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建议不用“差生”提法肖干才长期以来,“差生”这种提法不仅普遍地出自中小学校长、教师之口,也见诸于各类“转化差生”的经验文章和报刊。不久前在一次教改研讨会上,一位教育杂志的编辑建议不用“差生”这种提法,笔者很是赞同他的观点。“差生”这顶帽子有人从小学一...  相似文献   

2.
换一种提法如何肖干才长期以来,“差生”这种提法不仅普遍存在于各中小学校,也见诸于各类报刊。不久前在一次教改研讨会上,一位教育杂志的编辑建议不用“差生”这种提法,笔者很有同感。中小学生还都是十几岁的孩子,他们的世界观尚处在形成阶段。在学校的教育中,学生...  相似文献   

3.
尽管现在大家对“差生”的提法有很多异议,认为这种叫法给一部分学生人为地贴上了标签,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伤害了他们的自尊,于是用“学困生”来代替“差生”。叫法变了,实质并没有改变,由于家庭因素、孩子自身的发育发展等种种原因,每个班级都存在着“学困生”。有时“学困生”确实令我们教师挠头,他们有的成绩很差却不思进取,该完成的作业不完成,上课该认真听讲的时候却做小动作;  相似文献   

4.
我国的许多学者和教师对学生班集体作好、中、差分类,将思想道德品质差和学习差的学生均视为“差生”,但对“差生”的界定并没有科学的标准。因此,有的教师把违法、犯罪的学生视为“差生”;有的教师把调皮、不听话的学生视为“差生”;有的教师把学习成绩一贯差的学生看作“差生”。我们认为,“差生”标准模糊,不确切、不科学,只会伤害一些学生的自尊心,  相似文献   

5.
一、“希望生”的由来:为“差生”正名 素质教育特别重视人的全面发展,强调人格教育。而“差生”这一提法至今还不时听到、看到,这就从根本上违背了素质教育的本义。学生学习成绩不好,又经常违纪,这可能是事实,但“差生”作为教育上的一种提法则欠妥。原因有二:其一,“差生”只是在心理和学习等方面发展暂时滞后,并不是各方面都差,也不是永远差;其二,从育人角度看,“差生”似有贬义和鄙视之意,易伤学生自尊心和自信心,不利于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近年又出现了“后进生”提法,虽比较容易为人接受,但细分析,它也缺少了激励…  相似文献   

6.
在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过程中,一些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领导向教师提出了要“偏爱差生”的要求。对此,我认为是不妥当的。 其一,“偏爱差生”这一要求和提法不科学。从提出者的本意看,是要求教师在转化教育“差生”过程中,针对其毛病多,易反复等特点,要多花点力气多下点功夫,不能嫌弃和歧视“差生”,在感  相似文献   

7.
无论什么班级都有“差生”。教师对差生不能厌弃,而应采取积极的态度和有效的方法,对其进行研究、关心和帮助,促使他们转化,使他们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材。建议用“后进生”取代“差生”这一提法。  相似文献   

8.
每名教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齐头并进,但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却是良莠不齐的现状。对这些情况,我们该怎么办呢?有的人认为,差生不可救药,在他们身上再下功夫也是白费劲。于是把所有的精力都集中在优秀生身上,对差生听之任之,更有人不仅无视他们的存在,还处处打击、挖苦。处于这种情况,这些差生只能破罐破摔,自觉不自觉地成了班级的一群“特殊分子”,自渐形秽,守着自己的心灵,缩进自己或别人制造的“套子”里,自暴自弃,有的甚至流于社会,成为渣质。  相似文献   

9.
时至今日,甚至在我们中小学教师的日常口语中,“差生”(通常指学习成绩落后者,如果品行也不好,那就是“双差生”了)出现的频度仍然很高,有的学校甚至在年度考核中,专门设有“辅导差生”这一项——甚至每人分配两个名额,按学期与学年考试的成绩,评定辅导“差生”的等第与成绩!我的念小学六年级的女儿几乎每天回家时,都会说到一些关于“差生”的  相似文献   

10.
在转化差生工作中,有人提出要偏爱差生。我赞成这个提法,也是这样做的。对差生采取“倾斜政策”,多关心、理解和帮助他们,促进了差生尽快地转化。 1.“感情投资”增加一点。 大多数差生心理上都存在着自卑感、孤独感,自以为不如别人,对教师和同学感情淡漠。对于这样的学生,教师决不能歧视他们,而要主动与他们进行感情交流,对他们多尊重,多增加“感情投资”,促进差生良好情感的形成,从而使他们增强转化的信  相似文献   

11.
一、作文批改的现状令人堪忧,必须走出批改误区在作文教学园地里,批改是一块误区。有的教师“十目一行”,精批细改。对优生的作文“移藤动叶”,勾来画去;对差生的作文则“伐干削枝”,大事删改。这样的批改,乍一看,“山花烂漫”,满纸通红;细一读,“五里雾中”,不得要旨。这种“小手工业生产方式”,效率非常低,教师整日陷入文山,不能自拔。与精批细改相反,有的教师“一目十行”,敷衍塞责,不批不改,只着一字:“阅”。学生苦作一番,你却不屑一顾,何谈调动学生作文积极性,提高学生作文水平?怎样才能走出作文批改的误区呢…  相似文献   

12.
我校地处边远山区,是一所农村中学,学生中差生占有一定的数量。过去,教师对这些差生抱着一种“恨铁不成钢”的态度,或是不分青红皂白训斥一顿,或是冷言冷语地挖苦一番,或者“耐心”地劝导一阵,但到头来,差生的学习成绩还是不见长进。针对这种状况,我广泛地和差生接触,发现他们中有的人是认为自己天生的榆木脑袋,不是学习的料子,就是拼上命也难把学习搞上去;还有一些人认为自己在学习上下的功夫已经不小了,学习成绩仍  相似文献   

13.
在课堂教学中,不少教师惯于提出一连串的问题,当几位学生举手时,就迅速点一位学生起来作答,答错了就换点一名……这样,被老师点名的往往是几个思维活跃的优秀生,大部分学生成了“陪客”。这种情况在某些“公开课”、“竞赛课”上也常常可以看到。这种“点名答问”的模式亟待改变,其一,信息交流面窄:教师提出的问题,中、差生还来不及想好,就被老师点起来的尖子生回答了,从而使中、差生失去了思考、交流的机会;其二,信息反馈失真:少数尖子生代替全班同学,中、差生的问题被掩盖,教师自以为教学效果好,其实不然;其三,信息沟通受阻:有的同学虽然举了手,但被老师一点名站起来,心里就慌,回答问题发挥不  相似文献   

14.
差生不是包袱新乡市陵园小学颜晓琦许多老师一谈到“什么是差生”,各有一套自己的看法。有的认为,差生就是学习差的学生;有的讲,差生就是品行劣的学生;还有的说,差生就是脑子笨的学生;有的说得更干脆,差生就是令老师头疼的学生……言谈之中流露出一种沮丧和无奈。...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一名教师,工作中最难、最苦的差事就是对差生的教育工作。所谓差生就是后进生,有的表现为成绩差,有的表现为思想落后和行为习惯差,有的二者兼而有之。对于差生的教育方式多以生、冷、硬、顶和围、追、堵、截的方式为主,差生会不同程度地受到师生的冷落、漠视甚至诋毁。这样做的结果无疑会使差生更差。我们要用“天生你才必有用”、“因材施教”、“以心育人”的教育理念,对差生高看一眼,用真心去理解他们,用感情去温暖他们,用好办法去疏导他们,这样差生势必会得以转变和提高。  相似文献   

16.
一位语文教师在讲授《窦娥冤》一课时,联系实际讲了段别有风趣的“题外话”:“有的人,有的书,把关汉卿比作莎士比亚,称关汉卿是中图的莎士比亚,这种提法是否恰当?”学生一时弄糊涂了,只觉得过去也是这样说的。这位教师继续点拨:“关汉卿是元朝初年的大戏曲家,比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莎士比亚早300余年,  相似文献   

17.
数学学科差生问题是个老大难问题。要大面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必须重视转变差生问题。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先要弄清造成差生所以差的原因。我认为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种: 从教师方面看有: 1.教师教学方法不当。有的教师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只顾自己讲,很少去关心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虽然有时教师也提问,让学生板演,但常常是只叫几个优等生,一部分学生只是做陪客,成了“被遗忘的角落”。这部分学生对教师的高谈阔论,听得昏昏欲睡,有的做小动作,有的思想开小差。由于教师满堂灌,学生的课堂练习在课内做不完,因而不得不留到课后去做,教师在课堂上得不到学生的反馈信息,不能及时地发现问题。一部分学生课后作业中遇到了困难,就马马虎虎乱做一通或照别人的抄一遍“交差”。长此以往,这部分学生就成了差生。 2.教师不尊重学生。差生的造成同教师不正确的教育思想关系很大。有的教师不是满腔热情地帮  相似文献   

18.
老师的目光     
差生、学困生历来是老师们头疼的对象,在有些薄弱学校因为差生多,差的程度深而尤其如此。有的差生和教师已经达到互为“天敌”的地步。有的差生对老师不满、愤恨,随时准备拆台;老师对差生也不理睬、讨厌、烦。结果很多差生和老师常常互为陌路,甚至有时斗得两败俱伤。  相似文献   

19.
吴愿 《教学随笔》2007,(5):40-40
不管是在年度工作总结,还是在经验交流会上,经常听到的是:“如何转化差生”、“不要歧视差生”、“尊重差生的自尊心”等等这样的经验介绍。在现实工作中,学校里也会出现一些类似“差生”的“后进教师”。在倡导平等对待“差生”的同时,怎样看待“后进教师”,这些“后进教师”是怎样产生的,谁又来关心、转化他们?  相似文献   

20.
一所学校、一个班级,学生总有好的差的。作为一个教师,既要关心“优生”,又要关心“差生”。关心“优生”往往并不难,许多事情,只要教师一指点,“优生”便立有起色,进步较为显著;“优生”各方面都不错,教师从感情上也容易贴近,自然关心得也较多。但“差生”则不然。有些差生,不仅学习成绩差,且生活习惯、个人性格都有与众不同之处。对某个问题,尽管教师早就指出,并反复强调,但他仍我行我素,同样的错误不断地犯,你的话就如同“春风过驴耳”,一点效果也没有。这样的“差生”,想让教师从心底里去喜欢他,确实是有一定难度的。但这并不是说,“差生”就没思想、没知觉、没反应,就“无药可救”了。“差生”的心里也有成才的欲望、也有进步的要求、也有做人的自尊,关键还是看教师的工作是否到位。我认为。作为一个好教师,更要特别关注“差生”的成长,要想成为一个好教师,也要从关注“差生”的成长着手,并且把最后的基点落在关注“差生”的成长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