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离不开高素养和高水平的教学科研人员,也离不开专业化和职业化的管理人员。高校职员制为行政管理岗位教师职业发展提供制度保障,但在实际运行中仍存在晋升纵向通道狭窄、岗位横向对比失衡、考核评价机制不完善、岗位重要性认识不足等职业发展困境,建议通过建立贯通的职员晋升机制、畅通的岗位交流机制、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分层次的培训提升机制,以全面加强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2.
当前,高校教育管理干部职业发展还存在职业身份认同尴尬、职业归属感欠缺、晋升晋职困难、职业发展缓慢、发展路径单一、职业退缩现象明显等问题。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是高校教育管理干部职业发展的政策机制存在缺陷,激励机制乏力,高校教育管理干部自身对职业的认知不完善。要促进高校教育管理干部的职业发展,必须树立高校教育管理也是一门科学的理念;重建高校教育管理干部的激励考核和评价体系;完善高校教育管理干部职业发展的关怀机制;加强高校教育管理干部的入职指导。  相似文献   

3.
当前高校管理人员职业倦怠现象日益凸显。究其原因,在于超负荷的工作压力、权利与责任的错位及个人价值观与岗位要求之间的偏差。明确岗位职责,努力拓宽晋升通道,倡导新型职业观并及时进行自我调节将有利于高校基层管理人员缓解职业倦怠现象,提高学校的管理效能。  相似文献   

4.
国家从政策层面明确高校辅导员兼顾学校教师与管理干部的双重身份,实现双线晋升,这有助于他们更加明确具体岗位的职业能力要求,增加了他们职业晋升与职务评聘的选择。与此同时,双重身份的确立也加剧了高校辅导员内在的角色紧张,弱化了他们晋升发展的优势,削弱了他们的职业归属感。相关职能部门应该从明确高校辅导员的主体角色、实行教师职称单列评聘、建立岗位职级制度、推行岗位津贴制度等方面着手,有效破解双重身份视角下高校辅导员晋升发展面临的难题。  相似文献   

5.
经过70余年的发展,高校辅导员已在制度上建立教师和管理人员的双重身份,形成专技职称和管理职级的双线发展路径。然而,“两双”政策要求辅导员既要完成教学科研,又要做好思政和管理工作,巨大的压力和繁杂的事务性工作削弱了辅导员专技职称发展的竞争力;现有辅导员管理职级的发展体系则缺乏“规划性”和“可预见性”,辅导员管理晋升具有虚化的态势。“两双”政策的“空转”更多归因于政策本身。高校可探索变革人事管理制度,打破现有的岗位划分类别,设立高校综合育人岗,变身份管理为岗位管理,让辅导员根据专业领域自主选择发展路径,增强辅导员职业发展的学科依托,实现辅导员职业化和专业化的进一步分化,提升辅导员职业效能感。  相似文献   

6.
高等学校岗位设置与聘用管理工作是高等学校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岗位设置和聘用管理中存在管理岗位人员的晋升通道不畅、工勤技能岗位的晋升聘用困难、其他专业技术岗位的定岗困难等问题。高校岗位设置与聘用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加强管理:完善管理人员相关制度,解决好管理岗位待遇问题;出台工勤技能岗位晋升的特别办法;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分开”制度;健全与岗位聘用相配套的各项规章制度;完善其他专业技术岗位的人员配备和制定。  相似文献   

7.
目前高校普遍存在着实验系列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定位不清晰、职称、学历结构不尽合理等问题,而合理有效地评价和激励制度的缺失,也使得高层次人员流失严重。因此实验教师队伍的建设应以职业化、专业化建设为目标,从规范职业准入制度、建立实验教师培训体系,加强实验队伍的考核与激励、完善实验教师业内发展机制等四个方面入手,建立健全实验教师队伍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双线晋升机制、自我发展机制和可持续发展机制,让更多的优秀人才在实验教学中有所作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相似文献   

8.
高校行政管理人员激励探析:困境与出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行政管理是高校的三大要素之一,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在高校现代化进程中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当前,高校在激励行政管理人员方面存在着以下困境:行政管理工作本身缺乏吸引力、行政管理人员的职业社会地位不高以及考核机制不健全.要摆脱这些困境,出路在于引导行政人员发现工作的魅力,提升行政管理人员的职业社会地位以及完善考核机制.  相似文献   

9.
行政管理是高校的三大要素之一,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在高校现代化进程中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当前,高校在激励行政管理人员方面存在着以下困境:行政管理工作本身缺乏吸引力、行政管理人员的职业社会地位不高以及考核机制不健全。要摆脱这些困境,出路在于引导行政人员发现工作的魅力,提升行政管理人员的职业社会地位以及完善考核机制。  相似文献   

10.
岗位设置管理对于深化高职院校人事体制改革具有深刻意义,高职院校基层管理人员在岗位设置管理改革后出现了深度的身份认同危机和专业化发展焦虑。岗位设置管理后,管理人员自我身份认同和他我身份认同发生嬗变,在晋升空间、考核管理、工作条件、激励措施和自我期望等方面遭遇多重困境。高职院校管理人员要走专业化发展道路,必须在自我概念、自我效能感和自我期望三个维度进行自我身份重构,在政府政策和高职院校内部两个层面的他我身份重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