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第一次流泪     
每当我哭时,我是很伤心,记得我第一次流泪是在两年前的一天。在家里我是父母的独生子女,也是父母的掌上明珠。他们那真是“放在手里怕飞了,含在嘴里怕融了。”这一天,我回到家里,却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家里到处都乱了。我叫了一声:“爸、妈。”爸爸、妈妈不知哪里来的气,顿时齐声说:“我没有你这个无耻的女儿,你给我出去。”我不知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但我不敢追问。后来,我才知  相似文献   

2.
我生长在一个偏远的小山村里,这里没有水泥路,没有公交车,没有有线电视,没有宽阔的校舍。随着年龄的增长,身边的小伙伴一个个进城读书,我的心底也萌发了要进城读书的愿望。我把自己的心思说给父母。第一年父母没答应,说我年龄还小;第二年,我又一次缠父母,父母还没答应,说城里花销大,家里负担不起。  相似文献   

3.
我生长在一个偏远的小山村里,这里没有水泥路,没有公交车,没有有线电视,没有宽阔的校舍。随着年龄的增长,身边的小伙伴一个个进城读书,我的心底也萌发了要进城读书的愿望。我把自己的心思说给父母。第一年父母没答应,说我年龄还小;第二年,我又一次缠父母,父母还没答应,说城里花销大,家里负担不起。第三年,我就要上初中了,我再次强烈要求进城读  相似文献   

4.
案例2007年6月的一天下午,某中学初二年级学生曹某(14岁),在上课期间给班主任和3位同学写了内容基本相同的4封遗书。其内容大致如下:"我父母经常打骂我,说我在家里只花钱,供我上学开支太大,即使将来我考上大学,家里也没有钱供我上学。他们准备不让我  相似文献   

5.
无题     
家里不富有,小的时候我就已经明白,这也意味着,我比同龄人更多了一些成熟,一些现实。记得小时候父母说,要我好好读书,家里没有更多的钱来替我交高价,但是,只要我想学,他们就是砸锅卖铁,也要让我上大  相似文献   

6.
无题     
家里不富有,小的时候我就已经明白,这也意味着,我比同龄人更多了一些成熟,一些现实。 记得小时候父母说,要我好好读书,家里没有更多的钱来替我“交高价”,但是,只要我想学,他们就是砸锅卖铁,也要让我上大学。  相似文献   

7.
青蓝 《教师博览》2012,(12):30-31
晓雯恨恨地说:"我这辈子都被他们毁了!"听到这句话时,我着实被吓了一跳。晓雯说的"他们"不是别人,而是她的父母。晓雯说,从记事起,家里就是硝烟弥漫的,一年到头,父母不是在吵架就是在冷战,365天难得有几天和睦的日子。母亲是个懒散的人,  相似文献   

8.
母亲是老实巴交的农民,没有进过一天学堂,经常说自己是睁眼瞎,因此她一定要让我念大学,跳出农门。在母亲的坚持下,1999年我顺利地考上了大学。那时我家还比较贫寒,父母时常被学费和生活费弄得焦头烂额,家里装不起电话,我只好通过写信与家人联系。大一那年,大学生活带来的新鲜感,还有对父母的思念,都使我迫不及待地想告诉他们这些,因此写信比较多。每次父母给我的回信也都是厚厚的,始终有说不完的话。但那些"长篇大  相似文献   

9.
蒲晓方 《广西教育》2007,(7B):94-94
我是化学老师,初三年级才接任班主任,开学后不久的一个星期天的中午,小嘉的母亲打电话给我,说小嘉两天不回家了,请求我帮忙。于是我打了很多电话问那些跟他关系较好的学生,他们都说放学后很少跟他在一起,他也很少透露自己的心思。最后我请两位责任心较强的男生在一个没装电话的同学家里找到了他,俩人玩网游正起劲儿呢!那孩子家里没有大人,非常自由。第二天我找小嘉谈话,问失踪两天不怕父母着急吗?[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孩子的学费我负担”一天,莱州市金城镇风毛小学的刘云美老师发现一惯早早到校的刘发没有来,便决定去家访。她四处打听,好不容易找到了刘发家。她一进刘发家,就被家里的情景惊呆了:房子又矮又旧,四面透风,屋里没有一件家具,而且连电也没接通。不用问,她就知道刘发没到校的原因了。“让孩子明天去上学吧,孩子的学费由我负担。”刘云美真诚地对刘发的父母说。刘发的父母执意不肯,刘云美急了:“再困难也不  相似文献   

11.
我烦恼,因为我是独生女。家中没有关心我的哥哥姐姐,也没有能够听我发泄诉说的弟弟妹妹,有些无法与父母沟通的事情,只能锁上门,抱着布娃娃倾诉。家里没有弟弟妹妹,使我习惯自私、不懂得谦让,总觉得好的东西全是我的,我想要的总能得到;家里没有弟弟妹妹,使我无法懂得照顾孩子的不易,我不顺心时只管哭闹,体会不到父母的感受;家里没有弟弟妹妹,使我  相似文献   

12.
*写在前面 1994年10月2日,我7岁的小女儿辛雨奇自作主张地给两个幼儿园小朋友-陈若欣和周鹤打电话,约她们和父母一起来家里吃饭.她的这个举动让我感到很唐突:"你约朋友来家里吃饭,为什么不跟爸爸妈妈商量啊?"她瞪大了眼睛看着我说:"你和爸爸请朋友来家里吃饭,也从来没有跟我商量过啊?"我知道她长大了,她有自己的朋友,有跟朋友一起所创造的欢乐.我和丈夫决定尊重她的决定,邀请她的朋友和朋友的父母一起来家里吃饭.  相似文献   

13.
前段日子我在市中心买了一套新房子,而父母依然住在城郊的老宅子里。我每天都很忙,不但要做好公司的事情,还要经营自己的服装店。我没有时间娱乐,也没有时间回家看望父母,有时打电话给父母,没说几句就挂电话。“没时间”成了我与父母日渐疏远的借口。住进新房后,我特意把父母接来小住了几天。父母很有成就感,说我为他们在老家的亲戚邻居面前“长了脸”。可父母一到城里,就总  相似文献   

14.
不能不承认,天下的父母都是爱孩子的,但是不是理解孩子,那就很难说了。我的父母就是这样。我是家里唯一的女孩儿,爸爸妈妈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我身上,希望我能考上大学,为家里人争口气。为此,妈妈整天把我关在家里学习再学习,一点也不让我休息,也不了解我的想法。妈妈认为我的想法和她应该是一致的。于是,我决定跟妈妈谈一谈,谈谈我的想法。这天,我写完作业,慢慢地来到厨房。妈妈正在剁肉,听到我的脚步声,头也没回,就说:“小欣,饿了吗?吃点东西再去把我出的那张卷子做完。”“哦……我的天,你……”我犹豫了一下,“妈妈,我……我想和您谈谈…  相似文献   

15.
他们都说我不是个好孩子。 我身边没什么朋友,也不怎么跟父母交流,每天就是独自一人寂寞地吃住穿行。然后我迷上了追星,我对那个短头发的明星简直崇拜得五体投地。我是在她参加一场选秀活动时迷上她的。她与众不同的气质让很多人狂热地爱上了她。迷恋是要付出很多东西的。为了给她投票,我死缠烂打地找家里要了一部手机,然后疯狂地发短信给她投票。家里限定我一个月的话费我两下就用光了,不到三天就停了机。父母骂我没出息,我却固执地认为,我没错。  相似文献   

16.
我冲刺     
金舟一 《生活教育》2013,(6):101-102
初三,我在冲刺的路上。在平淡乏味的日子里,我跌跌撞撞,总想绘出自己的色彩,总想冲到心中的彼岸。也许,这会有点累———但,这才是冲刺!好歹,身边总有几抹温情让冲刺的我不孤单。我说,所谓"十年寒窗苦",家里也一样。在家里,父母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最后几个月,一定要冲了,再不冲刺就没有机会了。"我总是用沉默回答他们焦急而愁  相似文献   

17.
我的父母都是知识分子,对我的教育很传统。虽然从来没有给我施加过压力,家里也很自由民主,但他们和当时大多数的中国父母一样含蓄而内敛,不喜欢用语言来表达对子女的爱,从不说“你真棒”或者“你真了不起”,也不会主动在外人面前夸奖自己的孩子。他们对子女的言行规范得最多,责  相似文献   

18.
一、一般资料 “老师,请你帮帮我,我不想再赌了,可我控制不了自己。”他还没有坐定,就急匆匆地说。他那双无助的眼睛,令人感觉到其内心正受着痛苦与折磨。经过初步的了解,他是高二学生,独生子,家里很富裕,父母对他宠爱有加,小时候每个星期的零用钱比一般的孩子多好几倍。上到初二,父母外出经商,家里只留下爷爷和奶奶,也就在那一年他开始接触赌博。  相似文献   

19.
家教与师教     
张明明的《回忆我的父亲张恨水》里,有一段话:“在我们家里,清晨起床和晚上就寝前,也都有说‘早安’、‘晚安’的习惯。出门要告诉父母到哪里去,回家要告诉父母回来了。有朋友到家里来要先见过大人。我和我先生结  相似文献   

20.
江苏省如皋市家长来信说:我们村外出打工的人越来越多,到外面挣钱挺好。我们也想去,可10岁的儿子怎么办?我们走了,怎么教育他?A农村富余劳力到城里挣钱,是件好事,可教育孩子是件大事。怎么办呢?以下建议供您参考。1.思想上重视。外出打工不是三两天的事,对留在家里的孩子忽视不得。千万不能“挣了几张票子,误了孩子一世”。您已意识到教育孩子的重要性,这很好。2.要有监护人。未成年孩子需要监护。父母都外出打工,一般是托付给家里的老人,老人会在生活上很好地照料孩子,但在教育上却力不从心。所以父母最好要请人监护,监护人首先要有责任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