐代诗人杜牧的一首著名的七言绝句。依据韩礼德系统功能语言学语篇功能理论,可以从主位结构和衔接手段两个方面对该诗及其英译进行分析.说明从语篇功能鉴赏唐诗及英译文是一种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1.
郭光明  罗雪 《科教文汇》2020,(7):171-172
对于《背影》的解释,人们往往从父子情深着手展开,其主题历来被阐释为“父子情深”。但当我们在“大学语文”的课堂上重新讲解这篇选文时,应根据新的授课对象,并结合《背影》的创作背景以及作者成长的心路历程,尤其是文中“四次落泪”的细节描写,重点解读出作者由少不更事逐渐走向成熟的现实教育意义。  相似文献   

12.
对于《背影》的解释,人们往往从父子情深着手展开,其主题历来被阐释为"父子情深"。但当我们在"大学语文"的课堂上重新讲解这篇选文时,应根据新的授课对象,并结合《背影》的创作背景以及作者成长的心路历程,尤其是文中"四次落泪"的细节描写,重点解读出作者由少不更事逐渐走向成熟的现实教育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本文作者根据亲身参与对西南交通大学多校区办学模式下师生互动现状的调查以及长期在多校区学习生活的感受,提出了在师生互动过程中长期实施"茶话会机制"的构想,并从多校区师生互动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茶话会机制"的实施步骤以及这种机制的可行性以及有效性四方面做了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4.
通过《中庸》的“中和”之道及遵道法则,来开启教师在教学中的伦理精神即教师要有“用中”的教学观念,适度的教学原则,“和而不流”的教学智慧和至诚之心,促进教师、学生、教学三者的人文性发展。  相似文献   

15.
在汉语基础薄弱的偏远藏族农牧区的英文教学中,进行英藏语法直接的比较,对该地区英语教学效果的提高具有积极意义。本文以英文语法教学为主体,旨在通过对英藏基础句法中"Complement"一词的直接对比和语法术语的藏译探讨,望能帮助解决农牧区藏族学生英文教学中对该语法盲点的理解困扰。  相似文献   

16.
17.
In the first decades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a heterogeneous assortment of groups and individuals articulated scientific, political, and philosophical objections to vaccination. They engaged in an ongoing battle for public opinion with medical and scientific elites, who responded with their own counterpropaganda. These ideological struggles reflected fear that scientific advances were being put to coercive uses and that institutions of the state and civil society were increasingly expanding into previously private realms of decision making, especially child rearing. This essay analyzes the motivations and tactics of antivaccination activists and situates their actions within the scientific and social climate of the Progressive Era and the 1920s. Their actions reveal how citizens of varied ideological persuasions, activists and nonactivists alike, viewed scientific knowledge during a period of swift and unsettling change, when the application of biologic products seemed to hold peril as well as promise.  相似文献   

18.
自英国最早提出“公众理解科学”的概念,其内涵随着时间的发展有着不同的内容。公众在与科学的关系中,身份也不断变换,但总的发展趋势是无论何种身份———目击者、消费者还是公民,公众都将参与到具体的科学决策过程以及对将来科技发展道路的规划活动中,发挥参与者的角色。  相似文献   

19.
很多英语专业本科阶段的学生选择法语作为第二外语,而传统的教学方法很难在短时间内让二外法语的学生对法语产生浓厚的兴趣。因此,该文结合教学实践,以具体实例说明如何将"面向行动教学法"应用于二外法语课堂。用已具备的能力完成教师布置的课堂任务,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也收到了语言应用的效果。实践证明"面向行动教学法"对二外法语教学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很多英语专业本科阶段的学生选择法语作为第二外语,而传统的教学方法很难在短时间内让二外法语的学生对法语产生浓厚的兴趣。因此,该文结合教学实践,以具体实例说明如何将“面向行动教学法”应用于二外法语课堂。用已具备的能力完成教师布置的课堂任务,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也收到了语言应用的效果。实践证明“面向行动教学法”对二外法语教学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