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针对职业学校日语专业学生日语学习过程中常见助词"は""が"的困扰,结合个人学习日语和教授日语的实践和心得,对二者的用法和区别简单做以归纳和总结。  相似文献   

2.
随着中日两国的交流发展,日语使用率增加.在现代日语研究中,山田孝雄提出了"格助词"这个术语.在现代日语中,格助词经常被使用,具有重要的作用.对日语学习者来说,格助词"で"的用法容易误用.因此,有必要对格助词"で"的用法和意义进行深入研究. 一、格助词"で"的研究状况 传统的格助词有十种:"が""の""を""に""と""で""へ""から""まで""より".格助词用法很复杂,国内有很多先行研究者对格助词"で"进行研究.例如,皮细庚写的《新编日语语法教程》(上海外国语教育出版社,1987年)中,将格助词"で"的用法归纳为六种,即(1)動作の場所、範囲を表す.例えば、私たちは每日学校で日本語の勉強をしています;(2)時間の限定、期限を表す.  相似文献   

3.
武玉丽  王坤 《科教文汇》2009,(7):259-260
在山东临沂方言中,虚词“来”与“去”有很多不一样的用法,主要从趋向意义对语法意义的影响,充当时体标记,作为语气词三个方面论述了临沂方言中“来”与“去”作为助词用法上的区别,通过唐宋以来文献材料中对“来”“去”使用的考察,证明了“来”、“去”是近代汉语用法在临沂方言中的保留。  相似文献   

4.
陈定宏 《内江科技》2008,29(4):43-44
本文将"的"分为三类:动态助词、结构助词和语气词,并分别从语义、句法两个角度对其进行分析;认为从句法结构上看,"的"字短语其实是由定中结构"X 的 Y"省略中心词Y而成的;而从语义角度看,"一般实词性词语加上‘的’都用来指称事物";并主要分析了焦点结构句"是……的"的表达语义功能。  相似文献   

5.
介词"对"和"对于"表示对待时,有其用法上的异同,本文以吕叔湘先生《现代汉语八百词》的解释为基础,试从语言搭配,句法位置等方面辨查它们的差异,并简述形成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侯月明 《科教文汇》2007,(10X):197-197
《马氏文通》是我国语法学界的开山之作。本文以《马氏文通》中的所提供的关于“最”的用法及其用例作为切入点。从语义的变化、词性的变化以及句法功能的变化三个方面探讨“最”的语法化过程。同时从句法位置、语义的转变以及认知心理三个方面分析了促成“最”的语法化原因。  相似文献   

7.
曹文抗 《科教文汇》2007,(9Z):189-189
介词“对”和“对于”表示对待时,有其用法上的异同,本文以吕叔湘先生《现代汉语八百词》的解释为基础,试从语言搭配,句法位置等方面辨查它们的差异,并简述形成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胡頔 《科教文汇》2014,(1):175-175,177
由于历史原因,日语在一千多年前就开始采用汉字词汇作为表记词汇,汉字已经成为日本表记文字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研究发现。汉字在古代日语和现代日语中都占有很大的比重,现代日语中采用的汉字多达1900多个。日语中的否定接头词“不”来自于古代汉语.但在语言长期发展、演变的过程中,“不”的性质及语义在汉日两种语言中发生了不同的变化,呈现出了不同的变化结果。本文旨在研究古汉语中“不”的意义用法的基础上,分析“不”在古汉语和古日语中的异同。  相似文献   

9.
副词"历来"和"向来"都是表示从过去到现在、一向的意思,在不同的字典、词典中,对两者的解释大致相同。在使用中,两者也没有太严格的区别。但在具体的语义背景中,"历来"和"向来"还是有差别的。本文以对一部分语料的考查为基础,试图从语义、语法、语用三个方面对"历来"与"向来"加以辨别。  相似文献   

10.
随着远程开放教育的发展,新的教学模式要求学生能够自主独立学会学习,笔者认为:以前作为辅助教师教学的CAI课件也要发生一定的变化,从"教程"转为"学程"。本文以《开放教育入学指南自主学习系统》这个CAI课件为例介绍了如何利用Authorware 7.0制作"学程"课件。  相似文献   

11.
吕怡宁 《科教文汇》2014,(26):118-120
本文以中国学习者语料库为基础,从句法、语义和语用角度研究教科书中英语“侥幸”类副词性关联词语的句法功能、语义功能和语用功能,从篇章层面研究英语该类副词的语篇衔接功能。我们发现英语“侥幸”类副词性关联词语luckily,fortunately和happily具有多种句法结构、语义功能和语用功能。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在于对学界关于英语“侥幸”类副词性关联词语的深入研究有所帮助,并对英语学习者和教材词汇编写等方面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2.
"钱学森之问"引发了人们对世界级"大师"培养的关注,文章从诺贝尔奖中自然科学奖项的数据分析出发,指出美国重视基础研究工作的社会氛围及其对各国科学精英的吸引是美国基础研究成功的两大原因;并提出前苏联和美国的不同体制及大学性质的区别是造成两国区别的重要原因。在此基础上,对促进我国科学研究特别是基础研究的发展提出了四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谢莉莎 《知识窗》2022,(2):33-35
词句段运用是统编教材中对语文知识点系统性的集成,每一册安排的训练点都考查着学生的语文能力。在教学时,学生存在"词不达意""脱离场景""描写不详"等情况,鉴于学段特点和学生认知规律,教师应从"定向:明确成语含义""定位:联系生活场景""定点:紧扣语句表达"这三个方面入手,提高学生详细表达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张永 《科教文汇》2013,(1):154+156
新课标数学教学目标的确立,要注意做到明确、全面、恰当,在数学学习中,教师应该做学生最忠实的伙伴。一堂课的教学只立足于教,以讲为主,理想化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应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蕴含问题于生活情境之中并促进多向求解的过程。高效课堂的教学教师应该摈弃以往那些"填鸭灌输",切实做到引导学生"点燃知识火把"。在新课标中,提倡"用教材教",就是要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充分开发各种课程资源实现新课标的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15.
黄淑珍 《知识窗》2016,(4):50-52
德育课是中职学校开展德育工作的主渠道、主阵地。面对学生"坐不住""听不进""不爱学"的现状,教师必须从改进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师素质三个方面进行深化改革,才能以良好的教学质量为德育"双主"功能的实现提供保证。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比较《红楼梦》的两个英文译本,一为杨氏夫妇所译,一为霍氏所译,从《红楼梦》原作中选出第三回"金陵城起复贾雨村,荣国府收养林黛玉",作为范例,对两家译本在"信""达""雅"方面进行分析、评述。  相似文献   

17.
张保华  彭家法 《科教文汇》2011,(26):73-73,84
"买单"和"埋单",目前媒体使用十分混乱,以"买单"作为规范更为合理。从语源讲,"买单"和"埋单"都是粤方言中的词,选用哪一个进入普通话都是合理的;从读音方面说,"买单""埋单"声调不同,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异形词;从意义讲,"买单"表意范围大于"埋单";从表意明确这个方面说,"买单"便于人们理解;从通用性方面说,"买单"使用更为广泛。因此,就目前来看,规范的用法应是"买单"而非"埋单"。  相似文献   

18.
当充斥荧屏的电视谈话节目叫好不叫座或叫座不叫好的同时,凤凰卫视的《鲁豫有约》却不温不火地持续6年多既叫好又叫座。这与鲁豫的访谈风格极有关联,特别是她营造谈话"场"的非凡才能。  相似文献   

19.
<正>什么是福州地域文化的特质?长期以来,我们习惯把"山在城中,城在山中"的"三山两塔",把"绿荫满城,暑不张盖"的榕树,甚至把清香的茉莉花作为福州地域文化的标志。2009年初,在《福建日报》上读到叶家松同志的美文《福州读  相似文献   

20.
许坚 《学会》2012,(8):47-50
本文以《中国土地学会发展"十二五"规划》为例,为全国学会编制"十二五"规划提出了四条建议:一是要深刻认识编制学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意义;二是学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应全面体现《中国科协"十二五"规划》的要求;三是学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应体现自身发展的特点、符合自身发展的实际;四是学会发展"十二五"规划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应通过一定的程序加以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