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科学生活》2010,(10):75-75
亲朋好友聚会时经常要喝点酒,推杯换盏之间,总有些人酒刚一下肚脸就红了。有人认为这是不胜酒力,得悠着点喝;还有人说脸红的人"酒量大"、"代谢好",多喝几杯也没事。那么,喝酒"上脸"到底好不好呢?  相似文献   

2.
黄春华 《大众科技》2010,(9):174-174
文章就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基础区一级考试的现状进行了分析,通过对全国计算机一级考试的特点的阐述,提出该学院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一点建议——无纸化网络考试。说明在高职院校中实施无纸化网络考试的必要性和方法,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毕业生就业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3.
<正>喝酒的效果不仅仅在于喝多少,还在于喝什么酒;此外,跟我们什么时候喝,和什么样的人一起喝,以及为什么而喝,都大有干系。逢年过节免不了喝酒。常喝酒的人都知道,喝酒大有学问。酒的效果不仅在于我们喝多少,还在于我们喝什么酒。譬如,即使从酒中摄入同样多的酒精,喝度数高的白酒跟喝度数低的啤酒,效果显然就不一样。一般来说,喝白酒更"伤身",喝了之后更好斗,更容易冲动。其实,哪怕喝的酒度数相当,不同的酒效果也两样。比方说,波旁酒和伏特加,两者度数基本相  相似文献   

4.
研究人员最新研究发现,那些每天喝上一两杯的人要比那些滴酒不沾或者酗酒者思维更加敏锐。那些适度饮酒的人在语言技巧、记忆力以及思维能力方面要比那些在喝酒方面做法极端的人要强很多。适度饮酒对于男性来说每周饮酒14到28杯,对于女性来说7到14杯。滴酒不沾也伤身体英国伦敦大学通过一项健康调查得出一个惊人而有趣的结论:不喝酒者和酗酒者有一样高的死亡率,而经常适量饮酒者却能延年益寿,并能降低心脏病的发病风险。克而不研究人员对饮酒的频率和饮酒量同时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对于心脏病来说,完全不喝酒的人发病风险比那些少量饮酒的人…  相似文献   

5.
课程考核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检验教师教学效果、评价学生知识水平和能力的重要手段。科技英语翻译课程是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应用语系的一门专业必修课,2012年立项参加学院课程改革,通过变知识导向为能力导向,加强平时考核,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真正体现考试的作用,实现"轻考试、重能力"的改革目标。  相似文献   

6.
研究人员最新研究发现,那些每天喝上一两杯的人要比那些滴酒不沾或者酗酒者思维更加敏锐。那些适度饮酒的人在语言技巧、记忆力以及思维能力方面要比那些在喝酒方面做法极端的人要强很多。适度饮酒对于男性来说每周饮酒14到28杯,对于女性来说7到14杯。滴酒不沾也伤身体英国伦敦  相似文献   

7.
过年了,少不了要饮酒。"桌上有酒,越喝越有",即便平时不喝酒的人家,过年时也会拿出酒来,多少喝上一点。过年时喝的酒又叫"分岁酒",喝什么酒,怎么个喝法,在过去还是有一定讲究的。在汉代,人们过年时喝的是椒柏酒。据东汉人崔寔的《四民月令》,这是一种"保健酒",即用椒花和柏叶浸泡的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我国高等职业院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随之而来的就业问题就成了社会、学校和家长关注的热点和难点。本文通过对咸阳职业技术学院机电类专业毕业生开展跟踪和问卷调查的统计分析,指出了毕业生就业问题存在的原因,对学生管理、就业等问题提出了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9.
黑龙江林业职业技术学院木材加工技术专业通过多年以学生为主体,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中心,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改革开发研究,总结了"课程内容项目化、教学情境一体化、课程教学行动化、教学评价多元化、人才规格职业化"的"五化"特点。通过在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总结,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起着非常重要的支撑作用,毕业生可迅速融入企业生产管理工作,人才供不应求,受到企业一直好评。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台州职业技术学院02-06届毕业生的质量跟踪调查,系统调研了调查用人单位满意度调查、毕业生适应性调查和优秀毕业生成功就业个案三个部分。为学校的教学改革提供确实可靠的依据,进一步推进我校的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  相似文献   

11.
赵义莲 《知识窗》2022,(10):39-41
当前,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存在人才培养模式单一、定位模糊,毕业生无法满足企业用人需求等问题,因此教育改革势在必行。文章基于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英语职业技能考试(VETS)的试点工作成果,通过问卷调查法和比较分析法,分析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现状、企业用人需求和人才培养困境,探究“1+X”证书制度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相似文献   

12.
《科学中国人》2003,(8):F001-F001
四川大学成人教育学院(职业技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是由原四川大学、原成都科技大学、原华西医科大学的成人教育学院、职业技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合并建立的,是学校成人高等学历教育,职业技术高等教育,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及各类非学历教育、继续医学教育、进候医学教育的业务主管部门和办学主体,学院实行“三块牌子,一套班子”的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3.
苏二 《科学生活》2014,(12):2-4
“一杯牛奶强壮一个民族”这句话可谓是耳熟能详,据说邻国日本靠着这个做法成功提高了日本人的平均身高,而我们也从小就被灌输这种理念,以致今天全国上下男女老少都对牛奶有着特别的好感,每天固定饮用牛奶的人数自然也相当之多。在不缺衣少食的今天,一天一杯牛奶对我们的健康真的好吗?外国某学者声称“牛奶是牛喝的,不是人喝的”,是真的吗?有这样两种针锋相对的声音……  相似文献   

14.
广闻博见     
一项研究说,头一天晚上只要喝点酒,就会影响你下一天的记忆。加拿大特伦特大学的研究人员对喝酒与不喝酒的学生,在考试前进行了测试。结果发现喝酒的学生忘记了一些他们为考试而准备的内容。甚至少许酒也能减少人们所记得的新知识。原因是如果你REM睡眠不够,那么你刚学会的一些东西就会忘掉。而酒精则缩短了REM睡眠。  相似文献   

15.
大象大象是喜欢喝酒的动物。在印度西孟加拉邦的米德纳布尔郊区,一群野象酒后肆虐,仅在1994年11月7日、8日两天里就踩死了4人,踩伤50多人。警方说,这些庞然大物在酿酒作坊里喝了酒后就横冲直撞,攻击村民,撞倒民房,踩烂水稻等庄稼。但也有特殊的情况,一次,12头饥饿的印度象在一个村庄里发现了成桶的啤酒,喝光后纷纷睡去,第二天才离开,弄得人们哭笑不得。水牛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地区的水牛,耕地前要喝酒。如果主人不给酒喝,水牛就怠工不干,或发怒狂奔。如果它喝个痛快后,不仅力大无穷,而且劳动情绪也很好。鹦鹉澳大利亚布洛克山下的施华顿酒店,有一只白鹦鹉,可以说是只长醉的鹦鹉,它经常在酒吧中  相似文献   

16.
我国高职教育发展时间短,大家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认识还不足,这就导致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上存在许多不科学的认识,从而陷入了培养误区。过分强调专业技能的培养和训练是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主要问题,这就导致毕业生就业后的发展空间受限。换言之,高职教育培养的人并不应该单纯是一个"就业人",还应该是一个具有可持续发展潜力的"职业人"。这种具有自我发展素质的"职业人"的培养并不能依靠单纯的技术教育和培训完成,必须配合通识教育完成。通识教育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实施:建立一支通识教育师资队伍、在专业教育中融入通识教育、公共选修课中突出通识教育元素、顶岗实习、校企合作、暑期社会实践、国际合作等。  相似文献   

17.
高等职业教育是现代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经济建设中具有特殊地位,建设化工技术实训基地是新形势下抚顺经济发展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迫切要求.当前,抚顺职业技术学院"化工技术实训基地"已有一定规模,并在高职专业建设中成绩突出,为了更好发挥其作用,按照抚顺职业技术学院"石油化工职业教育公共实验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的总体规划要求,我们对"化工技术实训基地"再建设的总体思路、任务和功能等进行进一步可行性研究.  相似文献   

18.
杨盈盈 《大众科技》2009,(5):212-213
文章对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两届学生英语的入学成绩、B级考试的通过率进行跟踪比较,分析说明分级教学在英语教学当中的作用、在实践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等,以此来探索高职院校英语实施分级教学的路子。  相似文献   

19.
《科技风》2017,(6)
一个人从出生开始就会面临各种考试,从小学到大学,各种考试可谓是层出不穷。飞行学员作为特殊群体,从参加招飞选拔到高考理论成绩过关,说是万里挑一,一点也不为过。目前大学生作弊已经成为了社会普遍问题,而飞行大学生作弊问题也开始突出,本文从飞行学生心理角度以及从事职业角度进行分析,探讨飞行大学生作弊问题。  相似文献   

20.
正酒精看上去好像能让人变暖,许多人喝酒之后,面色绯红,甚至还会出汗。在众多影视或者文学作品中,人们也在宣传酒精所谓的暖身作用。《东邪西毒》中的盲武士就有句直白的台词,"酒越饮越暖,水越喝越寒"。喝酒取暖似乎已经得到了人们的认可。然而,科学家却指出,这其实是一种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