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祈梦是科举士子最为常见的祈愿行为。通过梳理方志、笔记等地方文献中关于宋明时期福建科举士子祈梦活动的记载,分析这一行为产生的原因及其实质。  相似文献   

2.
清末以前的很长历史时期内,中国的教育制度一直与科举制度紧密联系。朝廷择官的主要途径,就是在层层考试中挑选那些侥幸优胜者。士子接受教育的目的完全是“学而优则仕”。在这种旧式封建教育制度下,教师讲授的内容主要围绕着如何应付科举八股考  相似文献   

3.
刘耀 《文教资料》2016,(4):51-52
五代十国时期,雕版印刷逐渐从民间进入官府,由民刻走向官刻。家刻本蓬勃兴起,坊刻本继续发展,国子监雕印儒家经典,雕版印刷的三大系统——官刻、私刻和坊刻逐渐形成。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科举考试活动逐步规范化、制度化和规模化,形成一个特殊的"科举社会",并由此衍生出种种科举经济活动。科举经济是指因科举考试而引发的社会经济活动及其经济影响,主要构成包括政府科举经费、士子赴考旅费、士子考试费用、制举用书刊刻和科举考试辅导等广泛内容。  相似文献   

5.
明清时期,卷资、赴考旅费等为士子们的重要开支。清代政府的直接资助限于会试士子,对乡试士子不予资助,资助会试士子金额也有限。清嘉庆、道光时期,各地普遍兴起了"宾兴会"这一科举会社,通称为宾兴组织;江西的宾兴组织颇为发达。士绅控制的科举会社组织于清中期的兴起,从一个侧面揭示了中国传统社会晚期社会经济结构和控制方式出现的某些值得注意之面相。  相似文献   

6.
在传统中国,科举不仅作为一种选拔官吏的方法,更是国家推行社会教化,调整、维护社会秩序的一个重要工具.在科举从庙堂走向民间、从社会精英走向普通百姓的历程中,戏曲扮演了重要作用.唐宋之后,戏曲中科举影像日渐显现,朝廷、剧作者和民众共同营造了两种不同意识走向的科举模式.戏曲在满足民众对科举种种想像之余,塑造、重建了市井民众科举的"意义世界",为科举制度获取了最为广泛的民间舞台.  相似文献   

7.
明代注重儒士的选拔,社会良民经地方有司荐举至中央,再经朝廷考试合格后得以确认"儒士"身份。明初,士子由地方有司保举以"儒士"身份应举。正统九年后,士子须通过"科考"后才能使"儒士"身份合法化。此外,社会良民因擅长书法、篆刻等技艺经考试选入礼部铸印局及明朝其他部门中,也可获得"儒士"头衔。  相似文献   

8.
明代是文昌帝君信仰传播的重要时期,文昌帝君作为主管科举之神主要奉祀在学校附近的文昌祠中。明代南直隶文昌祠一般由官绅民众募集经费修建,各府、州、县每年都会在文昌祠举行祭祀活动。明代南直隶文昌信仰风俗具有鼓励明代士子潜心修学;消弭科举落第者的不满情绪;鼓励人们修德行善、尽忠尽孝的社会影响。  相似文献   

9.
明清时期,伴随着河北经济的恢复与发展,河北境内书院、义学等教育机构纷纷建立,膏火、川费有了可靠保证,士子踊跃走进考场,博取功名,河北科举大省形象的确立与此不无关系.在明清时期,由于敢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河北科举事业也受到一定的影响,从而直接或间接地加剧了各地区科举发展的不平衡性.  相似文献   

10.
明人吴宽"《易》则吾苏而已"一语,道出了明代苏州科举长盛不衰的原因之一。以此为线索,通过对文献的勾稽,可以得到三个认识:一是苏州地区士子习经特征,大致经历了明初的五经并行至成、弘之际的《易》经独大,再至明后期各经竞起的变化过程。二是在此过程中,吴县、长洲、昆山等地区《易》经科举的发展具有阶段性。三是对苏州《易》经谱系形成与变化的考察,可见由武转文、由低地向高乡发展的两个影响地方科举发展的重要背景。由此进一步引申,可知作为江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明代苏州科举的发展,既受地方治经传统的影响,也随地方社会的变迁而变化。科举制度的开放性,能够使不同时期崛起的地方群体加入其中,产生出新的科举文化与谱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