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父母必读》2014,(5):28-39
《父母必读》杂志在2014年提出的“自然养育”理念,不仅在倡导让孩子回归大自然,亲近大自然,更是强调我们一贯强调的,用最自然的方式养育孩子。其中包括母乳喂养,包括我们要经常反思自己的养育模式是否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的自然规律。在这样理念的倡导中,我们也非常感谢那些和杂志有着高度契合感、一直在不懈努力地推动着自然养育方式的人物。  相似文献   

2.
养育孩子是件伤脑筋的事.孩子生下来并没有随身携带教育指南.何况各个孩子之间又悬若天壤.所以有时候做父母的抓耳搔腮.不知如何是好.教育孩子.就像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受到化的影响.因此.美国的父母们教给孩子们的.自然就是美国基本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3.
让孩子在一种自然的状态中学习,让孩子在一种轻松的环境中成长,让孩子在愉悦的学习氛围中领悟,这种“自然养育法”才是现代教育要给予孩子的学习环境。  相似文献   

4.
正在父母必读养育科学研究院开启倡导"自然养育"的第一年,他就是我们的支持专家,和我们一起发出了"是时候和孩子一起回归自然"的倡议。这次,终于有机会面对面地采访他,生动的讲述,一颗对大自然的赤子之心,让我们更加理解了他为什么要用大半生的时间推动自然保护,一生都在关注和推动儿童自然教育。徐仁修来大陆做自然教育培训,经常会强调:"童年的梦想会成为一生的基石。"他的大半生仿佛就是对这句话的最好注解。  相似文献   

5.
正PREC育儿理念,和"父母必读"提出的自然养育理念在很多地方都高度贴合,它们都强调在充分尊重孩子的基础上,给孩子有品质的看护;慢下来,给孩子一个主动成长的空间;从根本上知道我们最终要培养一个什么样的孩子,从而对自己的养育方式和孩子本身充满自信。和郭曼妮的第一次正式见面是在拍照现场。年轻的总裁妈妈一出现,就气场十足,自信、从容。之后,我就开始很认真地观察她的亲子互动状态,想看看这位早教专家在自己的育儿中会有怎样的表现。整个拍摄过程,她在并不知道我在观察的前提下,让我充分见识到了她自己如何在儿子Lucas身上运用PREC理  相似文献   

6.
正在"像野花一样自由自在生长"的办园理念引导下,无锡市新区实验幼儿园积极开展回归生活、回归自然的"幸福教育"。该园通过创设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活动环境,举办以"幸福"为主题的系列特色活动来尊重孩子的自然天性、关注孩子的生命成长,让孩子们能充分展现出个性的风采。根据对"幸福"的理解,幼儿园制定了"幸福校园、幸福师幼"的标准,启动了"幸福像花儿一样开放"的特色项目行动:以"幸福梦想活动"、"幸福社  相似文献   

7.
一缕飘香 《家长》2012,(Z2):25-27
孩子的教育,拼的是功底,拼的是父母的处世态度和人生感悟。也就是说,父母的整个人生,都会参与到教育中来。那天,朋友跟我说:"当妈的都像我这么累,真够烦的。"我问她:"怎么呢?""我每天要洗衣、做饭、养育孩子。其他的还好说,就我那儿子,调皮得不得了,我根本不知道怎么教育他,每天都苦口婆心地给他讲做人的道  相似文献   

8.
园丁要在实际工作中,把信息技术与教育活动有机融合,充分发挥现代技术的优势,做个善于发现教育契机、善于利用一切有力手段的教育者,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摁下教育活动中的"快门",让孩子在快乐自然的活动中像小树一样健康茁壮地成长。  相似文献   

9.
<正>对于养育孩子,每个妈妈都有一套自己的教养方式或教育理念。好的教育方式会让孩子受益终身,而不好的教养方式则有可能影响孩子的一生。下面几种妈妈我们不能做。  相似文献   

10.
正心理健康的青少年的父母是那些真心接纳自己的孩子,避免用自己的爱做杠杆要孩子顺从的父母。换言之,也就是那些学会了"与孩子合作"的父母。前两期专栏,我们介绍了《溺爱孩子是编造的故事》这本书中的一些观点,不仅揭示了美国社会和教育中人们习以为常的育儿理念的价值观,还批判了美国经典心理学中倡导的权威型养育方式。我们都已经认同:在严于管  相似文献   

11.
正自然养育这个词,经常被人误解,好像我们提倡自然养育就是把孩子往大自然里一扔,任他自生自灭。其实这是一种严重的误解,甚至是对"自然"这个词的误解。自然也并不是亘古不变的呀!从早期地球的演变,到生命起源;从海陆格局的形成,到气候发生改变;从无脊椎动物的起源,到人类起源与进化……这些都在自然变迁,只是它有自己一整套的生态调节系统,需要无比漫长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正如果"体验"是送给孩子童年的必备礼物,那么这本书是送给父母的有效养育的礼物。书中的童年体验清单并不是教育标准,而是一种启发,也是帮你带孩子打开世界之门的一把钥匙。也许它无法缓解你的育儿焦虑,但它会让养育变得更有意思,更有意义。周游世界需要一份"向导手册"对吗?这本书应该是孩子认知世界的第一个"向导"。希望所有的父母,带上它和孩子一起出发。但在整个体验过程中,  相似文献   

13.
我们喜欢用养育第一个孩子时学会的方法来教育第二乃至第三个孩子,但养育每个孩子的方法不应该一模一样,应该用孩子能感受到爱的方式来养育孩子。  相似文献   

14.
正《家庭育儿百科》涉及孩子从出生至6岁的五大成长期,蕴含七大养育板块,有65个常见问题供父母速查,是一本全年龄段的中国式家庭养育宝典,也是一部新育儿时代父母的"闯关"秘籍。本书致力于以专业系统、人性化、符合中国国情的科学育儿理念,帮助新一代年轻中国父母掌握科学实用的养育知识,是送给中国父母的一套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养育宝典。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2008年四川北川地震后再生育家庭的孩子的教育和养育现状进行了调查。主要采用问卷法、访谈法以及自然观察法对北川永昌幼儿园北园和南园的老师和再生育家长进行了调查。调查内容主要涉及再生育家庭家长对孩子的养育态度、再生育家庭孩子的身体健康、语言认知以及社会交往等方面。调查结果表明,再生育家长在养育态度方面过度保护孩子溺爱孩子;再生育家庭孩子的身体健康状态普遍偏差;语言认知水平低于非再生育家庭的孩子;社会交往方面表现出与人难以建立亲密关系,攻击性强等特点。  相似文献   

16.
鹰与风筝     
郑乐平 《家庭教育》2001,(12):41-41
让孩子成为“鹰”,还是“风筝”,实际上代表着两种不同的养育子女的理念。把孩子视为风筝,实际上将孩子看做一个被动者,一个由父母牵引、操控的“物体”。按照这一理念,孩子的一切行动,就得向父母汇报。由此,查看孩子的日记、信件,询问与同学、朋友通电话的内容,而不管孩子本身是否愿意,就成了十分自然的事。持此一理念的父母,还容易将自己的愿望、梦想强加给孩子。他们为孩子设计好了一  相似文献   

17.
如果把孩子的身体比作第一生命的话,那么,孩子的心理就是第二生命。对第一生命的养育决定着孩子的身体是否健康,对第二生命的养育决定着孩子的心理是否正常、快乐。所以,只有对"两个生命"同时给予较好的养育,才能培养出健康又快乐的孩子。对孩子身体的养育一般较好掌握,而对孩子心理的养育,因为较复杂、抽象且难以把握,往往被忽视。直到孩子的心理问题通过行为表现出来后,家长才意  相似文献   

18.
<正>"班级是学校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单位。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教育者和指导者,是学校领导者实施教育、教学工作计划的得力助手"。农村教育在义务教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农村小学教育是整个教育的关键和难点。要搞好农村小学教育,必须注重班级管理。特别是山区农村的孩子,他们的父母忙着在外干农活或外出打工,自小由爷爷奶奶带大,因为生活在艰苦的山区农村,很多家庭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家人抱着"再苦也不能苦孩子"的教育思想养育  相似文献   

19.
胡云洁 《辅导员》2014,(9):37-38
正一、概念界定每一个迎面而来的孩子都带着独有的表情,每一个表情都像盛开在不同的内心上的花朵。这让我们不由地升腾起对生命的尊重,每一个孩子不同的样子,就是在诉说生命创造的奇迹。这些孩子后来的样子,一定与我们怎样教育他们有关。为此,我校提出"绣洞成花"的教育理念。"绣洞成花"这一理念出自于生活中的实际现象,在生活中时常会有这样的事:衣服上不小心划  相似文献   

20.
方明老师今天再一次发出了冰心先生几十年前的呼吁——让孩子像野花一样自然生长,教育必须尊重儿童的天性和选择。让孩子像野花一样自然生长,孩子才能像野花一样茁壮。让我们仔细拜读方先生的文章,愿我们能够真正做到了解儿童,尊重儿童的天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