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肖晖 《出版视野》2007,(2):29-29
重庆市新闻出版局联合市文化市场行政执法总队等相关职能部门,严厉查处制售盗版音像、计算机软件的加工窝点及游摊散户。2007年1至3月,市局共受理侵权盗版音像、计算机软件鉴定案件3件,完成了对1795个品种,516844张盗版光盘的审查鉴定,为打击侵权盗版活动提供了坚实的保障。该批涉嫌盗版的音像、计算机软件制品均无出版发行单位、版号及来源识别码,为典型的盗版光盘。市局还将与相关职能部门加强反盗版联动,加大对侵权盗版行为的行政处罚力度。在打击侵权盗版的同时,积极推动出版、制作单位多出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俱佳的正版图书、音像和计算机软件,营造保护知识产权、拒绝侵权盗版的良好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2.
通过诉讼途径、利用司法手段能够大大提高打击图书盗版行为力度的观念,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出版社认同.2002年9月27日,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在对上海人民出版社诉上海海上图书发行部销售侵权盗版书的判决中支持了原告对被告的侵权指控,被告因被查获销售一本盗版书,被判定5万元人民币的赔偿.这是令出版界拍手称快的大好事,今后肯定还会有更多的出版社通过诉讼途径寻求司法保护,维护合法的专有出版权,保护正版、打击盗版.笔者所在的高等教育出版社已在山东省几个中级法院提起了数起状告销售商侵权盗版的民事诉讼,给不法销售商以有力的还击,现已陆续开庭.被起诉的被告有济南华夏图书发行有限公司、济南市中鲁岳科技教育书店、济南学子备考书店、潍坊市三泉书店、潍坊市考试书店等.笔者通过参加这几起侵权盗版诉讼的庭审,对出版社在诉讼中的举证责任问题颇有感触,在此略作分析.  相似文献   

3.
图书盗版一直是出版行业面临的严峻问题,不仅侵害了作者的著作权和出版社的出版权,还扰乱了出版市场秩序,严重制约出版行业的发展,危害极大.尤其是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和数字技术广泛应用,新的侵权形式不断出现,打击盗版难度加大.因此探索解决图书盗版问题的有效路径迫在眉睫.本文简要总结分析了图书盗版的现状,进而审视和深入剖析了治理图书盗版面临的困境,在此基础上,突破治理图书盗版中的盲点、痛点和难点,探究图书盗版解决路径,助力新时代出版业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盗版问题一直是困扰和阻碍我国音像业发展的顽症。尽管许多年来我国政府始终并不断地加强对盗版侵权活动的打击力度,但在音像市场上,盗版活动仍然在各种阴暗的角落里猖狂肆虐。目前我国一大部分国有音像出版机构普遍陷入困境,可以说,深受盗版之害就是主要原因之一,中国在加入WTO问题上较之其他国家要多付出许多倍的努力,除了复杂的国际因素之外,毋庸讳言,盗版活动的猖獗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5.
行使版权及相关知识产权保护,旨在防止权利所有人经济价值的损失。本文探讨了盗窃、侵权和盗版对受保护作品造成的损失以及这些损失反映在实物作品和虚拟作品上的差异。作者分析非法使用带来的成本和供求关系变化,揭示其导致的经济损失。同时考察对实物作品和虚拟作品的盗窃、侵权和盗版所产生的不同影响,认为这些损失的负面影响完全有可能避免,虚拟产品由于盗窃、侵权和盗版遭受的损失要小于实物产品。  相似文献   

6.
在当前版权保护领域中,我国实行以司法保护为主,行政保护为辅的版权保护体系.版权从本质上讲是一种私权,其基本权利的维护,应当更多是依靠民事诉讼来实现,靠政府的介入是非常有限的.但各种侵权盗版行为作为违背社会文明基本准则的一种不良文化现象,伴随着版权产业的发展也愈演愈烈,特别是图书、音像市场普遍存在侵权盗版制品.  相似文献   

7.
张姝 《出版广角》2013,(11):8-9
全国各省区市举行侵权盗版及非法出版物集中销毁活动为迎接第十三个"4·26"世界知识产权日,表明我国政府保护知识产权,打击侵权盗版的坚强决心,展示"扫黄打非"的工作成果,2013年4月25日上午10时,全国"扫黄打非"工作小组组织全国各省(区、市)举行了2013年侵权盗版及非法出版物集中销毁  相似文献   

8.
“2007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第三次打击网络侵权盗版专项冶理行动共办理网络侵权盗版案件1001件,是2005年、2006年两年办理案件总和的1.6倍,取得明显成效,达到了预期目标,净化了网络版权保护环境,有力地打击了网络违法分子的嚣张气焰,显示了政府打击网络侵权盗版活动、保护知识产权的坚定信心和决心。”  相似文献   

9.
一、盗版图书不仅严重损害出版社及作者、读者权益,而且也严重危害社会,不打不行 近年来,对标准图书的侵权盗版行为正呈上升趋势.一些单位和个人,受利益驱动,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文件精神于不顾,从事制售侵权盗版标准图书活动;擅自将国家标准全文上网,发展网上会员进行销售或打包销售;在咨询、培训、认证等公共管理和公务活动中经销使用盗版标准,明目张胆地大量复印标准图书向用户销售,牟取非法盗版暴利.  相似文献   

10.
打击盗版的诉讼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政府不断加大打击侵权盗版的力度,但图书出版业的盗版现象至今仍然十分猖獗,极大地损害了出版者的合法权益,扰乱了正常的出版秩序。图书盗版越来越危及出版业的生存与发展,是我们不得不正视的现实。为此,不少出版社也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仍然收效甚微。面对许多图书批发市场上3—5折的盗版书的冲击,拥有专有出版权从事合法经营的出版社对此恨之入骨又对屡打屡盗、屡禁不止的盗版现状有些无可奈何。如何加大打击力度,有效地打击盗版,各家出版社都在探索。  相似文献   

11.
邓小盾 《大观周刊》2011,(49):146-146
中国的知识产权的发展,公司在网络上的知识产权侵权。知识产权在网络上的侵权行为,保护地位日益猖獗的盗版现状。互联网:从“自由”到“版权保护。”完善的法律体系,开展了知识产权与网络道德的关系改善,加强密切与和谐。  相似文献   

12.
胡滢  郭峰 《网络传播》2006,(12):56-56
2006年10月底,国家版权局联合公安、通信管理部门、商务部、中宣部、中外著作权人机构、网站协会等单位开展打击网络侵权盗版专项行动。10月31日至12月30日为集中治理阶段,各地将加大重点案件查办力度,查处一批利用互联网从事侵权盗版活动的非法网站,进一步净化网络版权保护环境。  相似文献   

13.
近日,国家版权局表彰奖励了一批查处侵权盗版案件有功集体,北京、上海、重庆、吉林等18个省市版权局、公安部门、文化执法部门被评为“2006年至2007年查处侵权盗版案件有功集体”一等奖,重庆市版权局位列受表彰的各省市(自区)版权局之首。  相似文献   

14.
网络侵权的八种魔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侵权与物理世界的侵权相比,由于应用数字化技术,网络侵权更廉价、简便又隐蔽,各种非法盗版大量产生,网络环境又使侵权结果迅速波及全球。网络侵权已经成为卡在互联网发展深喉的一根“鱼刺”,而网络版权问题则是网络内容产业发展中的瓶颈,打击侵权、消灭盗版成为互联网业界一项放不下的“心事”。  相似文献   

15.
新媒体     
《视听界》2011,(1):8-8
视频网站免费美剧“一夜消失” 国家广电总局2010年11月12日下发《广播影视知识产权战略实施意见》,《意见》明确规定,严厉打击互联网侵权盗版.重点打击影视剧作品侵权盗版行为,再次强化了对盗版美剧、日韩剧的打击力度。业内人士分析.《意见》的出台,成为免费美剧“断粮”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回顾《中国古籍善本书目》编纂经过,列举分析三次盗版侵权原因,呼吁中央和社会严肃处理和谴责这种不法行为。  相似文献   

17.
“扫黄打非”重点将向网络转移 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案件督办处处长杨梦东日前在京介绍说:“近年来,我国打击侵权盗版、保护知识产权的力度前所未有。”从市场环节发现线索,进而追根溯源,挂牌督办全国性大要案,通过多年的实践,“扫黄打非”工作已经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经验。“但是我们的对手也在变化。”杨梦东说,现在的侵权盗版行为...  相似文献   

18.
1引言 信息在当今社会变得异常重要,但信息产权的维护却一直是困扰着信息生产者(姑且这么定义),从传统书籍的盗版,到各种电子信息(以下简称EI)的盗版,使版权所有者遭受巨大的损失.各种侵权案例层出不穷,版权的维护和信息快速交流构成一对尖锐的矛盾.传统信息载体书籍由纸张做载体,控制起来较为容易(当然也有盗版书籍),但EI确让人扑朔迷离,它只是一系列O,1构成的电子信号,它从一出生就具有复制  相似文献   

19.
因从事网络侵权盗版活动,北京中搜在线软件有限公司被河北省版权部门处罚:责令停止侵权行为,没收用于侵权的服务器,罚款10万元。  相似文献   

20.
从2005年的谷歌网上图书馆侵权事件,到2011年3月“百度文库侵权门”以及2012年3月盛大文学被诉侵权、“中国作家向苹果商店维权”……网络著作权侵权事件层出不穷. 网上盗版泛滥,成为一个世界性难题.虽然近些年有所好转,但我国仍然是世界范围内的盗版重灾区.在传统知识产权保护的三大板块——著作权、商标和专利领域中,涉讼案件的90%集中在版权领域,而互联网平台上的盗版侵权更是频发.网络空间的海量信息、多种传输技术的迅猛发展,也都为互联网上的盗版侵权戴上“保护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